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_第1页
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_第2页
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_第3页
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_第4页
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取决于什么因素呢?2.影响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的因素?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种类?

4.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5.我国的人口增长的模式?6.中国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原因及地区差异?第一页第二页,共52页。一、人口自然增长1750年1945年人口增长时间上的不均衡请描述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数量、速度)→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第二页第三页,共52页。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状况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爆炸”性增长人类社会初期二战后产业革命后第三页第四页,共52页。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

世界人口的第2个10亿1830年~1930年100余年

世界人口的第3个10亿1930年~1960年30年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1960年~1975年15年世界人口的第5个10亿1975年~1987年12年世界人口的第6个10亿1987年~1999年12年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第四页第五页,共52页。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取决于什么因素呢?2、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出生的

活产婴儿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人口死亡率: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人口出生率=同期活产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100%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100%第五页第六页,共52页。读下表,先计算填空,然后讨论分析有关问题:国家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的人口埃及6398万2.500.65

日本12687万0.940.82

按经济发展水平,埃及与日本属于同一类国家吗?数值有何不同?发达国家:

自然增长率低,自然增长的人口数少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自然增长的人口数多人口增长空间上的不均衡1.850.12约118万约15万第六页第七页,共52页。国家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的人口埃及6398万2.50%0.65%1.85%约118万日本12687万0.94%0.82%0.12%约15万为何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发展中国家?第七页第八页,共52页。材料1:从20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数从1.49亿减少到1.43亿。造成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原因是苏联解体后国家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及生育观念的变化,很多俄罗斯人不愿生孩子或选择少生孩子。此外,心血管疾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的蔓延以及酗酒、毒品泛滥导致居民死亡率,特别是青壮年死亡率直线上升,免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废除更是加剧了这种形势。专家认为,如果俄罗斯不对人口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该国人口将在本世纪中期减少到1.2亿甚至9000万。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第八页第九页,共52页。材料2:我国自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波动起伏。在建国初期,战争减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死亡率迅速降低,而此时并没有相应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因此出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1958-1961年,我国不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受到国内经济政策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负增长;60年代以后,经济的恢复和人口增长惯性的影响,出现了两次小的增长高峰;而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较低,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老年人口对环境和社会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请从材料中找出尽可能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第九页第十页,共52页。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影响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的因素(1)生物学规律(2)经济基础(3)上层建筑(4)其他育龄妇女的比重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自然灾害第十页第十一页,共52页。思考:

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影响?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52页。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的关系由图中看出: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有什么关系?同等教育水平,农村与城市妇女生育率有何差别?说明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哪里?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52页。婚姻生育观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52页。医疗卫生水平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52页。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52页。新华网消息:据美联社报道,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总数为3863人,平均每天2.4人war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52页。案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案例1:一般来说,女性人口比重高,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高,从而使人口出生率升高。案例2: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手工劳动者不需要接受较高的教育,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轻,所以出生率较高。反之,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因此参加劳动的年龄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案例3:在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较低,人民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出生率明显降低。案例4: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受传统生育观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所以出生率就越低。生物学规律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和生育观文化教育水平和生育观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52页。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因分析工业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妇女文化水平低高工业化程度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教育水平高,教育费用高,出生率低。工业化程度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低;教育水平低,教育费用低,出生率高。经济发达,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出生率低经济欠发达,老年人的保障程度低,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高,出生率高受教育程度高,受传统生育观影响小。受教育程度低,受传统生育观影响大,不易接受新的生育观。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52页。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世界人口在时间上增长越来越快,原因主要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也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在地区上的差异造成的。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52页。4、人口问题A、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问题:B、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解决措施: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负担过重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人均拥有的资源减少。(2)教育、就业压力大,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防兵力不足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52页。高–高–极低(原始型)高–较高–较低(传统型)

高–低–高(过渡型)低–低–低(现代型)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时间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52页。二、人口增长的模式(一)“高-高-低”模式人口增长模式社会时期基本特点生产力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初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生产率水平极为低下,以采集、狩猎为主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自然经济出生率与死亡率极为接近,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平均寿命有所延长,但死亡率依然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较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数量变化大,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波动大;传统人口增长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死亡率开始下降。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52页。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52页。导读思考: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说明了什么?“黑死病”造成中世纪欧洲人口锐减的事例说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人口的增长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没有能力抵抗疾病对生命的威胁。活动4(1)13╳5+14╳1+15╳10+……+29╳1+33╳15+1+10+9+……+3+1+1+1=18.35(2)小一些(我国目前婚姻规定的初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3)初婚年龄早会延长妇女的生育周期,提高人口出生率,

从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时,初婚年龄早,会缩短人

口代际间的更替周期,加快人口数量的增长。(4)晚婚晚育会延长人口代际间的更替周期,有利于对人口

数量的控制,所以我国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以利于对

人口数量的控制。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52页。高–低–高(过渡型)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时间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高-低-高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52页。类型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原因地区分布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型18世纪中期后(产业革命时期)高低高产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粮食产量提高现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52页。2、“高低高”模式“高低高”模式:出生率在2.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52页。类型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原因地区分布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低低型现在(后工业化时期)低低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52页。3、“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出生率在1.5以下,死亡率在1.0以下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52页。人口增长模式所处阶段主要特征“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原始社会时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传统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的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低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低—低”模式现代型20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52页。1、右图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

C③D④2、人口明显负增长的是:()CA①B②C③D④A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52页。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一2题。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BC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52页。高–高–极低(原始型)高–较高–较低(传统型)

高–低–高(过渡型)低–低–低(现代型)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时间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52页。人口增长模式图解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图中的棕色区域表示什么?(3)(4)过渡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1%1.5%出生率高低大约以1.5%为界;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低大约以1%为界现代型的出生率一般低于1.5%,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52页。三、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1、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现代型)。(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2、发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3、世界整体表现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52页。欧洲、北美和大洋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较高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52页。2.零增长3.接近于零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1.负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英国、比利时、芬兰增长较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约0.4-0.8)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52页。“高-低-高”型“三低”型197019992002时间(年)出生率(%)自然增长率(%)3.342.581.520.881.290.65死亡率(%)0.760.640.64转变原因:①社会经济因素②制度因素③计划生育因素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练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52页。人口数量在增加,但是增长趋势在下降三、中国的人口问题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52页。19824.9%19905.1%20006.7%20057.7%202520%人口结构的变化1982年108.51990年111.32000年116.92004年121.2男女出生性别比中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52页。人均农村城镇7.96.99.4高中大学19908%1.4%200011%3.6%2005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我国高中、大学毕业生的比重人口素质的变化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52页。1.0045亿65岁及以上0.63%自然增长率800多万每年增加13.0756亿总人口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的人口问题——双重性:1、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2、人口老龄化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52页。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点的人口出生率为

、人口死亡率为

;B点的人口出生率为

、人口死亡率为

;D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下列①英国②埃及③芬兰④尼加拉瓜⑤意大利⑥瑞典六个国家中,属于A类的是

,属于C类的是

,属于D类的是

。(3)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A、B、C、D中的C

类接近,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是

。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52页。人口金字塔: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图表。通常将人口分为三大年龄组: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中国一般为59岁)为轻壮年组,65岁(中国为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组。人口统计学家常用三种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不同比重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人口金字塔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共52页。年轻型老年型成年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40以上(不含)3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