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徐兆寿)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徐兆寿)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徐兆寿)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徐兆寿)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徐兆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第一节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文〞解释“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那么观象于天,俯那么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根底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①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②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③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文彩。④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根底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在此根底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化〞的解释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根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局部。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二、文化的构成与分类〔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的关系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方,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表达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水平。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标准,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那么。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兄弟共妻、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公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扩展到中国年轻一代。当然,有些传统风俗是可以改变的,“移风易俗〞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气。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环肥燕瘦〞。社会意识形态那么是多指经过社会科学家系统加工过的社会意识,并且经过物化形态,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等固定下来,传播天下。比方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反映了宋末明初小市民的心态。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局部。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与条件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根本精神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开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21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思考题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