《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详细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详细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详细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详细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详细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word《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

先局部诗经: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局部。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氓》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省。3.理解识记如下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与尔偕老,老使我怨〞。〔夫妇共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与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假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如此有岸,隰如此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简或选〕《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言情写景,真实纯朴。君子:这里指丈夫。《将仲子》1.选自《诗经。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少女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墙越院与她相会,因为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也怕旁人的闲言碎语。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了她心激烈的矛盾冲突。《硕鼠》1.选自《诗经。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2.诗篇整体运用借喻手法。“硕鼠〞一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即是借喻。诗篇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追求社会理想的倾向。诗中“乐土〞“乐国〞“乐郊〞即是理想之地。《蒹葭》1.选自《诗经。风》,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全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抒写不断深化。2.诗的情感容即对“伊人〞追求的痴迷执着与追求未得的哀婉惆怅相互交织。〔1〕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与,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2〕“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等句表示时间的推移。主人公长时间的苦苦求索,徘徊瞻望,深情不已。〔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等句表示意中人可望而不可与。〔简或选〕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堪称名句。伊人,指意中人。4.“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示思念对象,求索困难。5.“蒹葭苍苍〞等景物描写诗句对显示人物感情的作用:〔1〕渲染清秋凄清气氛。〔2〕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被历代认为是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简〕6.诗的起兴手法与作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借景物芦苇起兴,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简或选〕7.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与艺术效果:〔1〕采用重章叠句。〔2〕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①—唱三叹,表现抒情主人公丰富的感情。②表示时间推移。⑧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苦苦求索。〔简〕屈原:1.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2.我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阶段的标志性作品:《楚辞》。汉代向曾辑录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家的作品为《楚辞》一书。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湘夫人》1.选自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的组诗《九歌》,写湘君〔抒情主人公,对湘夫人的期盼与思念。是由男巫扮演的湘君演唱的迎神歌。2.“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千古名句。《国殇》1.是《九歌》中的一篇。“国殇〞的意思是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并以此感召楚国人民同仇敌忾,雪洗国耻。2.本篇主题与意图: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诗中不但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而且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简〕3.《国殇》为何从敌胜我败着笔:〔1〕这是现实情况的反映。战国时期楚交战,楚国往往失败,反映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2〕屈原写《国殇》是为了激励楚国人前仆后继,抗击敌人,发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简〕《哀郢》1.《九章》中的一篇。郢是楚国都城,在今江陵。写作背景有两种说法最流行:〔1〕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是屈原被流放时作。〔2〕王夫之《楚辞通释》认为,屈原为哀郢都被将白起攻陷而作。2.“何日夜而忘之〞是《哀郢》中直抒感情的句子。“当陵阳之焉至兮,森南渡之焉如〞。“陵阳〞在今省。“出国门而轸怀兮〞“顾龙门而不见〞“上洞庭而下江〞“当陵阳之焉至兮〞等。5“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中的“之〞指代都城:“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假如霰〞中的“霰〞指雪珠。6.《哀郢》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言辞质直激切。〔简或选〕7.诗中比照手法的诗句有:“外承欢之汋汋兮,谌荏弱而难持〞、“憎愠伦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众踥碟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用何种手法反映楚国怎样的现实:〔1〕君王痛恨忠贤之臣的美好品性,喜欢那些外表激昂慷慨的小人。群小奔走钻营,贤者越来越被疏远。〔2〕忠奸善恶,比照鲜明,揭露了当时楚国小人当道、君子失信的现实。〔简〕8“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句用何种手法,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用的是比喻手法。〔2〕表现对故都家园至死不渝的深切思念。〔简或选〕《离骚》1.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篇名《离骚》,班固释为遭受忧患;王逸认为是指离别的忧愁。2.《离骚》的象征手法尤其值得注意。象征由《诗经》中的比兴开展而来,将创作艺术推进一步。3.用芳草表示高超才干的诗句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表示高洁品性的诗句有:“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用芳草表示人才的诗句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5.表示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的诗句有:“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6.路,在诗中不是普通的道路,而是治国之道,所以,尧舜“遵道而得路〞、桀纣“捷径以窘步〞。党人之路“幽昧以险隘〞,诗人为国效力是“奔走以先后兮,与前王之踵武〞。7.表示屈原坚执之志的诗句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左传》:《左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晋楚城濮之战》1.“城濮〞故址在今省。“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夺霸主地位的一场战争,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双方君主:晋国君主为晋文公〔晋侯〕;楚国君主为楚成王〔楚王〕。双方统帅:晋国统帅是原轸〔先轸〕:楚军统帅为子玉。双方的盟国,晋国的盟国有宋国、齐国、国;楚国的盟国是国、蔡国、国、卫国。2.《晋楚城濮之战》中提出“退避三舍〞的是晋国的子犯,“晋侯梦与楚子博〞中的“楚子〞指楚成王。“战而捷,必得诸侯〞揭示了争霸战争强者为王的实质。4.分析《晋楚城濮之战》晋胜楚败的原因:〔1〕君臣协力,上下同心。〔2〕善于利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军的联盟,使楚国陷于孤立;同时采取抑制态度,“退避三舍〞,后发制人。〔3〕交战时讲究战术,指挥有方,采用了避强击弱,佯败诱敌的巧妙战术。〔4〕晋国君臣的个人素养也起了作用。〔简〕5.《晋楚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特点:〔1〕本篇描写战争不是孤立地描写战争过程,而是把战争与双方的政治、外交活动结合起来写,从而展示战事开展的因果关系和战争胜负的原因。〔2〕作者还借人物主口表达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军事思想,如“有德不可敌〞“少长有礼,其可用也〞等。〔3〕具体描写战争过程时,能以简练的笔墨逼真地传达出战场上的气氛,清楚地交待交战的过程。〔简〕6.试比拟晋文公,先轸和子玉的形象:晋文公慎重稳重,谋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极有见识,懂外交、懂策略,能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子玉意气用事、刚愎自用、态度傲慢、狂妄轻放。他口出狂言,目中无人的神态与晋文公、先轸等的小心慎重,谋划再三,思虑周全恰好形成鲜明的比照。〔简〕《烛之武退师》1.选自《左传》;烛之武是国大夫:“焉用亡以陪邻〞,“邻〞指晋国。2.“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今省〕,“王〞指周厉王。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1.选自《国语》。邵公为邵穆公,周厉王的卿士。2.邵公的谏词运用了比喻手法。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概括地揭示统治者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不同态度。战国策:先历史散文开展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是《战国策》。最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的是《战国策》。《始将连横说》1.选自《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史料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纵横家的活动与言辞,由西汉向编订而成。2.是战国人,著名的纵横家。他游说惠王,主连横,被惠王拒绝。后来,游说肃侯,主合纵,终于成功。“前倨后恭〞出自《始将连横说》。《谖客孟尝君》1.谖: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为齐国贵族。2.“狡兔三窟〞的具体容:成语“狡兔三窟〞出自谖之口。三窟指:〔1〕孟尝君市义于薛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护。〔2〕复位于齐获贤才名声。〔3〕立宗庙于薛使齐王不能等闲视之。“弹其剑〞:考验孟尝君是否真能礼贤下士,自己能否找到知己者。4.分析谖的性格:谖是战国时期形形色色策士中的一个典型。他愿为知己者效力,有其卓识,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利用诸侯间的错综关系为孟尝君巩固其在齐国的地位。〔简〕5.分析孟尝君与其左右的言行对谖形象的衬托作用,即对谖的刻画:文章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谖“笑之〞“恶之〞,孟尝君对谖“市义〞之举“不悦〞等的描写来反衬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层层推进,不断变化。〔简〕论语: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富于文学色彩,完整地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们进展的一次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2.《侍坐》中“夫子哂之〞“率尔而对〞的是子路:子路坦率自信,有勇而智高。3.《侍坐》中“吾与点也〞,“点〞指曾哲;曾皙“舍瑟而作〞甘于淡泊,向往优游生活。“吾与点也〞的涵:表现出孔子对实行礼乐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淡泊的情怀,以与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5.孔子也肯定了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三人的用世治国之道。子路:“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与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比与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6.分析孔子与其四位弟子的个性:孔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于路鲁莽,不够谦虚;冉有、公西华随机应变,谦虚慎重;曾皙恭敬、淡泊。〔简〕7.文章善于通过语言、神态、动作与记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记录人物语言,能逼真地表现出入物的身份和个性。表示不多,但用词准确精练。如用“率尔而对〞表现子路直率豪爽的个性,用“夫子哂之〞表现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的神态,用“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记叙曾皙发言之前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其从容潇洒的气度,都十分传神,显示出遣词造句之妙。〔简〕孟子:“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思想家是孟子。2.先散文中,使用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独特比喻的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谈话。“以羊易牛〞的事例采用比喻的手法。2.容顺序:以羊易牛的仁术,不能与不为的区别,反对霸道,仁政的容。3.用于反对霸道〔称霸必败〕的比喻是“缘木求鱼〞。〔就好似爬上树去捕鱼一样〕成为后世的成语。“老吾老,以与人之老;幼吾幼,以与人之幼〞的先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仁政〞主的主要容与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容:①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防止。〔3〕仁政主建立在性善论的根底上,不切实际;仁政主脱离现实,无法实现。〔论述〕“以羊易牛〞为例分析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后,即通过“以羊易牛〞一事的分析,说明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在整个论辩过程中,孟子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对话的主动权,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单刀直入,时而欲擒故纵,时而咄咄逼人,表现了高超的论辩的技巧。〔简〕7.“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典新〞“挟泰山以超〞“缘木求鱼〞各自喻义和作用:“明察〞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是不为:“挟泰山〞说明有的事确实做不到是不能,“缘木〞以战争霸道方法统一天下之不可能。生动形象,令人警醒。〔简或选〕《鱼我所欲也章》1.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观点:即人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其生存本能,这就是所谓“舍生取义〞。文章开头用鱼与熊掌的形象比喻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思想。2.“嗟来之食〞认为人的尊严高于肉身的需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章》。墨子:《非攻》1.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兼爱、非攻、任贤。2.《非攻》的论点是反对攻人之国,以为攻国是错误而不义的。庄子:《逍遥游》1.庄子,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诸子散文中最有文采的著作是《庄子》。2.《逍遥游》思想线索:大小之辩,达到逍遥游境界:“乘天地之正气,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逍遥游的含义即主旨:不受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遨游于天地之间,即蔑视一切功名利禄,追求一种不受任何时空限制而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大鹏〞远飞高举,必须凭借风力“有何持〞达不到逍遥的境界。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获得道遥游。4.“鲲鹏展翅〞“大而无当〞典故都出自《逍遥游》。5.几个著名的寓言故事:鲲鹏变化。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不龟手之药。荀子:《劝学篇》1.先时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劝学篇》代表先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2.“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心如结〞的含又是专心如一。3.“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句所说明的是学习态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的含义是取悦别人。4.《劝学篇》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出怎样的看法:〔1〕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于增长才干,修养品性,“知明而行无过〞。〔2〕学习的态度是积少成多,持之以恒,专心致志。〔3〕学习的方法是从师而学,学而后行。〔简〕5.《劝学篇》中的重要譬喻与喻义:〔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如此直,金就砺如此利〞等,比喻学习之重要,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学习很重要,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弓,功在不舍〞,比喻学习积累过程的重要性。〔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简或选〕6.《劝学篇》的语言特色: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并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简〕非《难一》1.非,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2.《难一》〔一〕晋文公之赏〔二〕舜之救败均属驳难体的论说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是一如此著名寓言故事,后人所说的“矛盾〞就是从这里来的。

汉局部斯:《谏逐客书》1.这是斯写给王〔统一六国后称为始皇〕的奏议书。王适时正驱逐客卿,斯写了这封谏书,王被说服,立即废除逐客令。2.作品开头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也〞。列举的国著名客卿有:百里奚、商鞅、仪,睢。该文列举广招客卿而富国强兵的国四代君主是:穆公、奏孝公、惠王、奏昭王。3.《谦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指百姓。4.《谏逐客书》中的“书〞与《与伯之书》《与山巨源绝交书》《报任少卿书》的“书〞不同,为奏议书。5.评说斯认为逐客错误的主要理由,即如何说明逐客之非的:〔1〕列举史实,说明客卿使国富兵强。〔2〕王所爱声玩好尚且取之它国,为何人材倒不能用别国的呢?〔3〕逐客是削弱自己、有利敌国之举。〔简〕6.分析本文正反比照、利害并举的论证方法:重于正面评说,略于反面推论,点到即止,一正一反,比照强烈,是非清楚。如第一段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田强兵的事实。然后用“客何负于哉?向使四君客而不,疏士而不用,是使田无富利之实,而无强大之名也〞。十分醒目,发人深思。〔简〕贾谊:《过论》1.《论积贮疏》《政事疏》均上奏汉文帝。2.《过论》属史论体。结句拟括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过论》中“豪俊遂并起而亡族矣〞的“〞指崤山以东。作品描写涉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等,文采飞动,极有感染力。4.《过论》“当是时,商君佐之〞,商鞅辅佐的是孝公。5.《过论》中“过〞的意思是:指责过失〔即指出过失〕。6.《过论》的题目含义与作者写作意图:〔1〕题目意为论说朝的过失。〔2〕是为了总结王朝兴衰胜败的历史教训来作为汉王朝的前车之鉴,告诫当时的统治者记取历史教训,免蹈王朝灭亡的覆辙。〔简〕7.《过论》的结论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这一结论的:〔1〕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用层层比照的手法表示历史事实,的开展,登峰造极而迅速覆亡。〔简或选〕8.分析《过论》所用的比照手法与时突出主旨的作用:〔1〕统一之前与六国诸侯比;统一后登峰造极与一介戍卒涉起义比;涉力量与六国诸侯比;统一前与统一后声威、力量比。〔2〕凡此,均更加深刻地说明国灭亡主要在于自身不施仁义,发人深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论述〕9.《过论》以主要篇幅历述之强盛,最后却转入写亡而得出结论,这样写的好处是:欲扬先抑,比照强烈,结论自然,令人信服。10.语言特色:文中多用铺叙排比的句式,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种气势和句式,都使人读起来感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常酣畅。〔简或选〕晁错:《论贵粟疏》1.这是晁错上给文帝的奏疏,选自《汉书。食货志》。主要论说以粮食为贵的道理:“饥寒至身,不顾廉耻〞,要重视农业生产。2.《论贵粟疏》从正反两面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并提出了当时可行的具体措施。明君要“贵五谷而贱金玉〞,国家要“损有余补不足〞。司马迁: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中用于记述帝王事迹的是“本纪〞。“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纪文学,代表汉代文学的最高水平。《报任少卿书》1.本篇是书信。任少卿,作者的朋友,名安。任安受牵被腰斩,曾写信向司马迁求援,司马迁作此书回报。信中,作者自述了遭受宫刑的前因后果以与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这篇不可多得的“奇文〞提出了“发愤著书〞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论点。“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成为“发愤著书〞理论的是司马迁。〔见《报任少卿书》〕3.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的创作目的在于成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事业。“身残处秽〞同义的句子是:“大质已亏缺矣〞。《项羽本纪》1.这是《史记》人物传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作品对项羽的坑卒、烧宫、屠、烹说者只轻轻带过,主要歌颂其作战的勇猛,同情其不幸结局。2.项羽说:“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学了兵法,可以抵挡万人。3.始皇出巡,项羽见之曰:“彼可取而代之〞;邦见之曰:“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分析两人的不同性格:〔1〕项羽与有仇,出身贵族,有大志,锋芒毕露;〔2〕邦出身平民,艳羡心理,有大志,性格略委婉。4.《项羽本纪》〔节〕中的主要情节:项羽小时学书学剑故事;钜鹿之战〔破救的一次战斗,斩杀宋义、击破军、威震诸侯〕;鸿门宴〔项羽入关后与邦的一次交锋,由项羽入关受阻、项伯报信、鸿门晏饮,邦脱身构成〕;垓下之围〔叙写项羽最后结局,由别姬、东城决战、自刎乌江等情节构成〕。5.《项羽本纪》中的成语: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从壁上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羞见江东父老。“鸿门宴〞为例,分析、项两方一些主要人物的个性:增深谋远虑,对邦极为警惕,能审时度势;邦工于心计,能言善辩;樊哙忠心耿耿,率直豪爽;良有情有义,胸有成竹。〔简〕7.“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常以身翼蔽沛公〞者为项伯。《公子列传》本文选自《史记》。公子即信陵君,无忌,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表现了他窃符救的壮举。为信陵君窃符救的献计并自刎的人是侯生,即侯赢。班固:1.《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经多人之手成书。班固死前只写出《汉书》的大局部篇章,其妹班昭在马续协助下补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名著。《武传》1.《武传》选自《汉书。广建传》,武父名建,因军功封侯,武的传记附在他的传后。作品略写武出使匈奴、归汉等,而对卫律逼降、陵劝降以与武卧雪牧羊剐重点详写。2.《武传》是《汉书》中写得极为生动、富有文学性的一篇,也是充满爱国精神的佳作。3.《武传》中以人情感化劝降的是陵,用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手段逼降的是卫律。4.《武传》中“乃徙武上无人处〞,“〞指今贝加尔湖。5.比拟卫律和陵两个降将的思想感情的差异:卫律死心塌地投敌,满足一时的富贵荣华,一幅叛臣嘴脸;陵计较个人恩怨,置民族大义于脑后,但心尚有愧,面对武,痛苦而泣。〔简〕6.以武回答陵的劝降分析武的思想境界,即武形象:满腔爱国之情,坚持民族气节,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绝不贪图功名利禄。〔简〕7.分析文章善于以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一般情况只作简要交待,以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而对卫律的逼降和陵的劝降以与卧雪牧羊等,如此作为重点加以详写,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刻画,使武的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简〕“鸿燕传书〞出自《武传》。常惠叫汉朝使者对单于说:“皇上在上林苑射猎,射中一只雁,雁足上系着用绸子写的信,上面说武一行人在某个大泽里。〞衡: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文学家。诗用比兴手法,以“美人〞比君子,以珍宝比仁义,以水深雪纷比小人。《四愁诗》1.衡《同声歌》《四愁诗》在五、七言开展史上有一定地位。2.《四愁诗》是骚体诗,但不是对屈原作品的刻板模拟。它是中国诗史上较早的七言诗试作。最早录此诗的是《文选》。所思:是心中思念的人;太山:即今的泰山。本篇写怀人愁思。汉乐府:1.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乐府〞是汉代的乐府诗。叙事性是汉乐府的根本艺术特色。2.乐府负责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供演奏之用起于汉武帝。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汉乐府在形式上采用杂言和五言,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诗体。其中特别是五言为汉代民间首创,后经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陌上桑》1.叙事诗,表示太守调戏采桑女子遭到严正拒绝的故事。2.分析采桑女子罗敷的形象:美丽,勇敢、坚贞;聪明机智,能说会道。〔简〕3.通过夸饰罗敷的服饰和用具之美以与观者的反响,侧面描写其美貌,以人物对话入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也给诗歌增添了几分喜剧气氛。4.“夸夫〞对丰满人物形象和增强诗的喜剧意味的作用:表现罗敷的聪明机智,能说会道;揭露了封建官僚害怕上司的心态,增添了几分诙谐色彩,增加了喜剧性。〔简〕《平陵东》汉乐府叙事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把小黄牛卖掉来凑钱赎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这是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起兴,预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3.主题思想:通过兰芝、焦仲卿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讴歌了忠于爱情、对抗压迫的斗争精神,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简〕4.主要情节和结构方式:〔1〕全诗共分四段:第一段辞归,第二段送别,第三段逼婚,第四段殉情。〔2〕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一条线索由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组成;另一条线索由、焦夫妇同焦母、兄之间的关系组成,并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诗中多用照应手法,表现了结构的细密。〔简〕5.以兰芝、焦仲卿、焦母、兄为例,分析此诗善以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德潜〕。兰芝的外柔刚,焦仲卿的懦弱无奈,焦母的专横,兄的势利,都通过他们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简〕6.“兰芝辞别〞与“太守迎亲〞的作用:“兰芝辞别〞表现兰芝性格坚强,不在婆婆面前露出惊慌与悲伤:“太守迎亲〞反衬兰芝不慕富贵荣华,忠于爱情。〔简〕“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兰芝针锋相对回答“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兰芝点明悲剧原因是“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9.此诗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10.诗末段景物描写的象征意:、焦墓地梧桐松柏枝叶交相覆盖,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贞洁爱情的不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可贵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简〕古诗十九首:1.产生的年代是东汉。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收录有无名氏古诗多首,题为《古诗》。2.《古诗十九首》艺术形式上多用五言,善用比兴寄托,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行行重行行》1.表现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缠绵情感:“衣带日已缓〞表示思妇相思之苦:“浮云敝白旦〞比喻思妇对在外丈夫的挂念和猜疑。“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哀郢》〕含义和表现手法一样的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为比兴语,托物寓意,受到历代好评。北方的马总是依恋北方,南方的鸟总是在朝南的枝条上筑巢,表示人们总是怀念故乡《迢迢牵牛星》1.借织女思牛郎的神州故事,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是最早比拟完整的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诗篇。2.《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句运用了出自《诗经》的典故。3.《迢迢牵牛星》中的叠字与意思:迢迢-遥远的样子;皎皎-明亮的样子;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札札-织机声;盈盈-水清澈的样子。表达感情色彩的叠字是“脉脉〞。叠字互相呼应,形成和谐回荡的节奏,增强了音乐美。〔简或选〕《西北有高楼》此诗空中送琴,描摹琴声,缥渺空灵。“清商随风吹,中曲正徘徊〞。〔清商,乐曲名,流行于汉代〕

晋南北朝局部概况:建安诗歌是晋南北朝文学开展史上光辉夺目的一章。以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而形成“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丕《燕歌行》开创了七言的新体制。操:1.《步出夏门行》乐府旧题。选一、四两章《观苍海》《龟虽寿》。2.中国诗史上现存最早的描写山水的佳作是操《观苍海》。《观苍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龟虽寿》以喻说理,理趣相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烈士〞指胸怀壮志的人。《短歌行》1.乐府旧题。主要容:感慨未能早日建功立业,渴望贤才辅佐。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酒的代称。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求贤之思不绝。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与。4.“周公吐哺〞用周公的典故,表达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5.“青青子衿〞“呦呦鹿鸣〞句为《诗经》成句应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为思念贤才,渴望来归:“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为来归之后盛情礼遇。6.《短歌行》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是担忧功业无成,是要珍惜光阴,想趁有生之年招纳贤才,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简〕7.引用《诗经》成句表达的意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句表达对贤才的殷切期待之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表达求贤既得,尽礼娱宾。〔简或选〕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所用的手法与其喻意:用得是比兴手法。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简或选〕丕:《燕歌行》1.乐府旧题,原为燕地音乐,后来曲调失传。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在诗歌开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作者丕。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出自丕《燕歌行》。3.诗的主要容:写一个女子深切怀念客居远方的丈夫。其中运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星汉〞指银河。植:《白马篇》1.一作《游侠篇》,以首二字名篇,是植自己创造的乐府新题。作品以铺叙的手法热情赞美边塞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勇敢机智和忠勇爱国。2.《白马篇》是植前期的乐府诗,写于丕即位之前。诗中的侠儿形象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赠白马王彪》并序1.作品为谁而作,即写作背景:白马王彪是植的异母弟。黄初四年五月,植与彪、任城王彰同到京师朝会。彰暴死京都。七月,植与彪返回封地,想同路东归,以叙友情,但监国使者不许,植便写此诗以泄悲愤。〔简〕2.“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玄黄〞指马病:“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句中的死者是彰:“年在桑榆间〞指人到老年。“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提炼为“海存知己,天涯假如比邻〞的诗人是王勃。4.诗的思想感情:大局部章节抒写兄弟之间的离合之悲和生死之感,但并非全为与彪分别而发。诗人感情激愤是自身受朝廷猜忌、压迫的怨愤。透过对谗巧之徒的怒斥,不难体会到诗人对丕的怨愤。〔简〕5.结构特点:章与章之间用首尾相接的辘轳体〔顶针〕形式加以蝉联。〔简〕6.“鸱枭〞“豺狼〞“苍蝇〞句指什么?用了何种方法?〔1〕鸱枭、豺狼、苍蝇喻弄权的、花言巧语的奸邪小人,谗巧搬弄是非的小人。这些坏人造成了兄弟失和、骨肉疏远。〔2〕用比兴手法。〔简或选〕《吁嗟篇》1.植后期诗作,为咏物诗。诗中作者以“转蓬〞〔随风漂荡的蓬草花〕自喻,写因封地屡次迁徙,生活飘泊无定,发抒“宕宕当何依〞的感叹和“长去本根逝〞的悲哀。如沉痛抒情诗句“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2.分析本篇通篇名为咏物,实为咏怀的比兴手法:通篇运用比兴。〔1〕“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表达诗人宁愿消灭,不愿飘飞,沉痛呼号的情感。〔2〕诗中的“转蓬〞系诗人自喻,转蓬飘泊无定的景象正是诗人迁徙不定的生活际遇的写照,转莲的悲辛也正是诗人的痛苦。《洛神赋》1.洛神相传是宓羲之女宓妃,溺死于洛水而为洛水之神,谓之洛神。本篇写的是以纯洁深挚的感情为根底的人神相恋的故事。不同于《湘夫人》〔写配偶神之间的约会与期盼〕。2.《洛神赋》是受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的启发而创作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写人、神恋爱。3.“翩假如惊鸿,婉假如游龙〞的形象,表达了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植“君臣不得遇合,抱负无法施展〞的苦闷心情。诸亮:《出师表》1.又名《前出师表》,此表为诸亮于公元227年驻军准备北伐时所上。2.《出师表》与《谏逐客书》属于同一文体,为奏疏。3.“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的“之〞是指向宠。向后主推荐向宠掌管“营中之事〞,郭攸之、费祎、董允掌管“宫中之事〞。“作奸犯科〞“三顾茅庐〞“妄自菲薄〞出自《出师表》。5.分析《出师表》第三段述心曲真情洋溢的特点:明确个人情志,充满感情色彩。对自己的一生作了简略的回顾,突出对备的知遇之感和对蜀汉朝廷的忠贞不渝。披肝沥胆,痛切说,十分感人。〔简〕6.主要容,即向后主禅提出哪些要求:国家正处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后主应尊贤纳谏,执法公正。远离小人,修明朝政,使文武大臣各尽其职以兴复汉室。〔简〕“先帝〞的原因和作用:文中十三次提到“先帝〞,表达了对备的深切怀念和忠贞感情。这样写也在激励后主,给以帮助,切望他真能继承、光大备的遗业。〔简〕密:《情表》为奏疏。1.“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伪朝〞指蜀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圣朝〞指西晋:“死当结草〞,“结草〞指报恩。2.《情表》形成的成语有:“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3.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语言形象生动。用“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用“急于星火〞形容情况紧急;用“狼狈〞形容进遇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祖母氏生命垂危。〔简或选〕4.分析《情表》以情动人,委婉辞的特点:〔1〕开端概括自己坎坷不幸的遭遇。幼年父死母嫁,缺亲少故,自己体弱多病,孤苦零丁,只有与祖母相依为命。〔2〕然后笔锋一转,表示在朝廷征召下进退两难的境地,申诉自己矛盾委屈的心理打动人心。〔3〕接着在情的根底上说理表态。以实际情况而言,忠孝可以两全,先尽孝后尽忠,尽孝日短,尽忠日长。合情合理,令人感动。〔简〕《七哀诗》1.是乐府歌辞,名为“七〞哀,也许有音乐关系。2.写作的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初平三年。当年六月,董卓部将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抢掠。王粲不得已离开长安往荆州避难,在悲痛的气氛中与亲戚朋友识别。3.“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是泛指战乱造成的惨象,与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同为反映时代真实的名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诗句的诗人是王粲。“母亲弃子〞的描写:细致描写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可悲事例。母爱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感情,慈母弃子,乃是感情的扭曲。造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是时代的动乱。战乱不息,生灵涂炭。6.《七哀诗》中“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运用《诗经。风。下泉》之典。作者登上霸陵,思念汉文帝时代的太平盛世,体会到《下泉》作者思念明王贤君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明主拯救世乱的愿望。〔简或选〕《登楼赋》1.所登之楼或指当阳城楼,或指荆州城楼。从赋中所写地理环境看,应为麦城城楼。2.抒发了乡土之思和怀才不遇之感,是晋抒情小赋的名作。3.《登楼赋》所用的铺叙手法:赋中铺叙登楼所见白天丰饶的原野,傍晚的萧条景象。不枝不蔓,且都适应抒情的需要。前者引出对故乡的怀念,后者强化忧伤情怀。〔简〕4.《登楼赋》典故的含义和作用:〔1〕昔尼父在兮,有“归欤〞之叹音。孔子在绝粮。曰:归欤,归欤,借此表示希望返回故乡。〔2〕“钟仪幽而楚兮,庄舄显而越吟。〞钟仪被俘,操琴仍演奏祖国-楚国乐曲:庄舄在楚任职,病中呻吟仍是祖国-越国的方言:表示怀念故乡之情始终不变。〔3〕孔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侧〞:表示徒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徒有修身洁行、怀才立德而不被任用。〔简或选〕5.《登楼赋》表现作者积极用世之志的句子是“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惧匏瓜〞,意为徒有才能而不被任用:“畏井渫〞:意指修身洁行、怀才立德仍不被任用。6.《登楼赋》运用的手法:铺叙、用典、写景、抒情。琳:琳,“建安七子〞之一。《饮马长城窟行》乐府古题。假借朝大征民役筑长城的史事,揭露东汉末年徭役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主要艺术特点是成功地运用对话形式,具有生动活泼的民歌色彩。“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阮籍:《咏怀诗》阮籍五言《咏怀诗》现存八十三首。“咏怀〞就是长言抒怀之意。《咏怀诗。夜中不能寐》主旨:“忧思独伤心〞,表达忧郁悲伤孤独痛苦的情绪。《咏怀诗。驾言发都》全篇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为书信休散文,作者嵇康。山巨源:山涛,与嵇康同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后来能坚持隐退而依附司马氏集团。他想荐举嵇康代替自己的职务,嵇康遂写了这封有名的绝交书表示坚决拒绝。嵇康因此被杀。左思:《咏史》1.作者左思。借史事抒发怀抱是“咏史诗〞的新开展。2.《咏史》〔弱冠弄柔翰〕“作赋拟于虚〞句指《子虚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3.《咏史》〔郁郁涧底松〕典故:“金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金〞是西汉人,两家子凭祖先功业,世代都做过大官。公指唐,汉文帝时人,才能出众。金与公比照,揭露庸才盘据高位,英俊屈居下属。4.《咏史》〔郁郁涧底松〕主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对西晋门阀制度压抑。埋没人才的愤慨不平。“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的喻意:世家大族凭藉出身高贵而窃居高位,阻挡了才士贤者施展抱负的机会。“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门贤士。“山上苗〞比喻才拙位高的世族庸才。〔简〕6.全诗全用比照,松与苗、世胄与英俊、金与公。琨:《重赠卢堪》作者琨。这首诗是拘系之中写给他原先的僚属卢谌的。因先前已有赠诗,所以此题作“重赠〞,希望卢谌以先贤为榜样,完成救国的使命。洪:《画工弃市》小说写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以为昭君出塞的原因是画工作祟。渊明:《归园田居》1.共五首,写于辞去泽县令归田的次年,为田园诗,是渊明的名作,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2.《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主旨:回归田园,脱离仕宦羁绊,官场污浊,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心情愉快。结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开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呼应,揭示主旨。3.诗中运用的比喻与其含义:〔1〕“尘网〞“樊笼〞比喻的含义:尘世〔指官场〕如罗网;关鸟的笼子〔指官场〕。表示渊明唾弃官场,视官场为害人的罗网、束缚人的樊笼。〔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含义:关在笼子里的鸟思恋故林,池中的鱼总是思念原先生活的池塘。以羁鸟、池鱼比喻仕途拘束身心,以旧林、故渊比喻诗人思念的家园。〔简〕4.诗人如何用白描手法描写田园风光;第二段,描写田园的宁静风光。有近景有远景,既有清静景象,又有充满生气的狗吠鸡鸣,将平平常常的田园风物絮絮道来,一一展现。5.《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表示诗人的躬耕生活和归隐决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愿〞指归隐躬耕的愿望。“南山〞指庐山。6.《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富有情趣的优美、表现诗人劳动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饮酒》〔结庐在人境〕“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意思相近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饮酒》的意旨:乐于隐居田园,在自然风景中领悟到生活的充实和天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采菊、见山是极平常的动作,但诗人表达了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融为一体的境界。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见〞是无意而为,不同于“望〞。菊花又是高洁品格的象征,采菊表示人品高洁。〔简〕4.“此中有真意〞,“真意〞指真趣。一任自然,万物和谐,恬淡宁静。《咏荆轲》1.诗的类别与风格:咏史诗。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王的英勇事迹,抒发了诗人愤恨强暴者的对抗精神,诗人通过人物的行动描写和环境渲染,塑造了不畏强暴、英勇牺牲、具有侠义精神的荆轲形象。具有豪放风格,属于“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中“壮土〞指的是荆轲。2.《咏荆轲》赞扬报答知己,置生死于度外,敢于对抗强暴的精神。3.《咏荆轲》中的人物有:荆轲、燕丹,高渐离、宋意,豪主指始皇。4.《咏荆轲》“易水饯行〞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渲染激昂悲壮的离别气氛;暗示此行失败的结局。〔简〕5.“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暗示荆轲此去的结局:“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图穷而匕首现。豪主指始皇。《读山海经》1.写诗人居所的恬静幽美,耕作之余饮酒读书的然自得,泛览图书的体会和乐趣。《山海经》,记述古代神话传说和海外异物的书。2.“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出自渊明的《读山海经》,既有拟人写法,又有比兴含意,诗人归田后的欢快心情:“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旨意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相近。《归去来兮辞》并序1.这是渊明辞去泽令归田时所作。序文表示了就任泽令和弃职归家的原因和经过。辞如此表示归田后的心情和乐趣。归去来兮,即“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本文属抒情小赋。2.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渊明41岁那年担任泽令,在任80多天即辞官归田,从此不再出仕。这篇《归去来兮辞》抒写了诗人厌恶仕途生活,不愿与庸俗官僚为伍、宁愿归隐躬耕,享受田园生活的情怀,反映了他厌恶俗世生活,回返自然的人生观。〔简〕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的象征意义:〔1〕云无心出岫,人无心出仕泽令。心为形役迷途知返,似鸟倦飞知还。〔2〕暮色苍茫中,似孤松而品节自在。〔简〕“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菊与松象征着正直高洁的品格。“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语意双关,“无心出岫〞的云象征着自己的误落尘网,“倦飞知还〞的鸟比喻作者终于归隐。5.“请息交以绝游〞“悦亲戚之情话〞“农人告余以春与〞如何理解:息交绝游的对象是达官贵人,所以与亲戚、农人来往,谈的都是真情话〔与官场的矫情异〕、庄稼话〔与专言名利异〕,表现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简〕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表现作者什么情怀:不愿富贵,不慕神仙,秉性而行,徜徉田园之中。《五柳先生传》为史传体。五柳先生是虚拟人物,实为作者自况,寄寓了“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桃花源记》1.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渊明提出的理想社会是:没有战乱,没有官府和剥削,人人劳动,丰衣足食。〔简〕2.“不足为外人道也〞、渔夫复往“不复得路〞、子骥欲往“未果〞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桃花源的理想社会只是虚构的,并不存在。灵运:《登池上楼》1.灵运,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本诗作于永嘉。题中的池是诗人居住的园池,后人称为“公池〞。“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二句不作对偶外,其余都是两两相对。“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4.“徇禄反穷海〞中的“穷海〞指永嘉。5.诗中多处用典:“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的典故出自《易经。乾卦》:“遁世无闷〞表示大德之人避世隐居而无所烦闷:“祁祁伤豳歌〞句用《诗经。七月》,表示伤悲之意:“萋萋感楚吟〞句用《楚辞。招隐士》,表示伤悲:“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出自《礼记。檀弓》,表示离群索居容易觉得日子长久,难以安心。6.“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潜虬〞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活;以“飞鸿〞句喻奋进高飞、声名远扬的境界。诗人既不能像潜虬,又不能像飞鸿,进退失据,无奈来到永嘉。〔简或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的妙处:名句被历来传诵,主要是清新自然,亦由诗人久病初起,即目所见,特感新鲜,故有此敏锐的感觉,感受到了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而无限欣喜。义庆:《世说新语》二如此1.这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笔记小说,由义庆和他的门客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凡三卷。2.《世说新语》“记言如此玄远冷峻,记行如此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3.《过江诸人》反映了士族面对现实而形成的不同态度。一种是感伤颓丧,一种是奋发图强。4.王徽之是东晋名门贵胄,曾身居显位,又负一时才名。《子猷访戴》描写了他的一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的任性放达,是当时名士风度之一。鲍照:《拟行路难》其二1.杂言诗《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反映的社会现实:门阀统治下,出身低微的才士仕途的失意和坎坷,心的苦闷。2.“弃置罢官去〞六句的含义:写弃官闲居的无聊生活。铺叙弃官归家后的家庭日常生活,并非着眼于天伦之乐,而是无可奈何地虚掷光阴、消磨壮志的焦虑。3.“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孤〞的含义是出身孤寒。《代东武吟》拟乐府民歌体,代即“拟〞的意思,代言体即代人立言。东武,泰山下的小山名。此诗假托一个汉代老兵的自白,讽谏当时统治者的刻薄寡恩。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本篇为脁山水诗名作,灵运和脁并称“大小〞。“京邑〞指金陵。“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融化前人诗句的用意:二句用典分别化用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岳《河阳县》“引领望京室〞的句子,表达思乡之情。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对此二句赞美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玄晖〞。4.诗篇思想感情:离开故乡〔京都〕的伤感,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亦包含向往朝廷任职,施展抱负的感情。〔简或选〕5.诗篇景物描写特征:描写春日暮景,色彩鲜明,又极其洗练流丽。尤其“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想象奇妙,精警工丽,韵致悠扬,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简或选〕丘迟:《与伯之书》1.这是一篇优美的骈体书信。伯之,齐末为江州刺史,丘迟奉命给投降北的伯之写信,劝他反正归来,果然率兵八千归梁。“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驾乱飞。〞出自丘迟的《与伯之书》。孔稚珪:《北山移文》1.属骈文。本文假借山灵之口,讽刺周颙一类假隐士的虚伪情态。北山即钟山,今紫金山。2.《北山移文》是六朝骈文中的优秀之作。与此文体一样的文章还有《代敬业传檄天下文》。3.《北山移文》的拟人化手法:“秋桂遣风,春萝罢月〞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表示钟山神灵发布文告,声讨假隐士。也是拟人化手法。4.本文意旨:以山灵的口吻讽刺“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阙之下〞的假隐士的虚伪,揭露某些封建士大夫伪装清高,实如此争名逐利的丑恶灵魂。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简〕5.简述本文运用比照手法刻画人物和景象:第一段先写真隐士,再写“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的假隐士,通过比照揭示假隐士的“何其谬哉〞;第二段先写假隐士始至时的“风情目,霜气横秋〞,再写朝廷诏书下达后“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深刻揭露假隐士表里不一的虚伪面目;而后再以假隐士出山后“绸缪于结课,纷纶于折狱〞的繁忙得意与山林的寂寥悲愤作比照,对假隐士进展谴责。〔简〕江淹:《别赋》1.江淹的《别赋》《恨赋》都是抒情小赋中的创格。《别赋》并非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而是对人间种种别离作类型化的刻画。2.“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江淹的《别赋》。吴均:《与宋元思书》1.作者吴均。作品属于山水小品,是一篇骈文,多以四字成句。写富阳至桐庐一段富春江的山水景色,抒发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情。富春江在今省。2.南北朝时,散文领域也出现了山水游记,北朝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多山水小品,以宏景的《答中书书》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为代表。郦道元:《三峡》1.选自《水经注》卷三四《江水注》。作品所写的季节顺序是夏、春、冬、秋。2.《三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后有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意思是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到太阳。沿溯:意思是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乘奔御风〞中“奔〞指马:“清荣峻茂〞分指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不同特色。4.本文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如描写三峡春冬之时一段:因急流下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饰潭;以“绝〞状山;以“怪〞写柏,写出了景物的神韵。〔简或选〕5.秋天是渔者的活动和悲叹。“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6.“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形容三峡秋天的景色:“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三峡山形地势的句子。7.《三峡》所写各个季节景物的重点:夏势浩大,交通断绝;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山是“清荣峻茂〞;秋天突出“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庚信:晋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拟咏怀》〔榆关断音信〕1.写作背景:庚信出使北朝无法返回,在北朝虽有高官厚禄,但心十分悲痛,念念不忘乡国。《拟咏怀》为羁留北周时所作。2.“枯木期填海〞典出《山海经》,意谓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海:“青山望断河〞典出《水经注》,由青山断河一样不能再重合,不可能实现了。3.《拟咏怀》〔榆关断音信〕如何表达思想感情:以古喻今表现南北断绝的寂寞。“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以闺怨表达故国之思,诗人自比红颜,因思念故国而消瘦,因永远别离而流泪。〔简〕《拟咏怀》〔日晚荒城上〕通篇用对偶,希望战事平息,自己可回故里。《哀江南赋》1.骈文,庚信代表作之一,写于晚年,所哀的江南故国是梁。写一个朝代〔梁〕的盛衰。2.主旨:“悲身世〞“念王室〞,充满危苦之辞和伤悼之意,情致哀婉,凄楚动人。3.长于用典,借汉代和亲女子的哀怨表达故国之思,故取《楚辞。招魂》中“魂兮归来哀江南〞为题。南朝民歌:《西洲曲》1.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2.作品的情感容:这首抒情长诗以一位江南少女的口吻抒发对江北情郎的无尽相思。3.“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用的是顶真、比喻和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4.修辞手法:〔1〕谐音双关:莲谐音怜,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爱抚所欢:“莲子青如水〞比喻所欢的爱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表示对所欢的珍爱:“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2〕顶针:“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5.《西洲曲》如何表现季节更替:用人物形象和物候现象表现。如“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春天:“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夏天;采莲、鸿飞-秋天。〔简或选〕北朝民歌:《木兰诗》1.这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年征战归来,立功不受奖。作品充满传奇色彩,是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所用修辞手法是排比:“爷娘闻女来〞一段所用修辞手法是复叠。叙事简明的事件是十年征战,得胜而归。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敕勒歌》1.敕勒族民歌。敕勒是中国古代北部的少数民族,它的后裔融入今天的维吾尔族。2.《敕勒歌》通篇写景,无一情语,语言自然质朴,风格雄壮豪迈。3.本诗旨意:赞美草原的辽阔和游牧生活的自在。4.民歌表现的生活场景:大草原的开阔景象,草原人民的生活场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简或选〕

唐五代局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这是一篇送别之作。2.“海存知己,天涯假如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源于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但王诗比诗更精炼,可谓出蓝之青。3.“城阙辅三,风烟望五津〞中,城阙指长安,五津指蜀中。《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1.这是一篇赠序,属骈文。滕王阁故址在今赣江边。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特点和作用:色彩鲜明,动静相衬而富有诗意。作为全段景物描写的总体背景,整个画面显得统一、和谐,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堪称全段的文眼。〔简〕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用了什么典故:前一句用屈原的《离骚》,是暗用,后一句用汉文帝于宣室见贾谊事,“奉宣室〞指贾谊。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用何典,表何意:前一句为吴隐之饮贪泉事;后一句用《庄子。外物篇》之典。这两句表示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处境困难但能自得其乐。5.“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所用典故出自《论浯》:“请洒江,各倾陆海〞所用典故出自钟嵘《诗品》。6.“唐易老,广难封〞所用典故出自《史记。唐列传》和《史记。将军列传》。以唐的遭遇自叹年华易逝,老之将至;以广的遭遇自叹功业难成,地位卑下。7.《赠白马王彪》中“年在桑榆间〞,《滕王阁序》“桑榆非晚〞均指晚年。8.《滕王阁序》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炽热情怀和穷且益坚、不失志气的执着态度。既表现了朝气蓬勃、昂扬前进的时代精神,也表现了作者不甘沉沦、自我振作的个性。〔简〕9.本文形式语言的特点:〔1〕本文是骈文,通篇均是四六句,且以对偶贯穿始终,形式整严精美。〔2〕笔致自然流利,情感起伏跌宕,使文章显得气势通畅而全无一般骈文难免的板滞之病。炯:《从军行》乐府旧题,五言律诗。作者炯的生活时代是初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百夫长指下级军官。卢照龄:《长安古意》1.七言古诗。卢照邻的生活年代是初唐。作品沿用传统体裁描绘当时社会现实。2.“古意〞名为托古,实在刺时。艺术上采用铺的笔法。骆宾王:《在狱咏蝉》1.作者骆宾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咏物诗,所咏之物为蝉。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是季节名,指秋天:“南冠〞指囚犯,乃诗人自称。“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4.“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指蝉。5.《在狱咏蝉》借咏蝉寄寓境遇,抒写衷曲:通过咏蝉抒发诗人品性高洁却被诬身陷囹圄的郁愤,充满了对人世不平的哀怨,也表达了辩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简〕6.艺术特点:形神兼备,寄托遥深。诗人咏蝉确是写实,而其旨又不在于单纯模写物态。诗中蝉的形象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作者人格、遭际和思想感情的化身。出色地处理物我关系是这首诗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处。〔简〕《代敬业传檄天下文》1.骈文、檄文、声讨书。声讨对象是武如此天。“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意谓天下必将归属唐〕。2.文中斥责武如此天废弃唐中宗的句子是:“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佺期:《独不见》1.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宋〞。2.本诗为乐府旧题,写少妇愁苦之情。思妇心独白:“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3.诗中义兼比兴的诗句:“海燕双栖玳瑁梁〞。宋之问:《度大庾岭》五律,写远谪的忧伤。大庚岭,在大庾县南,为五岭之一。传诵名句:“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属对精巧。子昂:《登幽州台歌》1.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标举“风雅兴寄〞和“汉风骨〞。2.子昂登临的幽州台的建造者是燕昭王。幽州台在今市郊。3.作品主旨:以歌当哭,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痛,为登临诗。4.“念天地之悠悠〞的作用,以广袤无垠的空阔背最,有力地突现了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诗人自我形象,从而抒发了天地虽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和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沉重感喟。〔简〕5.分析视野开阔、气象宏大的特点:作为一篇登临之作,作者没有对所见之景进展具体描绘,只是致力于自身感情的抒发。尽管意在抒写一己之悲哀,但作者视野开阔,气象宏大、托意深远,表现出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的深刻见识,给人以雄浑博大、沉郁悲壮的艺术美感。〔简〕《感遇》1.五言古诗《感遇》的主旨:以兰假如自比,隐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灭的忧伤。2.“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表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3.托物寓意,比兴手法的特点:“兰假如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假如丽质,是诗人出众的才华;秋风袅袅、芳华摇落是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写照。〔简或选〕4.《感遇》《登幽州台歌》之比拟:都是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感情激越,大声疾呼。《感遇》托物寓意,纯用比兴,委婉表达。假如虚:《春江花月夜》1.乐府旧题,七言古诗。作品景物描绘中起统摄作用的是月;作为结构线索的景物是月。“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6.表示思妇无法排遣离愁的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7.表示天南海北,路途遥远:“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指北方,潇湘指南方。8.作品如何将诗情、画意、哲理相结合:〔1〕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2〕然后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3〕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4〕最后仍以写景完毕,景中含情。“落叶摇情满江树〞,既是月落,完毕写景,亦是同情,布满江树。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简〕9.分析月亮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1〕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景色中,以月为中心。在写景、抒情、哲理的关系上,月起了关键的作用。望月怀人,对月遥想。〔2〕整首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先后来安排的。以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雾〕作为全诗展开的线索。〔简〕“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人相似〞有何新意:改变了自然永恒、人生短促的传统观念。人生代代相传,个体消失而人类绵延不绝,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见到相似的江月,自然永恒,人类也永恒。〔简〕1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含义:〔1〕鸿雁远飞也不能穿越月亮,传递音信;鱼在深水跃动仅激起阵阵波纹,也无法传递音信。〔2〕反用传书的典故,鱼雁也无法传递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孟浩然:《过故人庄》1.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作者孟浩然,盛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2.本诗意旨:抒写并赞美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友情。3.表现主观情志淡泊、热爱田园的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场圃:打谷场;话桑麻:闲话农作之事。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义:表现“过故人庄〞后情谊更加深厚。故友相聚,更增情谊,这次故人相邀,下次不请自至;也是对田园的热爱之情。〔简〕5.这首诗是五律,风格却近古体。其质朴的风格与所描写的对象、诗人的朴实情怀和谐—致。这是一种混然天成的艺术美。语言风格:亲切省净,质朴自然。《宿建德江》:五绝。建德江即新安江,是流经建德的一段江面。本诗借山水景物写羁旅愁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被历代诗家推举的名句。《临洞庭湖赠丞相》1.丞相指九龄,唐玄宗时的丞相。2.“气蒸云梦泽,波撼城〞出自《临洞庭湖赠丞相》。3.希望执政者礼贤下士,使贤士出山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垂钓者〞指“执政者〞。4.诗歌主旨:表露作者积极用世的愿望和希冀在仕途上得到援引的迫切心情。5.诗歌情景是如何连结在一起的,即“欲济无舟楫〞的枢纽作用:诗歌前四句写洞庭湖景象,后四句由眼前景象抒发情怀,但句句不离湖水。欲渡无舟,意为欲出仕而无人援引;坐观垂钓者,意为执政者如能礼贤下士,贤者才能为朝廷效力。寄希望于丞相。〔简〕6.诗歌的比兴手法:巧用比兴。前四句所赋洞庭湖波涛浩淼、气势蒸腾的景象,似又是作者自负不平之心态写照。兴象悠会,旨余言外;后四句就眼前景象顺势作譬设喻表达心曲,据典实抒其牢骚,含而不露,雅驯得体。〔简〕王维:《渭川田家》1.此诗为五古,田园诗,作者王维。王维以五言律绝最为出色,有《王右丞集》。2.“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归〞字为全篇诗眼:“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写出田园人生和谐的人情美:“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篇名:“式微式微,胡不归〞,揭明旨意,这里是借以表达希望归隐田园的心情。“吟〞:一本作“歌〞。《终南山》五言律诗。终南山,在省市南。“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山居秋暝》1.五律。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中虽有躲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随意春芳歇,王自可留〞:这是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题旨。典出《楚辞。招隐士》,“王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反用其意、表示乐于归隐的意愿。“王〞:诗人借指自己。3.本诗写景纯用白描,笔致简约;描写秋日傍晚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动-清泉、荷花、渔舟;静-明月、松树、竹子;视-明月、松树、荷花、渔舟:听-清泉、浣女笑语。〔简〕《观猎》1.这是一首以军旅生活为题材的五言律诗。“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3.“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在细柳营屯兵的汉代名将是广。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句的妙处:推出打猎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上句写鹰眼的锐利,不用“锐〞而用“疾〞;下句刻画马驰之迅疾,不用“疾〞而用“轻〞,其中妙处大可玩味。以一当十,因小见大,表现了打猎的全过程,表现了时令特点和打猎丰收。〔简〕5.“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对表现出猎归来有何作用:空间迅速转移,往来驰骋的英武形象;暗用新丰美酒表达欢快心情;用细柳营暗喻像汉代名将周亚夫那样治军整肃,能攻善战。〔简〕《送元二使安西》1.这首七绝送别诗,曾被推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是一首被后人翻演成《三叠》的名作。作品中的“阳关〞“玉门〞是唐代出塞必经之地,故址在今省。2.“客舍青青柳色新〞表达什么意思:“客舍〞暗示客中送客:“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柳以寓别意。〔简〕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厚意蕴:抒情,“更尽一杯〞见出此前虽已屡次同饮,现在依然离情难舍。“西出阳关无故人〞,包蕴了对友人前路珍重的真诚祝愿,情韵深长。4.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陆游《塞上曲》“玉关去路心如铁,把酒何防听渭城〞,二诗立意虽与王维此诗不同,但显然都受到此诗影响。《鹿柴》五绝。以小见大,以动写静:“空山不见人,但为人语响〞。王昌龄:《从军行》乐府旧题,七绝。王昌龄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孤城遥望玉门关〞,孤城:即玉门关,今敦煌西。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出塞》1.“时明月汉时关〞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表达的意义:〔1〕互文手法,即汉时的明月汉时的关。〔2〕说明边塞战争自古就有,连绵不断,直到今天。〔简或选〕2.“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龙城飞将指西汉时的飞将军广。〔2〕表现诗人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从而巩固边防的性情。〔简或选〕3.分析此诗发兴高远、感慨深长的特点:诗歌主旨与写作意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写来却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落笔,“发兴高远〞而感慨深长,形成了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简〕《闺怨》:1.七绝。“忽见陌头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中少妇的自白写出独守空房的心矛盾。2.诗中陡作转折的诗句是:“忽见陌头柳色〞。王之涣:《词》1.乐府诗题,边塞诗,七绝。曾被唐人称为绝句的压卷之作。首二句写景,气象宏大,境界雄阔苍凉。“羌笛何须怨柳〞,典出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上马不捉鞭,反拗柳枝〞。3.“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双重含义:羌笛为什么还要吹奏《折柳》那样哀怨的曲子呢,玉门关外连柳树也没有,因为春光不到。一层意思是边关荒凉,边关的戍卒生活艰辛,愁绪满怀。二是得不到朝廷的关怀,恩泽不到玉门关外的边境地区。〔简或选〕王翰:《词》1.七绝。这是一首边塞诗。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西域盛产葡萄酒;夜光杯指华贵精美的酒杯。2.对这首诗的不同理解:〔1〕表现马革裹尸、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2〕反映士卒对戎马生涯的厌倦和不能把握命运的无奈。〔3〕心悲戚,故作豪饮畅达之语。3.诗篇用了哪些典型事物表现边塞军旅生活: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军乐。颀:《古从军行》古乐府诗题,作者颀。名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典故“蒲桃入汉〞见《汉书。西域传》。蒲桃:葡萄。连年征战,换到的只是遍植于汉天子离宫别馆的葡萄。高适:《燕歌行》1.乐府旧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