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22桃江县三校协作体线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蹒跚(pān)踌躇(chú)倔强(jiàng)潜滋暗长(qiǎn)B.秀颀(qí)婆娑(suō)遏制(è)恹恹欲睡(yǎn)C.洗涤(dí)濒临(bīng)记载(zài)瞠目结舌(chēng)D.推崇(chóng)遒劲(jìng)雕镂(lòu)笑容可掬(j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项“蹒跚”应读“pán”,“潜滋暗长”应读“qián”;B项“恹恹欲睡”应读“yān”;C项“濒临”应读“bī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洗涤台痕难以致信坦荡如砥B.漫延秀颀长途跋涉自出心载C赋闲愚钝和颜阅色无动于衷D.喧嚣遒劲络绎不绝油光可鉴【答案】D【解析】【详解】A.台痕——苔痕,难以致信——难以置信。B.漫延——蔓延,自出心载——自出心裁。C.和颜阅色——和颜悦色。故选D。3.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答案】D【解析】【详解】A.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使用正确;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使用正确;C.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使用正确;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用在此处与“再三向他解释,可他就是不听”相矛盾;故选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长沙市中考改革方案是否更加科学合理;能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改革方案顺利推行关键因素。B.金先生的文学作品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C.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各种竞赛、表演等活动,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用切实的行动践行并认同着“最美好的年华,做最美好的自己”这一理念。D.连日来长沙的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加剧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的交通拥堵。【答案】B【解析】【详解】A.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可改为“是改革方案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C.“践行并认同”语序不当,应是“认同并践行”;D.“加剧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搭配不当,可改为“加剧空气污染”或“影响空气质量”;故选B。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A.根据选项句子“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可知,“她”是本体,“酷似”是喻词,“飞天”是喻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根据选项句子“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可知,这句话中的“好像”是大概、也许的意思,不是比喻词,句中也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根据选项句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可知,这句话句式整齐,运用排比的修辞;同时“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又将“太阳”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D.根据选项句子“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可知,句中的“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无疑而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B。6.阅读下面这段文,回答问题。第二天晚上,我走过院子后面果园的时候,遇见了另外一个山西人,他比老李年轻二十岁,但一样使人感到有趣。我听到一个小鬼在叫“礼拜堂!礼拜堂!“觉得很奇怪,就四处张望他叫“礼拜堂”的那个人是谁?——《红星照耀中国》这段文字中的“礼拜堂”指的是()A.刘志丹 B.徐特立 C.徐海东 D.贾河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红星照耀中国》一文中提到,“我询问之下发现他的真实姓名叫贾河忠,原来在山西平阳一家美国教会医院的药房里工作。小鬼叫他这个绰号,是因为他是个基督教徒,每天仍做祷告。”所以,选文中的“礼拜堂”指的是贾河忠。故选D。7.默写。(1)《钱塘湖春行》描写早春花草美景的一联是:____,____。(2)《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3)《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作者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的句子是:____,____。(4)《与朱元思书》中表现富春江水湍急迅猛的两句是:____,____。【答案】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浅草才能没马蹄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相顾无相识⑥.长歌怀采薇⑦.急湍甚箭⑧.猛浪若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得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渐、蹄、颓、鳞、采薇、湍、箭”等字词容易写错,要注意书写。8.综合性学习八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2)【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惊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1)示例: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2)示例: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语段,了解大意,可抓住其中的“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一句来压缩概括。(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时,要围绕“诚信”这个关键主题作答,修辞手法应该使用自己较为熟悉的一种或多种,串联语句时,要把握逻辑性和语言的文学性。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相见欢[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两句的画面。(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表达了词人怎样思想感情?【答案】(1)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2)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画面的能力。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思是: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据此描绘画面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注意根据词中的“万里夕阳垂地”“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过扬州”进行分析。全词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作者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注】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发现 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C.其耳目皆为敝敝:蒙蔽 D.若耽嗜滋味嗜:喜欢,特别爱好11.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管夷吾举于士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C.犹割股以啖腹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已而之细柳军12.下面是对两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运用一系列排比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一道理,富有说服力。B.乙文唐太宗认为古代的昏庸帝王只听信身边近臣或者小人的谗言,就会导致国家灭亡。C.甲文列举六位名人事例之外,还从正面进行推论,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D.乙文唐太宗从抚恤百姓和杜绝纵逸等方面论证为君之道,强调治国需要贤臣辅佐。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4.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限断两处)。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答案】10.A11.C12.C13.(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略,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14.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解析】【分析】【10题详解】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故选A。【11题详解】A.从/由于;B.代词,指某人/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C.都是“连词,来”;D.助词,的/动词,到、往;故选C。【12题详解】C.甲文先是运用举例论证,再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惠,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拂,通“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了;恒,常常。【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本句意为: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据此断句: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点睛】译文甲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15.阅读并回答问题。人生五十始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像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②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③毛泽东是他在长沙师范的学生,他的学生中还有许多青年后来成了共产党。徐特立本人在毛泽东能分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前很早就参与了政治。他身上仍留着帝制时代与封建政治作斗争的标志,那是他为了要表示他上书请愿实行宪政的诚意割去的小指尖。在第一次革命后,湖南一度有个省议会,老徐是议员之一。④战后他随湖南省的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在里昂学习一年,在一家铁工厂打杂做工维持生活。后来他在巴黎大学当了三年学生,靠为中国学生补习数学等筹措自己学费。一九二三年回湖南后,协助在长沙办了两个新式的师范学校,境况顺遂,有四年之久。他到一九二七年才成了共产党员,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叛逆。⑤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⑥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回国后,他闯破封锁,到了江西,不久就在瞿秋白下面担任副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遭难后,执行委员会任命徐特立继任。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没有疑问,他的丰富多样的经验——在帝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形式的社会中的生活和教书的经验——使他能够胜任他所面临的任务。他当然需要所有这些经验,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因为这些任务十分艰巨,要是西方的教育家,谁都会感到气馁的。但是老徐正当壮年,是不会感到气馁的。⑦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⑧“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下!”⑨“这里的工作的进展慢得多。我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甚至我们的印刷机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只能用油印和石刻来印刷。由于封锁,我们不能进口足够的纸张。我们已开始自己造纸,但质量太差。但是别去管这些困难吧。我们已经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⑩“而且他们也不笨。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刪减)(1)阅读全文,请梳理本文中徐特立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的经历。____——____——撤出兴国——____——____(2)文中徐特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例说明。(3)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4)请分点概括标题“人生五十始”的含义。(5)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徐特立成为忠诚的共产党人的原因。【答案】(1)①.入党而泣②.俄国留学③.从事教育④.改变地区偏见(2)(1)热爱共产党。从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能入党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的忠诚;(2)热心教育、坚持不懈、隐忍坚强。他以丰富多样的经验从事教育,面对挫折困难从不气馁。(3)勤俭节约。从他在外国留学勤工俭学、自己筹学费可以看出。(4)终身学习。不论多大年纪,他都愿意积极求学。(5)爱国、痛恨封建主义,积极与封建帝制作斗争。他对国家有一腔热情,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斗争,要救国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3)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他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双腿能坚持是因为他眼里有共产党的未来,进而体现了他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4)表面含义:写的是徐特立在五十岁的时候放弃原来的功成名就、家庭事业,投身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事业中来,且取得辉煌的成就;深层含义:徐特立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靠的是他对共产党的赤诚之心、建设事业中的隐忍坚强、从事建设的坚定不移等等,高度赞扬了徐特立在建设共产党事业中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5)(1)热爱共产党。从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能入党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的忠诚;(2)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服从党的安排。从他接受党的任命,义无反顾地接任教育人民委员,认真结合当地实情,给出应对方案,兢兢业业完成任务可以看出;(3)爱国、痛恨封建主义,积极与封建帝制作斗争,这一点与共产党的宗旨一致。他对国家有一腔热情,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斗争,要救国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析】【小问1详解】这道题属于概括题,要求考生在看懂文章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注意关键词“加入共产党以后”,据此应用第⑤段往后开始概括,第⑤段由“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可概括为:入党而泣;由第⑥段“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可概括事件为:入俄留学;由第⑧段“‘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下!’”可概括为:从事教育;由第⑨段“‘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第⑩段“’而且他们也不笨。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可概括为:改变地区偏见。【小问2详解】本题属于人物形象分析题,要求学生找出该人物的描写,并从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由第⑤段“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及“‘我早想当共产党,’”及“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可以看出,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热爱共产党,为能入党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的忠诚与向往;由第⑥段“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没有疑问,他的丰富多样的经验——在帝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形式的社会中的生活和教书的经验——使他能够胜任他所面临的任务。他当然需要所有这些经验,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因为这些任务十分艰巨,要是西方的教育家,谁都会感到气馁的。但是老徐正当壮年,是不会感到气馁的”可知他热心教育、坚持不懈、隐忍坚强。他以丰富多样的经验从事教育,面对挫折困难从不气馁;由第④段“战后他随湖南省的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在里昂学习一年,在一家铁工厂打杂做工维持生活。后来他在巴黎大学当了三年学生,靠为中国学生补习数学等筹措自己学费”可知,他勤俭节约,在外国留学勤工俭学、自己筹学费;由第②段“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可知,不论多大年纪,他都愿意积极求学,他对国家有一腔热情,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斗争,要救国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宁可牺牲自己的小家,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小问3详解】本题属于人物描写题,要求考生明确所选句子是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中的哪一种,再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写了什么,体现了人物什么品质(心情、性格特点)。第①段“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从描写方法角度来看,“双目炯炯”是神态描写,“步履矫健”、“渡过大河,爬过高山”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他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他这种在长征途上的坚定是因为他对共产党的坚定的信念,体现了他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小问4详解】本题属于题目含义题,注意关键词“分点概括”,也就是明确表面含义、深层含义。表面含义要结合全文内容来写,深层含义一般是作者感情或者是人物品质。“人生五十始”,字面意思是人生五十岁成了新的开始,结合徐特立的人生经历,是指他在五十岁的时候放弃原来的功成名就、家庭事业,投身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事业中来,且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他新的人生的开始;深层含义是指,徐特立靠的是他对共产党的赤诚之心、建设事业中的隐忍坚强、从事建设的坚定不移为革命带来了不朽的功绩,歌颂了徐特立的伟大无私的革命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无限敬佩之情。【小问5详解】本题属于原因分析题,要求考生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原因,切忌漏点。徐特立能成为成为忠诚的共产党人是与他个人对当的忠诚和热爱分不开的,从他从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能看出他热爱共产党;在加入党的时候,他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无比的忠诚;后来他加入共产党,积极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服从党的安排。从他接受党的任命,义无反顾地接任教育人民委员,认真结合当地实情,给出应对方案,兢兢业业完成任务可以看出他对党的贡献;从他爱国、痛恨封建主义,积极与封建帝制作斗争,这一点与共产党的宗旨一致。他对国家有一腔热情,他坚信共产党来能给国家带来未来,他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斗争,要救国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种种爱国之心和无私奉献,心系人民的精神与党的精神不谋而合,所以综合以上,他是个忠诚的共产党人。16.阅读,完成下列各题。大钱饺子张林①那一年,是动乱的第二年吧,我被划进了浩浩荡荡的黑帮队伍里。还算万幸,除夕这一天竟把我放回家了。②“媳妇,快包饺子,过年!”母亲对妻子说。妻子痛快地答应,只是样子有点慌乱。③于是,一家人忙起来,剁馅、和面,孩子们也像上足了发条的玩具车,开始跑动起来……节日的味道总算出来一点了。一会儿,全家就围在一起开始包饺子。这时,母亲忽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拍一下大腿说:“哎呀,包个大钱饺子吧,谁吃了谁就有福!”④大钱饺子,我小的时候包过,可我一次也没吃到。现在已经多年没有包了。为了使母亲高兴,我同意了,而且希望母亲能吃到这个大钱饺子。我要真诚地祝福她,愿她多活几年。为了我,母亲已经完全憔悴了。⑤母亲从柜里拿出个蓝布包,从包里掏出一枚铜钱来,还是道光年间的古货。我看见她颤抖着把这枚古钱放在一个面皮上,上面又盖了点馅,包成一个饺子。这就是大钱饺子了。⑥我看见,母亲包完这个饺子之后,用手在饺子边上偷偷捏出一个记号,然后,若无其事地把它和别的饺子放在一起,但我已经清楚地记住这个饺子的模样了。⑦饺子是母亲自煮的。母亲煮饺子最会掌握火候。什么时候煮皮、什么时候煮馅,总是恰到好处。妻子这些年总也没把这项技巧掌握到手。现在饺子要熟了,像一群羊羔一样漂上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带记号的大钱饺子。⑧母亲在盛饺子的时候,把那大钱饺子盛在一个碗里,又偷偷把它拨在最上边,然后把这碗饺子推到我面前:“吃吧,多吃,趁热吃。”我觉得心里一阵热,鼻子也酸疼起来。我怎能忍心吃这个饺子呢?应该让母亲吃,让她高兴高兴。但我一时想不出办法,因为母亲认识这个饺子。⑨我想那就给妻子吧,她跟我生活了20年,现在已经是快半百的人了。因为我挨斗,她整天整夜睡不着,心血都快要熬干了,头发也变白了。我趁妻子上厨房去拿辣椒油的工夫,偷偷把大钱饺子拨在她的碗里。等一会她吃到了,我就领着孩子们欢呼。谁知,妻子从厨房回来,看到面前的那碗饺子,她抬起头,用一双深沉和感激的眼睛望着我,眼圈都红了。啊,她也认识这个大钱饺子。⑩妻子没有做声,显得很平静,她吃了几个饺子,忽然说了声:“都快粘在一起了。”说着,就把所有的饺子碗拿起来摇晃,晃来晃去,就把有大钱饺子的那碗放到了母亲跟前。母亲显然没有注意,她的双眼一直看着我,大约有些奇怪,儿子吃了那个饺子为什么不吱声呢?她边看我边吃饺子,突然“啊”了一声,大钱饺子硌了牙。⑪“妈妈有福!吃到大钱饺子了!”妻子像孩子般喊着。⑫“我……这是咋回事?”母亲疑惑着。这时,当啷一声,一个东西从她的嘴里掉在碟子里,正是那个大钱。⑬于是,我领着老婆孩子一齐欢呼起来:“母亲有福!”⑭“奶奶有福!”⑮“奶奶有福!”⑯“……”⑰母亲突然大笑起来,笑着笑着,流出了一脸泪。我和妻子也流了泪。(1)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第⑥段、第⑧段中两个加点词“偷偷”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结合文章分析作者结尾安排的好处?【答案】(1)本文叙述了被划进黑帮队伍的“我”得以在除夕侥幸回家过年。为祈求吉祥,全家人在包饺子时。在吃饺子时,但“我”最终让母亲吃到了大钱饺子。(2)简要交代写作背景,交代“除夕之夜”这一特定时间。(3)两个“偷偷”既写出了母亲细心、稳重的举动、关心及慰藉。(4)母亲终于吃到大钱饺子,我们一家人拍手欢呼、“我”。这个结尾颇具喜剧色彩。它表明了在多灾多难岁月里、相互安慰的思想感情,有力地深化了作品主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根据第①段“那一年,是动乱的第二年吧,我被划进了浩浩荡荡的黑帮队伍里。还算万幸,除夕这一天竟把我放回家了”可知,这里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地点;根据第②段““媳妇,快包饺子,过年!”母亲对妻子说”,第⑪段“‘妈妈有福!吃到大钱饺子了!’”妻子像孩子般喊着”可知,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综合上述内容可知,本文叙述了被划进黑帮队伍的“我”得以在除夕侥幸回家过年。为祈求吉祥,全家人在包饺子时。在吃饺子时,但“我”最终让母亲吃到了大钱饺子。【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首段的作用。根据第①段“那一年,是动乱的第二年吧,我被划进了浩浩荡荡的黑帮队伍里。还算万幸,除夕这一天竟把我放回家了”可知,从这一段中出现的“动乱的第二年”“黑帮队伍”“除夕”等词语分析,这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除夕之夜”这一特定时间;结合第②段“‘媳妇,快包饺子,过年!’”母亲对妻子说”可知,为下文包饺子、吃饺子的情节做铺垫。【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根据第⑥段“我看见,母亲包完这个饺子之后,用手在饺子边上偷偷捏出一个记号”,第⑧段“母亲在盛饺子的时候,把那大钱饺子盛在一个碗里,又偷偷把它拨在最上边,然后把这碗饺子推到我面前”可知,文中两次出现“偷偷”这个词语,都是描写母亲的表现的。母亲做出这样的行为,说明母亲做事的细心,想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演变过程课件
-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综合素质训练数学试卷(含答案)
- 3D课件知识点知到智慧树答案
-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知到智慧树答案
- 应急处理预案(集锦15篇)
-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瞻分析
- “戏”说故宫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禽畜产品采购采购合同
- 求实际距离课件
- KW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方案
- 私募基金管理人-廉洁从业管理制度
- 2025年销售总监面试试题及答案
- 摄像基础知识入门
- 2025-2030全球PCBA纳米涂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老年脆性骨折护理(最终版本)
- 《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
- 体检中心沟通技巧课件
- 工作交接表模板
- 佛吉亚卓越体系知识手册
- 3.2 歌曲《牧童之歌》课件(9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