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和学案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
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
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
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
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课堂练习】
(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符号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出、丁、H的共同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它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
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
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
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
稳定。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
(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
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一个时,
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
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
⑦氯原子⑧氮原子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X”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
子式”。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
①氢原子②钙原子③铝原子
④碳原子⑤氮原子®氧原子⑦氯原子
3.离子
(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Cr等;复杂离
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SO?".NFU+、CO3?一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犍结合而成的带
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
【课堂练习】画出下列离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
①氯离子、②镁离子、
③硫离子、④钠离子、
(2)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含钾、钙、钠、镁的化合物及镣盐等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
4.分子
如: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小分子、分子聚集体、高分子等。
(1)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的化合物除NH4cl等钱盐外都是共价化合物,但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中有的以分子存在,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并不存在分子,如二氧化硅等
直接由原子构成。
【小结】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看,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
成,有的物质则是由离子构成•在自然界,有的元素以单质存在,称为游离态,有的以化合物形式
存在,称为化合态,有的则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课后练习】
1.指出下列元素符号周围阿拉伯数字2的涵义:
2
©2H②H2③Mg2/®SO4'
-1
⑤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氧原子;②5个碳酸根离子:③4个钱根;④+3价的铁元
素;⑤2个二氧化碳分子
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水分子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
(2)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干冰晶体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4)食盐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硫酸中含有3种元素()
4.下列微粒中,
儿@24
【答案】
1.2个氢原子;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镁离子带有2个正电荷;1个硫酸根离子带
有2个负电荷;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2+
2.305CO3-4NH4Fe2CO2
二、物质的分类
分类思想: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
种工作方法。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分类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
法)、树状分类法(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分类标准(依据):物质的存在、组成(元素组成、阳离子、阴离子等)、颜色、状态、结构、
性质(溶解性、导电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挥发性、腐蚀性等等)
1.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且彼此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混合物一般组成
不定,故没有固定熔沸点。如、、
2.纯净物
仅由一种物质组成。
3.单质
。单质又可分为和两大类。
4.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
们可从不同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再分类
(1)从结构角度
化合物分为化合物和化合物。
(2)从导电性角度
①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作用,自身能电离出自由
移动的离子,因而能导电。
【课堂练习】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氯化钠②氢氧化钾
③硫酸锌④氯化氢
⑤氢氧化领⑥硫酸
②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多数有机物等属于非电解质。
注意:①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部分非电解质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故其水溶液仍能导电。如:CO?、SO3、NH3等。
③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强电解质分子•强酸、
强碱、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仅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只有很少部分发生
电离,大部分仍以分子形态存在。而且其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写电离方程式时,要用可逆符号"一二
弱酸、弱碱、少数盐以及H2O、BWh属于弱电解质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有,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
电解质的有。
①纯硫酸②KClCh晶体③水银④盐酸⑤氯化氢⑥干冰⑦酒精⑧
铜⑨熔融的氯化钠⑩烧碱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醋酸②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组成和性质角度
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等等,且每类物质还可再分类。
①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CuO、Fe2O3>CaO
{非金属氧化物:CO、CO2、P2O5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两性氧化物:与酸和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12O3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CuO、FezCh、等
不成盐氧化物:与酸和碱都不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NO
【课堂练习】写出上面所列氧化物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吗?
②氢化物
非金属氢化物:HCkH2S、NH3
金属氢化物:LiH、NaH、CaH
{2
7气态氢化物:HX(X=F,Cl,Br,I)、H2S、NH3、PH3、CH4、SiH4
1液态氢化物:
H2O>H2O2、N2H4等
按状态分为<
1固态氢化物:
LiH、NaH、CaH2
③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酸f一元酸、二元酸
按电离程度,酸一按电离出的氢离子数,酸一
弱酸多元酸
无氧酸口挥发性酸
按元素组成,酸一按沸点,酸—
含氧酸不挥发性酸
④碱。同样,从不
同角度可将碱分为:
a.强碱、弱碱(填写分类依据,下同),常见强碱
有o
b.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C.可溶性碱、微溶性碱、难溶性碱0
⑤盐»
A.盐可看成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按形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把盐分为强酸强碱盐
(KNCh)、、、。
B.按电离时是否生成H+或OH,可将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a.正盐:电离时不生成H+和0H-的盐,可看成酸、碱完全中和时的产物,如,Na2cCh、Na2SO4
等。
b.酸式盐:电离时生成H+的盐.可看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碱不足,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
还剩余部分氢。如:NaHCCh、Ca(HCO3)3、Ca(H2Po4)2、CaHPO4等等。
【思考】
1.一元酸能形成酸式盐吗?二元酸能形成几种酸式盐?n元酸能形成多少种酸式盐?
2.既然酸式盐可看成酸碱中和时碱不足的产物,那么向酸式盐溶液中加碱,能发生反应吗?
c.碱式盐:。
碱式碳酸铜,碱式氯化镁
C.其它类型盐:
a.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填分类依据,下同)
b,金属盐和镀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
d.钠盐、铜盐、铁盐........................................
e.铁盐和亚铁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强酸盐和弱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NaHS04属于o
①酸②强酸盐③酸式盐④弱电解质⑤共价化合物⑥金属盐⑦钠盐⑧强酸弱碱盐
2.NH4cl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氧酸盐②难挥发性酸的盐③筱盐④可溶性盐⑤氯化物⑥离子化合物
3.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最多可生成种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5.经分析,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6.日常生活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你认为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纯牛奶D.可乐饮料
7.写出下列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与一种可溶性二元强碱反应生成一种难溶性正盐
(2)过量二氧化碳与一种可溶性一元强碱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
(3)生石灰与一种二元强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与一种二元强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铝与一种一元含氧的强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C0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①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③两性氧化物④碱性氧化物⑤不成盐氧化物
第二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关键词: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通性
一、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等方面的特殊性及物质的俗名自己归纳)
酸、碱、盐的溶解性:钾钠镀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钢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氨钢溶。
二、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2)与酸反应:3)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①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
属越活泼,反应越剧烈)。②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碱性氧化物通性
(1)与酸反应:Na2O+2HC1=2NaCl+H20
(2)与水反应:CaO+H2O=Ca(OH)2
(3)与酸性氧化物:Na2O+CO2=Na2CO3
注意:一般可溶性的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才能与水反应(常见的有:Na2O、七0、CaO、BaO)
3.酸性氧化物通性
(1)与碱反应:C02+Ca(OH)2=CaCO3+H2O
(2)与水反应:C02+H2O=H2CO3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K20+CO2=K2cO3
注意: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但SiCh不能与水反应
4.酸的通性
酸碱指示剂:
活泼金属:
酸施性氧化物:
喊:
盐:
5.碱的通性
酸喊指示剂:
酸性氧化物:
盐:
6.盐的通性
酰
麟:
盐
盐:
金属:
三、化学反应类型
(一).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思考】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1.化合反应:A+B=AB(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①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等)【举例】
②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氨化物等【举例】
③酸性氧化物+氏0=酸(CO?、S02、S03、P2O5分别与水反应,但SiCh不能)
碱性氧化物+氏0=碱(Na?。、CaO等与水反应,但CuO、Fe2O3>AI2O3等不能)
④其它:CO+02=;铜绿的生成
酸A+A的正盐=A的酸式盐一
过量酸性氧化物+碱=酸式盐
2.分解反应:AB=A+B(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1)酸分解:
(2)碱分解:难溶性碱受热均可分解
(3)盐分解:KMnCU、KC1O3、CaCO3
(4)氧化物分解:CuO、HgO、Ag2O、H2O2
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水溶液中非水溶液中
金属置换金属
金属置换非金属
非金属置换金属
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酸+碱=盐+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①强酸与弱酸盐反应:
【思考】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沉淀生成吗?
②不挥发性酸与挥发性酸盐反应
(3)碱+盐=新碱+新盐:至少生成一种比反应物更难溶的物质
碱+酸式盐=正盐+H20
(4)盐+盐=两种新盐;NaHSO4+弱酸盐=Na2s04+弱酸
第三讲元素的化合价
关键词:化合价的概念、规律,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的概念: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水的分子式为什么是“H2O”,而不是"HQ”或"HQ”?
2.化合价的规律
(1)元素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失去1个电子就显+1价,得到1个电子就显一1价,依此类
■flfcO
(2)代数和为零规律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显正价和显负价的规律
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在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得电子能力强的元素显负价,
得电子能力弱的元素显正价。含氧酸根离子中,氧元素均显正价。
(4)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规律
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例外)
最低负化合价=—(8—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3.化合价的确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数值=该元素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得电子为负,失电子为正
NazOMgO
②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数值=该元素一个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电子对偏向
为负,偏离为正。HC1NH3H2O
③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故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据此,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化学式可计算其它元素化合价,
同理,若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也可写出化学式。
4.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除零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的元素:
+1:Na>K、Ag+2:Mg、Ca>Ba^Zn+3:Al—1:F
(2)除零价外,常有2种化合价的元素:
H:+1和一1O:—1和一2Si:-4和+4Fe:+2和+3
Cu:+1和+2
(3)有多种可变化合价的元素:
C:N:S:Cl:Mn:
(4)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多核离子也表现出化合价,其数值与离子电荷数相同,符号也相
同。如:硫酸根呈—价,氢氧根呈____价,钱根离子呈______价,磷酸根离子呈_______价,。
碳酸氢根离子呈价,高镒酸根离子呈价,亚硫酸根离子呈价。
5.化合物名称中的高、正、亚、次、偏等。
高氯酸、亚硫酸、亚硝酸、亚铁、亚铜、亚汞、次氯酸、偏铝酸等……
【课堂练习】
1.标出下列指定元素化合价
①氯元素:HCkCl2HC1O、HCQ、CIO?、KCIO3HCIO4
②氮元素:NH4\N2H4、NH2OH、N2O、NO、NO?、N2O4、Mg(NO3)2、NH4NO3
③硫兀素:HjSSO2、SO3、H2SO4、BaSC)4、FeS?、CuFeS?、Na2s2O3;
④碳元素CH4、CH3OH、CH2O、H2C2O4
⑤金属元素:Ag2。、C112S、CuO>FeO、FezCh、Fe3()4、Na2FeC)4、NaHCCh、KM11O4、K2M11O4、
MnC)2、Mr)2C)3、CrzOs、C「2(SC)4)3、CrC)3、K2CrC)4、KzCnCh
2.磷有+3价和+5价两种氧化物、氯化物,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某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x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硫酸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元素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x,相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则该元素的化
合价为。
5.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醋酸、醋酸钠、醋酸钙;碳酸钠、碱式碳酸铜、
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氢钙;氯气、氯化钾
、二氯化镭、氯酸、氯酸钾、二氧化氯、
氧化二氯;硝酸、硝酸领、硝酸钱、硝酸汞
硝酸银;硫酸、硫酸筱、硫酸氢镀、
硫酸钢、硫酸铝钾、硫酸铁、硫酸亚铁;磷酸
一、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钱
、磷酸钙、磷酸二筱__;氮气、硫磺白磷
氨气、二氧化硅筑气、二氧化氮、鼠气、氧化铁、氧化
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
子、镀根离子。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
2.氧化钙和水反应—
3.氧化钠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氧化铜和碳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四氧化三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碱式碳酸铜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铁中加入到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铁和硝酸汞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少量的锌加入到Fe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
1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酸镁中加入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有02生成的三个反应
20.写出有水和气体生成的三个反应
第四讲溶液与溶解度
关键词:溶液的形成和特征、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
1.溶液
⑴溶液、溶质、溶剂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溶
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例题】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1)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溶剂的化学式为,质量为。(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为,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其质量为—;溶剂的化学式为—,其质量
为。
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
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不饱和溶
液。
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不饱和|
-|溶液
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
【思考】
♦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熟石灰④减少熟石灰⑤增加水⑥蒸发水,能用
来将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o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
食盐。使用这种方法能得到较纯的食盐。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的含量不变
B.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C一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MgC12的含量
D.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⑶浓溶液、稀溶液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
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质量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②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溶解性与溶解度
①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
②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思考】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是:
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人、,—_A_
VYV
।।
0.01g1g10g20℃时的溶解度
③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也?)
④溶解度曲线
A.概念: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曲线上的点: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I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B.表示意义4线: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J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mI曲线上面的强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0tit2
例题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M点表示的意义是。
当温度为t「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
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如果分别把A、B、C放入100g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
冷却到t-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没有晶体析出的是一。
若要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法;若使C
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法。
N点所对应A、B、C三种物质水溶液的饱和情况为:物质的水溶液是饱和溶液,
物质的水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⑤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主要由物质本身
的决定。温度对固体的溶解度有一定影响。入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KNO3O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如:NaCl。做少藜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反而降低,如:熟石灰。
⑥气体的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I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它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3.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定义式: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例1]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该无水盐,保
持温度不变,析出R的结晶水合物为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的质量为o
[答案]23(W-B)/123g
[例2上℃时,向一定质量的Na2so3溶液中加入ag无水Na2so3固体或hgNa2SO3-7H2O晶体,均
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r°C时NaaSCh的溶解度为(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设
时Na2so3的溶解度5g,则b=(用含有a、S的代数式表示
[作业]1.t°C时的硝酸钾溶液200g,蒸发20g水后,析出晶体8g,又蒸发20g水后析出12g,
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20℃时,把〃zg某物质溶于水,制得KmL,密度为pg/cm?的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
溶解度为。[答案]100血(丫。—m)g
3.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取反应后滤液40g,蒸发去26.5g水,冷却到10℃,溶液恰
好饱和,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为go
(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3)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
[答案](l)100g(2)5.85g(3)15%(4)80g
4.一定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Sg,该温度下将KNO3饱和溶液与水按1:4的质量比混合,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0
[答案]S/5(100+S)X100%
5.(2010•上海高考)Na2SO3-7H2O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Na2SO3
在30℃时的溶解度为35.5g/100gH20»
(1)计算30℃时Na2sCh饱和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保留2位小数)
(2)计算30℃时271gNa2SO3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3)将30℃的Na2s。3饱和溶液271g冷却到10℃,析出Na2SO3-7H2O晶体79.5g。计算10℃时Na2SO3
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⑴26%(或0.26)(2)200g⑶19.5g
第五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等计算方法
1.差量法一一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式计算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
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
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
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题完全一样。
[例1](2009•全国卷一)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Ch杂质的Na2cCh样品的纯度,现将助g样品
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已知:2NaHCO3=Na2CO3+CO2t+H2O)
叱一卬
A.84w2-53vv(B.84(2)
3hr,31%
c.73%-42%D.115卬2-84%
31%31%
[答案]A
2.关系式法——多步变化用物质的量的关系首尾列式计算
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以中间产物为媒介,找出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的
关系式,可将多步计算一步完成。有时利用关系式法列出的比例式与利用原子个数守恒
列出的比例式相一致,但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中间过程的变化。要善于区分,正确
选择解题技巧。
[例2]高温下用CO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一氧化碳不与杂质反应,杂质中也不含有铁),若将与
6g铁矿石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石灰水中,生成10g白色沉淀。求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
依据Fe2O3~~3CO2~~3CaCO3计算
[答案]62%
3.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和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可按Mm+M2n2=M
(M+n2)计算的问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问题,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计算,算式为:
式中,表示M混和物的某平均量,Mi、M2则表示两组分对应的量。表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i、
M2则表示两组分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m、血表示两组分在混和物中所占的份额,mm在大多数情
况下表示两组分物质的量之比,有时也可以是两组分的质量比,如在进行有关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
的计算。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求算: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及组成、混和烧平均分子式及组成、同位素
原子百分含量、溶液的配制、混和物的反应等。
[例3]如果用98%的浓硫酸与7%的稀硫酸混合配成20%的硫酸溶液,则需浓硫酸与稀硫酸的质量比
是o(1:6)
[作业]1.(2008•上海高考改编)生态农业涉及农家废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
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该气体1.78g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
△
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g。将反应
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5g。
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种成分的质量。
[强调]该反应的理论差量为64g
[答案]CH4:1.2gCO2:0.44gN2:0.14g
2.完全分解12.25g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能和g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完全反应?
[答案]19.5g
3.用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4%的两种硫酸溶液,以1:3的质量比混合,得到45%的硫酸溶液,求
Clo
[答案]50%
初高中化学衔接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则H3+应该属于()。
A.单质B.分子C.原子D.离子
2.核外电子数相同、所显电性和所带电量也相同的微粒称为等电子等质子体。下列各组内的两种微
粒属于等电子等质子体的是()
A.Na+和Mg?+B.。2-和Mg2+C.『和C「D.Na+和NH4+
3.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0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化合物B、是由。2组成的混合物
C、04是一种单质D、一个04分子由2个02分子构成
4.食品标签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以下食品添加剂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
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A、亚硝酸钠(发色剂)B、山梨酸(防腐剂)C、苯甲酸(防腐剂)D、维生素(营养强化
剂)
5.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到高中我们将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表现为元素
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化学反应确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
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Zn+CuSO4=ZnSO4+CuB、CuO+COCu+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TD、2KC1O3=2KCl+3O2t
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20.0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5.25g食盐
C、用100mL烧杯量取80.5mL盐酸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溶液pH在3-4之间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镀在某些铁制品表面防止铁生锈
C.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变质
D.因为CO有可燃性,所以常用于冶炼金属
9.离子化合物一般比共价化合物硬度高,密度大,难于压缩,难于挥发,有较高的熔沸点。则下列
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HC1B、H2OC、NaCID、CO2
10.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便
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比。2),该晶体具有
Na2cCh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B、H2sC、稀盐酸D、NaHCCh
气
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合同解除标准范本
- 2025年新款代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视障人士康复按摩师劳动合同】视障人士康复按摩样本
- 2025室内墙面涂料施工合同
- 2025家居装饰设计委托合同协议
- 2025年贵金属钎、焊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金属钴粉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非金属矿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便道石施工方案
- 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2024年真题带解析
- 2023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器视觉基础课件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详案)
- 浙江省舟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逻辑哲学论-英文版
- 特斯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梳理分析课件
- 城市设计导则SOM
- 九年级英语单词默写表(最新可打印)
- 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