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国际公法形考_第1页
国开国际公法形考_第2页
国开国际公法形考_第3页
国开国际公法形考_第4页
国开国际公法形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公法法本学习重点一、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为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确定国家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他们是通过国际程序而形成的。·国际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与国内法不同,有它自己的特征:1.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关系。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强制措施。·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翻译成中文的是美国的传教士丁韪良(1827—1916)。他于1864年把国际法学家亨利·惠顿(1785—1848)于1836年出版的《国际法原理》翻译为《万国公法》。二、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威斯特伐利亚合和约》对国际法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对国际法的产生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三、现代国际法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进入现代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是:1.国际法主体的增加。2.国际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扩大。3.国际法的领域和内容的新变化。四、国际法的渊源的含义国际法的渊源是国际法作为有效的规范,即国际法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所以形成的方式或程序。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的渊源;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的次要渊源;司法判例和国际法学家的学说是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国际法主体是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独立参加者。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六、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特征。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国际法体系中,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它们在国际法中代表着有关规则的最高共同标准,或称国际法的最高准则。其特征有: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对国际法发展的重要贡献。七、国际法编纂的概述国际法编纂是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定为系统的条文,并且把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以法典的形式作出规定,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编纂的形式:(1)全面编纂(2)个别法编纂国际法的编纂的历史发展,国家间的官方编纂活动开始于十九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编纂有了更大发展。根据《联合国宪章》成立的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是负责编辑国际法的主要机构。该委员会1948年经联大选举正式成立,现有委员34名。联合国的其他机构通过制定公约也参与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指国际法具有法律拘束力或法律效力的依据。传统国际法在国际法的效力根据问题上形成了三大学派:格老秀斯派;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学界对国际法的效力根据进行了新的探讨,出现了新自然法学派和新实在法学派。(一)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二)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国家应严格履行国际义务,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规则的问题。通过国内法执行国际法的实践一般采取两种不同形式:采纳和转化。联合国总部协定第21条仲裁义务的适用问题案1987年10月13日,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请联合国与东道国关系委员会注意此事后,联合国秘书长在致美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的信中强调,该立法违反总部协定的义务。10月2日,秘书长的发言人发表声明说,总部协定第11到13条使美国承担条约义务,美国应允许代表团的人员进入和留在美国执行其公务的职能。美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当时曾说,“美国国务卿说过,关闭代表团将构成美国违反总部协定义务,美国政府强烈反对。198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签署了1988一1989年财政年度外交关系授权法,反恐怖主义法作为组成该法的一部分,于90天后生效。1988年1月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通知联合国秘书长,政府准备在该法生效前与国会磋商解决该问题。秘书长在回答该通知时说,他还没有得到美国的保证,该法不影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联合国观察员代表团的长期安排,他也不认为美国会完全尊重总部协定,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和美国在解释和适用总部协定问题上存在着争端,他援引了总部协定第21条所述的争端解决程序。美国认为美国仍在评估适用该立法会出现的情况,所以不能同意进行总部协定规定的争端解决程序。但是秘书长认为第21条的程序是联合国在这个问题上能寻求的唯一法律救济。1988年3月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两项决议。在第一项决议(42/229A)中,联大确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执行观察员使命,应能够建立和保持馆舍和足够的设施。以不符合该项决议确认的方式实施反恐怖主义法将违反美国依总部协定应履行的国际法律义务。该协定第21条规定的解决争端的程序应开始实施。在第二项决议,(42/229B)中,联合国大会请求国际法院就美国作为联合国和美国签订的总部协定的当事方是否有义务依该协定第21条的规定同意进行仲裁的问题发表咨询意见。美国在处理国内法与美国参加的国际法有冲突时应当怎么办?本案的争端发生在一个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主要问题是美国国内反恐怖主义法的实施将违反美国与联合国缔结的联合国总部协定规定的美国承担的义务。理论上讲国际法与国内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现在实际上国际法优于国内法是长期以来一直为司法判决所支持的国际法原则。缔约国“善意信守条约”是条约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美国假如不遵守这项原则,它就要承担国际责任。所以美国在处理国内法与美国参加的国际法有冲第二章:国家学习目标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的社会实体。本章对国际法上有关国家学习重点(一)国家的概念国际法上的国家是指由定居在一定范围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之下组成的社会。国家必须具备有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的主体。(二)国家的类型1.单一国和复合国①单一国:对内是中央集权国家,他有统一的法律和司法、行政机关,对外是统一的主权体,中央政府代表国家的种是:邦联,是国家为了某种需要通过条约组成的联合体,在联合体不对成员国人民行使权力,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其成员国进行国际交往。邦联成员各自保持独立地位,如:欧盟;2.主权受特殊限制的国家(1)永久中立国:在国际关系中保持永久不偏不倚的中立地位的国家;如:瑞典;(2)附属国。永久中立国的主权限制除本身自卫外不得参加战争或武装冲突不得缔结与其中立国地位不想符合的条约,如:军事同盟条约、国家友好条约;不得采取任何可能卷入战争或武装冲突的行为二、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根本性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内外事物而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干涉的权利。·是指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往并承受国际权利义务权利。·即有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和协助他国防卫武力攻击的权利。包括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①他包括属地管辖,即有权对位于本国领土范围之内的一切不享有管辖豁免的人、物、和行为进行管辖;②属人管辖,即有权对无论位于何处的一切具有本国国籍的人进行管辖;③保护管辖:此外还可以对本国领土以外犯有危害本国安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其他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④普遍管辖:国家还可以根据国际习惯规则或国际条约的规定,对在本国领域之外对本国人犯有某些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或对不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在本国领域以外所犯的某些国际罪行进行管辖。(二)国家的基本义务三、国家管辖豁免3、豁免的范围:①完全豁免;②限制豁免,如:在2004年的《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中,规定国家和私人的商业贸易、雇佣合同(一)国家承认的概念(二)国家承认的条件五、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3.国家承认对承认国的国家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具有约束力。六、政府承认的概念和条件(一)政府承认的概念(二)政府承认的条件七、国家继承的概念和法律效果(一)国家继承的概念(二)国家继承的法律效果八、政府继承(二)排除行为不法性3.赔偿,指责任国要对受害国遭受的损害给予赔偿;赔偿的形式根据损害的情况决定,可采取恢复原状、补偿范例:1999年05月07日午夜,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被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的过程中炸了。→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使馆,是违反《联合国宪章》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的。(二)国家责任的履行国家责任的履行是指责任过通过必要的形式履行其不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即通过停止不法行为和给予受害国赔偿等形式履行其次级国际义务。国家责任的履行涉及援引一国的责任和反措施的问题。1926年8月2日法国邮船“荷花号”在地中海的公海上西格里岬以北五、六海里之间处与土耳其船“博兹一次日,当“荷花号”抵达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时,土耳其当局对这起碰撞事件进行了调查。称该事件是由于“荷花号”上的负责值班人员法国海军上尉戴蒙的失职所致,故将其逮捕,连同土耳其船长哈森·贝一并以杀人罪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法院提起开起刑事诉讼。法院依据《土耳其刑法》第6条规定:“任何外国人在国外犯下侵犯土耳其或土耳其臣民之罪行时,若土耳其法律规定该犯罪行为应受惩罚者;当此人在土耳其被捕,则应受惩办”。法院对戴蒙进行了审判,并于1926年9月15日判决对戴蒙监禁80天、罚22镑。土耳其船长受到了较戴蒙稍重的刑罚。法国政府对土耳其当局审判戴蒙提出杭议,认为碰撞发生在公海土,土耳其法院对戴蒙无权管辖,只有“荷花号”为了解决此争议,土耳其声明表示愿意提交常设国际法院解决。两国于1926年10月12日签订了特别协议,请求国际法院裁判土耳其对法国戴蒙行使刑事管辖权是否违反国际法原则、并请求法院在作出答复时指出应如何给予1.土耳其对该案能否行使管辖权?2.法国政府是否有权对土耳其当局审判戴蒙提出抗议?1.土耳其对该案能否行使管辖权?答:领土主权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领土主权的实质是,任何国家未经一国作出明示的许可,是不得在该国领土上地使主权行为。根据《土耳其法典》第6条规定:任何外国人在国外犯下侵犯土耳其或土耳其臣民的罪行时,若土耳其法律规定该犯罪行为应受惩罚者,若此人在土耳其被捕,则应受惩办。所以,从原则来看,土耳其执行2.法国政府是否有权对土耳其当局审判戴蒙提出抗议?按照国际法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受船旗国的排他性的管辖,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船舶碰撞事件。在公海上的一件犯罪行为的结果发生的另一外国船上,等于发生在该外国船的国籍国的领土上。在本案中,犯罪者法国船员德蒙上尉虽然身在法国船上,但所造成的后果则发生在土耳其船上,这就等于发生在土耳其领土上,因此,土耳其对法国船员德蒙上尉行使刑事管辖权并不违反国际法。叁第二章:国际法上的个人学习目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与个人相关的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要求学习和掌握国籍的概念、意义、取得和丧失,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离境的管理,外国人的待遇,外交保护,引渡和庇护,难民的概念和法律地位。(一)国籍的概念和意义●国籍是指个人(自然人)作为某一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或身份。●国籍的主要作用是在有关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特别而稳固的法律联系。(二)国籍的取得国籍的取得是指个人取得作为一国国民的资格。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3.出境【外国人没有入境自由,但有出境自由】国家对其境内的外国人只有属地管辖权,而没有属人管辖权,所以它无权阻开该国的权利。但是,外国人出境的权利要受所在国的法律限制,对此外国人应予服从。所在国基于属地优越权,还可以依法驱逐外国人,但此等驱逐不得违反国际法的限制并应允许外国人申诉。(二)外国人的待遇是指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以下情况不适用最惠国待遇】①施惠国给与邻国国民的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的某项权利、免除或优惠须以该外国人的国籍国同样给予该国国民某项权利、免除或优惠(一)外交保护的概念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利益进行的保护。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国家的国内外交机关或其外交代表机关来行外交保护的权利是国家的,国家基于属人管辖权将国民的权益视为国家权益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其在外国的国(二)外交保护的条件1.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损害;2.受害人须以用尽当地救济(办法)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即所谓“用尽当地救济原则”。3.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有所在国的国籍;>个人具有的实际国籍反映其与保护国有真实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确定实际国籍可以从个人的居住、依恋、家庭、对子女的灌输等因素>一个人具有一个国家的真实的、持续的国籍,该国家才能行使外交保护;(一)引渡的概念【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包括:①犯罪行为发生国;②受害国;③被请求引渡的国籍国】引渡通常是指一国应外国请求,将位于本国境内而被请求国追诉或判刑的人移交请求国审判或执行刑罚的行为。(二)引渡的根据从国际法讲,引渡的根据是国际条约。国家间若无此类条约,就可拒绝引渡请求,除非请求国承诺遵守相互条(三)引渡的条件国家间进行引渡,通常符合双重归罪条件,即被请求引渡的人所实施的行为,按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规定(四)拒绝引渡的理由宗教、政治主张等原因遭到起诉或处罚,属军事犯罪或其他原因】2.任择性理由即被请求国可自行决定决绝引渡的理由。(五)引渡的程序和效果(1)提出引渡请求。(2)被请求国的审查。(3)引渡的执行。罚,应只限于请求引渡和准予引渡所依据的罪行,或者至少先于有关的引渡条约所列举的罪行。3、引渡原则【1、罪行名专一:引渡的罪名要一致,不能变化,否则需得到被引渡国同意;②不得引渡至第三(一)概念庇护是指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二)国家行使庇护权的空间范围国家根据属地优越权,可对因政治原因遭到追诉或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给与庇护,说明国家行使庇护权是在自己的领土范围或受其合法管辖的领土内。【国家只应在其领土或受其合法管辖的领土内行使庇护权,不得在驻外的使馆或其他享有特权与豁免的机构庇护寻求避难的人】(三)受庇护者的地位受庇护的人是被外国追诉的政治犯罪的人,或因政治原因遭到外国迫害的人;受庇护人与一般外国人一样,要服从庇护国的管辖,对庇护国负责。但他们又与一般外国不同,因他们得不到本国的保护,庇护国会给他们更多地帮助,但不得他们从事反对本国的活动①历史难民,如1951年《难民公约》之前的国际文件规定的难民;②新难民是指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原因的迫害而留于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而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的国家之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①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②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且不属于按公约规定排除取得难民身份的人,可取得难民身份;不属于按公约规定排除取得难民身份的人:①已经得到联合国保护的人;②被认为无需保护的人;③被认为不难民身份丧失的原因:①在畏惧迫害的国家自愿重新定居;②本国使其成为难民的理由已不存在;③无国籍人成1.对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1)遵守边界不拒绝原则(2)对非法入境难民的宽容和便利原则难民身份甄别前和确认后,所在国都应允许他们临时居留或长久居住,但难民在居留期间需要按该国的法律规定,办理居留证件和户籍登记,对没有有效身份证明的难民应签发身份证件。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题目1题目2CCCCCC题目3前苏联解体后,1992年1月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这是中国对一个()的承认。◎题目4题目5题目6在()的情况下,一国违反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可以不被视为国际不当行为。CA.武力封锁他国CB.经济制裁他国◎C.报复他国CD.干涉他国内政题目7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BC.林则徐C题目8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题目9在国家继承中,部分领土割让或某附属领土并入某一既有国家时,适用(),即被继承国参加的条约自国家继承日期停止对继承所涉领土失效,而继承国参加的条约则同时对该领土生效,除非该条约对该领土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目的CCC题目10CC题目11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题目12国家被称为()。题目13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题目14题目15C题目16题目17国际法基本原则有()CC二、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题目21B.截至2001年它有189个缔约国C.于1945年通过并生效关于国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一般可以通过下列情况得到()。B.国家的内部行为题目27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主体是因为()。D.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的创造者题目2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基本原则?()A.禁止反言原则B.多边协商原则D.不干涉内政原则题目29某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下列哪些部门作出的行为D.军队题目30题目30传统国际法学界在国际法的效力依据问题上所形成的主要学派有()。题目31题目31下列哪些债务不属于国家继承的范围()。题目32现代国际法的主体包括()。现代国际法的主体包括()。B.一定条件下的法人组织题目33对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新自然法学派提出了()。C.平行论说D.规范法学说题目34题目34在被继承国灭失的情况下,被继承国参加的哪些条约一般不自动地拘束继承国()。B.政治性的条约题目35依照国际法,边界争端应通过()方式解决。C.谈判题目36B.接受经济制裁题目37不干涉内政原则包括()。A.一国不得以经济的方法迫使另一国服从题目38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各国可以在南极进行()。C.军事演习题目39国际法的特征包括()。A.国际法依靠国家采取单独和集体措施得到强制执行B.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题目40现代领土变更的新方式包括()。D.全民投票三、案例讨论题(共2道试题,共20分。)题目413.湖广铁路债券案中国清末预备修建的湖广铁路是指“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的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的川汉铁路”。因这两线铁路都两线铁路的修建计划,前者是由武昌起经岳阳、长沙至宜昌,与广东商办的粤汉铁路衔接;后者以汉口为起点,经应城、钟祥、当阳至宜昌,由此抵达四川夔州(现称奉节)。清政府修建湖广铁路的目的在于便利用兵以镇压正在兴起的德草签了借贷合同,决定向德国的德华银行借款。英、法两国得知此事后也认为有利可图,故通过抗议、照会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强迫清政府接受它们的借款。这使清政府只好搁置中德的借贷合同,另于1909年6月6日与英、法、德三国合同签订后,德、英、法、美上述银行于1911年以清政府的名义发行“湖广铁路五厘利息递还金镑借款债券”(以下简称湖广铁路债券)600万金英镑。该债券利息从1938年起停付,本金1951年到期未付。美国公民杰克逊等9人持有湖广铁路的上述债券。1979年11月,他们的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诉讼。要求偿还他们所持有的湖广铁路债券本利1亿美元外加利息和诉讼费。法庭受理了他们的诉讼。并于11月3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传票,指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黄华收。要求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收到传票后的20天内提出答辩,否则作缺席判决。中国外交部拒绝接受传票,将其退回。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关于湖广铁路债券案的审理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拒绝后,法庭于1982年9月1日对本案作出了缺席裁判。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原告41313038美元,另加利息和诉讼费。中国政府对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的判决拒绝接受,认为它是违反国际法的,中国政府据此理由与美国国务院进行了多次交涉。经过两国政府官员的几次会谈,美国国务院决定干涉此案。美国中国接受了美国的建议,聘请了美国律师出庭申辩。律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绝对主权豁免;本案不属美国法典第28卷第1605条规定的“商业活动”;原告的传票送达不完备;原告未能依美国法典第28卷第1605条规定,证明被另外,美国司法部向阿拉巴玛州地方法院提出了“美国利益声明书”,要求法院考虑舒尔茨和鲁宾逊的声明,考虑美国利益支持中国的申辩。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法庭重新审理了此案,作出新的决定,撤销了原来的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之后原告又向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法院提起上诉和要求美国最高法院重新审理,未获成功,致使此案于1987年3月9日告终。(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在美国享有豁免权?为什么?(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是否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为什么?(3)为什么说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恶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有义务继承?为什么?辖豁免,又称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或国家主权豁免,简称国家豁免或主权豁免,泛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是指国家作为主权者不受他国的管辖,国家行为在外主权、平等的基本原则而引伸的一项重要的国际法规则。也是一项久已形成的习惯法。国家行为及其财产有司法豁免权是从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这一罗马法概念引申出来的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见诸于各国的法令、条例和司法等实如早在1812年美国的政府船舶进行审判。此后美国的外交和司法实践长期承认和执行这样的原则。英国法院自1820年,德国法院自1815年,法国法院自1827年,比利时法院从1840年起也遵循这一原则。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坚持国家主权豁免原则。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它唯一合法代表。这是美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事二、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不适用于湖广铁路债券案。就湖广铁路债券案,美国阿拉巴玛州北部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受理杰克逊等九人的起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被告并作了缺席判决是完全违反国家主权豁免的国际法原则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权利的侵犯,虽然美国自1952年的泰特公函开始主张国家主权相对豁免,1976年颁布《外国主权豁免法》,但从国际法角度,一国不得以其国内政策改角度,它的1976年《外国主权豁免法》亦应解释为不具溯及效力即不能将该法效力追溯适用到1911年发生的事情。所三、本案涉及的另一主要问题是政府继承。政府继承一般发生在一国经过革命或其他方式推翻了前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情形。在这种情形,新政府不仅取代了前政府代表其国家的资格,而且实行的政策与前政府根本不同,建立的社会制度也有本质的变化。这样就出现前政府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新政府的法律关系。即新政府对前政府的国际法权续,取决于新的政策和利益需要以及权利和义务的性质。经过中国革命推翻了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涉及对前政府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前政府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采取了视其内容和性质给予区别对待的立场和政策。在债务方面,对于前政府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负的合法债务,通过与有关国家协商进行清理,以求公平解决。但对前政府所负的恶债(既违反国际法的或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债务)一律不继承。湖广铁路债卷就属恶债。从国际法上讲,这笔债产生于清政府最腐朽的时期,也是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期。中国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海港成了外国人统治中国人的条约港口,外国人控制警察、税收、海关和外国移民在华享有治外法权,铁路的修建和管理权基本上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在1911年时,中国93%的铁路直接由外国人管理和控制。湖广铁路修建的借款合同就是英、法、德、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以借款方式控制该铁路的建造以谋求政治上控制清政府,并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国际法的恶性债务。从中国国内看,清政府借款修建湖广铁路目的是为便利用兵镇压南方起义,以维护其封建政权。这是与中国人民,中此举所欠的债当属恶债。对这种恶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予继承是理所当然的,是合法的。它得到了国际上的支持。1987年中英关于解决历史遗留的相互资产要求的协定中规定,英国政府不支持任何1949年10月1日以前中国历届旧政题目421926年8月2日,法国油船“荷花号”在地中海的公海上与土耳其船波兹一库特号相撞,土耳其船被撞沉,8名土耳其人死亡。第二天,当“荷花号”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