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48分)图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6°S,58.4°W)某中学足球场及旗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仅考虑太阳方位的影响,该校足球队员在7月份训练射门时,令负责扑球的守门员明显感觉阳光刺眼的球门位置和时间(当地时间)为(

)A.甲,16点 B.乙,16点 C.甲,4点 D.乙,10点2.7月,校内旗杆正午影长及一日内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变化情况分别为(

)A.影子变长,角度先变小后变大 B.影子变长,角度变大C.影子变短,角度变大 D.影子变短,角度先变大后变小径流的形成与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候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下图是M河两次相同降水量条件下形成的流量过程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区域气候因素是影响径流的决定因素,其中降水过程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速度慢 B.T1的降水强度大C.T2的降水强度小且历时长 D.T2的降水损失大4.M河的流量过程曲线T2出现的频率很高,推测M河所在流域形状为A.B.C.D.5.M河流域内的下列人类活动对M河径流形成影响程度最小的是(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坡地改梯田 D.农地覆盖地膜山地高原等大地形区对天气系统的运动有重要影响。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某年1月12日等温线随海拔变化状况(单位:°C),图b示意同一时间风速随海拔变化状况(单位:m/s,正值和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导致该日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云层厚度②地形③太阳辐射④气团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若甲、乙两侧的气团势力相当时,该日图示地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A.锢囚锋 B.冷锋 C.高压 D.准静止锋8.该日后一段时间零风速线缓慢向高海拔抬升,其主要原因是(

)A.暖空气抬升 B.冬季风减弱 C.冷空气堆积 D.光照增强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9.若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则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⑤②④③⑥① B.⑤③④①②⑥ C.⑤③④②①⑥ D.⑤②④③①⑥10.若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侵入岩中有明显气孔构造 B.T至M过程,河流流速减慢C.K至G过程,海平面上升 D.G岩层由板岩经高压变质而来海雾是在海洋影响下出现在低层大气中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海域某次海雾形成过程及大气水平和垂直温度变化,图中海洋锋是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北部雾区相比,南部雾区有层云的原因可能是(

)A.有上升运动的气流 B.逆温层厚度小但强度强C.气流下沉运动更强 D.海洋冷水团降温效应强12.除利于海雾形成外,图示海洋锋附近海域(

)A.海水较周围海区稳定 B.渔业资源贫乏C.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小 D.营养盐类富集跃岸响应是指海岸沙丘在垂直海岸方向上对风暴潮的响应,主要通过风暴潮前后海岸沙丘横向剖面的变化来反映。海岸前丘的后退可分为陡坎形式和漫越形式。漫越形式为前丘整体后移且剖面高度降低甚至直接夷平,沉积物向陆地堆积,形成漫越扇、漫越阶地和片状冲刷等多种漫越地貌。下图为漫越地貌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漫越地貌对风暴潮响应最显著的是(

)A.漫越扇 B.漫越阶地 C.片状冲刷 D.沙丘顶部14.漫越扇的发育特征是(

)①向海一侧侵蚀,向陆一侧堆积②向海一侧堆积,向陆一侧侵蚀③向海一侧坡度陡,向陆一侧坡度缓④向海一侧坡度缓,向陆一侧坡度陡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期望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某地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地带,岷江冷杉是主要建群树种之一,红杉常在冷杉林上部边缘形成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岷江冷杉和红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图示意岷江冷杉、红杉的年轮指数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2011--2019年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推测该地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热量 C.土壤 D.水分16.按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当地最可能出现(

)A.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C.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D.红杉林树木密度增加二、综合题(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对流层中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当地面气温高于0℃时,在空中就会出现0℃等温面,该等温面高度称为0℃层高度(单位为米)。图为亚洲部分地区夏季多年平均0℃层高度分布图,监测发现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夏季0℃层高度显著上升。(1)描述图示区域夏季0℃层高度空间分布特征。(4分)(2)有分析认为青藏高原夏季0℃层高度的变化将影响东亚季风环流的强度,从而使高原东部边缘降水增加,请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3)从大气直接热源的角度,分析与同纬度相比,青藏高原夏季0℃层高度形成高值中心的原因。(4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坡向主要通过改变温度和湿度来对植被及土壤养分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菜县对不同坡向某类植被生长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探究发现:相对背阳坡面,朝阳坡面植被地上部分的长势较好,地下部分的长势较差。下图示意不同坡向面土壤的有机碳含量。(1)推测此类植被的生长习性,并分析朝阳坡面植被地上部分的长势较好的原因。(4分)(2)对比朝阳坡面和背阳坡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性并分析原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的小丘。冻胀丘是寒区工程常见的一种次生病害。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材料二:赛里木湖为伊犁河谷山间湖,盛行西北风。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适宜冬季放牧),凹地底部杂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冻胀丘;赛里木湖南侧的乙地山坡也发现了类似冻胀丘,且比甲地的冻胀丘分布面积更大、阵列更整齐。甲、乙两地的冻胀丘内部结构有腐殖质层、冰层和冻土层等,冻胀丘上冬季分别生长着牧草和牧草苔藓。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周边的地形及甲、乙两处的冻胀丘景观照片。(1)分析赛里木湖周边易形成冻胀丘的原因(6分)(2)分析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6分)(3)分析赛里木湖周边苔藓广布而甲地却鲜有分布的气候原因(6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江西省的三清山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拥有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该地的花岗岩山体发育有多组水平节理和垂向节理(节理:岩石裂隙)。山体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地貌景观。“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爆、云海雾涛”并称三清山园区四绝。图为三清山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1)结合示意图,从内外力的角度描述花岗岩造型石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三清山多云海的自然原因。(6分)答案一、选择题(48分)1.B2.C3.A4.B5.D6.C7.D8.C9.C10.B11.A12.D13.C14.C15.D16.C二、综合题(52分)17(12分).(1)夏季0℃层高度从5000米以上降到3500米以下,整体由南向北随纬度升高而递减;青藏高原地区,0℃层高度大于5500米,为高值中心。(2)青藏高原夏季0℃层高度显著升高,说明夏季高原近地面气温升高显著,上升气流增强,近地面气压更低,与太平洋的气压差增大,使得太平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增强,携带水汽增多,在高原东部遇地形抬升,降水增加。(3)地面辐射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青藏高原原面较同纬度地区地面海拔更高,相同海拔大气距热源更近,吸收地面辐射热量更多,相同海拔气温更高,相同气温海拔更高,故0℃层高度更高形成高值中心。18(10分).(1)耐寒、耐旱。朝阳坡面辐射较强(光照较充足),近地表温度较高,促进光合作用进行,使得植物生长集中在地上部分。(2)朝阳坡面有机碳含量高于背阳坡面;朝阳坡面的植被长势较好,生物量更大,提供的枯落物更多;且温度相对较高,在高寒环境下有利于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形成腐殖质,所以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19(18分).(1)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层分布广;水域面积广,增强了周边的空气湿度,有效增加了降水;植被覆盖率增加,下渗增强,地下水丰富。(2)与甲地相比,乙地:坡面地形更开阔;

离湖泊更近,水汽更充沛;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植被覆盖广,腐殖质层分布较广,土层含水量较多,冻土发育较好且分布较广;地下水较多,容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层(任答三点)(3)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较高,蒸发较强;生长环境比较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