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1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2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3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4页
第26课《诗词五首(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第2课时

古代的很多文人才华横溢,文气斐然。不论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还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们的作品妇孺皆知。他们之中有些人命途多舛,仕途不顺、社会动荡等现实问题使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绪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发泄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有这样经历的李贺和李清照的诗词,听听他们的倾诉。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曾为节度使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十三篇。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写作背景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形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的关键人物。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时,有感于历史,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而写的。知人论世诵读诗歌听《赤壁》的朗读音频,把握停顿,读准节奏。自由朗读《赤壁》,尝试融入自己的情感。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诵读诗歌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取。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整体感知1.从体裁和题材来看,本诗分别属于什么诗?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近体诗(绝句)。从题材来看,本诗属于怀古咏史诗。整体感知2.从表达方式来看,全诗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叙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诗歌赏析

1.诗中用“二乔”指代东吴的命运,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铜雀台,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危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足见诗人创作之高明。诗歌赏析2.作者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作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二乔”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东风”一语,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作者将战争的胜利归功于“东风”,而不是获胜方的主帅周瑜,也暗含着对周瑜“侥幸成功”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诗歌赏析

3.作者写这首诗只是通过眼前的景议论过去的事吗?还有什么深层目的呢?

古人写咏史怀古这类题材,往往不仅仅就事论事,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杜牧本人喜好谈兵,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他将赤壁之战的胜负归结于侥幸和偶然,含蓄地表现出对周瑜的不屑,这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表达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后因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感慨身世,情调感伤。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生活经历有关。知人论世诵读诗歌听《渔家傲》的朗读音频,把握停顿,读准节奏。自由朗读《渔家傲》,尝试融入自己的情感。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诵读诗歌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殷勤:情意恳切。报:回答。嗟:叹息,慨叹。谩:同“漫”,空、徒然。举:高飞。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整体感知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个字概括。梦。2.作者在梦里看到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在梦里看到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壮丽景象。还见到了天帝,与天帝有一番对话。诗歌赏析

1.怎样理解“接、连、转、舞”的含义?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则将作者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诗歌赏析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困扰?

“嗟”字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在人生道路上彷徨忧虑的心理。“学诗谩有惊人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有文章无用的困扰。诗歌赏析3.作者为什么在词的末尾写到了“三山”?

由于身处乱世,才华、理想、抱负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和施展,因此作者想到了传说中的仙境——“三山”。这表现出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毕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赤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