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课件)七年语文下册系列(部编)_第1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课件)七年语文下册系列(部编)_第2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课件)七年语文下册系列(部编)_第3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课件)七年语文下册系列(部编)_第4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课件)七年语文下册系列(部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王安石古代诗歌五首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学习目标1PARTONE导入新课,了解背景故事导入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王安石(1021—1086)他官至宰相,且两度任相;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字介甫,号半山,被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亦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飞来峰简介浙江绍兴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宝林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越王勾践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2PARTTWO诵读诗歌,感受诗韵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律。读懂古诗大意。朗读诗歌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朗读诗歌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闻说:听说。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缘:因为。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飞来峰上耸立应天塔高耸入云,听说在鸡叫时可以望到旭日初升。不怕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塔的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意3PARTTHREE赏析诗句,感悟诗情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结尾两句中的“浮云”和“最高层”有何含义?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学了这首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合作探究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飞来峰上的应天塔。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应天塔之高,写出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合作探究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闻说”一词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而“鸡鸣见日升”则是说鸡一鸣就见到太阳,从侧面渲染塔之高。此句与开头一句,一起造成峭拔之势。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诗歌赏析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补充资料“浮云”一词最早出于孔子之口,后被历代诗人所引用,常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浮云也表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事物。多用于不在意的事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这首诗中的“浮云”一语双关,既指飘浮的云,用来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最高层——字面上指应天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决策的最高层。也指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浮云”和“最高层”有何含义?诗歌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议论与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觉,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诗歌赏析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写作背景读出了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领悟诗情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学了这首诗,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领悟诗情登飞来峰写景抒情千寻之塔——极言其高鸡鸣见日——衬塔高耸不畏云遮目——站高望远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高瞻远瞩胸怀抱负不畏艰难课堂小结《登飞来峰》中,诗人虚写了富有朝气的登高望远之景,寄寓了高瞻远瞩的道理,表现了诗人的雄心抱负与改革决心。诗中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课堂小结4PARTFOUR比较鉴赏,探究写法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抒发情怀——踌躇满志)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探究写法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同点:《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