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初三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26道题)g=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相符的是()A.伽利略创立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C.爱因斯坦建立了量子力学 D.阿基米德发明了电话【答案】B【解析】【详解】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有力的论证和宣扬日心说,故A不符合题意;B.牛顿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定律,故B符合题意;C.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和提出了相对论,故C不符合题意;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物理兴趣小组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了一下估测。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8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0mm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C.人步行速度约1.2cm/s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0g【答案】B【解析】【详解】A.年级物理课本长约L=18cm=180mm故A不符合题意;B.一名中学生质量约为,体重约为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家威杏MXSJ663故B符合题意;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110cm/s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及参照物的选取,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运动的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的【答案】B【解析】【详解】A.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位置相对不变,故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故A错误;B.当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完成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核心舱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C.升国旗时,以大地为参照物,国旗与地面发生位置变化,所以可以国旗逐渐升起,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体现出舟中人相对于高山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山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4.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2∶3 B.8∶3 C.1∶6 D.6∶1【答案】C【解析】【详解】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传播速度D.“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答案】D【解析】【详解】A.“鱼洗”发出的声音可以靠空气传入人耳,故A错误;B.“鱼洗”发出嗡喻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变大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详解】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像的大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B错误;C.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正确;D.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7.下列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灯光下的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图乙,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图丙,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图丁,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A.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看起来的“鱼”比较浅,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色散,故D错误。故选B。8.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D.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答案】A【解析】【详解】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为G=mg,即地面某位置处,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物体仅是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月球上物体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所以物体到达月球后,其受到的重力减小,故B错误;C.天平是利用压力等于重力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弹簧测力计可以通过弹簧形变的大小反映拉力的大小;月球引力虽然小于地球,但物体和砝码受到的引力减小程度相同,所以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故C错误;D.kg是质量的单位,N是力的单位,故不能说1kg等于10N,故D错误。故选A。9.下列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A.甲乙 B.甲丁C.丙丁 D.乙丁【答案】D【解析】【详解】手上涂防滑粉、鞋底有花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甲、丙不符合题意;在冰壶运动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壶和冰之间产生水,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乙符合题意;轴承中装有滚珠,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力。故丁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A.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用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对船桨有一个反作用力,正是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船向前行,所以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桌面对水杯的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密度 B.甲、乙密度之比C.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 D.乙的质量为5g时,乙的体积是【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图可知,当甲的质量为m甲=4.0g时,其体积为V甲=2.0cm3,根据可得,甲的密度为故A错误;B.由题图可知,当乙的质量为m乙=4.0g时,其体积为V乙=1.0cm3,根据可得,乙的密度为则甲、乙密度之比为故B错误;C.由题图可知,当甲、乙的质量都为4.0g时,甲的体积为2.0cm3,乙的体积为1.0cm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故C错误;D.当乙的质量为5g时,根据可得,乙的体积为故D正确。故选D。12.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西运动D.前4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答案】C【解析】【详解】A.第2s末以后物体乙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甲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末甲是速直线运动乙静止,此时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故B错误;C.前2s内在相同时间内,乙物体运动的距离大于甲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西运动,故C正确;D.前4s内,根据速度公式求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3.(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______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所在的位置。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2)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s;(3)如图3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mL。(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重力,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N。【答案】①.量程②.B③.2.20④.220.5⑤.18⑥.4.6【解析】【详解】(1)[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2]为了减小误差,放置刻度尺时,要把刻度贴近被测物体,所以B的方法是正确的。[3]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B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要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记为2.20cm。(2)[4]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分针超过3分半,故秒针指在10.5s处应读40.5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40.5s=220.5s。(3)[5]量筒读取凹液面处,分度值为1mL,故读数为18mL。(4)[6]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故读数为4.6N。14.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
m/s,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因为是这朵花反射___________
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_____
色,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答案】①.3.0×108②.红③.黑④.凸面镜【解析】【分析】【详解】[1]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太阳光照在红色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3]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将呈现黑色。[4]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因为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起到扩大视野作用。1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情形,折射角为______°,分界面______(填“上”“下”“左”或“右”)侧为空气。【答案】①.60②.左【解析】【详解】[1]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折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故可知C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PQ为界面,MN为法线,折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OA与OM的夹角,为60°。[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60°,故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即左侧为空气。16.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合_____g/cm3,质量为900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kg,体积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①.0.9g/cm3②.0.9kg③.变小【解析】【详解】冰的密度是;900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仍为;由公式可知,m一定,当ρ变大时,V将变小,即体积将变小.17.甲、乙两实心铁块,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若甲截去,乙截去,则余下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答案】①.1∶3②.1∶1【解析】【详解】[1]甲、乙两实心铁块,密度相同,所以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1∶1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1∶3由可知,质量之比为m甲∶m乙=ρ甲V甲∶ρ乙V乙=(1×1)∶(1×3)=1∶3[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甲和乙密度之比仍为ρ甲∶ρ乙=1∶118.甲图中,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结果她远离墙运动起来,这表明___________。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答案】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形状③.运动状态【解析】【详解】[1]甲图中,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小红给墙一个力,墙也会给小红一个力,使她远离墙运动起来,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3]乙图中熊猫给竹子一个力,使竹子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丙图中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9.如图所示,当推力增大到8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当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__N。【答案】①.8②.8【解析】【详解】[1]当推力增大到8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不变,为8N。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20.如图,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G,摩擦力f,以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答案】【解析】【详解】木块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木块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可以过木块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点在木块的重心,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所以,可以过木块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作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如下图所示:21.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最终过凸透镜的右焦点射出,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S点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解析】【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由图可知,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过焦点,则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应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该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O,连接S与入射点O,可得最初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器材有木板、木块、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和___________测量平均速度。(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3)实验中为了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_。(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_cm;tAB=___________s;vAB=___________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是在做___________运动。,(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全程段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答案】①.停表②.v=③.小④.时间⑤.40.0⑥.2⑦.0.2⑧.加速直线⑨.大【解析】【详解】(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长度和时间,需要刻度尺和停表,故实验中还缺少停表。(2)[2]“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3)[3][4]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小车速度变化越慢,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测量时间的误差较小。(4)[5][6][7]已知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sAB=100.0cm-60.0cm=40.0cm时间为tAB=15∶35∶22-15∶35∶20=2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5)[8]由实验看出,BC段的路程大,时间少,由v=知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说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是在做加速直线运动。(6)[9]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计时的时间会比实际的时间短,由v=可知,测得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将会偏大。23.某物理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位于光具座B点时,通过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2)当蜡烛位于A点时,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要想使像变大一些,可以将蜡烛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3)当蜡烛位于D点时,通过调节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利用蜡烛放在______(选填“A”“B”“C”或“E”)点是放大镜成像原理。(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一只飞蛾飞落在凸透镜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选填“会有飞蛾的像”、“会出现飞蛾的影子”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一些”)【答案】①.同一高度上②.10③.缩小④.右⑤.不能⑥.E⑦.烛焰的像变暗了一些【解析】【详解】(1)[1]为了使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位于光具座B点时,通过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等大的像,则此时蜡烛们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即二倍焦距为20cm,所以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2)[3]当蜡烛位于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要想使像变大一些,可以将蜡烛向右移动。(3)[5]当蜡烛位于D点时,正好处于焦点,此时不成像,通过调节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6]E点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蜡烛放在此处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利用蜡烛放在E点是放大镜成像原理。(4)[7]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一只飞蛾飞落在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了部分成像光线,但是仍有其它光线可经透镜折射后成像,所以,此时光屏上仍是完整的像,由于成像光线变少,所以烛焰的像变暗了一些;由于飞蛾处于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且成像的位置也不在光屏的位置,所以光屏上不会有飞蛾的像;飞蛾不能挡住所有成像光线,原来的像的位置总有光线可以到达,所以也不会有飞蛾的影子。24.如图所示,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欣和他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关于此探究,小欣提出实验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图甲乙丙接触面光滑木板光滑木板粗糙木板压力/N1.01.51.5弹簧测力计示数/N0.40.60.8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将弹簧测力计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放置调整指针到零刻度线,然后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___运动,读出运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2)为验证猜想一,分别以木块不同侧表面按正确实验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弹簧测力计示数均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3)小欣比较如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4)为验证猜想二,小欣比较甲、乙两实验得到结论,在下列三个实例中,________(填选项字母)是此结论的应用;A、自行车的刹车闸B、滚动轴承C、加润滑油(5)上述实验后,小林针对实验进行如图的改进,好处是可让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在静止状态中读数。在该改进的实验中F沿水平直线拉动下方长木板时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匀速。【答案】①.水平②.匀速直线③.无关④.不合理⑤.A⑥.不必【解析】【详解】(1)[1][2]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要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前,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调整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读出运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则摩擦力大小等于F。(2)[3]为验证猜想一,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接触面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3)[4]比较图甲和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这个结论不合理,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4)[5]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A.自行车的车闸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A符合题意;B.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与压力大小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加润滑油,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剪切机床项目提案报告
- 神奇的太空之旅想象文4篇
- 2025广西百色干部学院招聘教研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某国有企业招聘人力资源部经理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蚌埠五河县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春季北燃实业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企业资质提升承诺函(7篇)
- 2025江西抚州市妇幼保健院编制外临床医师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教育局属下学校外出招聘硕士研究生18人(编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包头白云鄂博矿区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保险基础知识培训
- 口腔药品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养老院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2-T 5192-2025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日语试题(含答案)
- 时事政治讲座课件
- 四次侵华战争课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公安辅警、法检系统辅助文员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