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2022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白银2022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白银2022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白银2022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白银2022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ImolPMP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O.lmolJh和O.lmolh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A

C.20mLiOmol/L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O.INA

D.O.lmolNIh-所含电子数为6.02X1023个

2、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K)3=bChT+cCLT+dHCKh+eH2O,用湿润的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为20e-

+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4CL+I2+6H2O=12H+8C1+2103

C.氧化产物是高氯酸和氯气

D.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1O4>HC1O3

3、电解合成1,2一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阴极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断增大

B.液相反应中,C2H4被CuCL氧化为1,2一二氯乙烷

C.X、Y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D.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2H2O+2NaCl电解H2T+2NaOH+CICH2cH2cl

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

XYZ

①FeCC溶液Cu浓硫酸

②溶液浓盐酸

KOHSiO2

SO2Ca(OH)2NaHCOs

④NaOH溶液A1(OH)3稀硫酸

A.(D®B.dX2)c.®(3)D.@@

5、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

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脱气维生素C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要剧烈振荡锥形瓶D.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9。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O-H与Na+[:许都表示氢氧化钠

C.-OH与.O:H都表示羟基

D.与O0O都表示水分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OOH和CH3COOH互为同系物

O

B.…,JI与CH3cH2CHO互为同分异构体

CHj-C—CH,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溟原子:仁

D.烷燃CH3cH(CH3)C(CH3)3的名称是2,3,3-三甲基丁烷

8、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

A浓氯水NaBr淀粉KI溶液氧化性:Cb>Bn>b拿①

B浓硫酸蔗糖澳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硫酸Na2s0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钢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⑥②U③

D稀盐酸Na2cO3NgSQ溶液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A.AB.BC.CD.D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g羟基(-I8OH)所含中子数为IONA

B.标准状况下,44.8LHF含有2NA个极性键

C.1mol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D.0.1mol•L*KA1(SO4)2溶液中SO4”的数目为0.2NA

10、ABS合成树脂的结构简式如图,则生成该树脂的单体的种数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ECH2—CHCH2CHYHCHzCH2cH3

L6

A.1种,加聚反应B.2种,缩聚反应

C.3种,加聚反应D.3种,缩聚反应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BCD

硅生石灰液氨亚硝酸钠

物质

产1

用途半导体材料抗氧化剂制冷剂食品防腐剂

A.AB.BC.CD.D

12、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SO2、SiCh、NO2

B.弱电解质:CH3COOH,BaCCh、Fe(OH)3

C.纯净物:铝热剂、漂粉精、聚乙烯

D.无机物:CaC2、石墨烯、HCN

13、人体血液存在口,、、等缓冲对。常温下,水溶液中各缓冲对的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lgx[x表示口f或z

H2CUjHrO4HjCOjHPO4

HCOj-H:PO*-HCO3-H;PO*

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碳酸:小==6.4、磷酸nK「=7.2(pK产TgK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lg(.:)与pH的变化关系

c(H:POt-)

B.a一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当c(HzC03)=c(HC0「)时c(HPO『-)=c(H:POJ)

D.当.,H增大时,—一,-逐渐减小

P口KHCO3-IdHtPO4

C(HPOJ-)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6g由35cl和37cl组成的氯气中所含质子数一定为17NA

B.5.6gC3H6和C2H4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1.2NA

C.含4moi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4NA

D.一定条件下,6.4g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必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zCh能溶于酸,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NaHCCh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作膨松剂

C.ALCh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用烟

D.SiCh熔点高、硬度大,常用来制造集成电路

16、为探究铝片(未打磨)与Na2cCh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加热.产1

蛆片易1

N»2co奈液

1nmN

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Na2cCh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H2OHCO3+OH

B.对比I、m,推测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C.IV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AF+

2

D.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可能原因:A1O2+HCO3+H2O=A1(OH)31+CO3-

17、关于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

A.构成的微粒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B.熔点低于CaCL

C.与CaC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D.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2-2

18、某未知溶液可能含Na+、NH4+、Fe\F、C「、CO3^SO3\将该溶液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黄色。再向上

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或淀粉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2-

A.一定存在Fe2+、Na\CFB.一定不存在「、SO3

C.一定呈碱性D.一定存在NH4+

19、将浓度均为0.5moHJ氨水和KOH溶液分别滴入到体积均为20mL且浓度相同的AICL溶液中,测得溶液的导电

率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1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H/i

B.根据图象可以确定导电率与离子种类有关

-

C.cd段发生的反应是A1(OH)3+OH=A1O2-+2H2O

-

D.e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K+)=c(CF)+C(A1O2)

20、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Li+电池体系,原理示意图如下。该体系正极采用含有I、Li+的水溶液,

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采用LiNCh溶液,聚合物阳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

(已知丫在水溶液中呈黄色)。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左图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

B.放电时,Li+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

C.放电时,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深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皮住卓州+2"e==4馆]_3++2心

21、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能含有2种盐B.Y可能含有(NHQ2SO4

C.a是SChD.(NH4)2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

2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一C(石墨)△"=-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2H2(g)+O2(g)—2H2O(1)AW=-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OIT(aq)~-H2CHl)4H=-57.3kJ・mo「i,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

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化合物K是一种聚酯材料,合成路线如下:

己知:①A1CL为生成A的有机反应的催化剂②F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但能与Na反应。

(1)C的化学名称为—反应的①反应条件为K的结构简式为

(2)生成A的有机反应类型为一,生成A的有机反应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CH3coe1+AlCb—CH3co++A1CLT

第二步:;

第三步:AIC14-+H+->A1C13+HC1

请写出第二步反应。

(3)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4)A的某种同系物M比A多一个碳原子,M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能同时满足这以下条件的有一种,核磁共

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6:2:h1的是一。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5)天然橡胶的单体是异戊二烯(2一甲基-1,3-丁二烯),请以乙焕和丙酮为原料,按照加成、加成、消去的反应类

型顺序三步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无机试剂任选)_»

24、(12分)丁苯猷(J)是治疗轻、中度急性脑缺血的药物,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0

R.

DRt-C-Rj

①R-Br务RMgBr—:

乙及R

-^-♦RCOOH

②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为;

(2)D的化学名称是,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J的结构简式为;

(4)G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构简式(写出一种即可);

(5)由甲醛和化合物A经下列步骤可得到2一苯基乙醇:

A反应条件1u反应条件2,DHCHO.

A-------------«-K---------------------►<2—CHCH?OoHl

2)rl2()z

反应条件1为;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L的结构简式为o

25、(12分)三氯氧磷(POC1.,)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化、塑胶助剂等行业。某兴趣小组模拟

PCb直接氧化法制备POCb,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七沸点/七其他性质

PClj-11275.5遇水生成HjPO,和HC1,遇0?生成P0C1,

P0C1,2105.3遇水生成H,P04和HC1,能溶于PC1,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装置C中制备POC13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C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4)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1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I.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II.向锥形瓶中加入().1000mol-L-1的AgNOj溶液40.00mL,使完全沉淀;

III.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IV.加入指示剂,用cmol・L-i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VmL。

-10-,2

已知:K.sp(AgCI)=3.2xlO,Ksp(AgSCN)=2xlO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填序号),滴定终点的现象为o

a.酚配b.NH4Fe(SO4)2c.淀粉d.甲基橙

②Cl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O

③若取消步骤HL会使步骤IV中增加一个化学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10分)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能与Ca2+、Mg2+等结合的螯合剂。某高三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EDTA,

并用其测定某地下水的硬度。制备EDTA的实验步骤如下:

搅拌器

步骤1:称取94.5g(1.0mol)ClCH2coOH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如图),慢慢加入50%Na2cCh溶液,至不再产生无色

气泡;

步骤2:力口入15.6g(0.26mol)H2NCH2cH2NH2,摇匀,放置片刻,加入2.0mol/LNaOH溶液90mL,加水至总体积为

600mL左右,温度计50℃加热2h;

步骤3:冷却后倒入烧杯中,加入活性炭脱色,搅拌、静置、过滤。用盐酸调节滤液至pH=L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滤,

干燥,制得EDTA。

测地下水硬度:

取地下水样品25.00mL进行预处理后,用EDTA进行检测。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有M2+(金属离子)+Y「(EDTA尸MY?:

M2+(金属离子)+EBT(格黑T,蓝色)==MEBT(酒红色);MEBT+Y4"(EDTA)=MY2"+EBT(^^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仪器Q的名称是,冷却水从接口流出(填"x”或"y”)

(3)用NaOH固体配制上述NaOH溶液,配制时使用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和,需要称量NaOH

固体的质量为.

(4)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o

(5)将处理后的水样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氨水一氯化铉缓冲溶液调节pH为10,滴加几滴格黑T溶液,用O.OlOOmolL

'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确认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滴定终点时共消耗EDTA溶液15.0mL,则该地下水的硬度=(水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和Mg2+

都看作Ca2+,并将其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L水中含有lOmgCaO称为1度)

③若实验时装有EDTA标准液的滴定管只用蒸储水洗涤而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

影响

27、(12分)某校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CaS脱除烟气中的SO2并回收S。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剂(如下图所示)。

步骤2.向CaS的甲醇悬浊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SO2o

步骤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步骤4.从滤液中回收甲醇(沸点为64.7°C),所得残渣与步骤3的滤渣合并。

步骤5.用CS2从滤渣中萃取回收单质So

(1)图中用仪器X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突出优点是。

(2)三口烧瓶中生成硫和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口烧瓶中最后残留固体中含一定量的CaSCh,

其原因是o

(3)步骤4“回收甲醇”需进行的操作方法是.

(4)步骤5为使滤渣中S尽可能被萃取,可采取的操作方案是。

⑸请设计从上述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2s03吸收液制备Na2s2O3BH2O的实验方案:

称取稍过量硫粉放入烧杯中,,用滤纸吸干。

已知:①在液体沸腾状态下,可发生反应NafOa+S+5下O△Na£Qv5H

②硫不溶于Na2sO3溶液,微溶于乙醇。

③为获得纯净产品,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④须使用的试剂:S、Na2s03吸收液、乙醇、活性炭。

28、(14分)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CH4/CO2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和H2)

是温室气体CO2和CHL,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受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回答下列问题:

(1)己知:①CH4(g)+H2O(g)=^CO(g)+3H2(g)AHi=+205.9kJ-moF1

-1

②CO(g)+H2O(g)^^CO2(g)+H2(g)AH2=-41.2kJ-mol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i2CO(g)+2H2(g)AH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F'o要缩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出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2)向2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也和2moic0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CH&和CO的体积

分数(伊)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CH4CO

温度—

Tiaa

cb

T2

已知b>a>c,则TiT2(填“或“=”)。Ti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mol2-L-2)

(3)实验研究表明,载体对催化剂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压强0.03MPa,温度750℃条件下,载体对模基催化

剂性能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表:

转化率.%电气组成/%

催化剂找体

CIhCO比

CIhco2CO2

MgO99.387.70.86.850.342.i

NiCaO58.845.817.718.833.729.8

CeO:62.957.617.2I9.I34.029.7

由上表判断,应选择载体为(填化学式),理由是。

(4)现有温度相同的I、n、m三个恒压密闭容器,均充入2moicHMg)和2moicO2(g)进行反应,三个容器的反应压

强分别为piatm、pzatm、p3atm,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Ch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

I、II、m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o

(5)利用合成气为原料合成甲醇,其反应为CO(g)+2H2(g);^CH30H(g),在一定温度下查得该反应的相关数据如

下表所示:

起始求度/(mdL')

组别初始速率/(molLTmin")

COH:

I0.240.480.361

20.240.960.720

30480480.719

该反应速率的通式为正是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由表中数据可确定反应速率的通式中

n=一(取正整数)。若该温度下平衡时组别1的产率为25%,则组别1平衡时的V-(保留1位小数)。

29、(10分)世界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作为燃料的H2通常来自水煤气。

已知:C(s)+;。2(g)=CO(g)AHi=-110.35kJ-mo「i

,

2H2(g)+O2(g)=2H2O(1)AH2=-571.6kJmor

H2O(1)=H2O(g)AH3=+44.0kJ-mol

①则反应C(s)+H2O(g)^=^CO(g)+H2(g)AH4=o

②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反应C(s)+H2O(g)CO(g)+H2(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o一定

温度下,在2L盛有足量炭粉的恒容密闭容器(固体所占体积忽略不计)中通入0.8molH2。,6min时生成0.7gH2,则

6min内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2)燃料气(流速为1800mL-minr;体积分数为50%%,0.98%CO,1.64%O2,47.38%N2)中的CO会使电极催

化剂中毒,使用CuO/CeO2催化剂可使CO优先氧化而脱除。

①160C、CuO/CeCh作催化剂时,CO优先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eO2可由草酸铺[Ce2(C2O4)3I隔绝空气灼烧制得,同时生成两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③在CuO/CeO2催化剂中加入不同的酸(HIO3或H3PoQ,测得燃料气中CO优先氧化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

所示。

loopA-n*----•

%8o

/

<

76o

田4o

0

。2o

G-»W<CuO/Ce。,

O上5^Il).CuO/CeO,-HIO

80100120140160180200220

温度/'C

加入(填酸的化学式)的CuO/CeO2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温度为120℃,催化剂为CuO/CeChHKh时,反

应0.5h后CO的体积为mL»

(3)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采用惰性电极电解制备LiOH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通电后,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填“M”或"N”)极区迁移。

②电极N产生的气体a通入淀粉一KI溶液,溶液变蓝,持续一段时间后,蓝色可逐渐褪去。据此写出电极N的电极

反应式:;蓝色逐渐褪去是因为溶液中逐渐生成HKh,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R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P,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ImolPKP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

故A错误;

B.H2+I2U2Hl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O.lmolHz和0.ImolE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等于0.2M,

故B错误

C.20mLiOmol/L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NO?和N0,转移电子数不是0.1M,故C错误;

D.1个NIL-含10个电子,O.lmolNHz-所含电子数为6.02X1()23个,故D正确。

2、A

【解析】

A选项,将化学计量数a=8,b=3代入8HCKh=3O2T+cCLT+dHCK)4+eH2O方程,由元素守恒得d+2e=84d+e=18得

d=4,e=2,由得失守恒可得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e,故A正确;

B选项,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

C选项,氧化产物是高氯酸和氧气,氯气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

D选项,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1O3>HC1O4,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C

【解析】

A.阴极H2O或H+放电生成OH: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液相反应中发生的反应为C2H4+2CUC12=C1CH2cH2C1+2CUC1,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CuCL将

C2H4氧化成为C1CH2cH2C1,故B正确;

C.阴极H2O或H+放电生成NaOH,所以离子交换膜Y为阳离子交换膜;阳极CuCl放电转化为CuCL,所以离子交

换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故C错误;

D.以NaCl和C%=CH2为原料合成1,2-二氯乙烷中,CuCl—CuCL—CuCl,CuCl循环使用,其实质是NaCl、H2O

与CH2=CH2反应,所以总反应为CH2=CH2+2H2O+2NaCl暨H2T+2NaOH+ClCH2cH2C1,故D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①Cu与FeCb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温下不与浓硫酸发生反应;②SiCh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但不与

浓盐酸反应;③Ca(OH)2是强碱与SO2反应,与NaHCCh也反应;④A1(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强酸强碱溶液都

反应;

【详解】

①Cu与FeC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FeCU=CuC12+2FeCI2,常温下不和浓硫酸反应,故①错误;②Si(h属于

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发生反应,所以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SiO2+2KOH=K2SiO3+H2O,但不能和盐酸反应;③Ca(OH)2

是强碱与Sth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Ca(OH)2+SO2=CaSO3+H2O,与NaHCCh也发生反应;④A1(OH)3属于两性氢氧化

物,能和强酸强碱溶液都反应,和强碱NaOH反应Al(OH)3+NaOH=NaAIO2+2H2。、和硫酸反应

3H2so4+2Al(OH)3==A12(SO4)3+6H2O;故③®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相关性质,熟记相关物质的反应及反应条件很重要。

5、B

【解析】

A、上述反应为去氢的氧化反应,A错误;

B、该反应涉及碘单质的反应,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B正确;

C、滴定时轻轻振荡锥形瓶,C错误;

D、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6,D错误。

6、C

【解析】

A.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不能用Na-O-H表示,故A错误;

为氟离子,由向ElSZZI不一定代表氟离子,可能是Ne原子或者氧离子等,故B错误;

C.-OH与.±:H都表示羟基,分别为结构简式和电子式,故C正确;

D.水分子是v型结构,不是直线型,故D错误:

答案:C

7、D

【解析】A.HCOOH和CH3coOH

O

I

均为较酸,且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七基团,两者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B.CHj-C-CH,与CH3cH2CHO分子式

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溟原子可表示为判二二故C正确;D.

根据系统命名法,烷燃(:113(:11((:113)(:((:113)3的名称是2,2,3-三甲基丁烷,故D错误,答案为D。

8、B

【解析】

A.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浓氯水能挥发出氯气,该实验中氯气易参与试管中

的反应,故无法证明浪和碘的氧化性的强弱关系,A得不到相应结论;

B.浓硫酸使蔗糖变黑,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然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滨水褪色,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说明浓

硫酸有强氧化性,可以被C还原为二氧化硫,故B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C.SO2溶解在试管中使溶液显酸性,与Ba(N(h)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SO45所以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故C

得不到相应的结论;

D.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盐酸也会与NazSKh溶液反应得到硅酸沉淀。因此不能证明酸性:碳酸〉硅酸,D得不到相

应的结论。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浓

氯水的挥发性。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本题的难度不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体现了化学

素养。

9,A

【解析】

19»

A.19g羟基(-"OH)的物质的量为k7—=lmol,而羟基(^OH)中含10个中子,故Imol羟基G”OH)中含IONA个中

子,故A正确;

B.标况下HF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

C.NaHSO’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ImoINaHSCh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故C错误;

D.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0.1moHL“KAl(SO4)2溶液中SO4?•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Ao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一些特殊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本题中的HF为液体,类似的还有SO3为固体,H2O

为液体或固体等。

10、C

【解析】

-CH,—CH—CH?-€H=CH—CH?—CH?-CH-

ABS合成树脂的链节为'I,链节的主链上全是碳原子,ABS树脂由

CNC6H5

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得至11,按如图所示的虚线断开:干CH2-fH-CH?YH=CH—CH?=CH2-fH*,再将双键中

CNCeHs

的1个单键打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可得ABS树脂的单体为:CH2=CHCN、CH2=CH—CH=CH2和C6115cH=CH2,

有3种,单体之间通过加聚反应生成合成树脂;

答案选C。

11、B

【解析】

A项、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项、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可以做干燥剂,不能做抗氧化剂,故B错误;

C项、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项、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注意用量应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故D正确;

故选B。

12、D

【解析】

A.SO?、SiOz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NO?和碱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B.CH3coOH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FelOH):属于弱碱是弱电解质,BaC。,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

强电解质,B错误;

C.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漂粉精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C

错误;

D.CaC?、石墨烯为碳的单质、HCN,组成和结构上与无机物相近属于无机物,D正确。

答案选D。

13、D

【解析】

A...,1g..=lgKa2-lgc(H+),即Igx=pH-7.2,所以曲线II表示1g与的变化关系,故A错误;

ha:_;D.HPO、]aHP。;?口

«H-)一«HZPO「)C(H:PO4,)c(H:POft,)

B.由图所示&-b的过程中,酸性减弱,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增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使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B

错误;

。由闭」皿得电皿「PH4,,当=时,PH=6.4;当C(HPO『-)=C(H:POJ)时,PH=72

c(H*)-C(H2CO3)C(H:C03)C^M2CU3J-C^rlCU3J

故c错误;

D.,贝!I,当nH增大时,C(H2(X)3)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

7

Kata:HCO3.:⑶_c(HPO「;F{HCCI;iaH:PO:;_Ka工见风;-'pH"

-+

c(H-)c(H:CO£)c(H)-c(H-POt'}c(HPOj)-施工

选D。

14、B

【解析】

A.35a和37cl的原子个数关系不定,则36g氯气不一定是0.5mol,所含质子数不一定为17M,A不正确;

B.5.6gC3H6和5.6gC2H4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都是1.2NA,则5.6g混合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也为1.2NA,B正

确;

C.1个“SKh”中含有4个Si-O键,则含4moi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为Imol,氧原子数为2NA,B不正确;

D.铜与过量的硫反应生成CU2S,6.4g铜转移电子数目为O.INA,D不正确;

故选B。

15、C

【解析】

A.Fezth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是因为是一种红棕色的物质,而不是因为FezCh能溶于酸,故A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故B错误;

C.AL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生竭,故C正确;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与其熔点高性质无关,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o

16、C

【解析】

A.溶液中碳酸根会水解,结合水电出来的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选项A正确;

B.实验I和n没有气泡,根据所学AI可以和热水反应,但是此实验中没有气泡,说明有氧化膜的保护,实验ni中却

有气泡,说明氧化膜被破坏,选项B正确;

C.IV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应该为氢氧化铝,则不可能存在大量A13+,选项c不正确;

D.Na2cCh溶液呈碱性,铝片在碱性溶液中与OIF反应,生成偏铝酸根,2A1+2OIT+2H2O=2A1O2-+3HZT,A1O2

一和HC(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7、D

【解析】

A.Ca?+与F间存在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作用,故A错误;

B.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所带电荷、离子半径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所以CaF2的熔点高于

CaCh,故B错误;

C.CaFz中只存在离子键,而CaC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时能发生电离,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因此CaF2在熔融状

态下能导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18、B

【解析】

22"2

某未知溶液可能含Na+、NH4\Fe\T、C「、COi,SO3-o将该溶液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黄色,说明亚铁离

子和碘离子至少有一种,在反应中被氯水氧化转化为铁离子和碘。再向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或淀粉溶液,

均无明显现象,这说明溶液中没有碘生成,也没有硫酸根,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碘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一定存在

亚铁离子,则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判断一定还含有氯离子,钠离子和钱根离子不能确定,亚

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答案选B。

19>D

【解析】

根据图象得出I为氨水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图象,II为KOH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图象,c点为恰好反应生成氢氧

化铝沉淀的点。

【详解】

A选项,根据分析得到c点恰好反应完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是氯化铝物质的量的3倍,因此AlCb

0.024Lx0.5moiI?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0Lcc11”故A正确;

c=--------------------------=0.2mol-L

3

B选项,根据图象可以确定导电率与离子种类、离子浓度有关,故B正确;

C选项,c点是氢氧化铝沉淀,再加入KOH,则沉淀开始溶解,其cd段发生的反应是Al(OH)3+OH-=AKh-+2H2O,

故C正确;

++

D选项,e点是KOH、KA1O2、KC1,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K)+C(H)=C(CF)+C(OH-)+C(A1O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0、B

【解析】

题目已知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左图是电子流向固体有机聚合物,左图是电池充电原理图,右图是原电池工作原

理图,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彳弟右岐一24=="(诺飞—叱+2心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2e-=3「。

【详解】

A.左图是电子流向固体有机聚合物,则左图是电池充电原理图,故A项错误;B.放电时,Li+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即Li+

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B正确;C.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得电子被还原成「,使电解质溶液的

颜色变浅,故C项错误;D.充电时,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nLi++2ne-,故D错误;答案:B。

【点睛】

易错点: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注

意不要记混淆。

21、C

【解析】

流程可知,氨水与废气反应生成亚硫酸氨或亚硫酸氢钱,然后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气体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