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建设背景和评判任务的由来 11.2此次评判内容 51.3评判目的 51.4编制依据 51.5环境规划和评判标准 71.6环境阻碍识别和评判因子选择 101.7评判工作等级 101.8评判范畴和爱护目标 121.9评判重点 14第二章工程分析 152.1项目概况 152.2项目区用地现状及改造方案 192.3改造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02.4设计文件中环保规划及拟采纳环保措施 242.5工程施工方案 252.6改造前(现状)污染源分析 252.7改造后污染源分析 272.8片区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形汇总 322.9产业政策分析 342.10片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352.11清洁生产分析 36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 423.1自然环境概况 423.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443.3周边污染源概况 45第四章社会及生态环境阻碍评判 474.1社会环境阻碍分析 474.2生态环境现状及阻碍分析 534.3运营期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 574.4景观环境可同意性分析 604.5光遮挡与光污染分析 624.6高层建筑局地风阻碍分析 644.7防洪排涝阻碍分析 644.8小结 65第五章水环境阻碍评判 685.1区域水系概况 685.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判 685.3施工期水环境阻碍分析 735.4运营期水环境阻碍分析 745.5小结 79第六章环境空气阻碍评判 816.1污染气象特点 816.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判 866.3环境空气阻碍分析 876.3小结 93第七章声环境阻碍评判 957.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判 957.2施工期声环境阻碍评判 977.3改造片区声环境阻碍分析 1007.4小结 102第八章固体废物阻碍分析 1048.1施工期固体废物阻碍分析 1048.2运营期固体废物阻碍分析 1068.3小结 107第九章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089.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089.2运营期环保措施 1129.3小结 115第十章公众参与 11610.1调查目的 11610.2调查方式和范畴 11610.3调查内容 11610.4调查参与表统计结果 11810.5报告书简本公示情形及结果 11910.6公众意见反馈情形及处理结果 12010.7小结 120第十一章总量操纵 12111.1要紧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指标 12111.2要紧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指标的确定方案 121第十二章环境经济损益简析 12212.1社会效益简析 12212.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212.3社会经济环境损益分析结论 125第十三章选址合理性分析 12613.1总体规划习惯性分析 12613.2环境习惯性分析 12613.3环境相容性分析 12613.4小结 127第十四章环境治理与环境监测 12814.1环境治理 12814.2工程环境爱护监理建议 13014.3环境监测打算 13214.4环保工程竣工验收 134第十五章总结论 13515.1项目概况 13515.2工程环境阻碍评估 13515.3评判总结论 14315.4建议与要求 143附件附件一:莆城发改[2007]161号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立项批文。附件二:关于编制“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的托付书。附件三: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182号“关于研究东圳路、荔涵大道(城厢段)、荔园路两侧城建工作有关咨询题会议纪要”。附件四: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21号“关于研究荔园路、荔涵大道(城厢段)两侧旧城改造有关咨询题会议纪要”。附件五: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莆规选2007字第52号、莆规选2007字第55号。附件六:莆城环[2008]4号“关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阻碍评判执行标准的意见”。附件七:公众参与样表。附件八:专家评审会意见。第一章总论1.1项目建设背景和评判任务的由来自建市以来,莆田城区建设进展突飞猛进,城区面积由1983年的4.73km2进展到目前的25.75km2;都市人口由5.36万增加到17万。莆田市政府在主动进行都市新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加大对旧城改造的力度;本着长远进展、分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已先后对几十个片区进行综合改造,完善了小区各种基础设施,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按照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182号“关于研究东圳路、荔涵大道(城厢段)、荔园路两侧城建工作有关咨询题会议纪要”和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21号“关于研究荔园路、荔涵大道(城厢段)两侧旧城改造有关咨询题会议纪要”精神,为加快都市化进程,完善都市配套设施,促进经济进展,莆田市政府决定对荔园路、荔涵大道(城厢段)两侧进行旧城改造。霞林片区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霞林社区(地理位置见图1-1和图1-2),荔园路二期(城厢段)与城南大道交叉口西北侧,项目四至为:东临荔城南大道,西临规划霞林路,南临荔园路二期城厢段,北临福厦公路。本片区现状为低层、高密度城中村,村民自建房杂乱无章、现状都市形象较差,属于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中荔园路两侧旧城改造范畴。霞林片区改造工程由莆田市城厢区经济进展有限公司负责前期工作,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为建设单位。片区改造项目总占地400.905亩(约267270m2),其中安置用地面积174070m2(含延寿路市政道路用地21870m2),收储用地93200m2。建设内容包括:拆迁旧房建筑面积约22万m2,拆迁户数约1100户;安置用地拟建安置房建筑面积24507m2、小学10000m2、幼儿园5000m2并配套建设安置区地下配电室、人防地下室、垃圾收集点、道路、给排水、供电等设施;收储用地仅进行“三通一平”建设。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判法》有关条款规定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爱护分类治理名录》的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阻碍评判,编制环境阻碍报告书。2007年11月莆田市城厢区经济进展有限公司托付华侨大学环境爱护设计研究所承担霞林片区改造工程的环境阻碍评判工作。评判单位同意托付后,组织人员踏勘现场,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对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分析,按照项目性质、规模和项目所在地周围区域环境特点,并在现场踏勘、资料调研、环境监测、数据运算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送审版),提交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2008年3月10日,莆田市城厢区环保局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技术审查会。按照专家及代表意见,评判单位对报告书进行了补充修改,编制完成了《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报批版),以供审批。1.2此次评判内容考虑到延寿路尚未完成初步设计,而规划的延寿路北侧地块为收储拍卖地,此次改造仅进行三通一平,按照业主单位托付及合同约定,此次评判内容为:改造片区范畴内拆迁、三通一平;安置用地内安置房、学校及配套公建设施的开发建设。延寿路及收储拍卖地待完成规划设计后另行托付评判,不纳入此次评判范畴。1.3评判目的(1)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把握评判区域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对片区改造过程及改造后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阻碍程度及范畴做出推测评判;对拟采纳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爱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论证,提出必要的建议;并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要求。(3)通过环境阻碍综合评判结果,结合总体规划和周边环境,对片区改造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分析,为项目的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1.4编制依据1.4.1法律及法规性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判法》,2002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房地产治理法》,2007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2004年。(10)《耕地占补平稳考核方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2006年。(11)《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年。(12)《建设项目环境爱护分类治理名录》,国家环境爱护总局,2003年。(13)《都市建筑垃圾治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2005年。(14)《关于环境爱护若干咨询题的决定》,1996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2005年。(17)《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八部委,1997年。(18)《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固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2006年。(19)《关于公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名目(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名目(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2006年。(20)《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建住房〔2007〕109号,2007年。(21)《娱乐场所治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2006年。(22)《关于加大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环境治理》,国环监[1995]100号,1995年。(23)《关于加大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治理的通知》,环发[2000]191号,2000年。(24)《福建省环境爱护条例(修订)》,2002年。(25)《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爱护若干咨询题的决定》,闽政[1996]39号,1999年。(26)《福建省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指南》,2003年。(27)《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一般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06]19号,2006年。(28)《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4年。(29)《莆田市都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30)《莆田市地面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分方案》,1999年。(31)《城厢市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方案》,1999年。1.4.2技术性依据(1)HJ/T2.1-1993《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总纲》。(2)HJ/T2.2-1993《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环境空气》。(3)HJ/T2.3-1993《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水环境》。(4)HJ/T2.4-1995《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声环境》。(5)HJ/T19-1997《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阻碍》。(6)SL204-19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7)HJ/T393-2007《防治都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1.4.3有关文件(1)莆城发改[2007]161号“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立项批文。(2)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182号“关于研究东圳路、荔涵大道(城厢段)、荔园路两侧城建工作有关咨询题会议纪要”。(3)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21号“关于研究荔园路、荔涵大道(城厢段)两侧旧城改造有关咨询题会议纪要”。(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莆规选2007字第52号、莆规选2007字第55号。(5)《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11月。(6)关于编制“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的托付书。1.5环境规划和评判标准按照莆田市城厢区环保局《关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项目环境阻碍评判执行标准的意见》,确定项目区环境规划和有关评判标准如下。1.5.1水环境水环境规划和环境质量标准项目运营后生活污水拟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木兰溪感潮段;施工期污水及道路运营期径流雨水就近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木兰溪北洋河网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ROMANIV类标准;木兰溪感潮段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表1-1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节选项目pH(无量纲)CODDO总磷氨氮石油类=4\*ROMANIV类标准6~9≤30mg/L≥3mg/L≤0.3mg/L≤1.5mg/L≤0.5mg/L=5\*ROMANV类标准6~9≤40mg/L≥2mg/L≤0.4mg/L≤2mg/L≤1.0mg/L污水排放标准施工期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表1-2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标准节选项目pH(无量纲)CODBOD5SSNH3-N一级标准6~9100mg/L20mg/L70mg/L15mg/L三级标准6~9500mg/L300mg/L400mg/L-1.5.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规划和环境质量标准评判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表1-3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节选单位:mg/m3项目取值时刻二级标准SO2年平均0.06日平均0.15一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一小时平均0.24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表1-4周边特点污染因子环境空气质量参考评判标准单位:mg/m3项目取值时刻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日平均2.0小时平均(一次)4.0注:国内无相应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标准,采纳以色列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居民区非甲烷总烃日均值为2.0mg/m3,一次值为5.0mg/m3;但以色列标准一次值高于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非甲烷总烃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4.0mg/m3,本评判以4.0mg/m3作为环境空气质量一次值参考评判标准。排放标准片区的饮食业和学校食堂油烟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表1-5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节选规模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最高承诺排放浓度(mg/m3(标))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1.5.3声环境环境规划与环境标准项目区紧邻荔城大道、荔华大道和荔园路,规划延寿路(荔城大道-霞林路段)穿过改造片区,临以上主干道侧区域噪声按以下规定执行:一样建筑物,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GB3096-19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含开阔地)为主,距道路红线外30米距离内区域执行GB3096-19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学校、医院作为专门敏锐建筑,其室外昼间按60dB、夜间按50dB执行。项目其他区域为2类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执行GB3096-19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表1-6GB3096-19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节选单位:dB类别昼间夜间260504705排放标准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表1-7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dB施工时期要紧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6555备注: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锐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1.5.4固体废物(1)都市建筑垃圾的处置执行建设部2005第139号令《都市建筑垃圾治理规定》。(2)生活垃圾的贮存处置参照执行GB18592-2001《一样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操纵标准》。1.5.5其他有关规范标准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6环境阻碍识别和评判因子选择1.6.1环境阻碍识别项目对环境的要紧阻碍为:=1\*GB3①施工过程,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机械对周围一定区域范畴声环境的阻碍,施工污水排放对木兰溪北洋河网的阻碍,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阻碍;=2\*GB3②运营期,生活污水对闽中污水处理厂的阻碍。环境阻碍识别见表1-8。表1-8环境阻碍识别结果一览表工程行为环境资源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占地拆迁取弃土场材料运输机械作业日常生活社会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农业■旅行□生态资源水质■水土保持●农田、果园■生活质量居住●□声环境●●●环境空气●●●景观美学●●□注:“□/〇”表示长期/短期阻碍;“涂黑/白”表示不利/有利阻碍;空白表示无相互阻碍。本项目要紧环境阻碍要素如下:施工期的要紧环境阻碍要素为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其次为水环境和固体废物;非污染阻碍要素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运营期要紧环境阻碍要素为水环境和固体废物(生活垃圾);非污染阻碍要素为社会环境。1.6.2评判因子选择按照环境阻碍识别结果,确定评判因子如下表1-9。1.7评判工作等级按照《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HJ/T2.1~2.3-1993、HJ/T2.4-1995和HJ/T19-1997中关于评判工作级别划分的判定规则及对该项目周围环境特点、污染物排放量等的分析,确定本项目环境阻碍评判工作等级。表1-9评判因子选择结果一览表阻碍因素类别项目评判因子社会环境评判因子拆迁安置、居民生活质量、区域经济进展、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评判因子水土流失推测因子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因子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现状评判因子pH、COD、DO、氨氮、总磷、石油类环境空气污染因子-现状评判因子PM10、NO2、SO2声环境污染因子等效声级现状评判因子等效声级推测评判因子等效声级1.7.1水环境项目施工期污水要紧为生活污水和少量冲洗污水,污水水质简单,经处理后就近排入邻近木兰溪北洋水系;项目运营期污水要紧为生活污水,污水水质简单,生活污水外排量为1023.5m3/d,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按照导则,水环境阻碍评判为三级。1.7.2环境空气项目运营期将以天然气为燃料,天然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要紧生成CO2和水蒸气以及少量氮氧化物,对周围环境的阻碍专门小。环境空气阻碍评判工作不定级。1.7.3声环境声环境评判工作等级划分的差不多原则见表1-10。表1-10声环境阻碍评判工作等级划分的差不多原则等级分类等级划分差不多原则一级关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阻碍的范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以及以上的需要专门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爱护区等噪声敏锐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明显增高(噪声级高达5~10dB或以上)或受阻碍人口明显增多的情形。二级关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或受阻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形。三级对处在适用GB3096-93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承诺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专门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以内)且受阻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形。建设项目所在功能区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2类标准地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不大,受阻碍人口变化不大,噪声评判等级为三级。1.7.4生态环境生态阻碍评判工作等级的判别见表1-11。项目生态环境评判范畴面积小于20km2,项目区用地现状要紧为村庄居民点,项目的建设可不能引起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锐减及珍稀濒危物种的消逝,工程建设亦可不能引起荒漠化和水质、土地理化性质恶化,项目不属于敏锐地区,本项目生态阻碍评判工作不定级。表1-11生态环境阻碍评判工作级别(1、2、3级)工程阻碍范畴评判工作级别要紧生态阻碍及其变化程度>50km220~50km2<20km2生物群落生物量减少(<50%)生物量锐减(≥50%)异质性程度降低相对同质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物种的多样性锐减(≥50%)珍稀濒危物种消逝21212113232321/3/3/31区域环境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绿地减少1/2以上,分布不均,连通程度极差2132/3水和土地荒漠化理化性质改变理化性质恶化1212323/3敏锐地区1111.8评判范畴和爱护目标1.8.1评判范畴环境空气环境空气阻碍评判范畴为用地区及周界外200m范畴,现状调查范畴为周边1km范畴。水环境施工期水环境阻碍评判范畴:项目施工污水排放口――木兰溪北洋段5km范畴。运营期水环境阻碍评判范畴:拟设的污水排放口――排污管网――莆田市污水处理厂。声环境声环境阻碍评判范畴为用地区及周界外200m范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阻碍评判范畴为用地区及周界外200m范畴、弃渣场及临时占地区。1.8.2环境爱护敏锐目标运营期项目为非污染型,对环境空气和外界声环境阻碍专门小,要紧考虑外环境对片区阻碍,项目对外界要紧环境阻碍集中在建设施工期,故环境敏锐目标要紧针对施工期而言。表1-12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爱护敏锐目标序号环境爱护目标名称与项目位置关系200m以内人口规模备注1荔景广场西北侧54.9m约3000人新建小区,正在连续入住2城厢区政府办公楼北侧130.7m各主管部门集中办公-3鸿福楼、嘉福楼北侧51.4m约504人新建住宅楼,正在连续入住4瑞福楼北侧118.5m尚未入住,设计规模约252人新建住宅楼,正在连续入住5景福楼北侧163.7m约252人新建住宅楼,正在连续入住6万骏酒店东北侧134.2m-在建7单栋莆糖家属楼东侧紧邻约105人-8莆糖生活区东侧88.9m约1200人-9棠坡村东侧95.2m约280人-10棠坡安置区南侧119.4m约588人差不多完工,尚未入住11霞林村(荔园路南侧)南侧101.9m约294人-12荔园路霞林安置区西南侧129.4m约441人已建,尚未入住13霞林未拆迁区(改造片区西侧)西侧紧邻约158人-14蔡宅未拆迁区(改造片区东南侧)东南侧紧邻约91-15启发国际社区西北侧紧邻-正在进行地基工程16莆田传感器厂旧厂宿舍楼西北侧12.9m约60人-注:人口规模按每户3.5人估算表1-13水环境爱护敏锐目标环境敏锐目标名称与项目位置关系阻碍因素项目区邻近木兰溪支流(北洋)水系项目区东侧124.4m施工污水表1-14社会环境阻碍爱护目标爱护目标与项目关系征地拆迁户项目区用地范畴内,土地资源占用、房屋拆迁。文物蔡襄祠(市级文物爱护单位),位于项目区内1.9评判重点就项目建设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阻碍进行全面、详细评判;同时,突出对项目运营期污水排放方案的分析,并结合总体规划和周围环境分析外环境对片区阻碍,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第二章工程分析2.1项目概况2.1.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莆田市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2)建设性质:旧城改造(3)托付单位:莆田市城厢区经济进展有限公司(4)建设单位: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城厢区人民政府2.1.2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项目建设地点: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霞林社区。项目周围环境:改造片区西北侧为在建启发国际社区和已建荔景广场居住区;北侧依次为城厢区政府、新建住宅楼(鸿福楼、嘉福楼、瑞福楼、景福楼)、南兴针织有限公司;东北侧隔福厦路为差不多完工的万骏酒店;东侧自北向南依次为龙升鞋业、沿街商贸居住楼、莆糖生活区和棠坡村;南侧自东向西依次为塘坡安置区、霞林村、荔园路霞林安置区;西侧为霞林未拆迁改造区和杂地。项目周围环境见图2-1。2.1.3建设内容及用地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00.905亩(约267270m2),其中安置用地面积174070m2(含延寿路市政道路用地21870m2),收储用地93200m2。拆迁旧房建筑面积约22万m2,拆迁户数约1100户;拟建安置房建筑面积24507m2、小学10000m2、幼儿园5000m2并配套建设安置区地下配电室、人防地下室、垃圾收集点、道路、给排水、供电等设施;收储用地的“三通一平”建设。2.1.4投资方案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64617.6万元人民币。市财政拨付前期经费100万元;银行申请贷款6500万元;产权置换户回购房产款11432.7万元;收储地拍卖筹资46584.9万元。2.1.5项目建设进度表2-1霞林片区改造建设进度打算项目进度打算前期工作2007年10月~2008年3月建设期(包括原有建筑拆迁)2008年3月~2010年12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2011年1月

2.1.6项目组成及要紧工程内容霞林片区改造要紧包括整个地块的三通一平和安置用地、学校及配套公建设施的建设。片区改造平面布置见图2-2。要紧技术指标见表2-2。表2-2霞林社区改造的要紧技术指标一览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总占地面积万m226.727安置用地面积万m217.407其中市政道路用地面积(延寿路)万m22.187安置区用地建筑占地面积万m22.2221215.22道路、广场、地面停车场面积万m27.13818绿地面积万m25.8597收储用地万m29.32预留拍卖二、总建筑面积m2265270其中安置住宅建筑面积m2245070小学建筑面积m210000幼儿园建筑面积m25000安置区人防地下室m25200地下停车位400个;地下配电室100m2三、安置区建筑容量指标总居住户数户1686总居住人数人5500容积率-1.71建筑密度%14.6绿地率%38.5建筑以12层板式一梯两户与18层点式两种高层住宅,建筑套型面积分为80m2,100m2、125m2、145m2四种。2.2项目区用地现状及改造方案2.2.1项目区用地现状项目区目前要紧用地类型为居民点、部分工业企业用地及零星菜地。居民点多以低1~3层砖木结构和框架结构房屋为主。表2-3要紧用地类型一览表单位:m2居民点菜地工业企业用地合计24655510000107152672702.2.2现有建筑物拆除及拆迁居民安置方案本项目在实施之前,需对地块上原有破旧建筑进行拆迁。按照建设方初步丈量估算结果,该片区涉及拆迁户数约1100户,拆迁人口约4000人,拆迁旧房建筑面积约22万m2。征地拆迁工作由城厢区经济进展有限公司负责,拆迁时刻2008年5月~8月。对拆迁区内居民住宅要紧采纳安置房产权交换方式,辅助采纳货币补偿方式,农用地征用采纳货币补偿方式,拆迁区内被拆迁工业企业采纳货币补偿的方式。临时过渡期采取支付安置补助费,被拆迁人投靠亲友或租房自行过渡方式。(2)公建、市政等设施改造方案市政实施改造方案见下表。表2-4市政设施改造方案分类现有设施差不多情形改造方案主体建筑多以1~3层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为主,布局凌乱,房屋质量差,整体形象差。以规划齐整的12层板式及18层点式高层建筑替代现有建筑,配套绿地、休闲广场、商贸等设施。供水从荔园路凌乱接给水管至目前居住户。片区从荔园路引入两条DN300的PE给水管,给水管沿小区内主次干道埋设,在片区联成环网。排水雨污合流,未经处理沿荔园路汇入塘坡排污沟后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片区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延寿路和荔园路污水干管后进莆田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雨水沿市政道路雨水管就近排入邻近水体。供电由邻近变电站供给。设置地下变电室,两路10KV电源引自市电网区域变电站。燃气目前居民多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油烟未经处理直截了当排放。集中供气,采纳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油烟经竖井烟道至楼顶排放。人防工程无地下停车库总面积5200m2,平常作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作为人防设施。消防工程无各幢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大于6m)设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均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楼梯;道路消火栓间隔120m布设在道路双侧。片区道路1~2宽石板材道路或土路,仅供人行和摩托车通行。各等级道路齐全,人车分流。环卫设置生活垃圾在临时垃圾收集点露天随意堆放或沿路、房前屋后随意抛弃。每栋楼设置移动式垃圾收集点,定点定时收集处置。文物爱护目前市级文物爱护单位蔡襄祠被周围密集低矮建筑包围,不利于爱护。拆除周边建筑,进行爱护性修缮,周边设置绿地。2.3改造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按照《城厢区霞林片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如下。2.3.1道路系统小区内设置三级道路系统,6米宽的车行主干道、3~4米宽的环形组团道路和树枝状宅间步行道路。自由爽朗的曲线形可满足小区道路通而不畅的要求,尽可能幸免人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平行设置,增加了步行的安全性和趣味性。树枝状宅间步行道由中心院落向四周延伸,沿路设置的雕塑、小品、座椅和花架等设施,可增加步行的乐趣。各道路相互贯穿,同时满足交通上的要求和消防上的要求。安置区内停车组织采纳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2.3.2给水排水系统给水系统(1)水源水源采纳市政给水。由莆田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莆田市自来水公司水源为东圳水库,水量丰富,水质良好。自来水公司目前供水能力11万吨/日,2010年迁规划增至20.5万吨/日。(2)用水量推测表2-5推测用水量项目用水定额项目指标用水量(m3/d)生活用水安置区住宅住户200L/人·d5500人1100小学、幼儿园8L/m2·d15000m2120公建用水2.5L/m2·d71381.8m2178.5绿化用水2L/m2·d58597m2117.2道路、地面停车场、广场2.5L/m2·d71381.8m2178.5未预见用水量10%155.7合计1713(3)供水方式片区从荔园路引入两条DN300的PE给水管,给水管沿小区内主次干道埋设,在片区联成环网。每幢1~2层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截了当供水;2层以上由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在片区地下车库内设置水泵房,每个泵房内设置两套变频调速泵组。污水系统(1)地上建筑室内污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污水管,地下建筑污水采纳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2)污水管沿小区道路布设,选用HDPE材质管,管径规格为D600与D400。(3)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延寿路和荔园路污水干管后进莆田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雨水系统雨水管沿小区道路布设,管径规格为D500与D300,分别选用HDPE管和UPVC管。雨水经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聚拢到荔园路市政道路雨水管道系统,就近排入邻近水系。2.3.3电气设计(1)供电电源及变电室设计片区用电负荷为8943.8kw,拟设置地下变电室,两路10KV电源引自市电网区域变电站。片区10KV变电室的设置按照供电局的供电方案确定,不列入此次评判范畴。(2)负荷等级片区用电负荷以三级负荷为主,住宅楼的生活水泵、电梯、应急照明、地下车库消防设备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他均为三级负荷。(3)配电方案本工程采纳放射式、树干式与链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动力负荷采纳放射式供电,住宅用电采纳树干式供电,分区、分段、分层供电,对消防泵、消防电梯等重要负荷采纳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切换。住宅一户一表,公共部分单独设表,每户设置一终端配电箱。户内配线选BV-500型聚氯乙稀绝缘导线配穿难燃型塑料管暗敷。防雷与接地片区内的建筑物按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屋顶墙四周采纳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砼柱内钢筋和基础钢筋,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爱护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极。本工程接地势式采纳TN―C―S系统,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5)弱电系统=1\*GB3①电话系统小区弱电中心机房设电信模块局,采纳FTTB系统结构方式。预装电话号数约6000门,采纳FTTB系统结构方式。住宅内设综合信息配线箱,箱内设置HUB模块和电话配线装置,在各单元住宅的起居室、主卧房、书房等处设数据/电话终端,其它房间处设置电话终端,所有终端线缆均由信息配线箱引入。=2\*GB3②有线电视系统小区有线电视接入率100%,高层住宅按每户两个终端设计,另加小学、幼儿园若干终端。本小区采纳数字有线电视,小区有线电视中继站设在弱电中心机房内。系统采纳860MHz双向网络传输技术,电视信号经双向用户放大器,以分配分支方式引至住户信息配线箱,可满足住户收看电视和同意多功能信息服务的双重需要。=3\*GB3③楼宇对讲机及防盗报警系统小区设安保中心,各单元住宅均设楼宇访客对讲系统,对讲主机设在一层单元门口,各户设对讲分机,主机与分机通过总线连接,主机通过总线与小区安保中心连接。住宅的一、二层设防盗报警系统,报警主机设在一层,报警总线引出后弓l至住户报警操纵器,同时引至安保中心,实现小区内联网。=4\*GB3④电视监视系统在小区要紧出入口及电梯轿厢内设置电视摄像机,电视监控系统主设备设在安保中心。=5\*GB3⑤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小区围墙上设置红外双鉴探测器,通过报警总线与小区安保中心连接。=6\*GB3⑥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操纵系统小区设有消防操纵室,在消控室内设有火灾报警及联动操纵柜、消防电话及紧急广播等设备。2.3.4燃气工程城厢区供气站建成投产后将对霞林片区供气,采纳中压管网输送至片区箱式燃气调压器,调压器容量为620Nm3/h,调至低压进户,具体线路由市LNG供气公司设计施工。小区内居民每户设2.5Nm3/h天然气表一台。为便于抄表,每户居民用气计量将远传出户,户内仍设有天然气表作为标准计量装置。同时在厨房内设置燃气泄漏报警和紧急切断装置。室内天然气管道均为明管敷设,采纳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填料采纳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本项目燃气管道仅为配合市政道路建设进行预留管位,拟设在道路人行道下。在交叉口穿越道路时预埋DN500燃气套管,同时横向每隔一定距离预埋DN400燃气套管,供街坊燃气支管通过。2.3.5管线综合布设原则霞林片区内拟建道路的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电缆沟、电信管、燃气管等地下管线在工程设计中应统筹考虑,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分步实施。并按以下原则进行:a)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有限电视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b)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信、有线电视、电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2.3.6消防与人防消防系统小区内各幢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大于6m)。小学、幼儿园等公共建筑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并设两个以上安全疏散出口,安全疏散距离小于35m,疏散楼梯直通消防车道。高层住宅楼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均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楼梯。高层住宅楼采纳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多层小学、幼儿园采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均采纳空心砖,并设置防火墙等防火设施,建筑构造满足耐火要求。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同一时刻内的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连续时刻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采纳地上式,按照爱护半径不超过150m、间距不超过120m,沿道路平均布置。高层住宅楼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地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小学、幼儿园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高层建筑采纳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屋顶设消防水箱。小区设消防水池,储存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其有效容积为320m3。小区设集中消防水泵房,消火栓泵放置在消防水泵房内,消防泵一用一备,直截了当从消防水池吸水。地下室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二级,地下室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用水量为27L/s,火灾连续时刻为l小时。设2台喷淋泵,一用一备,放置在集中消防泵房内,直截了当从消防水池吸水。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库总面积5200m2,位于广场地下。平常作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作为人防设施,平战两用,节约投资。按照《福建省人民防空条例》第十一条,按地面规划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统一规划修建防空地下室。安置区地面规划总建筑面积260070m2,可满足人防工程需要。2.3.7防烟与排烟包括地下车库及机电设备用房的通风设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及地下层的防排烟设计;人防地下室的人防通风设计。具有变配电室设计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机械补风系统。在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设加压送风系统,火灾时加压风机、排烟风机、地下层排风(兼排烟)机以及与之相应的送风机均启动。其余的空调机、排风机以及冷热源系统均停止运行。2.3.8景观绿化景观设计立足于改善生态环境,构筑良好景观形象和满足居民日常居住的三大要求,建立三大系统,即生态绿化系统、景观形象系统和户外休闲系统,并将之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荫”型环境系统。点、线、面结合的绿化布局。所谓点既指其细微之处和视觉景观节点,视觉中心处设计采纳景观节点的绿化手法加以突出。线是指区内沿景观轴线的各道路边,景与景之间的绿化,种植南方树种起到烘托片区绿化品质的作用。面是指片区内的集中绿地,这是片区绿化品质质量的标志,也是营造气氛的重要手段。精心的绿化布局大大地改变了高层建筑相互间关系单一的不足,同时又有利于组团功能地分区、围合空间形成、景观层次突出、居住环境美化。2.4设计文件中环保规划及拟采纳环保措施(1)旧房拆除期=1\*GB3①采取围护安全网和洒水措施,以防止碎块伤人,并抑扬尘。=2\*GB3②及时清运废弃建筑垃圾。(2)工程施工期施工期间及时清运废土,在施工场地周围砌筑临时围墙,同时对施工架周边围护安全网,以抑施工扬尘和保证安全。=2\*GB3②夜间(22:00~6:00)、午间(12:00~14:00)禁止从事高噪声(如挖掘、打桩、搅拌)的作业。(3)片区居住期=1\*GB3①每栋楼设置移动式垃圾收集点,实施垃圾袋装,集中放置,每天定时清运。=2\*GB3②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GB3③厨房油烟由烟道引至屋顶高空排放;地下车库废气通过2.5m以上高排气装置排放。=4\*GB3④风机等设备选用低噪声节能型风机,水泵及空调设备采取消声措施。泵房内墙按照运算结果考虑加设隔声材料。=5\*GB3⑤沿都市干道及片区内进行立体绿化,以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阻碍。=6\*GB3⑥片区内建筑外立面幸免采纳大面积玻璃幕墙,减少光污染。2.5工程施工方案2.5.1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过程组要为旧建筑的拆迁、土地平坦、打桩测桩、建筑物土建施工、道路绿化灯公共设施建设及内外装修等。要紧采纳机械化施工,辅助以手工作业。2.5.2工程建设现状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开始拆迁;片区改造及道路建设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尚未开工建设。2.5.3土石方平稳及临时站场分布土石方平稳项目区现状差不多为宅基地,现状高程在8.6m~19.8m之间,呈西高东低之势,场地北面福厦路平均标高18.5m,东面荔城大道平均标高12.5m,南面荔园路平均标高9.5m,设计平均高程在14.5m左右,土石方量如下表。表2-6土石方平稳表单位:万m3挖方填方余方26万m314万m312万m取弃土场按照土石方量,本项目需要弃方12万m3,无需设置取土场。临近顶墩片区与本片区改造项目工期差不多一致,顶墩片区总体为缺方区,缺方量为49.344万m3,弃土可直截了当运往顶墩片区,差不多能够做到随挖随运,不设置弃土场。2.6改造前(现状)污染源分析2.6.1水污染源分析片区现状约1100户,约4000人,按照福建地区实际情形,住宅用户用水量取150L/人·d,污水排放系数0.8,总污水产生量约为480m3/d。污水水质情形见下表。表2-7生活污水水质项目pHCODBOD5SSNH3-N污水浓度(mg/L)6~950030040030现状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沿荔园路汇入棠坡排污沟,而后排入木兰溪北洋水系,排水去向见图5-2。2.6.2大气污染源分析(1)燃料废气现状片区住户生活用燃料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为主,燃烧后生成CO2和水蒸气以及少量氮氧化物,燃烧废气污染源强专门小。(2)油烟油烟要紧来自住户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油烟废气污染源强较小,专门难确定。目前住户油烟未经处理直截了当排放。(3)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恶臭目前生活垃圾随意抛洒房前屋后和荔园路边临时放开式堆放点,生活垃圾在堆存、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此类恶臭气体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2.6.3噪声污染源分析要紧为人流、商贸活动、交通等活动将产生社会噪声,社会噪声声级与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系数有关。2.6.4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运营期固体废物要紧是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现状片区人数约40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2t/d。堆放于房前屋后和荔园路北侧临时垃圾堆放点。2.6.5电磁辐射污染分析目前改造片区内无变配电设施,项目用电由邻近电网直截了当供给。2.7改造后污染源分析2.7.1水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施工污水要紧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清洗污水及构筑物施工时期来自建材、模板的清洗及供水系统的漏水。(2)施工生活污水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约200人,人均生活排水量定额为120L/d·人,生活污水量为24t/d。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BOD5170mg/L,SS180mg/L,NH3-N30mg/L。(3)其它施工污水运输汽车清洗污水要紧成分是悬浮物,SS的含量约为500~1000mg/L。来自建材、模板的清洗及供水系统的漏水产生量与施工现场治理水平关系较大,此类污水中要紧成分是悬浮物。施工污水经沉淀后回用冲洗用水或场地抑尘洒水。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霞林段。运营期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污水产生要紧来自住户生活污水、商业店面生活污水、公建污水。按照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1\*ROMANI类一般住宅和福建地区实际情形,本评判住宅用户用水量取150L/人·d,污水排放系数0.8,其它用水参照表2-5用水量系数,总污水产生量约为1023.5m3/d(绿化用水及道路、广场、地面停车位不排水)。污水经化粪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闽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表2-8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节选项目pH(无量纲)CODBOD5SSNH3-N一级B标准6~960mg/L20mg/L20mg/L8mg/L改造后安置片区水平稳见下图。825825660损耗165住宅住户用水660损耗165损耗2496120损耗2496120学校用水142.81023.5损耗35.7莆田市污水处理厂1279.2178.5142.81023.5损耗35.7莆田市污水处理厂1279.2178.5自来水公建用水自来水124.7损耗31155.7124.7损耗31155.7未预见用水图2-3水平稳图(单位:m3/d)2.7.2大气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施工期大气污染物要紧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来自于建筑物拆除、施工场地开挖平坦、运输土石方和建材砂土的漏洒、起尘材料堆存以及道路运输扬尘等,属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强及阻碍范畴详见环境空气阻碍评判章节。运营期(1)居住区住户燃气燃烧废气片区建成后,住户生活用燃气要紧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主,组分如下表。液化天然气以轻质烃类化合物为主,燃烧后生成CO2和水蒸气以及少量氮氧化物,燃烧废气污染源强专门小。表2-9福建液化天然气组分和燃烧特性参数一览表参数名称体积百分比(%)高热值(MJ/m3)低热值(MJ/m3)相对密度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氮气参数值96.641.970.340.150.940.4136.480.57(2)油烟要紧来自住户生活和饮食单位、学校产生的油烟,油烟是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住户油烟通过竖井烟道在楼顶高空排放,商业店面饮食业和片区学校鉴于灶头规模未定,对其油烟不作定量运算,要求设置油烟治理设置,通过专用烟囱排放,确保油烟达标排放。(3)车库废气车库对周围环境的阻碍与其运行工况直截了当有关,一样情形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为满负荷状况,此状况反映满负荷泊车时对环境的阻碍。按照规划方案设计和其它车库运行实际,此类状况不可能显现。第二种为高峰时段停车场及道路上车辆的污染源排放情形。第三种为白天平均流量(夜晚车流量较少,不必考虑)时的污染源排放情形。本评判以最大不利因素考虑,运算高峰时段时车库废气的阻碍。在高峰时段工况时,即集中在上午上班(7:30~8:30)或下午下班(5:30~6:30)的高峰时段,车流量按80%的满负荷泊车位计。停车场内的车辆运行速度小于5公里/小时,按照车库面积及出入口设计,车辆从启动到驶出车库或从进出车库至停靠在车位上平均运行时刻约为1分钟。=1\*GB3①汽车耗油量及废气污染物按照统计资料及类比调查,车辆进出停车库(车速小于5公里/小时)平均耗油量为0.2升/分钟,即0.15kg/min,汽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将向周围空气排放。同时在相同的耗油量的情形下,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还与空燃比有关(空燃比指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空气与燃油的体积比)。当空燃比较大时(大于14.5时),燃油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当空燃比较低时(小于14.5时),燃油不充分燃烧,将产生CO、NO2及HC等污染物。当汽车进出停车库时,平均空燃比约为12:1。汽车废气中CO、NO2及HC的浓度随汽车行驶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参考杭州市汽车尾气监测数据统计及有关资料,汽车在怠速行驶时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见下表。表2-10汽车废气中各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单位怠速备注CO%4.07容积比NO2%0.3容积比HC%0.12容积比=2\*GB3②汽车废气中污染物源强废气排放量:D=QT(k+1)A/1.29式中:D——废气排放量,m3/h;Q——汽车车流量,v/h;T——车辆在停车场运行时刻,min;K——空燃比;A——燃油耗量,kg/min。污染物排放量:G=DCf式中:G——污染物排放量,kg/h;C——污染物的排放容积比;f——质量和容积换算系数,kg/m3,fCO=1.25kg/m3,fNO2=4.14kg/m3,fHC=3.83kg/m3。由此可运算得到地下停车场高峰时段废气排放速率如下表2-11。表2-11高峰时段车库废气排放源强车库名称废气排放量(m3/h)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排放源强(g/s)霞林安置区地下车库484CO24.66.8NO26.01.7HC2.20.6车库阻碍时段较短,源强较小,车库通风系统每小时进排风6次。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由车库的排风系统引至上方休闲广场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一样在2.5m以上,高于人群呼吸带,且出口设计背向敏锐建筑物。(4)垃圾收集点恶臭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专门是在气温较高时,如果治理不当,生活垃圾在堆存、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要紧包括氨、硫化氢、硫醇类、酮内、胺类、吲哚类和醛类。此类恶臭气体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2.7.3噪声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噪声分析(1)安置片区施工噪声施工噪声要紧来源于施工机械,包括推土机、装载机、静压装机、振捣棒、吊车、升降机等以及各类运输车辆,这些机械车辆的动力性或机械性的噪声,同时噪声级都比较高,都会对周围居民和集中办公区产生一定的阻碍,专门是夜间施工。表2-12不同施工时期要紧噪声源强声级推测值施工时期声源测距声级(dB)土方时期推土机、挖土机、冲击锤、打桩机、运输车等5m100~105结构时期混凝土运送车、电锯、电焊机、振捣棒、模板撞击、电刨运输车等5m90~105装修时期电锯、电锤、手工钻、运输车辆、木工刨、木工电器等5m90~9运营期噪声分析运营期噪声要紧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居住区通风系统、泵房等配套设备噪声一些公建设施配置的通风系统、排风、排烟系统、泵房、备用发电机等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要紧设备噪声声级如下表:表2-13要紧机械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机械设备源强/dB(A)备注水泵70~80新风机组85~90要紧为车库更换新奇空气排烟系统70~80备用发电机85~90设置在变电室(2)社会噪声项目建成后因人流、商贸活动、交通等活动将产生社会噪声,社会噪声声级与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系数有关。2.7.4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施工期固体废物要紧由拆迁建筑垃圾、项目建设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组成。(1)拆迁建筑垃圾按照《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vol.14No4)中《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循环利用》,居民区建筑物拆毁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45t/m2,砖混结构建筑垃圾组成为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料分别占31%。38%、31%。初步估算,拆迁面积22万m2,拆迁建筑垃圾约31.9万吨,木料回收外买利用,废混凝土和废砖瓦约22.01万吨,密度约2.4t/m3,折合约万9.17万m3。(2)施工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产生系数为20~50kg/m2,片区改造总建筑面积265370m2,按照清洁工艺考虑,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5307.4t。(3)生活垃圾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施工的人员按200人,按照我国生活污染物排放系数,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最大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0kg/d;定点堆放,托付环卫部门处理。运营期运营期固体废物要紧是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建成后,片区居住人数可达55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4t/d。安置片区设有移动式垃圾集中点,运营期间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袋装收集,由环卫部门每天定时收集后运往运往大湖垃圾填埋场填埋。2.7.5电磁辐射污染分析施工期施工期项目用电从邻近电网接入,不设置变配电设施。运营期运营期改造片区设置10KV配电室,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判标准,0.1mT(100μ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判标准。参照上海市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在承担《上海市变电站环境爱护设计规范研究》中的监测结果,室内变电站(进出线采纳地下电缆),不论电压等级高低,其墙体(或围墙)外1米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综合电场强度大致处于同一范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某500千伏室外变电站工频电磁场测试的结果:围墙外2m,工频电场强度0.03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05μT;110千伏室内变电站的电磁辐射测试结果:围墙外2米,工频电场强度0.0009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02μT;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变电站与周围环境爱护敏锐目标的爱护间距尚未明确规定,上海市环保局与电力部门按照多年实际监测结果,对变电站与周围环境爱护敏锐目标设定了爱护间距,见下表。表2-14变电站与周围敏锐目标爱护间距变电站电压220KV110KV35KV10KV爱护间距20m15m15m8m本项目10KV配电室距离西侧住宅楼35m,南侧社区会所10m,东侧居民楼26m,可满足爱护间距8m的要求,且改造片区10KV配电系统为地下室内配电室,其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对周边居民差不多无阻碍。2.8片区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形汇总2.8.1片区改造前(现状)污染源汇总表2-15现状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污染物生活污水固体废物排放量CODBOD5SSNH3-N单位万t/at/at/a排放量17.5287.6052.5670.085.261168去向未经处理排入邻近木兰溪北洋河网凌乱临时堆放,后由环卫部门运至大湖垃圾填埋场2.8.2片区改造污染源汇总施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下表。表2-16施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污染物生活污水施工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单位t/dkg/d万吨排放量2416022.54去向经处理后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大湖垃圾填埋场部分运往顶墩片区作为低洼路基填方,剩余部分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部门申请指定地点堆放运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下表。表2-17运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污染物生活污水车库汽车尾气固体废物排放量CODBOD5SSNH3-N排气量CONO2HC单位万t/at/a万m3/at/at/a排放量37.3622.417.477.472.9935.33217.964.381.611606去向由市政污水管网汇入闽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大气大湖垃圾填埋场2.8.3片区改造前后污染源对比片区改造前后污染源对比见下表。表2-18片区改造前后污染源对比项目片区改造前片区改造后变化情形废水废水量(万t/a)17.5237.36+19.84COD(t/a)87.6022.41-65.19BOD5(t/a)52.567.47-45.09SS(t/a)70.087.47-62.61NH3-N(t/a)5.262.99-2.27处置方式未经处理直截了当排放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排污方式改变,污染物量大大减少废气燃料废气及油烟直截了当排放经竖井引至楼顶排放改造后躲开人群呼吸带,高空集中排放。车库废气CO(t/a)无17.96+17.96NO2(t/a)无4.38+4.38HC(t/a)无1.61+1.61固体废物生活垃圾(t/a)11681606+438处置方式凌乱临时堆放,后由环卫部门大湖垃圾填埋场定点堆放,定时收集,由环卫部门运往大湖垃圾填埋场片区改造后定点堆放,定时收集,无凌乱堆放现象。2.9产业政策分析2.9.1有关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名目》(2005年)中对都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开发类的有关产业政策包括:=1\*GB3①鼓舞类: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都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2\*GB3②限制类: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国土资发〔2006〕296号《限制用地项目名目(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名目(2006年本)》中关于房地产开发的有关政策包括:对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指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低于1.0、单套住房建筑面积超过144平方米的住宅项目)限制供地、对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禁止供地。国办发[2005]2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固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固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建住房〔2006〕165号《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房地产建设项目提出以下要求:重点进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一般商品住房;自2006年6月1日起,各都市(包括县城)年度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各级都市人民政府要编制住房建设规划,明确“十一五”期间,专门是一般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目标,并纳入当地“十一五”进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提出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提升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制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服度;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住宅建设应规模化,并与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配套,提升住宅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9.2本项目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片区本期开发以安置区为主,总容积率为1.71,不属于别墅区建设项目和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不在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之列。此外,项目以较高的标准规划、设计,旨在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制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服度;配套商贸设施面向周边社区,力争配套建设的社会化,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片区拆迁面积22万m2,安置房建筑面积24507m2,剩余住房将作为商品房外售。建议售房期间以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套型房作为商品住房,操纵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达到70%以上;并依据国办发[2005]2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固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切实稳固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进展。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10片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按照平面设计图,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如下:(1)总平面布置片区被规划的延寿路分为南北两区,总体形成“两轴、两组团”的格局。“两轴”指位于用地中部的中心景观轴和贯穿片区东西的延寿路,南北向的中心景观轴和东西向的延寿路在片区中部交汇。“两组团”指延寿路北侧的A组团(收储拍卖地)和南侧的B组团(拆迁安置用地)。B组团以中心广场为节点呈放射状分布,每个组团均有自己的院落绿地,实现小区景观的户户均好性。在B组团建有3层会所、活动中心,会所前设有中心花园和亲子乐园。A组团与B组团形成相对独立的庭院设计,弱化了拟建延寿路的分隔效应。小学和幼儿园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交通噪声阻碍,将运动场与球场布置在靠近都市道路侧,将教学楼布置靠近居民楼侧,布局合理。(2)采光通风=1\*GB3①日照在住宅布置中,充分利用太阳方位角的变化,建筑差不多采纳南北朝向,采纳灵活多样的布置。楼间距在设计时考虑了高层建筑的遮阳咨询题,设置足够楼间距,设置空间绿地和建筑小品,不仅幸免光遮挡,提升了日照质量,而且丰富了空间环境;同时,宽敞的楼间距对高层建筑局地风也有一定抑制减缓作用。=2\*GB3②通风一样来讲,开敞的空间比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性能好,点式住宅比条式住宅通风好。按照平面布置图,建筑以品字式点式建筑和短条状建筑为主,设置足够楼间距,增加了室外空间的通透性。项目的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的日照、朝向,以习惯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3)交通组织片区内道路组织在与都市保持方便联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车、步行系统。片区内道路分为三级,即6m宽车行主干道、3~4m宽环形组团道路与树枝状宅间步行道路。自由爽朗的曲线形尽可能幸免人行和车行系统的平行设置,增加步行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同时可满足小区交通和消防的要求。片区停车场要紧采纳地下车库停车方式,地面仅在规定区域设置个别临时停车位。(4)绿化布局在视觉中心处设计都用景观节点的绿化手法加以突出;区内各道路边,楼与楼之间的绿化,种植南方树种起到烘托片区绿化品质的作用;片区内设置有集中绿地、休闲广场及等,沿路和广场设置雕塑、建筑小品、座椅和花架等设置。精心的绿化布局大大地改变了高层建筑相互间关系单一地不足,同时又有利于组团功能地分区、围合空间形成、景观层次突出、居住环境美化。(5)环境资源和公共空间的均享第一放射状的规划结构保证了每栋住宅对道路公共设施等拥有相近的方便性;其次规划通过设置线性绿化(如景观道路、绿化轴线等),使绿地尽可能的平均分布。强化半私密空间的设计,做到“户户有景”。按照上面分析,片区平面布局合理。2.11清洁生产分析针对房屋建设和道路建设未有清洁生产标准和指标,作为大量消耗资源、阻碍环境的建筑业,清洁生产过程要紧在施工时期,因此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治理、环境爱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爱护六个方面组成。2.11.1施工治理组织治理(1)建立绿色施工治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制度与目标。(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治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规划治理(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GB3①环境爱护措施,制定环境治理打算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爱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GB3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GB3③节水措施,按照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GB3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GB3⑤节地与施工用地爱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实施治理(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治理,加大对施工策划、施工预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时期的治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评判治理(1)对比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成效及采纳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人员安全与健康治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爱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阻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显现时提供及时救助。(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大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治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2.11.2环境爱护扬尘操纵(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当设置洗车槽。(2)土方作业时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时期,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纳容器吊运。(3)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操纵打算。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作业。噪声与振动操纵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幸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现场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光污染操纵(1)尽量幸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幸免电焊弧光外泄。水污染操纵(1)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2)爱护地下水环境。采纳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幸免地下水被污染。(3)关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土壤爱护(1)爱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腐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