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6篇《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育酷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同志、带领、部队、会师、生产、草鞋、尊敬”等9个词语的意思。
3、仿按例句,把有“更加”一词的句子补写完整。
4、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3段。
教学难点: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三、教学打算:投影片、小黑板、朱德画像、朱德的扁担图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习课文1、2段,学会写“德、扁、担、记、志、部、产、茅、
挑、争”这十个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教学“扁”,留意不要写成“肩”。
教学“担”,扩词。
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教学“挑”,留意右半部分笔顺:Jy5l扎兆兆。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记。)
(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教学“德”,字形:朱德爷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是“一心”。
记,在这里是作记号的意思。学“记”。
(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
(4)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2、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4、检查自学状况: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5、学习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想:这段告知我们什么?
板书:1928年井冈山会师
简介背景:(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四周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依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
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2)轻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①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a、(),所以经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b、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特别难走。
②(看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②引读:可是——
大家都争着去,说明什么?
(3)朗读1、2自然段。
6、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
德:左让右。
扁:内赂宽。
挑:竖弯钩比掀更高。
部:立下面一横左长右短。
茅:留意右下不要添一捺。
(2)将今日学的生字各写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本的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段,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跳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学会第3段有关字词。
3、能有感情地熟读第3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扁担、朱德、同志、部队、挑粮
(2)课文1、2自然段讲了什么?,在,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虽然山路又远又险,可是()。
2、教学第3自然段:
(1)(看插图)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①走在最前面的是谁?
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②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先指名有一句说一句。再指导学生按依次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
②书上是怎么写的?读1、2句。
朱德爷爷当时已经4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白什么?
④指导用钦佩的语气读。(强调“一块儿”、“满满的”。)
(2)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⑦轻声读后面的课文。划一划,哪些句子告知我仍答案?
②谁能用上这些词,用自己的话说说。
大家想太累劝藏因此又找来
②指导朗读。
“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
④引读:大家见了——
大家心里怎么想?
口头填空:大家见了,心里想:()。从今,更加尊敬朱德同志了。
(3)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齐拍手念)朱德挑谷上坳,粮食肯定牢靠。大家同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3、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有关生字:
鞋:左右相等。
戴:左下“”写得扁小些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3段。
3、完成有关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带()记()桃。
戴()纪()挑。
(2)听写词语:
带领悟师草鞋尊敬
2、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1)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填空:
部陪,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一块儿()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的高尚品质;我们()。
3、指导背诵第3段:
(1)自由读第3段,想想哪几句话写了同一个意思?
(2)同桌相互探讨课堂作业本第3题。
(3)依据第3题的提示,自由试背第3段。
(4)指名检查,齐背。
4。指导完成作业:
(1)课堂作业本第4题:
①读题,三个句于里都有一个什么词?“更加”可以换什么词?表示程度怎么样?
五、教学打算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投影片。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名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解并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老师教学也不简单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打算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肯定充溢了新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殊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知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学问,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沟通。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钦佩之情。同时也抓住“一道”、“一块儿”这两个词语,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接着,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觉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绽开想象,我先让他们在小组相互说,然后在全班沟通。
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起先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须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旧坚持要去,从而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育尊敬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的一二两个自然段。
3、指导书写生字:守、攻、必、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部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所学生字。
三、教具打算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教读:扁担的“担”是轻声
你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细致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扁担上写着“朱德记”三个字
(3)“记”就是记号、标记,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子是谁吗?
对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呢?
小挚友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
2、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
4.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读词,依据学情,指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几个重点词:
井冈山依据地、粉碎、储备、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岭、劝
(2)四人小组轮读课文,同学间相互正音。
(3)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4)生沟通自己读懂的;
(5)小挚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读书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学问!你觉得课文哪一段写的最有意思、读下来让你脑中的问题最多?(引导学生质疑)
(6)指名读第3段,其余人边听边想:读了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会质疑;a: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
b:朱德同志为什么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
c: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5、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切入口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要想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坚持要和大家一起挑粮,为什么要在扁担上作记号?咱们就必需要来细致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a自由读第一段,看看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
(2)依据生的回答,随机讲解“会师”(并随及简介背景);
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四周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依据地。这儿就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主席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兴奋呀!
(3)引读其次句:读了这一句,你看出什么来了?
(红军所处的位置很危急)
(4)想象一下:山上的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指名学生说。
b学习其次自然段:
(!)边读其次自然段,边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可在重点词下做记号。
(2)指名沟通: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特别难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
联系生活:我们去杨舍玩,大约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个来回不到这么远的路。
“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险。
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当心,红军战士们
……
(4)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其次、三句
(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对呀,一个“争”字就告知我们大家了。
(6)、齐读其次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忱。
6、小结:通过学习这二段,我们知道山高路陡,挑粮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今日,小挚友们通过自己仔细读书,已经解决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处咱们下节可再来学习。
7、学习3个生字
朱、志、冈、守
8、完成课堂作业,书写生字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融入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巩固用词习惯。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的缘由。
教学打算
1、老师提前藏收学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学生请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难点、关键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经过。
2、联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学的悠悠球被老师藏收,现在请他讲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学因感冒缺席,请学生围绕他的空位讲讲那次上课的失落感受。
3、今日,我们还将相识藏缺事务的另一人、事,出示问题: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二、学生猜答,了解朱德历史背景。
三、围绕“藏”和“做”学习课文。
1、大家用铅笔做〈画〉根扁担在书上,快说;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
2、扁担弯了没有?〈出示朱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的投影。〉
3、组织学生探讨:从“弯”、“满满”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组织学生思索: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引思句子:“战士们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老师指导理解“翻山越玲”。
5、引导学生擦去书上画的扁担,换写一句“我”把扁担藏到哪个地方的话。
6、引导学生体会“山高路陡”,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7、朗读提示:在想象的基础上用读表达出来。
8、一个“藏”字,让你谈体会到了什么呢?这些也是战士们藏扁担的缘由。
9、小结:真是“藏中见真情”啊!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藏〉
10、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11、说明“连夜”、“赶做”的意思。
12、升华主题:〈1〉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2〉朱德做扁担又让你感到他怎样?
四、巩固字词。
1、老师一句一句地带读一遍,学生再试着背读一遍。
2、抽读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1、日记一则:写学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学缺席,课文朱德的扁担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课前老师会提问日记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别要怎样做。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藏——战士们对首长的关爱
做——朱德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认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珍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珍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其次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第1自然段,这里有些词语谁能来读读?
2、出示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旧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相识朱德的扁担。(课件出示:有一排扁担,其中一根上刻有“朱德记”字样)
师:这些扁担是当年红军战士用过了,你能发觉哪根扁担是朱德用的呢?(生答)我记得课文中也有这三个字,请大家快速打开书看看吧!
3、生读。(课件出示相应句子:“为了防止……三个大字”)
4、师: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
5、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6、自读二、三自然段:思索: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7、全班沟通。
①生答:战士们怕他累坏了。
②请大家再自由地读,把你们的想法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珍贵品质。
(一)学习其次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其次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①“朱德同志常随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一天来回50千米。”
a、什么是来回?在课文中来回指从哪到哪儿呢?朱德一天这样来回多么远的路?50千米那是多少?
b、读来读读这句?
c、男生齐读此句。
师:在其次自然段中你还从哪里知道朱德挑粮非常累?
②句子“依据地四周地势非常险要,上山下山非常难走。”
a、大家爬过山吗?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险要?
b、课件出示图片(朱德挑粮走过的画面)这山,这树林,这哪是路啊,朱德在这里行走会遇到什么危急呢?
c、指名说,再读此句,女生齐读。
③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被他甩得老远。”
a、从这句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挑粮很辛苦?(满满的)
b、老师这里有一筐米,它满了吗?(没)老师再倒些,满了吗?呦,好重啊,你们帮我抬下去,(把二名男生上台)告知大家什么感觉?(太重了)
④出示整个2自然段。(重点词语做上记号)
⑤指名读,齐读。
3、联系其次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a、请大家再读其次自然中的前2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b、师相机出示“奇缺”卡片,齐读。“奇缺”是什么意思?
c、出示视频画面:井冈山被敌人围困的画面。
4、再读其次自然段的最终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a、再看看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再齐读最终一句,我们看文中插图,挑粮多累了,可是朱德脸上却是笑咪咪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座之间相互商议商议。
b、齐读其次自然段。
c、过渡:除了挑粮累,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累呢,看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a、谁把找到的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
b、出示句子“四十开外的的人……怎么办?”
c、朱德是军长,他有哪些工作做?相机出示并说明“日理万机”齐读此词。
d、齐读句子,再读,把担忧、心疼读出来。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钦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a、没了扁担,朱德会怎么做呢?你们听(播放后面部分录音:“没了扁担……三个大字”)
b、出示朱德挑粮的视频画面。
c、想象:假如你就是藏扁担的小战士,看到朱德又在挑粮你会想到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异、崇敬之情。
假如你是红军战士挑粮,看到朱军长走在前面,你会怎么做?
2、齐读最终一自然段。
3、师总结全文,再读课题。
4、小律动:手指操。(十个小手指握握手,上拍拍,下拍拍,翻个跟头拍拍手。)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a、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用尾巴向右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人物单元中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扁担,其实是通过叙述与扁担有关的感人故事,来赞颂朱德总司令不畏艰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文中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衬托朱德形象,对其挑粮动作的描写更是生动传神,同时还配备了与之相吻合的插图。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朱、攻、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围攻、坚守”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名贵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文结合,话说扁担,引出人物形象
1、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很多珍宝。今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出示扁担图)看,这是什么?(板书:扁担)
(1)“担”在这里是轻声(板书dan)谁来精确地读一读?
(2)人们经常用扁担来干什么?对,人们用扁担挑水、挑粮食,所以可以说挑“一担粮食”。
2、挑粮食的扁担不是很一般吗?怎么会成为珍宝,还藏在博物馆里呢?可真惊奇!别急,请你再细致看一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1)上面写着三个字“朱德记”,这是朱德在扁担上做的一个标记,(板书:朱德)告知大家这根扁担是朱德的。
(2)听说过朱德吗?他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丰功伟绩。(出示朱德图)瞧,他就是朱德,多么威严,多么神气!
3、朱德和扁担之间原委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板书: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
(1)齐读课题。
(2)点拨:这根扁担可不是别人的,是朱德的。再读课题。
二、充分诵读,形象板书,了解故事背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
(1)毛泽东毛泽东同志朱德朱德同志
(2)粮食生产粮食(就是种粮食)储备粮食(就是储存粮食,把粮食存起来渐渐吃)
(3)坚守围攻粉碎敌人红军山高路陡翻山越岭(这些词语你能读精确吗?)
3、词语读得有滋有味的,真不错。接下来再请同桌一起读课文,留意把句子读通顺。
4、读了两遍课文,你已经读懂了什么呢?(简洁沟通)
5、红军为什么要挑粮?请再仔细地读读课文1—2小节,边读边想。
6、在江西有一个地方叫“井冈山”。那里群山环绕(板画山),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依据地,叫“井冈山依据地”。(板画“红旗”)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板画“红旗”)这两支队伍合在了一起,(把两面红旗合在一起,板画一面大红旗)成功“会师”,不久就成立了“红军”。
7、书上第一小节是这样介绍的。
(1)谁来读一读?(点评:你把刚才学的词语都读准了,真会学习)
(2)谁再来读一读?(点评:你把句子读通顺了,真不错!)
(3)读了第一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4)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板书:敌人)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他们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们(板书:攻)敌人可狡猾了,他们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板画)把红军团团围住,这就叫“围攻”。(板书:围)敌人要围攻,红军就要“守”住井冈山,(板书:守)而且要牢牢地守住,这就叫“坚守”。所以,红军必需储备足够的粮食。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育酷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相识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会师、封锁、险要、崇敬、稳健利落、日理万机”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相识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会师、封锁、险要、崇敬、稳健利落、日理万机”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打算: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习课文,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质疑问难,为下节课学习做好打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朱德像,简介朱德。
朱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板书“德”,字形右边是“十、四、一、心”。在课桌上练习书写“德”
(2)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板书“扁”,留意下面的里面是一横,多音字“担”不同的音组词。
(3)课题补充完整,老师示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预习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1回顾预习状况。
2沟通预习状况。
(1)生字词正音。
生词:朱德到达布匹药材官兵焦急毛竹防止甩得老远
难读的词语:会师增加崇敬钦佩井冈山非常险要日理万机稳健利落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难读的句子:
①依据地四周地势非常险要,上山下山特别难走。
②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依据地所需的食盐、布匹、药材和粮食奇缺,红军官兵的生活非常困难。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疏通课文。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5)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质疑。
学生质疑预设:
a朱德是谁?扁担是什么?
b朱德用扁担干什么?
c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d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朱德记”。
三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简介背景:(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四周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队主管管理办法
- 园区封闭管理办法
- 国企回购管理办法
- 国企车改管理办法
- 国外劳务管理办法
- 国徽管理办法规定
- 煤矿劳动技术试题及答案
- 虚拟主播运营服务费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医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保险业务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征兵简历模板
- 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黄氏族谱排版范例(黄氏宗亲网制作2023年4月第一版)
- 二十五项反措之防止人身伤害演示幻灯片
- tcp-ip协议基础教学课件
- GB/T 12241-2021安全阀一般要求
- 杭州市残疾儿童市级定点康复机构申请表
- CB/T 3623-1994舵系统安装与效用试验要求
- 试验室安全准入考试试题
- 伤寒论的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