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三顾茅庐(第1课时)》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1页
第24课《三顾茅庐(第1课时)》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2页
第24课《三顾茅庐(第1课时)》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备课资源(统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三顾茅庐(第1课时)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本文的故事背景。2.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3.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政治家风度。课前学习任务课前学习任务观看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第27集,通过影视剧的形式感知与本课相关的情节。课堂学习任务课堂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今存署名由他编著的小说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除小说创作外,罗贯中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著录他创作的杂剧3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其中仅《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流传了下来。2.了解《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3.了解故事背景。《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刘备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杰出的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课文讲述了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4.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的意思。拜谒()拱立()衣襟()叩门()傲慢()茅庐()疏懒()鄙贱()愧赧()倾颓()鹤氅()沔水()迄无所就()存恤()昼寝()顿开茅塞()末胄()衣冠()箪食()拜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傲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纶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鹤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愧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屏人促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室倾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奸臣窃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武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贤如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箪食壶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划分课文结构。(1)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标题。(2)梳理课文故事情节,给课文划分结构,并简要概括内容。2.感受刘备对人才的态度。(1)刘备凭借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使其出山?课文是用哪个字来形容刘备的?(2)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