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新教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梳理教材知识,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结合具体事例,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认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时空坐标·历史脉络】知识归纳|识记理解辽与西夏辽生活习俗建立政权治国特点契丹族耶律阿保机汉人契丹草原习俗西夏生活区域建立政权政治统治羌人陕北元昊兴庆府汉式官称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的建立。民族起源建立政权金辽、金宋关系迁都女真族农业1114

完颜阿骨打1125

中都

猛安谋克【历史概念】猛安谋克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社会组织,完颜阿骨打加以发展,使它同时成了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契丹人的社会基层组织。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蒙古崛起建国扩张成吉思汗西夏吐蕃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一忽必烈四大汗国宗主国临安文天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修筑驿道,设立驿站行省制度宣政院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中书省吐蕃【思维点拨】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起初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军政要务。元朝的民族关系1.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蒙古族的形成回族的形成漠北回回2.元朝的“四等人制”。(1)目的:保障蒙古统治者的统治利益。(2)内容。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畏兀儿汉族南宋3.元朝的灭亡。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灭亡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重难探究|素养初培探究点一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摘编自脱脱等《辽史·百官志一》[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辽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并评价其历史作用。(培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答案】创新:“蕃汉分治”。历史作用: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汉族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材料二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摘编自余靖《武溪集》[问题2]材料二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判断:不全面。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尊重汉人的制度和习俗,缓和了民族矛盾。【要点总结】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西夏、金等政权都亡于其他民族政权的进攻。(2)两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较为势弱,多次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送“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交融是主流。北宋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与辽、西夏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逐渐缩小。(4)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探究点二元朝的历史地位材料一

(元初,)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摘编自宋濂、王袆《元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争执:实行旧俗与汉法之争。实质: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摘编自赵世延等《经世大典》[问题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在地方形成了什么机构。其有何意义?(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机构:行省。意义:集中了军政大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点总结】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1)元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是元明清六百多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使元朝发展为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朝代。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2)首创行省制度,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民族交融出现高潮。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流动,元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4)经济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繁荣。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综上所述,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课堂小结|史论提升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1.辽和西夏与北宋并立,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治,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3.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导致民族矛盾尖锐,但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4.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随堂小练|素养达成1.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辽朝的南北面官制C.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D.元朝的行省制【答案】B【解析】材料“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故选B项。2.唐代,一些内迁的党项人被授以“闲田”,他们开始学习农耕。西夏建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汉文史料记载,宋代党项人已是“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夏全面模仿两宋制度

B.西夏农耕经济取代了游牧经济C.唐宋经济重心转向西北

D.少数民族对西北边疆的开发【答案】D【解析】党项人原本是游牧民族,但是内迁之后开始从事农耕,而且西夏建立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这说明当时的少数民族对西北地区进行了开发,故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建立之前的历史,排除A、B两项;唐宋经济重心向南转移,排除C项。3.金朝初期,凡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畋渔(捕鱼)射猎”,战时自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编成军队,应征出战。这一制度(

)A.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B.有利于金朝统一全国C.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壮大 D.阻碍了金朝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金朝的猛安谋克制,这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壮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猛安谋克制提高了金朝军队的战斗力,故A项错误;金朝并未实现全国统一,故B项错误。4.“(金)章宗性好儒术,即位数年后,兴建太学,儒风盛行。”这表明金朝

(

)A.推行猛安谋克制 B.学习辽的政治制度C.学习汉族的文化 D.废除本族的旧俗【答案】C【解析】材料“兴建太学,儒风盛行”反映了金朝学习汉族的儒家文化,故选C项。5.历史学家李治安指出,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这反映了元代

(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行省权力C.优化边疆治理 D.强化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代行省实际上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治理地方,说明元代的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6.元代“四等人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