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与校外活动C.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D.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

3.“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人们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形成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扩展到对其别的特征的认知上去。这种现象属于()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5.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

A.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B.认知能力C.社交能力D.创造能力

6.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

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B.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D.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9.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哪一种情绪状态()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10.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

11.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

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课程管理制度C.课程的组织核心D.课程的存在形式

12.优秀班主任在处理犯错的学生时,经常采取点名批评和不点名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

13.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情绪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15.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

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

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

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

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16.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

1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衣着整洁B.言行一致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1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19.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B.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的合作C.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20.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该测验是()

A.标准参照测验B.标准化成绩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教师自编测验

2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是

A.人格心理学B.咨询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22.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组合两门及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潜在课程

2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4.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

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5.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

二、判断题(8题)26.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A.正确B.错误

27.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A.正确B.错误

28.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A.正确B.错误

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

A.正确B.错误

30.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A.正确B.错误

31.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正确B.错误

32.技能就是习惯

A.正确B.错误

33.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

A.正确B.错误

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___起主导作用

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___和自我强化。

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37.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

38.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39.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40.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1.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2.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43.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4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45.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A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3.C

4.C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5.B

6.C暂无解析。

7.A

8.C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展开的。但有时候,学生的这四个方面会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9.B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着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

10.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

11.B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把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2.B本题考查德育的基本原则

13.C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

14.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15.A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故A项排除

16.B

17.B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

18.A

19.A

20.C

21.B本题考查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2.A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23.B暂无解析

24.B

25.A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

26.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27.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28.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

30.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31.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

32.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

33.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34.教育或学校教育

35.替代强化

36.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生态教育。

37.(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人们在注意状态下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既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②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38.(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的发展不受影响。

39.(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脑力与体力的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是旧式分工;(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40.(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41.(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②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加强语言交流训练。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⑤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

42.(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3.(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原则。(3)耐心倾听原则。(4)疏导原则。(5)促进成长原则。(6)预防原则。(7)细致询问原则。

44.(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

45.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