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29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29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29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29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件29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壁赋赤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背诵《赤壁赋》;2、梳理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鉴赏写景、抒情、说理融合的特点;3、把握苏轼情感变化过程,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文)辛弃疾苏辛(词)黄庭坚米芾蔡襄苏黄米蔡(书法)三苏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唐宋衰微,元、明、清趋于消亡。骚赋辞赋骈赋律赋文赋屈原汉魏晋唐宋短赋战国发展阶段:内容侧重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一方面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另

一方面又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②形式常为主客问答。③四六为主追求骈偶。④文辞讲究藻饰用典。⑤语音要求声律谐协。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文体特点:读准字音17.狼籍()18.枕藉()1.壬戌(

)2.桂棹()3.余音袅袅()4.幽壑()5.嫠妇()6.愀然()7.山川相缪()8.舳舻千里(

)9.旌旗()10.酾酒()11.横槊()12.渔樵()13.扁舟()14.匏樽()15.蜉蝣(

)16.无尽藏(

)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农历每月十六日状语后置句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起通“嘱”,劝请名词活用作动词,歌唱互文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苏子与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慢慢吹拂,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慢慢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状语后置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译文: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波光连接天空。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多么辽阔啊,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像脱离人世,升入仙境。一会儿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广阔宏大笼罩放任越过旷远停下的地方乐在何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良辰: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乐事:泛舟游赤壁把酒诵歌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赏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在这时候悠远的样子译文:在这时,喝酒喝得极为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美人却在天的那一方。”名作动,唱歌江面浮动的月光表修饰月光下的清波主谓倒装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像哀怨,又像思慕译文: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来伴奏。萧声呜呜,像是在哀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循、依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应和使……起舞使……落泪定语后置句第二段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想象,比喻想象,夸张①借助比喻、想象、夸张,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乐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是正面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侧面描写,正侧结合,突出箫声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特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容色改变的样子整理端坐宾语前置句向南向西向东同“缭”,盘绕当攻破攻下向东进军斟酒确实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译文:苏子不禁改变容色,整理了衣襟端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曲调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首尾相接长达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确实是一代的英雄啊!但如今又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以…为伴侣状语后置句表并列小船寄托渺小状语后置句片刻偕同表修饰永远存在介词,在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小舟,举杯互相劝酒。像蜉蝣一样寄居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粟米。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这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中。”一下子,很轻易地由乐到悲,原文哪些句子揭示了“客悲”的原因?一:望美人兮天一方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三:“一世之雄”与“而今安在”英雄无觅人生短暂超脱无望理想落空四: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五:“挟飞仙、抱明月”与“不可骤得”箫声凄凉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大军恢弘气势,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再到寥廓宇宙,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进而有“知不可乎骤得”的悲滞,是抒情。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译文:苏子说:“你也理解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如果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又羡慕什么呢?不曾盈,满;虚,缺终究,最终消减和增长从竟,连如果指示代词:这,那通“已”,停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了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尽大自然宝藏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再说即使主宰如果取用禁止享有,享受对于客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劝说客的?水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不要悲于人生短暂对于客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劝说客的?不取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得不到功名利禄时不执着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译文: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凌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再

即“狼藉”,凌乱相互枕着靠着已经天明菜肴和果品斟酒开始的乐是因良辰美景而乐。此处的喜而笑是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打开了心结,发自肺腑发的快乐,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此处的喜而笑和开始的乐一样吗?乐(山水之乐)喜(旷达之乐)第一段写描绘月夜游赤壁时的优美风光和舒畅心情。第二段写因乐唱歌,歌词和箫声悲凉。第三段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写曹操英雄不在,感叹人生的无常、渺小、短暂。第四段写作者阐述“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表达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感情线索:时间线索:叙事线索:乐——悲——喜月初出——东方既白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挖掘本文线索赤壁赋写景

抒情议论主:丢开愁怀豁达开朗客:转悲为喜畅饮酣睡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珠辉映乐悲喜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移情于理乐悲乐山水之乐旷达之乐教师点拨:赏析文本艺术特色1、“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等方面的束缚,相对更为自由,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文中有许多描写,生动形象。如文中在写洞箫声的悲凉时,连用五个比喻,将抽象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把洞箫声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3、情、景、理融为一体。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4.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本文通过主客问答阐述了作者在失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