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莘庄中学等四校联考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2、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A.Mg(OH)2 B.CaCO3 C.Na2CO3 D.Al(OH)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为1×10-13mol·L-1B.25℃时,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消耗酸和碱的体积比为1:10C.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消耗的锌比较多D.常温下,向1mol·L-1的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液导电能力不变4、向盛有硝酸银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无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合离子[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H3给出孤对电子B.沉淀溶解后,生成[Ag(NH3)2]OH难电离C.配合离子[Ag(NH3)2]+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D.反应前后Ag+的浓度不变5、科学的实验方法是探索物质世界的一把金钥匙,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和水,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B.因为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强电解质的是A.NaOH、KNO3、BaSO4B.NH4Cl、CH3COOH、K2SC.NH3·H2O、KOH、CaCO3D.HClO、NaCl、KOH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溴苯B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C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D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A.A B.B C.C D.D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子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半径越小B.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C.镁原子由1s22s22p63s2→l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9、下列数据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作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Na2ONaClAlF3AlCl3920℃801℃1292℃190℃BCl3Al2O3CO2SiO2-107℃2073℃-57℃1723℃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BCl3和AlCl3是分子晶体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10、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较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B.乙炔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甲苯的硝化反应较苯更容易D.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常用于漂白纸浆 B.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C.碳酸钡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B.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C.0.5mol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NAD.1mol碳正离子(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Cl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B.1.00mol/LCa(NO3)2溶液中含有的NO3-离子数目为2NA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1molO2与足量Na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2NA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硫酸铜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D.过氧化钠可用作漂白剂15、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 B.C6H5OH C.Al3+ D.CH3COO-16、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B.碳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D.碳-12原子:17、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C.将碘化钾溶液滴在土豆片上,可观察到蓝色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1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g+、Cl-、CO32- B.H+、Na+、Fe2+、MnO4-C.K+、Ca2+、Cl-、NO3- D.K+、NH4+、OH-、SO42-19、利用氯碱工业的产品处理含SC/的烟气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I2,C(H2SO3)/C(HSO3-)将减小B.氯碱工业的产品可以用于生产漂白粉C.回收装置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SO3-+H+=SO2↑+H2OD.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2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77192B.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C.二氧化硫和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D.长石(KAlSi3O8)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6Si0221、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22、下列有机物,属于酚类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有如图所示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溶液与AgNO3反应________;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4)焰色反应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4、(12分)对乙酰氨基苯酚,俗称扑热息痛,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工业上通过下列方法合成(B1和B2、C1和C2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无机产物略去):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C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2)上述②~⑤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3)工业上不是直接用硝酸氧化苯酚得到C1,而是设计反应①、②、③来实现,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扑热息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含碳不含氮,另一个含氮不含碳;b.两个氧原子与同一个原子相连。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2,又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五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取300.00mL葡萄酒,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所含SO2全部逸出并用H2O2将其全部氧化为H2SO4,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1)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2)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填序号)。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3)上述滴定实验中,可选择_______为指示剂,选择该指示剂时如何判断反应到达滴定终点:______(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则测量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6、(10分)某课题组对某样品W(组成用CxHyOzNaSb表示)进行探究。实验一:确定W中元素组成(1)取W样品,将有机氮转化成NH4+,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方案),证明W中含氮元素。(2)用燃烧法确定W样品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装置如图所示。①A框内是加热固体制备氧气发生装置,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③从实验简约性考虑,D、E、F、G装置可以用下列装置替代:能证明W含碳元素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测定W中硫元素含量(3)取wgW样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用V1mLc1mol·L-1碘水溶液吸收SO2,用V2mLc2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过量的I2。已知:2Na2S2O3+I2=2NaI+Na2S4O6。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该W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4)二氧化硫通入吸收液前必须通过过量的赤热铜粉(SO2不参与反应),否则会导致测定的硫元素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7、(12分)亚硝酸钠(NaNO2)
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相似。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NaNO2制取实验和纯度检验实验。该小组收集了相关资料:①SO2
和HNO3溶液反应生成NOx
和H2SO4②3NO2-+2H+=2NO↑+NO3-+H2O③NO2-+Ag+=AgNO2↓(AgNO2为淡黄色接近白色固体,在水中形成沉淀)Ⅰ.亚硝酸钠的制取实验(1)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装置B中逸出的NO与NO2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需控制C装置中溶液pH>7,否则C中生成的NaNO2的产量会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请根据题干所给信息设计实验证明C装置中有NO2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选用的试剂:
稀硝酸、硝酸银溶液、NaOH溶液)Ⅱ.亚硝酸钠的纯度检验已知:NO2-
+
MnO4-+
H+→NO3-+
Mn2++H2O(6)反应结束后C中溶液通过结晶获得NaNO2粗产品mg,溶解后稀释至250mL,分别取25.00mL用c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每次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VmL。则粗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用含c、V、m的式子表示)。28、(14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用a、b和箭头表示)。(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4)使用上述电池电解(均为Pt电极)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原理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5)氢气的制备和存储是氢氧燃料电池能否有效推广的关键技术。有人提出利用光伏发电装置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来制备氢气。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方式之一。图1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图2为电解尿素[CO(NH2)2](C为+4价)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泄中隔膜可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①图1中N型半导体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系统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
=CO32-+N2↑+6H2O,若A极产生7.00
g
N2,则此时B极产生_____L
H2(标准状况下)。29、(10分)合成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1)反应N2(g)+3H2(g)2NH3(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2)请结合下列数据分析,工业上选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固氮,而没有选用氮气和氧气反应固氮的原因是______。序号化学反应K(298K)的数值①N2(g)+O2(g)2NO(g)5×10-31②N2(g)+3H2(g)2NH3(g)4.1×106(3)对于反应N2(g)+3H2(g)2NH3(g),在一定条件下氨的平衡含量如下表。温度/℃压强/MPa氨的平衡含量2001081.5%550108.25%①该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②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氨的平衡含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温度升高,浓度商(Q)变大,Q>K,平衡逆向移动c.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温度升高,K变小,平衡逆向移动③哈伯选用的条件是550℃、10MPa,而非200℃、10MPa,可能的原因是______。(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一段时间后达化学平衡状态。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氮气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尽管哈伯的合成氨法被评为“20世纪科学领域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但仍存在耗能高、产率低等问题。因此,科学家在持续探索,寻求合成氨的新路径。下图为电解法合成氨的原理示意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
A.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烃;B.甘油为丙三醇,属于多元醇类,不是烃;C.煤油的主要成分是烃;D.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答案选B。2、D【解题分析】
A.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不选;B.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盐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不选;C.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盐与二氧化碳、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不选;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也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故D选;故选D。3、B【解题分析】分析:A.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求算水电离的c(H+);B.两溶液恰好中和,则n(H+)=n(OH-),所以Vac(H+)=Vbc(OH-),据此计算;C.醋酸和盐酸都为一元酸,同浓度同体积,则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消耗的锌一样多;D.向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液的体积增大,导致导电能力减弱。详解:A.25℃时,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未知,因此由水电离的c(H+)无法计算,A错误;B.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mol/L,pH=10的NaOH溶液中c(OH-)=10-4mol/L,两溶液恰好中和,则n(H+)=n(OH-),所以Vac(H+)=Vbc(OH-),所以Va:Vb=c(OH-):c(H+)=10-4mol/L:10-3mol/L=1:10,B正确;C.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消耗的锌一样多,C错误;D.常温下,向1mol·L-1的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质变为氯化铵氨,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导致导电能力减弱,D错误;答案选B.点睛: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小,导电性越弱。4、A【解题分析】分析:氨水呈碱性,向盛有硝酸银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Ag++OH-=AgOH↓,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计算得出到无色的透明溶液,发生:AgOH+2NH3=[Ag(NH3)2]++OH-。
A.配合物中,配位体提供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B.[Ag(NH3)2]OH为强电解质,易电离;
C.在配合离子[Ag(NH3)2]+中,没有离子键,仅有共价键;
D.最终得到无色的透明溶液为[Ag(NH3)2]+,所以反应后Ag+的浓度减小。详解:A.在配合离子[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A正确;B.[Ag(NH3)2]OH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Ag(NH3)2]OH=[Ag(NH3)2]++OH-,故B错误;
C.在配合离子[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存在N、H间共价键,配位键属于特殊共价键,没有离子键,故C错误;
D.反应后形成[Ag(NH3)2]+络离子,该离子较稳定难电离,所以Ag+的浓度减小,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合物、配位键的形成等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是:有提供空轨道的中心原子,有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注意[Ag(NH
3)
2]
+中,没有离子键。5、A【解题分析】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层,选择分液法分离,故A项正确;
B.酒精与水互溶,则酒精不能作萃取剂,故B项错误;
C.焰色反应时,铂丝在稀硫酸中洗涤,硫酸不挥发,干扰实验,应选盐酸洗涤,故C项错误;
D.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但不适用于NaCl溶液和KCl溶液的鉴别,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6、A【解题分析】
A.NaOH、KNO3、BaSO4均为强电解质,符合题意,A正确;B.CH3COOH为弱电解质,与题意不符,B错误;C.NH3·H2O为弱电解质,与题意不符,C错误;D.HClO为弱电解质,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A。7、B【解题分析】
A.苯和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来制溴苯,A错误;B.重铬酸钾有强的氧化性,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B正确;C.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来中和催化剂,再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煮沸,来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C错误;D.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可以与弱酸的盐发生反应制取弱酸。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不能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因为醋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醋酸,D错误。答案选B。8、C【解题分析】电子层序数越大,离核越远,半径越大,A不正确。根据洪特规则可知B不正确,例如氮原子的2p轨道的3个电子自旋相同。D中元素可逆处于第IA,其氢氧化物是强碱,可以溶解氢氧化铝,D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9、B【解题分析】
A.由表中数据可知,Al2O3为离子晶体,故A正确;B.表中AlCl3、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沸点都较低,故B错误;C.C和Si同主族,但氧化物的晶体类型不同,分别属于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故C正确;D.Na和Al不同主族,但对应的氧化物都为离子晶体,说明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B。10、B【解题分析】
A、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因受羰基的影响,更易电离出氢,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受乙基的影响不大,难电离出氢,A正确;B、乙炔能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存在碳碳三键;乙烷为饱和烃不能加成,B错误;C、甲苯中苯环受甲基的影响,使得苯环上甲基的邻、对位C上的氢更易被取代,C正确;D、苯酚溶液显弱酸性是苯环影响羟基,使得羟基上的氢更易电离,而乙醇仅受乙基的影响,且影响效果很弱,D正确;答案选B。11、C【解题分析】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故常用于漂白纸浆,A正确;B.漂粉精有强氧化性,故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B正确;C.碳酸钡虽然可与盐酸反应,但是,生成的氯化钡有毒,故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C不正确;D.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故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D正确。本题选C。【题目点拨】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故先要明确物质的性质再明确其用途。化学物质用于医疗上时,不仅要分析物质的性质,还要分析该物质及其反应的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A【解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庚烷不是气态;B.1个甲基(-CH3)含有9个电子;C.1分子1,3-丁二烯含有2个碳碳双键;D.1个碳正离子(CH3+)含有8个电子。【题目详解】A、庚烷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使用22.4L·mol-1计算庚烷的物质的量,因此不能计算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A错误;B、甲基的电子式为,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9mol,电子总数为9NA,B正确;C、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因此0.5mol1,3-丁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0.5×2mol=1mol,碳碳双键数为NA,C正确;D、1mol碳正离子(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D正确。答案选A。13、C【解题分析】
A、常温常压下,不能直接用22.4L·mol-1,无法求出Cl2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错误;C、22gCO2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mol,标准状况下,11.2LHCl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22gCO2与标准状况下的11.2LHCl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D、假设全部生成Na2O,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全部转化成Na2O2,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生成Na2O和Na2O2混合物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应在2mol和4mol之间,故D错误;答案选C。14、A【解题分析】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A错误;B.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正确;C.硫酸铜中铜离子能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故可用于游泳池消毒,C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作漂白剂,D正确;答案选A。15、A【解题分析】
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A.该结构示意图是Cl-,Cl-加入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平衡不移动,A符合题意;B.是苯酚,会电离产生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B不符合题意;C.Al3+会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D.加入了CH3COO-,CH3COO-会结合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的电离,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16、B【解题分析】分析:正确运用电子式、轨道表示式、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的表示方法等化学用语分析。详解:甲烷中存在4对共用电子对,则甲烷的电子式为,A选项正确;碳原子的L层电子有4个电子,2s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2p轨道上还有2个电子,按照洪特规则,剩余的2个电子分布在2p轨道中,还有一个空轨道,则碳原子的L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B选项错误;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其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C选项正确;碳-12原子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则该原子表示为126C,D选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B。17、C【解题分析】
A.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D.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题目详解】A.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选项A正确;B.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为油脂,1g油脂完全氧化放出的热量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2倍,选项B正确;C.土豆中含有淀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KI遇淀粉不会呈蓝色,选项C错误;D.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常用于制造肥皂,选项D正确。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皂化反应的定义,淀粉用于检验I2,不是检验碘元素。18、C【解题分析】
A.在溶液中Ag+与Cl-、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在溶质H+、Fe2+、MnO4-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K+、Ca2+、Cl-、NO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在溶液中NH4+与OH-结合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点晴】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Ca2+和SO42-;Ag+和SO42-);(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Al3+,Fe3+与CO32-、HCO3-、AlO2-等);(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H+、NO3-;S2-、ClO-;S2-、Fe3+等);(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9、A【解题分析】分析:含SO2的烟气,与NaOH反应生成NaHSO3;回收装置中NaHSO3溶液与HCl反应生成NaCl溶液,NaCl溶液又是氯碱工业的原料,氯碱工业产生的氢气和氯气在合成塔中生成HCl与NaHSO3反应,回收SO2详解:A、NaHSO3的水解平衡为HSO3-+H2OH2SO3+OH-,平衡常数为Kb=c(H2SO3)·Kw/(c(HSO3-)·c(H+)),当加入少量I2时,碘把弱酸(亚硫酸)氧化成强酸(硫酸、氢碘酸),溶液酸性增强,c(H+)增大,但是温度不变,Kw、Kb不变,则c(H2SO3)/c(HSO3-)将增大,故A错误;B.氯碱工业的产品中有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可以用于生产漂白粉,故B正确;C.回收装置中HCl与NaHSO3反应,回收S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SO3-+H+=SO2↑+H2O,故C正确;D.回收装置中NaHSO3溶液与HCl反应生成NaCl溶液,NaCl溶液又是氯碱工业的原料,故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溶液,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尾气处理的方法,涉及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盐类水解等,综合性较强,难点:A,水解平衡常数的应用,要先写出常数的表达式,再分析.20、D【解题分析】分析:A、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以及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B、浓硝酸因溶解了二氧化氮而溶液呈黄色;C、氯气的漂白原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D、根据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来书写.详解:A、Ir的质子数为77,质量数为19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92-77=115,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38,故A正确;B、浓硝酸溶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浓硝酸溶解了部分二氧化氮而使其溶液呈黄色;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氧化褪色;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使品红褪色,两者漂白原理不同,故C错误;D、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活泼金属氧化物,后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次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长石(KAlSi3O8)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6Si02。故D正确,故选D。21、D【解题分析】
根据题目的反应,主要判断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平衡和速率的应该结果即可。【题目详解】A.加入NaOH,中和HBr,平衡逆向移动,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选项A正确。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2H5Br。选B正确。C.若反应物增大至2mol,实际上就是将反应物的浓度都增大至原来的2倍,比例不变(两次实验反应物的比例都是1:1,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只要反应物的投料比等于系数比,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相等的。所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1:1。选项C正确。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考虑到HBr易挥发性,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而反应物浓度减小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变慢,故不一定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选项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中的反应是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但是考虑到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生成的溴乙烷是不溶于水的,即本题中的溴乙烷应该是没有浓度的,所以选项D中是不需要考虑温度升高将溴乙烷蒸出的影响的。22、A【解题分析】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是酚,所以属于酚类;、、中均没有苯环,都不属于酚类;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FeCl2KCl4Fe(OH)2+O2+2H2O══4Fe(OH)3Cl-+Ag+══AgCl↓2Fe3++Fe══3Fe2+物理【解题分析】
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化为红褐色沉淀F,说明E为Fe(OH)2,F为Fe(OH)3,F与盐酸反应生成G为FeCl3,金属A与氯化铁反应生成B,B与C反应得到E与D,故A为Fe,B为FeCl2,则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D溶液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l,溶液透过钴玻璃进行焰色反应为紫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故D为KCl,则C为KOH,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B的化学式为FeCl2,D的化学式为KCl,故答案为:FeCl2;KCl;(2)由E转变成F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3)D为KCl,D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向G(FeCl3)溶液中加入A(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Ag++Cl-=AgCl↓;Fe+2Fe3+=3Fe2+;(4)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题目点拨】本题的突破口为“”,本题的易错点为溶液C的判断,要注意根据最终溶液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判断。24、②、③、⑤保护酚羟基不被硝酸氧化15【解题分析】
苯酚和CH3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或,与HI发生取代反应,则C1为,C2为,D为,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2的结构简式为;(2)反应②:与硝酸发生硝化(取代)反应生成或,反应③:与H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④:被还原生成,反应⑤:与CH3CO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②~⑤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②、③、⑤;(3)工业上不是直接用硝酸氧化苯酚得到C1,而是设计反应①、②、③来实现,因为C1、C2含有酚羟基,易被硝酸氧化,应先生成醚基,防止被氧化;(4)反应⑤:与CH3CO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5)含N基团可为氨基或硝基,当为氨基时,含碳基团可为羧基或酯基,当为硝基时,对位应为乙基。取代基结构可能为:-CH2CH3、-NO2;-COOCH3、-NH2;-CH2COOH、-NH2;-OOCCH3、-NH2;-CH2OOCH、-NH2;再苯环上分别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共35=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2,又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不含酯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甲酸酯),也能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五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特别是官能团的变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5、③④酚酞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恰好变红色,且在半分钟内无变化,说明到达滴定终点0.24偏低【解题分析】
(1)氢氧化钠是强碱,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滴定管0刻度在上,且下端有一段没有刻度线;(3)强碱滴定酸用酚酞;(4)由SO2~H2SO4~2NaOH关系计算。滴定管0刻度在上,俯视读数偏小,标准液体积偏小。【题目详解】(1)氢氧化钠是强碱,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排液时应将橡皮管向上弯曲排出气泡,答案选③;(2)滴定管0刻度在上,且下端有一段没有刻度线,故管内液体的体积大于40mL,答案选④;(3)强碱滴定酸用酚酞,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的pH在酚酞的变色范围内,故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选择酚酞时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现象为: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恰好变红色,且在半分钟内无变化;(4)SO2与NaOH存在如下关系:SO2~H2SO4~2NaOH64g2molm(SO2)0.0900mol·L-1×0.025L解得:m(SO2)==0.072g,故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0.24g·L-1。滴定管0刻度在上,俯视读数偏小,标准液体积偏小,故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低。26、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色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2MnO4-+5SO2+2H2O=2Mn2++5SO42-+4H+X中颜色变浅色,但不褪色;Y中变浑浊滴加最后一滴时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偏低【解题分析】分析:实验一(确定W中元素组成):必须使用干燥氧气,A是发生装置,通过加热固体制备氧气,注意不能用双氧水制氧气。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O,D装置用于检验SO2,E装置用于除去SO2,F装置用于确定SO2是否除尽,因为SO2会干扰CO2的检验;实验二(测定W中硫元素含量):根据SO2+I2+2H2O=2HI+H2SO4,2Na2S2O3+I2=2NaI+Na2S4O6。有:n(SO2)+12n(Na2S2O3)=n(I2),据此分析计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过量的氧气混在SO2气体中,会发生2SO2+O2+2H2O=2H2SO4,据此分析判断误差详解:(1)检验铵离子,操作要点是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现象是由红色变蓝色,故答案为: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色;(2)①通过加热固体制备氧气,应该是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O,D装置用于检验SO2,E装置用于除去SO2,F装置用于确定SO2是否除尽,因为SO2会干扰CO2的检验。因此E中反应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故答案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③从简约装置看,X装置中试剂“过量”,它有三个作用:检验SO2、除去SO2、确认SO2除尽,实验现象是紫色溶液变浅——检验并除去SO2,不褪色——说明SO2已除尽了,最后Y中变浑浊,才能证明W中含碳元素,故答案为:X中颜色变浅色,但不褪色;Y中变浑浊;(3)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I2,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前碘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当碘完全消耗时蓝色变无色。根据SO2+I2+2H2O=2HI+H2SO4,2Na2S2O3+I2=2NaI+Na2S4O6。有:2n(SO2)+n(Na2S2O3)=2n(I2),ω(S)=2c1V1-c2V(4)氧化W时,O2过量,过量的氧气混在SO2气体中,用赤热铜粉除去O2。如果不除去氧气,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SO2+O2+2H2O=2H2SO4,结果测得V2偏大,测得S元素质量分数偏低,故答案为:偏低。27、分液漏斗Na2SO3+H2SO4
(浓)=Na2SO4+SO2↑+H2O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让反应充分进行7SO2+6HNO3+4H2O=4NO+2NO2+7H2SO4如果pH<7,亚硝酸盐会转化为硝酸盐和NO气体,使其产量下降取C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硝酸有气体生成,遇空气变红棕色,则证明C中有NO2-
生成(345cv/2m)
%或3.45cv/2m【解题分析】(1)
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装置中利用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制备二氧化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
(浓)=Na2SO4+SO2↑+H2O;(2)B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让反应充分进行;(3)若装置B中逸出的NO与NO2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SO2+6HNO3+4H2O=4NO+2NO2+7H2SO4;(4)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如果pH<7,亚硝酸盐会转化为硝酸盐和NO气体,使NaNO2的产量会下降;(5)
取C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硝酸有气体生成,遇空气变红棕色,则证明C中有NO2-
生成;(6)消耗酸性KMnO4是0.001cVmol,根据方程式可知亚硝酸钠是0.0025cVmol,因此粗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0.0025cV28、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bH2-2e-=2H+
(或H2-2e-+
2OH-
=2H2O)增大电极表而吸附H2和O2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4CO32--4e-+2H2O=4HCO3-+O2↑负极1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参考)
- xx河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方案(参考范文)
- 2025年非离子型纤维素醚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宪法知识学习题库
- 2025年天猫养车项目发展计划
- 下关穴治疗疼痛的现代技术融合
- 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平台的设计及试验
- 现代泌尿肿瘤学阅读笔记
- 2025年GPS高空探测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文化旅游的发展
- GB/T 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关于加强值班管理、保持通讯畅通的通知
- GB/T 5161-2014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液体浸透法
-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培训课件
-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学期Lesson25教学课件
- 鲁教版九年级英语课文原文及翻译Unit1
- 《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 [北京]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图文并茂)
- 2020年雀巢公司北京总部十周年庆典暨雀巢家庭日活动策划案ppt课件
- 1000MW机组锅炉长伸缩式吹灰器检修规程
- 清关发票装箱单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