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闲说①王建桃花百叶②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歌头③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④日日新。鼓动六街⑤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注】①诗歌创作背景在唐代,尤其是中唐后,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互竞豪奢,逸乐成风。②桃花百叶:重瓣桃花。③歌头:歌舞。④鬓样眉心:发式和眉妆。⑤六街:唐朝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街,这里指代整个长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起笔突兀,写桃花百叶而不成春,寿鹤千岁而未成神,引发读者的兴趣。B.颔联以鹦鹉、牡丹二事写出了唐代豪门贵族生活奢靡、违背常理的社会现象。C.第五句描写的状况可与白居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相印证。D.最后一句批判了当时某些模仿狂人的人,因为他们屡教不改,一相遇就模仿。16.诗歌题为“闲说”,实则不“闲”,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山坡羊·燕城述怀刘致云山有意,轩裳①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②。得,他命里;失,咱命里。【注】①轩裳:即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此指入仕取得功名官位。②物理:天理,规律。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山”,高耸入云之山或世外仙山,这里指隐者所居处的远离尘世的地方。B.“被西风吹断功名泪”一句,将摧折人才的制度比喻成穷凶极恶的“西风”。C.“去来兮”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之语,表明了只想淡泊功名、归隐田园之愿。D.曲中所表达的顺天从命的情绪略显消极,但却是作者受到打击后的真实反应。16.我国现当代著名词曲学家任中敏注评此曲:“小曲浅近直白,直抒胸臆,道出了元代失意文人的共同心声。”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减字木兰花①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②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③要教郎比并看。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①此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②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③徒:只、但。15.下列对第一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春”字可指花,也可借指生机盎然的春光,令人产生遐想,颇具美感。B.“泪染轻匀”二句前句为实,摹写花上的露珠;后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C.下片以曲笔刻画内心:表面上说怕郎猜疑,实际是揣度郎心,显得轻灵有致。D.这首闺情词写买花、赏花、戴花、比花,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颇为浓郁。16.这两首词都写到了花,两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秋前风雨顿凉范成大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照应题目,写刮起风、下起雨,让人感觉凉爽,秋天无须催促便如期将至。B.颔联上句以人喻物,下句以物喻物,以形象的笔触写出了暑去秋来的季节变化。C.颈联写亲近酒杯触发了诗人作诗与读书的兴致,而“病眼”一词指向诗人自己。D.尾联诗人观察到傍晚时分云气正浓,犹如乱峰堆砌,于是预测说“明日更凉”。16.诗人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诗,请简要分析。(6分)浙江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小重山(南宋)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以“柳暗花明”意象渲染了暮春景象,以“已抽簪”比喻红芍药已然含苞待放,可谓形象之极。B.“迟迟日”是说当日阳光迟迟不出,故有下文的“一分阴”,而“一分阴”又暗合下阕“无寻处”之情。C.“时序”指时令,“且”字流露欣喜之情;“旧游无处不堪寻”意味着旧游仍在,然而一切已物是人非。D.下阕采用先扬后抑笔法使情感呈现跌宕之势,先写沉醉眼前春光之美,终写岁月催人老、初心未酬之悲情。16.对于原诗“雨余风软碎鸣禽”,明代学者陈霆评改此词为:“鸣禽曰碎,于理不通……何不曰‘碎鸣音’也?”他的评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古代诗歌阅读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闲说①王建桃花百叶②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歌头③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④日日新。鼓动六街⑤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注】①诗歌创作背景在唐代,尤其是中唐后,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互竞豪奢,逸乐成风。②桃花百叶:重瓣桃花。③歌头:歌舞。④鬓样眉心:发式和眉妆。⑤六街:唐朝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街,这里指代整个长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起笔突兀,写桃花百叶而不成春,寿鹤千岁而未成神,引发读者的兴趣。B.颔联以鹦鹉、牡丹二事写出了唐代豪门贵族生活奢靡、违背常理的社会现象。C.第五句描写的状况可与白居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相印证。D.最后一句批判了当时某些模仿狂人的人,因为他们屡教不改,一相遇就模仿。16.诗歌题为“闲说”,实则不“闲”,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1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因为他们屡教不改,一相遇就模仿”错误,诗人是借“总是学狂人”,批判富贵人家以“狂”为美、肆意夸豪斗富的社会风气。16.(1)“闲”:①内容的“闲”,以鹦鹉、牡丹、歌舞、梳妆四件事写豪门贵族的奢靡生活;(2分)②语言的“闲”,语言通俗,轻松,活泼,似褒而实贬,似谀而实讽。(2分)(2)“不闲”:主旨上,讽刺、批判了中唐时期上层社会夸豪斗富、追逐享乐的风气。(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从内容的角度看,颔联“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是说“秦州、陇州一带盛产鹦鹉,名贵一时,豪门显贵竞相购买牡丹,不惜倾家荡产”;颈联“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是说“歌舞相随,一遍又一遍,每回都不重样,梳妆打扮、修鬓描眉,模样天天翻新”。作者以鹦鹉、牡丹、歌舞、梳妆这类生活琐事,表现了当时豪门贵族的奢靡生活,这体现了内容的“闲”。从语言表达角度看,作者用带有调侃意味的“闲说”为题,又用诙谐活泼的语言,如“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调侃当时豪门贵族竞逐豪奢生活的现状;尾联“鼓动六街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是说“京都天街鼓声响动,只见人们骑马出游,人们相逢眉飞色舞,总是学着狂人一般”,进一步表现出当时的世风浮躁。本诗的语言通俗,轻松,活泼,似褒而实贬,这体现了语言的“闲”。从表现主旨的角度看,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含蓄。诗的内容严肃而重大,批判富贵人家骄奢淫逸,追逐无限度、无止境的享乐。但在表现时却含而不露,如同诗题所云,似乎是在“闲说”,一切都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了出来,字里行间似乎还带有夸赞的意味,但又绵里藏针,似褒而实贬,讽刺、批判了当时上层社会骄奢淫逸、追逐享乐的风气。可见,本诗的主旨实在是“不闲”。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山坡羊·燕城述怀刘致云山有意,轩裳①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②。得,他命里;失,咱命里。【注】①轩裳:即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此指入仕取得功名官位。②物理:天理,规律。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山”,高耸入云之山或世外仙山,这里指隐者所居处的远离尘世的地方。B.“被西风吹断功名泪”一句,将摧折人才的制度比喻成穷凶极恶的“西风”。C.“去来兮”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之语,表明了只想淡泊功名、归隐田园之愿。D.曲中所表达的顺天从命的情绪略显消极,但却是作者受到打击后的真实反应。16.我国现当代著名词曲学家任中敏注评此曲:“小曲浅近直白,直抒胸臆,道出了元代失意文人的共同心声。”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15.C【解析】“只想淡泊功名”错,作者表达了归隐之志,看似淡泊,实则是自我解嘲的无奈怨叹。16.①语言浅近直白,全曲“有意”“无计”“西风”“青山”“功名”“得失”等用语浅易,通俗易懂;②抒情直接坦率:曲中所直接表达的,既有无计追求功名的痛苦,又有决意归隐的浩叹;③所抒之情具有时代特征:本曲表达了生不逢时、进阶无路的哀痛与被迫认命、归隐云山的愤懑,这种情感不仅属于作者自己,也是元代失意文人所普遍怀有的。(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减字木兰花①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②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③要教郎比并看。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①此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②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③徒:只、但。15.下列对第一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春”字可指花,也可借指生机盎然的春光,令人产生遐想,颇具美感。B.“泪染轻匀”二句前句为实,摹写花上的露珠;后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C.下片以曲笔刻画内心:表面上说怕郎猜疑,实际是揣度郎心,显得轻灵有致。D.这首闺情词写买花、赏花、戴花、比花,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颇为浓郁。16.这两首词都写到了花,两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15.B【解析】“前句为实”错,“泪染轻匀”是词人的想象。16.①《减字木兰花》以含苞欲放、披霞带露的红花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借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出作为新嫁娘的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妒的心理;借花的娇艳和对夫君的娇嗔表达了对爱情的热情、执着的追求。②《一剪梅》借香残、飘零红荷表现分离的孤寂、痛苦;借对落花的怜惜表达了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闲愁;借花的飘零,表现了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每点3分)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秋前风雨顿凉范成大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照应题目,写刮起风、下起雨,让人感觉凉爽,秋天无须催促便如期将至。B.颔联上句以人喻物,下句以物喻物,以形象的笔触写出了暑去秋来的季节变化。C.颈联写亲近酒杯触发了诗人作诗与读书的兴致,而“病眼”一词指向诗人自己。D.尾联诗人观察到傍晚时分云气正浓,犹如乱峰堆砌,于是预测说“明日更凉”。16.诗人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诗,请简要分析。(6分)15.B【解析】“以物喻物”错,下句应为以物喻人。16.①首联、颔联写风雨驱走暑气,天气变凉爽,暗含喜悦之情;②颈联写饮酒、作诗、读书的活动,表现喜悦之情;③尾联写预料明日天气更加凉爽,体现了喜悦之情的延续。(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浙江省2024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小重山(南宋)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以“柳暗花明”意象渲染了暮春景象,以“已抽簪”比喻红芍药已然含苞待放,可谓形象之极。B.“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迎新画画活动方案
- 教师品牌活动策划方案
- 擦皮鞋惠民活动方案
- 教师破冰活动活动方案
- 抽奖转发活动方案
- 摄影体验活动方案
- 教研讲坛活动方案
- 摄影活动采风活动方案
- 手工图书售卖活动方案
- 护理服务演讲活动方案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2025年中国失重秤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学校展厅改造方案(3篇)
- 上海虹口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天台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英语高考真题含解析
- 2024年民族出版社招聘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真题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骨科植入器材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