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松林-绝对优势理论的背景及观点-_第1页
马松林-绝对优势理论的背景及观点-_第2页
马松林-绝对优势理论的背景及观点-_第3页
马松林-绝对优势理论的背景及观点-_第4页
马松林-绝对优势理论的背景及观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课教师:马松林课程类型:国际贸易专业课单位:经贸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第三届课堂教学大奖赛说课及教学提纲说课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

教学过程:绝对优势理论教学目标本课程《国际贸易A》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能力目标: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素质目标:领会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念。

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目标设置的依据1、学生的知识基础:已经学过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2、本课程教学大纲:《国际贸易A》教学大纲规定。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佟家栋,周申.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金泽虎.国际贸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材分析:知识体系贸易政策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政策的发展历史贸易措施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贸易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理论——政策——措施——实践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从全书内容看,国际贸易理论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从本章内容看,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从本节内容看,绝对优势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开端。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国际贸易理论的推导过程重点与难点设置的依据:《国际贸易A》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了解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前沿动态,系统掌握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相关政策,能够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对不同主体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国际贸易政策有清晰的专业认识和评价,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法1、课前提问,课后引导2、课堂互动:案例讨论3、根据经济学特点(基本假设)设计教学内容4、网络教学平台互动:人大经济论坛网络课程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学法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借助网络平台学习4、根据经济学发展特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理论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高听课的积极性经济学是高度依赖于假设前提的一门学科。(乔治·阿克尔洛夫,1984)学生实际专业特点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掌握一个知识结构: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结构把握一个理论脉络: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结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作者背景理论假设:前提条件主要观点:概念及推导过程理论评价:贡献及缺陷理论应用:实证分析教学设计思路背景知识核心知识拓展知识经济学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代表理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贸易思想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新国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过程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复习与提问: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案例导入:绝对优势的体现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案例导入:有一种理念:叫TobeNo.1

鸿星尔克的公司理念。有一种企业,叫财富500强:壳牌,美孚,沃尔玛,中石油等。有一种优势:叫绝对优势有一种权力,叫世界霸权: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一、历史背景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作者背景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结构绝对优势理论:实践背景18世纪的中国:清王朝的康乾盛世(1681-1796);《红楼梦》(1784)。18世纪的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鲁滨逊漂流记》(1719)。年份事件1664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出版1672《谷物法》制订限制粮食进口1765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6《国富论》出版★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18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西方文学中第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形象绝对优势理论:理论背景不同时代不同国民的不同富裕程度,曾产生两种不同的关于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一,可称为重商主义;其二,可称为重农主义。

——《国富论》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流通是国家财富的来源农业是国家财富的来源;主张自由经济经济人:人的利己性市场:看不见的手自由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作者背景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

《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WealthofNations》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在(英国)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大国崛起》解说词《国富论》主要内容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第三篇论各国财富的不同发展。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原富》(1901)封面西学东渐:西方经济学,一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传入中国绝对优势理论:作者影响严复(1853~192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二、理论假设1、供给方面:2×2×1模型:2个国家,2种产品,1种投入要素(劳动L)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2、需求方面:消费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钱借债消费

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加入资本要素——要素禀赋理论考虑规模经济、技术变化——新贸易理论考虑需求因素——相互需求理论二、理论假设3、贸易方面: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自由流动的,但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4、市场结构:自由竞争。对模型假设的修正是国际贸易理论演化的线索。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考虑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等因素——新贸易理论三、主要观点基本概念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一国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另一国。绝对优势的来源:自然优势(NaturalAdvantage);获得性优势(AcquiredAdvantage)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绝对优势的度量指标绝对劳动生产率绝对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国别小时工资(美元)中国0.80-2.40美国11.21-25.662008年中美制造业工资比较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2011。

正相关负相关2008年各国制造业工资占美国工资水平的比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三、主要观点:原著表述(1)关于绝对优势的基本思想及概念:案例:微软操作系统、

intel芯片有时,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某一国占有那么大的自然优势,以致全世界都认为,跟这种优势做斗争是枉然的。

——《国富论》第四篇三、主要观点:原著表述(2)

至于一国比另一国优越的地位,是固有的,或是后来获得的,在这方面,无关重要。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自然优势分工提高效率;自由贸易增进福利——《国富论》第四篇关于绝对优势的基本观点:获得性优势三、主要观点:现代概括要点: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一句话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四、观点的论证(1)斯密的论证(2)例证:表格数字说明(3)新古典经济学的证明:几何曲线历史背景理论假设主要观点●理论评价理论应用四、观点的论证:(1)斯密的论证通过嵌玻璃、设温床、建温壁,苏格兰也能栽种极好的葡萄,并酿造极好的葡萄酒,其费用大约三十倍于能由外国购买的至少是同样好品质的葡萄酒。单单为了要奖励苏格兰酿造波尔多和布冈迪红葡萄酒,便以法律禁止一切外国葡萄酒输入,这难道是合理的吗?但是,如果苏格兰不向外国购买它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葡萄酒,而竟使用比购买所需的多三十倍的资本和劳动来自己制造,显然是不合理的,那末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仅多三十分之一,甚或仅多三百分之一,也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程度虽没有那么惊人,但却完全是同样不合理。四、观点的论证:(2)例证分工前小麦布劳动L1产量Q1生产率劳动L2产量Q2生产率英国151208510020美国512024151006.67世界合计2024020200英国生产布,美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四、观点的论证:(2)例证小麦布劳动L1产量Q1生产率劳动L2产量Q2生产率英国205100+15×20=400美国5120+15×24=48024世界合计2048020400分工原则:英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世界小麦总产出增加(240→480),世界布总产出增加(200→

400)+15+15四、观点的论证:(2)例证小麦布劳动L1产量Q1生产率劳动L2产量Q2生产率英国5+15400-200美国5+15480-240世界合计2048020400交换原则:英国200单位布与美国24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假设)美国出口240↑↓英国出口200四、观点的论证:(2)例证分工前分工后生产消费贸易生产↑消费↑贸易↑英国100布,120小麦100布,120小麦0400布,0小麦200布,240小麦进口240小麦美国100布,120小麦100布,120小麦00布,480小麦200布,240小麦进口200布世界合计200布240小麦劳动投入不变400布480小麦劳动投入不变福利分析:假设,英国200单位布与美国24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四、观点的论证过程:(3)几何曲线几何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0120160240480小麦布400200100AB英国:专门生产布(400)(美:480小麦)分工前和分工后的市场均衡英国美国四、观点的论证过程:(3)几何曲线几何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01202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