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4(有趣的实验)分析_第1页
习作4(有趣的实验)分析_第2页
习作4(有趣的实验)分析_第3页
习作4(有趣的实验)分析_第4页
习作4(有趣的实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4一个有趣的实验第一页第二页,共15页。选材(1)筷子神力(2)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3)有孔纸片不漏水(4)两本书的实验(5)带电的报纸(6)神奇的牙签(7)无字天书(8)鸡蛋浮起来……第二页第三页,共15页。开头开头大致有三类:(1)围绕“实验”或“科学”这一话题展开,较有全局观。

你知道吗?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小奥秘,用几个简简单单的材料也可以做出含有科学道理的小实验,我就尝试过,成功后还感觉小有成就呢!(2)以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引出话题,较有生活感。今天,我做作业决定放松一下自己,便打开电视看起来,咦,电视里那个热气球飞呀飞,真有趣。我可真想自己也拥有一个呀。我决定上网了解一下,这时,查呀查,突然一个叫“飞行的塑料袋”的实验跳入了我的眼帘,塑料袋没有风的情况下竟然也可以像热气球一样飞?真的吗?我决定试一试。(3)开门见山,直接交代时间、地点及实验的内容。

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字叫“筷子的神力”。第三页第四页,共15页。首先,应介绍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前准备)

只见讲桌上放着一个一次性塑料杯、一些米和一根竹筷子。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老师,老师笑盈盈地告诉大家:“‘筷子的神力’实验现在开始,同学们看仔细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发出了窃窃私语声,有的同学兴奋中充满了期待,有的同学却一脸得意,显然对这个实验已经有点了解了。我心想:一根普通的筷子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呢?第四页第五页,共15页。接着,应详细介绍实验的过程(重点)

1、

看别人做实验,做实验者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我当时有什么想法呢?

2、写自己做实验,自己怎么一步一步完成的,当时什么感受?

尤其要注意:如果第一次是失败的,那一定要分析失败原因,而不能写“我又做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这样太笼统的话。第五页第六页,共15页。

例如: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验,先把米倒满塑料杯,怕米掉出杯子,我不时用手围着护住杯口。然后我用手把杯中的米按了按,又从手缝中轻轻把竹筷插入米中,再用手把米按紧了。一切就绪,我慢慢地把筷子提起,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第六页第七页,共15页。

例如:我使劲一提,可是筷子出来了,杯子却还在原地。满心的希望一下子落空了,我想一定是米放得少了,于是我重拾信心,……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这次完美收官,再次将筷子提起,哎,筷子从米里一下子拔了出来,带米的杯子却纹丝不动。“唉”,我叹了一口气,想到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再次重新整装上阵。第七页第八页,共15页。

我再次重新整装上阵。我结合老师讲的要点,回想了一下自己实验过程,我想自己失败原因一定是米压得不够紧密。我把筷子插进米中,然后又用力把米压紧,压了一次不放心,我又添点米再压一次,感觉米有点硬梆梆的了。我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怀着忐忑的心情把筷子往上一提。耶!成功了,杯子像长在筷子上,被提得离开了桌面,停在了空中。最后要有实验的结果第八页第九页,共15页。结尾

(1)介绍一下实验让你明白的科学知识。(介绍这个实验的原理:老师向大家解释实验的原理,原来……)

(2)还可以紧接着谈谈这个实验让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第九页第十页,共15页。好词推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炸开了锅迫不及待热锅上的蚂蚁泄了气的皮球怦怦直跳伸长脖子鸦雀无声屏住呼气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纹丝不动欢呼雀跃胸有成竹目不转睛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疑惑不解手舞足蹈伸长脖子拍手欢呼第十页第十一页,共15页。记小实验——烧不掉的手帕

星期三的下午,老师从办公室拿来一个小铁桶和一条上面印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手帕说:“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名字叫'烧不掉的手帕'。”“什么,烧不掉的手帕?”哦好奇地问,“手帕不可能烧不掉,老师在骗我们吧!”大家纷纷议论。“你们等会就知道了。”老师微笑着说。点评:老师开讲设悬念,习作开头也设悬念,两者一致。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15页。

老师开始做准备了。她把那条漂亮的手帕沾上汽油,接着对我们说:“我现在把手帕点燃放进小铁桶里让它烧。”我真怀疑老师在骗我们,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小铁桶会变魔术?

(点评:写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开始了。老师自信地拿起手帕点燃后放进小铁桶里,火熊熊地燃烧。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火光,都为这条漂亮的手帕感到惋惜。老师满不在乎地看着小铁桶,好一个稳坐钓鱼台的姿势。一会儿,她胸有成竹地走上去用盖子罩住。火熄灭后,老师拿出手帕,手帕还是那样漂亮,完好无损。同学们惊讶地说:“真怪呀!”

(点评:写实验的过程,借助学生的“眼睛”,突出教师的表现)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15页。

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不约而同地问老师。老师说:“因为火焰分为外焰、中焰、内焰。外焰温度高,内焰温度低,手帕位置属于内焰。火开始烧汽油,汽油快烧完时便把火熄灭,火还没烧到内焰,所以手帕不会被烧掉。”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