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2023年秋高中化学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节糖类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糖类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2.了解淀粉和纤维素及其与葡萄糖的关系,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能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3.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目标素养知识概览课前·基础认知一、糖1.糖的存在和作用。(1)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粮食中的

淀粉

,植物茎叶中的

纤维素

、人体血液中的

葡萄糖

等均属于糖类。

(2)糖类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如植物体内的

淀粉

和动物体内的

糖原

。糖类还是很多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

2.糖的组成和分类。

微思考1符合Cm(H2O)n的物质都是糖吗?糖都符合Cm(H2O)n的通式吗?提示:符合Cm(H2O)n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如HCHO;糖不一定都符合Cm(H2O)n,如脱氧核糖C5H10O4。二、单糖1.葡萄糖。(1)存在: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

糖。存在于水果、蜂蜜以及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和淋巴液中也含有葡萄糖。

(2)物理性质:葡萄糖是

溶于水的

色晶体,有

味。

(3)结构:葡萄糖分子式为

C6H12O6

,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

糖。分子中含有

5

个羟基,其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4CHO

,属于多羟基醛。

微思考2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做不对称碳原子,也叫手性碳原子。试分析葡萄糖有几个手性碳原子。提示:葡萄糖有4个手性碳原子。(4)化学性质。①与银氨溶液反应。a.实验步骤:b.实验现象:试管壁上有

银镜出现

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a.实验步骤:b.实验现象:试管中出现

砖红色沉淀

③实验结论:葡萄糖对银氨溶液、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表现出还原性,属于还原糖。微思考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分析,葡萄糖能与钠发生化学反应吗?提示:能。葡萄糖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5)应用。①葡萄糖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有广泛应用。②葡萄糖易于被人体吸收,经酶的催化发生

氧化

反应,放出热量,提供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反应形式表示如下:

如低血糖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微训练1

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观察是否有果香味物质生成D.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答案:B2.果糖。(1)存在和应用:在水果和蜂蜜中含量较高,比蔗糖的甜度高,应用于食品和医药中。(2)性质和结构。①

色晶体,

溶于水,吸湿性强。

②分子式为

C6H12O6

,是

葡萄糖

的同分异构体。

③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属于

糖。

微思考4

果糖的结构简式如图,分析1mol的果糖与氢气完全加成,需要H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1

mol果糖含有1

mol酮羰基,所以完全加成需要1

mol氢气。3.核糖与脱氧核糖。(1)作用:它们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核糖核酸(RNA)

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它们都是含有5个碳原子的单糖。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

,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2CHO。微训练2

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与氯化铁溶液作用显紫色C.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D.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C三、二糖1.蔗糖和麦芽糖的比较。2.实验探究蔗糖、麦芽糖的还原性。

微思考5

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吗?提示:是。两者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而且化学性质也有差异。四、多糖1.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1)它们是由大量

葡萄糖

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的天然有机

高分子

(2)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

(C6H10O5)n

,也可以表示为

[C6H7O2(OH)3]n

,因为两者的n值不同,所以组成和结构也不同。

2.淀粉。

微训练3

食用酒精常用淀粉发酵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属于化合物B.淀粉溶液和酒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淀粉溶液和酒精可用碘水鉴别D.淀粉转化为乙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3.纤维素。

微解读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如甘油、木糖醇等;没有甜味的物质也可能是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微思考6

淀粉和纤维素是否属于还原糖?提示:不是。淀粉和纤维素都不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属于非还原糖。课堂·重难突破问题探究1.在实验室中如何检验葡萄糖?提示:取待测液与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混合,加热煮沸(或水浴加热),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或银镜)。2.葡萄糖可以用于制作镜子和保温瓶胆,与什么官能团有关?提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一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单糖的典型反应和性质3.结合葡萄糖的结构分析,葡萄糖能否发生取代反应?能否在铜或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提示:都能。葡萄糖含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能在铜或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归纳总结1.葡萄糖的性质。反应类型试剂或条件表现性质的官能团加成反应H2/Ni醛基氧化反应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理氧化—酯化反应与乙酸等羟基规律总结(1)新制的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能将葡萄糖氧化;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等强氧化剂也能将葡萄糖氧化。(2)能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反应的物质:①醛类物质,如HCHO、CH3CHO等;②甲酸(HCOOH)及甲酸盐,如HCOONa等;③甲酸酯,如HCOOCH2CH3等;④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⑤其他含醛基的物质。2.涉及葡萄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氧化反应。①生理氧化或燃烧。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4kJ·mol-1。②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氧化。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3NH3+CH2OH(CHOH)4COONH4+H2O。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2)加成反应。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3)酯化反应。CH2OH(CHOH)4CHO+5CH3COOHCH3COOCH2(CHOOCCH3)4CHO+5H2O。3.发酵法制备葡萄糖与酒精。(1)淀粉水解制葡萄糖。4.果糖性质的1个拓展点。果糖分子中并无醛基存在,但果糖在碱性条件下酮羰基可转化成醛基。所以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反应。典例剖析【例1】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C.能发生银镜反应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2)分别取1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①银镜反应时,生成Ag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后葡萄糖变为

(填名称),其结构简式是

②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理论上完全酯化需要

g乙酸。③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即相当于燃烧),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D(2)①2葡萄糖酸铵CH2OH(CHOH)4COONH4解析:(1)葡萄糖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的一种);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不与NaHCO3反应,

D项错误。(2)由CH2OH(CHOH)4CHO知,1

mol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生成2

mol银,反应后变为葡萄糖酸铵;1

mol葡萄糖完全酯化需5

mol乙酸,其质量是300

g;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2O6+6O26CO2+6H2O,1

mol葡萄糖燃烧需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6

mol×22.4

L·mol-1=134.4

L。学以致用1.葡萄糖是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时葡萄糖遇到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B.工业上用葡萄糖的银镜反应生产镜子C.葡萄糖与H2发生反应生成六羟基多元醇D.1mol葡萄糖最多与6mol乙酸反应答案:D解析: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加热时遇到新制的氢氧化铜会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项正确;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可用于生产镜子,B项正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醛基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所以葡萄糖与H2发生反应生成六羟基多元醇,C项正确;1

mol葡萄糖含有5

mol羟基,最多与5

mol乙酸发生反应,D项错误。2.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②两者都易溶于水③两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④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而果糖不能⑤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元醇⑥果糖是最甜的糖,而葡萄糖并不甜A.①②③ B.④⑤ C.④⑥ D.⑥答案:C解析: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①正确;两者都易溶于水,②正确;果糖虽无醛基,但仍能同葡萄糖一样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反应,所以③正确;两者都含有羟基,所以都能发生酯化反应,④错误;两者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⑤正确;葡萄糖也有甜味,⑥错误。问题探究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提示:设计和结论都不合理。因为I2能与NaOH反应,且淀粉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剩余淀粉也会与碘水作用使溶液变蓝。二探究糖类水解产物2.在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时,为什么不能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提示:用新制的Cu(OH)2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需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掉催化剂稀硫酸后,才能加入新制的Cu(OH)2进行后续实验。归纳总结1.糖类还原性的检验。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反应,若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的Cu(OH)2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糖。2.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1)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及结论。

3.检验糖类还原性实验成功的关键。(1)由于糖类水解常用无机酸(一般是稀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水解产物之前,必须先加碱中和酸,以免硫酸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反应,导致实验失败。(2)用I2检验淀粉时,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若取中和液加碘水,因I2与NaOH溶液反应影响淀粉的检验。典例剖析【例2】

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4)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取冷却后的水解液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2)温度催化剂(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4)abcd解析:(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是(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与丙均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3)淀粉水解的催化剂是稀硫酸,而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所以实验1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4)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正确;b.因为碘易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正确;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正确;d.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正确。学以致用3.有以下实验过程:

结合实验过程,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解析:淀粉为多糖,遇到碘变蓝色,淀粉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水解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再加入碘水,因为碘水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通过溶液不变蓝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淀粉,在碱性环境下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淀粉已经水解,所以通过上述实验能够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但是否水解完全无法确定,答案选D。4.用以下实验操作来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1)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糖的操作顺序是

。(2)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属于还原糖的操作顺序是

。答案:(1)④⑤(2)①⑤②④⑤解析:蔗糖水解需要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而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故水解完成后应先用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随堂训练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是碳和水形成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C.糖类化合物均具有甜味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答案:D解析: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A项错误;糖类不是碳和水形成的化合物,B项错误;糖类化合物并不都具有甜味,C项错误。2.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含有醛基是还原糖,而果糖没有醛基就没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生成己六醇C.葡萄糖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D.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答案:A解析:虽然果糖中不含有醛基,但是果糖在碱性条件下也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葡萄糖含有5个—OH和1个—CHO,果糖中含有5个—OH和1个

,醛基和酮羰基都能与H2加成,生成己六醇,B项正确;葡萄糖中含有5个—OH,能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C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D项正确。3.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答案:C解析:稀硫酸为蔗糖水解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水浴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项正确;反应后溶液中有硫酸,会影响氢氧化铜与产物葡萄糖的反应,因此要用氢氧化钠中和硫酸至呈碱性,故B项正确;加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