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4100字(论文)】_第1页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4100字(论文)】_第2页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4100字(论文)】_第3页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4100字(论文)】_第4页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4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摘要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基金制的基础。为了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多数国家逐渐放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股票的限制、增加投资于海外股票市场的比重以及运用新的投资工具。为了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各国政府改进对养老基金的监管,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养老金投资监管机制。本文对现在我国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找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目录TOC\o"1-3"\h\u16043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1.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及风险1998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方法》中,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逐步纳入社会保险预算管理,在国家社会保险预算制度建立之前,先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1999年,国务院批准养老保险基金进入同业拆解市场,购买经批准登记的企业债券及通过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证券市场。但是,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是以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的投资方式为主。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多以地市为单位,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采取混合管理、调剂使用、统一监管的管理模式。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运营,已经初具规模,从2008年底的947亿元累积到2016年底的12526亿元(表1-1),实现了大规模的增长。表3-12008年—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单位:亿元)年份征缴收入财政补贴总收入支出当年结余累计结存20081960032022302120165950201621603302500232017010552010255041036802840329221120113044530425831225582975201235806105090350275640402013431265063104040105354892014521597178344897141373912015649011579740596018699931201695301645114918894235012326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额逐年增长,有了一定数量的基金积累,但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较低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由表1-2看出,银行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不相上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每年正以6%—7%的速度贬值。例如,从2008年11月至2001年12月16日,国家财政拨入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累计金额为607.26亿元,这些资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其累计投资收益只有9.28亿元。国家审计署副署长余效明在2008年11月6日举行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指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不到2%。而同期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养老保险基金的实际投资收益为负值。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能通过积极的投资运作来实现增值,将会严重影响基本养老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表1-22008-2016年份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比较表年份一年银行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20082.250.420162.250.720102.02-0.820111.981.220122.253.920132.251.820142.351.520154.144.820163.876.4资料来源:《金融年鉴》2008-20161.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有待提高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主要职能包括对各主要社会保险项目承担设计、组织、实施、协调、监管等职能。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机构中,缺乏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来制定和监督管理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流程,没有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的最大问题在于外部监管不力、内部治理混乱,未能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人员往往由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兼任,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很难保证监管的深入性,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和随意性投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出现行政监管的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更为严重的是,在管理过程中,行政职权在利益驱动下有可能会发生质变,出现“权利寻租”行为,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透明度低、信息披露不充分。社保、地税、财政、审计等部门间的数据不能同步,监管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监管透明性低,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违规问题。1.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波动较大,存在市场风险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的信息,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还是比较高的。表1-32008-2016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历年收益与通货膨胀率年份已实现收益经营业绩通货膨胀率(%)金额(亿元)收益率(%)金额(亿元)收益率(%)20089.112.257.421.730.720169.672.7519.762.590.8201021.02.7144.73.561.2201134.073.3236.72.613.9201245.93.1271.24.151.8201352.99.3462029.21.5201419538.941453.543.24.820151129.215.21-1070-6.82.352016233.628.3742316.17.74累计收益24888.41606.239.752.75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幅度比较大,投资风险较高。这与全国社保基金可以投资的品种比较单一有关,也与资本市场指数波动的幅度比较大有关。全国社保基金投资银行存款,面临着基金贬值的风险;投资于国债的风险较低,收益较高,但可以投资的品种、数量有限;投资于企业债券,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稳定,基金面临的经营损失比较高;投资股市、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也较高,因为股市中的融资单位——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下滑;投资房地产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是政府严格限制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于房地产;投资于政府支持的建设项目,投资收益较高,但是需要的资金量较大、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全国社保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高。2.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2.1依法规范投资运营养老保险自身的运行特点决定了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过程尤其是投资运营环节实施管理,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各个环节,将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起到约束作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用法律来明确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体制,明确各方的职责,中央政府该管什么,地方政府应管什么,都要用法律来明确。二是要严惩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三是要明确参保人的权利与义务。参保人既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又有承担按期缴费的义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参保人正确的养老保险观念,有利于促使社会各界关心养老保险、参与养老保险。四是要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投资规则、投资限制、投资透明度等强制性规范加以明确界定,确保基金运行安全。2.2优化制度设计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是规避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有效选择。优化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明确政府的责任,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政府在养老保险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明确政府的责任,才能明晰社会、企业、个人的责任,进而运用好社会机制与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保险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相应的管理体制来体现,只有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才能把政府的责任落到实处。2.3加强专业化管理我国目前各级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专业化管理,这使得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有效监督显得十分困难且效率低下,给投资运营带来了很大风险。在这一点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较为成功,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资金可以借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模式:个人帐户资金由地方社保经办机构的直接管理转化为委托外部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并将投资工具适当拓宽,加强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控制投资风险。2.4加强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信息对称度,加强信息披露,对于防范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信息披露有以下要求:1、信息统一,以改变养老保险基金参与方独自收集和利用信息的状况。2、信息全面,使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各方的活动有据可依,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其他参与方的监督。3、信息真实,防止养老保险基金参与方利用虚假信息隐瞒自己的不当行为。4、信息时效强,使养老保险基金参与方能根据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加强信息披露的具体操作上,需要制定统一的会计、审计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基金的核算办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科目的含义与使用规则、对基金的审计要求等等,增强报表的规范性与可比性,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3.结语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即对具有公共性质的养老保险基金采取完全集中的管理模式,而对具有私有性质的养老保险基金采取适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发展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大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加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专业化管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参考文献[1]宁钟,王宇.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监管模式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J].社会保障制度,2008,(2).92~100[2]刘伟.养老基金资本市场运作的意义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1~31[3]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4]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张国平.我国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战略选择[J].经济问题,2005,(8).11~13[6]李珍,孙永勇,张绍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M],人民出版社,2005.92~105[7]林源.风险价值(Var)模型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中的应用[D],2005[8]李珍.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运营管理制度[J],中国软科学,2007,(5).13~21[9]贾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分析[J].北方经济,2007,(9).48~49[10]吕志勇,张良,孙元元.一种社保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优化模型[J].2009,(5).50~54[11]韩峰,李琪.我国养老金监管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