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仙游山立学校高三艺体生校本作业(lj345--20240107)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隋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 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2.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3.汉朝与匈奴和亲,部分公主的后裔改从母姓,逐渐形成匈奴刘氏。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建国号为大汉,追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代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刘渊旨在()A.复兴刘氏汉朝政权的统治B.借鉴汉族先进的制度C.实现汉与匈奴民族的平等D.争取汉人对政权认同4.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宣称“人王即法王”“皇帝即当今如来”。北魏僧人法果曾说:“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这些言论反映出北朝佛教()A.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 B.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C.获得君主的倾力支持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5.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 B.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 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6.与长安不同,洛阳城内的皇城和宫城都不在郭城中轴线上。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而皇城则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洛水贯都”是洛阳城设计的点睛之笔,洛河承担了经济轴线的功能,成为洛阳城与隋唐大运河之间的纽带,使洛阳充分发挥了交通优势。这说明隋唐时期洛阳的城市布局()A.突出宫城中心、皇室至上的思想 B.因地制宜,重视对地形地势的应用C.体现沿街为市、沿巷作居的特点 D.强调“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理念7.唐初,尚书省“事无不总”,其事权与地位相当重要,(尚书省)都堂、六部、二十四司机构分工合理,编制完备,齐整划一,上下级的统属关系相当明确,三个层级间的管理幅度也较适中,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一结构()A.使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B.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C.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质变8.“夫纠察之官,是持邦宪,耳目之任,以司君听。”据下表可知,唐代()监察官事迹唐高祖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诚直,指陈得失,无所回避”,被提拔为侍御史。唐太宗侍御史张行成“纠劾不避权戚”,为官员所忌惮。唐代宗苏州刺史李栖筠觐见代宗,“敷奏祥明,不事权贵”,留任御史大夫。A.监察制度已逐渐完善 B.监察官最受皇帝重视C.监察职能产生了变化 D.监察有助于社会治理9.唐代科举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参考学子平日诗文成绩和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而不是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宋代实行糊名制,公卷、通榜之制逐渐被废止,科举取士只凭考试成绩。这种变化反映出()A.科举制度更趋严密化和规范化 B.唐代宽松的社会环境C.科举逐步丧失人才选拔的功能 D.宋代专制制度的僵化10考古中发现的唐代胡瓶数量相当大。胡瓶,是一种贮酒器具的名称,波斯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在使用。它最初的材质为金银,传入中土后工匠们用陶瓷等工艺仿制改制,并把胡瓶的口沿、流、盖做成凤首,柄上安龙首等纹样。这说明,唐代()A.中国文化辐射至周边国家 B.中外文化交流较为频繁C.中外各阶层饮酒风气浓厚 D.胡瓶多为皇室贵族使用11.《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饮茶风尚时指出:“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知,在唐代A.僧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B.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C.佛教助推饮茶之风北移 D.区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12.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王维有诗云:“蹴鞠(指足球)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这说明唐代()A.社会生活充满活力B.女性社会地位提高C.诗歌出现繁荣局面D.统治者推崇力量美13.【2022·全国乙卷】1.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14.【2022·全国甲卷】2.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15.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六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据此可知,《齐民要术》()A.是古代工艺技术著作的精品 B.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D.反映了北魏农民生活的安逸16.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 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关于北魏孝文帝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北魏的盖世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北魏的千古罪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18.材料一18.(20分)中国历史一直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影响。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与周边各族交融,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交融;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主流。——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统治阶级如何“与周边各族交融”。(6分)(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的认识。(4分)19.[202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期中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概括材料中唐朝对外开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材料反映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C项正确。齐王孙奋的居所在武昌,琅琊王孙休的居所在虎林,都处于东吴的统治区域之内,也就无所谓“瓦解分化曹魏政”之说,排除A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是割据一方,其政权的存在都是世势之必然,并且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孙权所封的两个儿子,与东吴政权是否合法没有关系,排除B项;孙权封其儿子为“齐王”、“琅琊王”,这是其实际行为,不属于“舆论(公众的言论)”的范畴,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郡级行政区和属县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南方开发,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C项正确。材料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不是统治疆域扩大,排除A项;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兴起,排除B项;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速,排除D项。3.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刘渊试图通过追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代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等行为,获得汉人对自身政权的认同,维护统治,D正确;刘渊并不想复兴刘氏汉朝政权的统治,排除A;刘渊并没有借鉴汉族制度,排除B;刘渊没有要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4.A。视帝王为法王,视拜天子为礼佛,说明佛教适应了君主专制的要求,体现了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对君主地位的认识,与儒家思想的精髓无关,排除B;题干未反映君主对佛教的支持力度,且“倾力支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仅据部分僧人的言论无法推出佛教对儒学正统地位造成冲击的结论,D属于过度推断,排除D。5.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入主中原的五胡秉承传统的“华夷同祖”观念,为自己“选择”了华夏祖先,自称“中国”、“中国正统”,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中华历史文化和大一统的认同,表明当时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B项正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入主中原的五胡秉承了中原文化,继承发展农耕经济,比如北魏实行均田制,就促进了农业发展,而且,材料说的是思想文化的角度,不是经济方面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五胡对中华历史文化和大一统的认同,未涉及对中原王朝的影响,排除C项;南北朝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洛水贯都”是洛阳城设计的点睛之笔,洛河承担了经济轴线的功能,成为洛阳城与隋唐大运河之间的纽带,使洛阳充分发挥了交通优势”可以看出洛阳城市布局利用了洛水和大运河的地理优势,说明洛阳的城市布局因地制宜,重视对地形地势的应用,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洛阳城内的皇城和宫城都不在郭城中轴线上”可知,洛阳城市布局不突出宫城中心、皇室至上的思想,故A项错误;沿街为市、沿巷作居体现了打破了坊市制度界限,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出现在宋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洛阳的城市布局因地制宜,重视对地形地势的应用,不能体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理念,故D项错误。故选:B。7.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上下级的统属关系相当明确,三个层级间的管理幅度也较适中”等可知,这一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B;三省六部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排除A;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的是科举制,排除C;尚书省主管行政(执行),决策权在皇帝,排除D。8.答案:D唐代一些监察官行使职权不避权戚、不事权贵,这有利于政治清明,从而有助于社会治理,故选D项。9.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唐代选拔人才会参照考生平日的成绩和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宋代实行糊名制,考生所凭的只是考试成绩,这种变化反映出科举制度更趋严密化和规范化,故选A项;唐代社会环境的宽松自由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科举一直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主要是科举制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体现不出宋代专制制度的僵化,排除D项。10.解析:选B。由“波斯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在使用。它最初的材质为金银,传入中土后工匠们用陶瓷等工艺仿制改制”可知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可见其交流的频繁,故选B;“胡瓶,是一种贮酒器具的名称,波斯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在使用”反映了外国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排除A;由材料无法判断饮酒风气浓厚,排除C;“传入中土后工匠们用陶瓷等工艺仿制改制,并把胡瓶的口沿、流、盖做成凤首,柄上安龙首等纹样”可见其用途也会发生改变,仅一幅壁画无法说明胡瓶只有贵族才能专享,排除D。11.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引文大意是: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多喝茶。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坐禅时必须不打瞌睡,又不吃晚饭,于是允许和尚们喝茶。和尚们各自携带着茶,到什么地方都煮茶喝。从此,人们互相仿效,喝茶就成了风俗。可见唐代北方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有关,C项正确;材料提及一部分僧人饮茶,推动了饮茶风气的形成,但未提及“积极宣扬”,排除A项;饮茶只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仅凭南北方都饮茶不能断定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北方饮茶文化是受南方影响,看不出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2.A“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说明社会生活丰富,男女同时参与社会度较高,这样的社会充满活力,故选A项;“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说明文化人对女性的关注,并不代表其政治地位一定得到提高,排除B项;“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只能说明诗歌的内容丰富,但无法知道诗歌本身的成就,排除C项;“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这些描写中只有少数能体现力量,其他则不一定体现力量,排除D项。13.C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而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是由于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当地盛产粟,而唐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水稻是当地的主产农作物,所以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其主要原因,故选C项;题干指的是赋税征收的时间变化,而不是征收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指的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比例关系问题,而题干指的是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与区域问题,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关,而与区域与种类无直接关联,不影响财政年度的计算时间,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道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庄重”“挂甲”“将立”等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篆书比较舒朗,具有曲线美,排除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受法度之限制,与材料信息不相符,C、D两项错误。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表明,西晋至唐初皇室子弟掌控地方大权,唐玄宗时期则借助“十王宅”“百孙院”,加强对皇室子弟的管理,由此形成定制,这一做法有助于君主集权,故C项正确。这一做法并非针对藩镇,排除A项。这一做法与分封体制和宗法制度无关,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广泛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归国后为日本的封建化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与史实不符,当时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没有成型,排除A项;“大东亚文化圈”的提法不对,排除C项;“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17.答案:示例一观点:孝文帝是北魏的盖世英雄。理由: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生产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示例二观点:孝文帝是北魏的千古罪人。理由:孝文帝改革把东晋南朝已经腐朽的门阀体制移植到北魏,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成为北魏末年动乱的起因;迁都洛阳促使朝廷风气重文轻武,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最终导致北魏灭亡。解析:思路一,提取观点:“有人认为他是北魏的盖世英雄”“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盖世英雄。思路二,提取观点:“有人说他是北魏的千古罪人”“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千古罪人。 18.答案:解析:第(1)题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根据“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影响”“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等信息,可以看出主动交融、附带影响、封建化为主、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根据“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出促进民族交融;联系所学可知,其影响还包括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第(2)题唐朝统治阶级“与周边各族交融”的表现,应当联系所学从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与吐蕃和亲、册封回纥、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等措施来回答。第(3)题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民族交往交流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特点:主动交融;附带影响;封建化为主;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5分)(2)与周边交融: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对西北和东北的管辖。(6分)(3)认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民族交往交流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等。(3分)19.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部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危机公关模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加答案解析
- 行政管理经济法提升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项目管理考试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抗酸药甘草制剂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婴儿车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合成材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医院连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2北京西城区初一期末(下)道法试卷及答案
- 2023年被告民事诉讼答辩状
- (2020)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
- 监狱围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 SB/T 10029-2012新鲜蔬菜分类与代码
- GB/T 6075.3-2001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定转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 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 GB/T 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
- 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A/T 1275-2015石油储罐火灾扑救行动指南
- 家务服务员理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