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雾霾空气下的微生物第4节
免疫调节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我们生活的环境周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是一般情况并不得病,为什么?为什么烧伤病人,容易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后会化脓,脓液是什么?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B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浆细胞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有哪些与保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数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第二道防线)1、皮肤、黏膜的保护作用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生来就有的,对多数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若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了呢?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特异性免疫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专门对付这种病原体的“武器”进行战斗什么是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举例:病原体、细菌、花粉、癌细胞等特点:
1)异物性:一般来自体外
2)大分子性
3)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抗原和抗体什么是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的功能: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的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抗原进入人体B细胞靠产生抗体来“作战”T细胞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抗原(细菌)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吞噬细胞消化增殖、分化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如病毒、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抗体就无能为力了,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过什么途径呢?抗原(病毒)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被抗体消灭1、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过程中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在第二道防线中起杀菌作用特异性免疫:在第三道防线中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处理,也吞噬抗原抗体的沉淀物2、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3、记忆细胞的作用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更快地作出反应,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即发生二次免疫,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产生抗体更多、更强烈抗体数量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2、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3、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4、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思考讨论××D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
)
A.一道
B.两道C.三道
D.四道CC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B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处理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值分化效应T细胞C人接种卡介苗后,经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看结核杆菌的抗体,这种抗体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AA、氨基酸、浆细胞和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和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T细胞和细胞基质D、核苷酸、效应T细胞和核糖体下列错误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播散起抵制作用C、人体可以通过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D、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中溶酶体酶C图4.图为某人注射了某种抗原后,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机体接受抗原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抗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________,持续时间也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某些预防针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的依据。102030时间/d抗体有效水平提高明显延长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过程,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才能产生抗体,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下图表示HIV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资料分析1、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什么会有几年的潜伏期?HIV的死因是什么?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4、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做什么?阅读P36、P41分组讨论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艾滋病预防拒绝毒品、洁身自爱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洞等医疗器械严格消毒血液和血液制品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2004年,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数估计已经达到84万。你如何看待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约9年艾滋病与免疫的关系?RNA病毒HIV入侵T淋巴细胞后,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通过复制增值,病毒大量释放入血液,更广泛的侵犯淋巴系统。HIV模式图HIV增殖周期HIV攻击淋巴组织HIV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艾滋病HIV艾滋病患者,许多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各种病菌感染,及死于癌症。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1、性接触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传播。大多数人是通过与某个已经感染了HIV的人性交而染上该病毒。
2、血液传播:其方式有多种,可通过(1)输入含有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2)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的器官,组织或精液。(3)通过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经传。静脉注射药瘾者的HIV的感染亦高,药瘾患者相互间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也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由带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或婴儿在通过产道时感染获得。近年来,这种由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随着育龄期妇女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日益增多。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免疫调节1、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癌细胞)。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1、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扩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2、引起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源,如:花粉、海鲜、水果、动物的毛屑、青霉素等。组织胺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皮肤:则出现红肿、寻麻疹等;呼吸道:则出现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受损会引起什么问题?1、容易受到病菌的入侵!2、可能会引发癌症。
我们身体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种牛痘为什么能预防天花?
医生把什么注射到我们的身体?作用?牛痘疫苗中含有人工处理的减毒天花病毒,接种后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与记忆细胞。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应用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吗?计划免疫:
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到基层幼儿园给儿童喂服小儿麻痹三型混合糖丸。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等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输入的抗体常称为抗毒素。例如:被狗咬伤的人要注射“狂犬疫苗”、被铁钉等扎伤的人常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等都是从健康且遭受过相应抗原感染的人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抗体。给被抗原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人输入淋巴因子、干扰素等增强免疫效应的物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也属免疫治疗的方法。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问题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2、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但是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感染疾病,该如何解决?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
讨论3、器官移植
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器官移植。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如果移植的器官与病人的HLA不一致,病人的免疫系统就会“认”出这是“非己”物质而加以排斥,从而导致器官移植手术失败。免疫系统识别为“非己物质”移植他人的正常器官发生免疫反应移植的器官死亡,手术失败年龄接种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出生24小时内乙型肝炎疫苗(1)乙型病毒性肝炎卡介苗结核病1月龄乙型肝炎疫苗(2)乙型病毒性肝炎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1)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2)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1)百日咳、白喉、破伤风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3)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2)百日咳、白喉、破伤风5月龄百白破疫苗(3)百日咳、白喉、破伤风6月龄乙型肝炎疫苗(3)乙型病毒性肝炎8月龄麻疹疫苗麻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相互关系产生效应方式产生效应细胞作用对象项目体液免疫抗原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效应T细胞浆细胞细胞免疫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来源生理作用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吞噬病菌、识别抗原、呈递抗原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呈递和识别抗原、产生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B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杀死靶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T细胞产生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常见免疫细胞的比较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的体内毛细血管的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梧州职业学院《钢琴伴奏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模拟试题(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武昌首义学院《信息隐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夏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邵阳市绥宁县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行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外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井安全开发方案
- 【检查表】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参考标准
- DB3308-T 102-2022 居民碳账户-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碳减排工作规范
- 物业管理项目接管方案
- 电仪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 高考英语必背800高频词汇素材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
- 2025年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表现手法(解析版)
- 市政排水箱涵(钢筋混凝土箱涵)图集(征求意见稿)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第3版)题库
- 中药穴位贴敷技术
- 幼儿园医疗知识
- 度假服务质量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