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主旨]古今中外的医疗与公共卫生1.古代:疫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古人在疫病的防治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表现出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近代: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医学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3.现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对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起到关键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疫病的定义
现代医学所说的流行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疫病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一般泛称为疫、疠、疫疠、瘟、瘟疫、温病、伤寒、时气等,其中以“疫”最为常见。“疫者,民皆病也。”——许慎《说文解字》“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上经.尚时》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历史上的疫病
▲中医药的成就▲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知疫:“疫者,民皆病也。”抗疫:“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历史上的疫病
▲中医药的成就▲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知疫:“疫者,民皆病也。”抗疫:“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天
花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为感染者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感染患者通常在3到5天内就会死亡。病人去世以后,病毒依然能存活数月之久。重大疫病介绍顺治十四个儿女中,四个皇子、五个皇女都死于天花,第三子玄烨得过天花,获得免疫力,被立为皇位继承人,是为康熙皇帝。—整理自《清史稿》
材料《圣祖廷训格言》记载,康熙在其晚年曾说:“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
西班牙流感1918年-1920年,爆发全球性H1N1甲型流感,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也间接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各国已经没有额外兵力作战。黑死病: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被称为黑死病。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材料抱阳生在《甲申朝事小计》卷6中提到崇祯十六年二月的北京城,“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1、历史上的疫病种类史实天花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俄国彼得二世、法国路易十五及清代的康熙皇帝等得过天花。普通老百姓不计其数鼠疫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黄热病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欧洲肆虐两个世纪斑疹伤寒20世纪早期,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2、历史上疫病的影响(1)使人类饱受疫病折磨,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使人口大量死亡,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例如,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欧洲人口死亡过半。(3)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例如,雅典爆发鼠疫,伯里克利未能幸免,雅典政治走向明显转变;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等。3.历史上疫病的防治措施
措施及成就古代重视公共卫生①古罗马: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②古中国: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防治疫病的方法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为防治天花,中国古人发明了人痘接种。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①古罗马:医院收治疫病患者;②古中国: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措施及成就近代①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②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③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链接1:西班牙大流感的影响(1)千万人口的丧生,客观上加速了一战的结束;(2)推动了现代传染疫病的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大大提高疫情防治的疗效。(DNA携带遗传物质、青霉素、口罩的佩戴等)(3)加速了西方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发展;(4)开启了传染疫病的国际合作,一战后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新阶段的到来。
链接2:古代疫病的影响1.经济: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粮食短缺,饥荒严重。2.政治: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3.思想:精神冲击,信仰危机,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4.社会:社会秩序混乱,道德危机,政局动荡,国家衰落。5.军事:瘟疫横行使得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了疾病的传播范围。6.医学: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7.观念: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的疫病
▲中医药的成就▲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知疫:“疫者,民皆病也。”抗疫:“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时期代表成就战国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战国至西汉间《黄帝内经》总结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晚期华佗创制“麻沸散”及“五禽戏”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北宋针灸铜人针灸教学模型的使用,体现了中医针灸学临床实践与教学的发展水平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时期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在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总结临床经验;(2)设立中医院、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3)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4)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离出青蒿素;(5)21世纪,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做演讲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素抗疟启发,从青蒿素中分离有效抵抗疟疾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自信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链接1: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我国古代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农耕经济发达。2.政治因素:大多数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体制的推动。3.文化因素:统治者重视医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儒家经世致用,明德修身以及仁政民本思想的影响;道家阴阳调和辨证思想的影响。
链接2: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的特点
1.受西方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逐渐近代化。
2.具有渐进性、复杂性的特点。
3.不断发展完善。
4.区域发展不平衡。
5.深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6.出现中西医并存的新格局。
7.逐渐理性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链接3:近代中西医之争1.近代中西医之争的影响:(1)经历了与西医的抗争,中医界加强了团结,改变了原来中医界的内部关系和职业精神。(2)中西医论争使得中医开始自觉进行科学化的尝试,进行中西医结合与汇通。(3)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2.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1)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西医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上的疫病
▲中医药的成就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知疫:“疫者,民皆病也。”抗疫:“大医精诚,止于至善。”1.西医的特点:
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过程: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医加快系统的学习和认识。具体表现西式医院建立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建立它们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①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链接1:中西医的特点及认识(1)特点:
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以草药为主,药食同源,注重养生。
西医:局部定位,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2)认识:
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会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承包合同】园林绿化工程承包合同
- 2025企业办公租赁合同模板(标准版)
- 合同之刮瓷施工合同
- 家具设计中的颜色心理与实际应用考题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内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的结合考核试题及答案
- 搜狗ios面试题及答案
- 生鲜新零售供应链信息化与冷链物流智能配送系统案例分析报告
- 思辨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合资公司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2025年中国电子产品租赁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亮白防蛀固齿牙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珠宝并购策略优化-全面剖析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4 单元练习卷
- AI时代职业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 例析与指导 试卷示例题
- 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学
- 回收设施布局与优化-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