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与表述能力题型分值与答题结构一写作引1.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在语文阅读中又叫内容理解能力,通常是指一个人通过对文章内容的阅读,从而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人物思想情感及行为所产生的认知。理解分为两个层次,整体感知和局部理解,学生在阅读答题过程中,对作者思想倾向、中心思想的认知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便属于整体感知而对文句中意义的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及行为的分析通常属于局部感知。所谓的整体感知就是对整篇文章先从大的方面了解其所讲述的内容,如果是写人文章,对它的整体的感知是建立在对这个人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的把握上我们确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才能更好地判断他的行为。2.语言表述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是指一个人是否能够组织自身语言清晰明确而有条理地用生动的语言来进行表述阅读考试中每道3分以上的阅读题通常都需要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都是一道道表述能力题。对于语言表述的要求如果说文学作品里面我们就希望它的语言是更加生动的更加具有感染力的而且是条理清晰的但是在答阅读题的时候我们期望它的表述应该是简洁的,明确的,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述能力考核题在中学阶段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语言表述时的要求二是答题结构和模式方面的要求本书中我们将语言表述能力答题要求融合到每一节的具体题型中,不再单独讲解因为语言表述能力题通常是与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定和赏析能力考题融为一体的,例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语言概括能力题也是语言表述能力题;“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概括、理解和表述能力相融合的题;“结合本文中心思想和自己生活实际,请谈谈你的感受,属于理解加表述能力题;“本文的语言十分生动形象,请你举例进行说明”属于赏析题表述能力融合题;“本文都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请你分析其作用”属于判定分析题与表述能力融合题。上述五种题型的具体解答思路我们都会在本书详细讲到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语言表述能力考核融于其他能力考核题的时候表述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要求便不再重要随之而来的是另外几个根本性要求,即语言要流畅、有条理、简洁明确。二悦读光(一)刷鞋匠的绝招曾颖1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2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3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4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5“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6“是纸币”7“哼,纸币,这些乡下人……”8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9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10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11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12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13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14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15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16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17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18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急着上班的人都坐别的车去了只剩下几个不太急的人在车上看热闹我也在车上我要看看这件事的最后结果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19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20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21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22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23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遭怀疑地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24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25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26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节选《南方周末(本文有删改)1“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2分)A本题是在考核阅读 能力,它的要求是 。B本题所说的“绝活”由两个方面组成,分别 。C本题答案的完整表述应为: 2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A本题是在考核阅读的 能力,本题审题时的第一关键词为“哽咽,第二关键词 。B参考第一关键词和虚实相应法原则我们可以知道这道题的问题 因此答案 。C因本题分值较高,所以答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述,本题应当先答 ,再 。3文中的“刷鞋匠”是哪一群体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5分)A本题都考到了语文阅读中的哪些能力?B这5分应当怎样分配?C.在答第二问时,应当先概括 ,再概括 ,最后再 。D对本题答案的完整表述应为:4有人认为刷鞋匠坚持验票的行为太过偏执是矛盾的制造者请你结合其遭遇反驳这种观点(4分)(二)父亲的自行车曾业桃1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2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3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4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5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着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6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7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8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选自2010年11月7日《淮海晚报)【练习】1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1)平日里: (2)节日里: (3)生病时: (4)上学时: 2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B.C.D处任选两处,自选角度作批注(6分)A这道题考核的是阅读中的哪两种能力?B.A.B.C.D中,具备哪些特征的段落我们应当优先选?你觉得四处如果从内容、写法、语言和结构四方面来比较,哪方面的特点更鲜明些?C请完成下面的题:(1)我选( )处,批注: (2)我选( )处,批注: 3第6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A本题是4分题,因此是阅读 能力考核题。B这4分你如何分配,请写出你的答题结构。例:先答出----紧接着再-----然后再答出-----最后再---------C本题的完整答案应为: 4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A答问到题目的作用时,应参照文章结构中 部分的标准来答题。B从主题的表现手法上来判定,这个题目与文章内容间属于 表现手法。C从文章的结构上来说,父亲的自行车还在全文起到了 的作用。D本题的完整答案应为: 5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对文中父亲的深深谢意(不少于80字(6分)A本题考核阅读两种能力,分别为 能力考核题。三文思涌(一)佳句仿写1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仿写: 2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仿写: (二)课堂成文1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请以“那时,那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2带着一颗心锁定目的地执著地前行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哪怕山高路远哪怕日晒雨淋……以“向目的地进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四课外伸(一)文言文每周积累北冥有鱼[片段]北冥有1其名曰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4,其翼若垂天之云(5。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南冥者,天池也(7。齐谐者,志怪者也(8。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野马也(12,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4)?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则芥为之舟(16;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注释】(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2)鲲[k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4)怒:奋起。(5)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6)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7)天池:天然的大池。(8)志:记载。(9)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10)抟[t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11)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12)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13)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14)极:尽。(15)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16)芥:小草。【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本周学习重点词:1其甲骨文作: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假借为“其”。(1)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译文】郯子这些人,他们的道德修养知识学问比不上孔子。(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以残年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译文凭借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3)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是真的没有马吗?又真的不知道有马?(4)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译文】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5)也许;大概。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译文】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也许说的就是陈桓公吧!【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 )2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3齐国其庶几乎。——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 )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 )6.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 )2也小篆作:象形。邨的本字。本义:羹魁柄。(1)用在句末时:①表示判断语气。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译文】老虎看见它,真是庞然大物。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文】做老师的,是用来教授道理,传授学习方法和解答你遇到疑惑的人。③表示疑问语气。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译文】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④表示反诘语气。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译文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⑤表示祈使语气。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肴之战》【译文】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回去吧。(2)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译文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注意这句“也是语气停顿“亦是也的意思)(3)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译文】灭亡六国的是他们自己,不是秦国啊!【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也”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2.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4.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3为甲骨文作:本义是母猴。象形。(1)变成。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译文】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2)当作,是。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3)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秦王欲见顿弱》【译文】我私下里认为大王这么做不可取。(4)将要。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译文】明天犒赏士兵,将替我击败刘邦的军队。(5)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译文】不可以对外面的人说。(6)治理。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意思是治理国家用的是礼,可是他却出言不逊,所以笑他。(7)宾语前置的标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译文】让弈秋教二人下棋,他们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 )2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 )3诸葛瑾为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4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4而甲骨文作: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青色,是从蓝草中取的,却更比蓝草青。(2)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3)表示承递顺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文选择他善的方面并且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并且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4)表示偏正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译文】早上去,晚上回来。【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草拂之而变色。-欧阳修《秋声赋》( )6襟三江而带五湖。--《岳阳楼记( )5若甲骨文作: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顺从”。本义:顺从。(1)如果,假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资本。(2)像,好像。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译文】奔赴边关,千万里行军打仗,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3)你(的),你们(的)。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4)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译文】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财产,就不能操守道德。【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若”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 )2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3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4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范仲《岳阳楼记》( )6于甲骨文作: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1)对,对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文因为爱他的孩子就给孩子找一个好老师来教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2)在。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伤仲永》【译文】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3)被。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译文】内帷被郑袖所迷惑,外事被张仪所欺骗。(4)与,跟,同。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译文】身高八尺,常常以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5)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译文】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6)比。苛政猛于虎也。--《论语》【译文】苛政比猛虎更凶残。【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于”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2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3伤于缚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 )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二)中考真题那些卑微的母亲1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2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3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作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4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5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6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7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8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1概括文章第4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2文章第1“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分)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7分)(1)她只好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了脸庞(品析加点词,4分)(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5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4分)二、悦读时光(一)刷鞋匠的绝招【习题】“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2分)A.本题是在考核阅读能力,它的要求是和。B.本题所说的“绝活”由两方面组成,分别为和。C.本题答案的完整表述应为:。【分点答案】①在钞票的左上角贴一小块黑胶布作为记号,此一绝;②贴上的胶布能抠掉,不破坏人民币,此二绝。(每点1分)2.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A.本题是在考核阅读的能力,本题审题时的第一关键词为“哽咽”,第二关键词为。B.参考第一关键词和虚实相应法原则,我们可以知道,这道题的问题为。因此答案为。C.因本题分值较高,所以答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述,本题应当先答,再答。【分点答案】①真相大白之后的解脱(高兴、激动);②被人歧视、误解之后的委屈(无助、无奈、痛苦)。(每点2分)3.文中的“刷鞋匠”是哪一群体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5分)A.本题都考到了语文阅读中的哪些能力?B.这5分应当怎样分配?C.在答第二问时,应当先概括,再概括,最后再答。D.对本题答案的完整表述应为:。【分点答案】①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弱势群体);②对这一群体的同情,并呼吁全社会不要歧视他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劳动和自尊心,多关注他们生存环境。(第一点2分,第2点3分,答对意思即可)4.有人认为刷鞋匠坚持验票的行为太过偏执,是矛盾的制造者。请你结合其遭遇反驳这种观点。(4分)【分点答案】①是司机引发了这场争执,错在司机,他才是矛盾的制造者。②刷鞋匠的“偏执”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因为他一再被司机激怒。③多次遭遇类似的怀疑和白眼,有洗刷冤屈的强烈愿望。④有捍卫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⑤要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偏见,他只能采用这种行为,别无他法。⑥如果一味忍让,就只能一再受伤害。(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二)父亲的自行车【练习】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1)平日里:(2)节日里:(3)生病时:(4)上学时:【分点答案】①“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②“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情形;③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景;④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之景。(每点1分)2.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自选角度作批注。(6分)A.这道题考核的是阅读中的哪两种能力?B.A.B.C.D中,具备哪些特征的段落我们应当优先选?你觉得四处如果从内容、写法、语言和结构四方面来比较,哪方面的特点更鲜明些?C.请完成下面的题:(1)我选()处,批注:(2)我选()处,批注:【分点答案】示例:A处:①运用神态描写。“没有吭声”“神情沮丧”细腻地描摹出父亲丢失自行车后伤心的样子。②巧设悬念引出与丢失自行车相关的往事,同时与文章的结尾照应。③把丢失自行车与“我”当年走散光景巧妙地进行类比,表现出父亲对自行车的珍爱之情。
B处:①运用动作描写。“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②“当…便…”句式,写出“我”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
C处:①运用语言描写,“爸爸回不回来呀?”“好像有”细腻传神地写出弟弟盼望父亲归来的情景。②“侧耳倾听””失望”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弟弟焦急等待父亲归来时可爱的样子。
D处:①“累得满头大汗”“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肖像(细节)描写,具体写出送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折射出深沉的父爱。②以“数九寒冬”和“雨天”为典型环境,突出父亲的艰难与不易。(每处3分,分析2分,表达1分)3.第6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A.本题是4分题,因此是阅读和能力考核题。B.这4分你如何分配,请写出你的答题结构。例:先答出-----紧接着再-------然后再答出-------最后再-----------C.本题的完整答案应为:【分点答案】①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②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③突出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④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每点2分,写出2点,意对即可)4.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A.答问到题目的作用时,应参照文章结构中部分的标准来答题。B.从主题的表现手法上来判定,这个题目与文章内容间属于表现手法。C.从文章的结构上来说,父亲的自行车还在全文起到了的作用。D.本题的完整答案应为:【分点答案】①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情境的点点滴滴;②寓情于物,再现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③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意蕴丰厚独特。(每点2分,写出2点,意对即可)5.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对文中父亲的深深谢意。(不少于80字)(6分)[[A.本题考核阅读两种能力,分别为和能力考核题。【分点答案】每当想起父亲的自行车,父亲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感概万千,感动不已。我时时告诉自己一定要感激父亲,决不辜负父亲对我的爱。父亲,诗词歌赋,诵不完您为我付出的爱,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为我付出的心血。千言万语只想凝结成一句美好的话:“爸爸,谢谢您,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根据具体情况给分)四、课外延伸(一)文言文每周积累北冥有鱼[片段]北冥有鱼(1),其名曰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4),其翼若垂天之云(5)。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南冥者,天池也(7)。齐谐者,志怪者也(8)。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野马也(12),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4)?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5),则芥为之舟(16);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注释】(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2)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4)怒:奋起。(5)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6)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7)天池:天然的大池。(8)志:记载。(9)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10)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11)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12)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13)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14)极:尽。(15)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16)芥:小草。【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本周学习重点词:1.其甲骨文作: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假借为“其”。(1)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译文】郯子这些人,他们的道德修养知识学问比不上孔子。(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以残年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译文】凭借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3)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是真的没有马吗?又真的不知道有马?(4)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译文】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5)也许;大概。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译文】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也许说的就是陈桓公吧!【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答案】(5)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答案】(4)齐国其庶几乎。——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答案】(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答案】(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答案】(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答案】(2)也小篆作:象形。邨的本字。本义:羹魁柄。(1)用在句末时:①表示判断语气。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译文】老虎看见它,真是庞然大物。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文】做老师的,是用来教授道理,传授学习方法和解答你遇到疑惑的人。③表示疑问语气。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译文】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④表示反诘语气。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译文】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⑤表示祈使语气。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肴之战》【译文】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回去吧。(2)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译文】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注意:这句中“也”是语气停顿,“亦”,是也的意思。)(3)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译文】灭亡六国的是他们自己,不是秦国啊!【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也”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答案】(3)2.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答案】(2)3.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答案】(1)4.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答案】(2)3.为甲骨文作:本义是母猴。象形。变成。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译文】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2)当作,是。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3)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秦王欲见顿弱》【译文】我私下里认为大王这么做不可取。(4)将要。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译文】明天犒赏士兵,将替我击败刘邦的军队。(5)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译文】不可以对外面的人说。(6)治理。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意思是治理国家用的是礼,可是他却出言不逊,所以笑他。(7)宾语前置的标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译文】让弈秋教二人下棋,他们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答案】(1)2.为汝多智。——《列子·汤问》【答案】(3)3.诸葛瑾为豫州。——《世说新语·排调》【答案】(6)4.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答案】(7)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答案】(5)4.而甲骨文作: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青色,是从蓝草中取的,却更比蓝草青。(2)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3)表示承递顺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文】选择他善的方面并且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并且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4)表示偏正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译文】早上去,晚上回来。【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答案】(2)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答案】(3)3.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答案】(4)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答案】(1)5.草拂之而变色。--欧阳修《秋声赋》【答案】(3)6.襟三江而带五湖。--《岳阳楼记》【答案】(2)5.若甲骨文作: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1)如果,假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资本。(2)像,好像。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译文】奔赴边关,千万里行军打仗,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3)你(的),你们(的)。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4)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译文】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财产,就不能操守道德。【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若”字分别是什么意思?(选择上面的解释填写,只写序号)1.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答案】(2)2.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答案】(1)3.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答案】(3)4.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4)6.于甲骨文作: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1)对,对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文】因为爱他的孩子,就给孩子找一个好老师来教。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在。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伤仲永》【译文】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3)被。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译文】内帷被郑袖所迷惑,外事被张仪所欺骗。(4)与,跟,同。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译文】身高八尺,常常以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5)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译文】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6)比。苛政猛于虎也。--《论语》【译文】苛政比猛虎更凶残。【练一练】下列句子中的“于”字分别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食品安全与健康营养趋势研究报告
- 景观智能灌溉-洞察与解读
- 生酮课件教学课件
- 湖南省农行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趋势与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报告
- 2025年生活服务行业消费趋势与品牌营销研究报告
- 焦化除尘灰资源化利用开发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成人本科毕业实习报告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在线教育平台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湖南共需知识培训课件
- 场地无偿使用的协议书
- DB32/T 2283-2024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规程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 医德医风考评表
- 2023年江苏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专家续聘考核题(公共基础)汇总
- 煤气化原理和方法(煤气化技术课件)
- 中药湿敷技术
- 一例双侧椎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查房培训课件
- 新华字典第12版电子版
- 冷水滩事业编招聘2022年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
- GB/T 4892-2008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