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_第1页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_第2页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_第3页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_第4页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9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

目标

1.体验手部动作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萌发对手影嬉戏的爱好。

打算

1.已有做手影嬉戏的.阅历。

2.挂图。

3.台灯若干。

4.故事磁带。

过程

1.它们是谁。

――幼儿视察挂图,自由沟通。

――依据幼儿的热点话题设疑:你看到了什么?新居子中为什么总会出现黑影?它们究竟是谁?

2.谁是新邻居。

――幼儿带着问题,边看挂图,边完整观赏故事。

――哪些小动物成了新邻居?

――房子里的小兔、小羊、大狼是怎么回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螃蟹外形特征的相识,了解蟹螯的功能,知道螃蟹有再生的本事。

2、在嬉戏中培育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合作实力,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打算:

1、幼儿对螃蟹有了肯定的相识。

2、课件、篓子十个、螃蟹仿真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复习巩固对螃蟹外形的相识。

师:我们已经视察过螃蟹了,让我们变成小螃蟹,到池塘里去玩一玩吧!(找个地方坐下来)

提问:

我们来说说看,螃蟹都长得什么样子?(硬硬的壳、八只脚、两个大钳子、两只小眼睛、嘴巴会吐泡泡)螃蟹弟弟和螃蟹妹妹什么地方长得不一样,(弟弟:钳大,毛多,脐盖尖;妹妹:钳小,毛少,脐盖圆)(出示公螃蟹和母螃蟹图)我这里有两只螃蟹,谁是螃蟹弟弟,谁是螃蟹妹妹?你们都看出来了吗?

师小结: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我们知道了螃蟹有一个圆圆的身体,硬硬的壳,两只大钳子,八只脚,两只小眼睛。

二、了解螯的功能

1、螯的主要功能

师:小螃蟹真可爱,你们知道螃蟹什么地方最厉害?

大钳子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它会干什么呢?)

幼:夹东西

师:可以夹什么东西呢?

(1)幼:夹食物吃

师:螃蟹喜爱吃什么?(小鱼,小虾、水草等)我们也来夹夹看:夹,夹,夹小鱼,夹,夹,夹小虾,夹,夹,夹水草。

(2)幼:会夹人:

师:当它遇到有别的动物来侵扰它时,就用他的武器大钳子来夹它了,它的大钳子放在不同的位置还会发出不同的信号,当它的大钳子高高举起,是什么意思呢?(别过来,再过来我就要吃你了)当它的大钳子往前伸紧紧摁在地上,就是告知别人:别过来,这是我的地盘!当它的大钳子收在胸前,表示我认输了。

情景嬉戏:呀真的有一只大章鱼游过来了,怎么办?孩子们别胆怯 ,把大钳子举起来告知它:别过来,再过来我就要夹你了,夹他!(章鱼在远处游)警告它:叫你别过来,这是我们的地盘!(章鱼游走)大章鱼游走喽!

师小结:(课件)螃蟹的.大钳子真厉害,它不仅是捕食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武器爱护自己,这只螃蟹在干什么?(挖洞)用小腿舍命地扒土,大钳子把土推出去,新居子造好喽!抓紧住进去。

幼儿学螃蟹造房子:小腿扒一扒,大钳子推一推,抓紧钻进去!

(2)螯的再生

师:有一天,一只螃蟹从家里出来玩,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课件)

提问:大鸟咬住了螃蟹的脚,怎么办?

你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我们看看螃蟹是怎么办的?(课件)(幼儿说出答案:理解自切)

小螃蟹的命是保住了,可是它的大钳子却断掉了,怎么办呢?(幼儿想方法)

师:看看小螃蟹是用的什么方法?(课件)

小螃蟹脱壳了,又长出一只钳子来了。(引导幼儿说出:小螃蟹的钳子断掉了会自己长出来)

师:原来螃蟹脱壳后,断掉的钳子渐渐地再长出来,它又长出了一个小小的钳子。奇妙吧?

螃蟹除了大钳子断掉了会再生,还有什么断掉了会再生呢?(脚、眼睛)

你知道还有那些小动物有再生的本事吗?(壁虎、蚯蚓、蜘蛛、海星等)

师:动物世界真奇妙!我们今日知道了我们的大钳子还有这么多本事呢,真是厉害,妈妈也想来看看你们的大钳子能不能干,妈妈要请你们帮个忙:

3、嬉戏:两人合作运食物

师:妈妈找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要请螃蟹宝宝用大钳子把这些好吃的运到家里来,请螃蟹弟弟每人找一个站在旁边,我说起先,螃蟹弟弟每个钳子夹一个食物运到家里去,螃蟹妹妹在家里帮着数。时间到了请螃蟹弟弟回到原来的地方,请螃蟹妹妹数一数运了多少食物。(可交换玩一次)

4、结束活动:

师:我的宝宝们真能干,运了这么多食物,你们的大钳子真厉害,我们一起来练练我们的螃蟹功庆祝一下,螃蟹功打算(中国功夫)带上我们的食物一起去共享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转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发觉转动并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产生爱好。

2、在试试、玩玩中积累有关转动的阅历,体验操作探究带来的乐趣和胜利感。

3、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

二、活动打算:

1、人体图一张、录音机、磁带、记号圆点。

2、“转转转”展览会:筷子、线圈、伞、风车、牙签、钟表、卷笔刀、盖子、转动玩具、筐子等等。

3、摄像机、电视机等。

三、活动过程:

(一)、探究身体部位的转动。

1、老师做转手腕动作,幼儿初步了解转动现象。

2、试一试、找一找,发觉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

3、听音乐做各种不同的转动动作,激发幼儿爱好。

(二)、第一次探究、操作,激励

幼儿想方法转动物体。

1、用“转转转”展览会吸引幼儿留意,引导幼儿操作、探究:用什么方法能够把物体转动起来?

2、幼儿分组探究、操作,老师适时介入,视察引导。

3、沟通操作探究的`结果。

(三)、其次次操作、探究,引导幼儿发觉转动时的好玩现象。

1、在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发觉转动时的好玩现象。

2、相互沟通:你发觉了什么好玩的现象?

(四)、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转动?它们的转动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五)、幼儿观看VCD,进一步感知生活中转动的运用。

(六)、延长活动:是谁把转动运用到生活中?培育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爱好。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落叶植物,让幼儿对树叶感爱好。

2.积发幼儿想象力,进行制作活动。

活动打算

1.趣味练习-装饰秋天的树

2.树叶图片(梧桐、冬青、柏树)

3.幼儿用美术工具。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这是什么树叶?

1.说一说:请你找一片你最喜爱的树叶。

告知大家,这是谁的树叶?你为什么喜爱它?

2.你们知道你喜爱的树叶,是从哪棵大树妈妈的树枝上落下来的吗?

去找找,找到了就站在这棵大树的前面。

(站在树的图片前面)

3.请幼儿说说,你给自己的'树叶找的大树妈妈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梧桐树的树叶像爪子,冬青树叶像小船、柏树树叶像针或刺)

4.不相识的树叶

(1)老师:其实,我们四周还有许多别的树叶呢,这片树叶相识吗?

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们都是在秋天里落叶子的吗?

你们可以看看有关树叶的书,还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公园里去找一找自己不相识的树叶,

让爸爸妈妈告知你们。

(2)出示衫树、银杏树等树叶,让幼儿视察。

二、想一想:我把树叶当什么?

1.观赏儿歌:秋叶

2.老师:除了你们喜爱的树叶,还有很多小动物也喜爱落叶呢。

3.提问:小动物们捡起落叶当什么?

4.想一想:你想把你的树叶变成什么?

三、做一做,秋叶玩具

1.想象制作:装饰-秋天的树

秋天的树特别美丽,你们把它做出来把。

2.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嬉戏:秋天树叶飞

1.老师:你们的叶子都是从大树妈妈高高的树枝上飘落下来的。

我们让树叶从大树妈妈的身上飞下来好吗?怎么飞呢?你们看。

2.介绍嬉戏玩法:听到梧桐树叶飞,手执梧桐树叶的孩子,将树叶用劲网上抛,其他树叶玩法相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5

中班科学活动吸水的纸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打算,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探究了解各种纸的吸水性,驾驭简洁的统计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吸水的纸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孩子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纸张,他们喜爱在一起发觉、探讨纸的各种特性“这是软软的纸,这是光滑的纸,这是棉棉的纸……”在《吸水的纸》这个子主题中将打破孩子们的相识局限,和他们一起探究哪些纸吸水?哪些纸不吸水?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了解各种纸的吸水性。

2、驾驭简洁的统计方法。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发展动手视察力、操作实力,驾驭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仔细视察试验过程。

难点:统计的娴熟程度。

活动打算

皱纹纸、瓦楞纸、报纸、彩色卡纸、蜡光纸、亮光纸、宣纸、“纸张吸水性统计表”、笔、托盘

活动过程

(一)起先环节:

老师里布置了一片小花园,这些花是用不同材质的纸做成的。

(二)基本环节

1、老师示范纸的吸水性两个小试验,让幼儿视察。

试验一:老师用皱纹纸打算的粉花,将花儿放在水面上。

(幼:用皱纹纸制作的花朵绽开了,花开了)试验后,老师将湿的皱纹纸放入托盘中。老师小结:这朵用皱纹纸做的小花,喝了许多许多的水,肚子都撑饱了。说明皱纹纸吸水。

老师取来一朵儿用亮光纸做成的彩色纸花放入水底,这时的小花儿漂了上来,老师将纸花拿出,抖了抖花,孩子们都发觉,纸没有湿,老师小结:这朵小花想喝水,可是它怎么喝都喝不进去,说光明光纸不吸水。

试验二:老师在黑板上打算一张宣纸,师说:这么多漂亮的纸花,我想把它画下来,有不同颜色的,真美丽,顺势拿出一支特大号的'毛笔在宣纸上画了一个大圆点,这是花芯,请了几位小挚友上来画花瓣,让幼儿视察。

2、介绍“纸张吸水性统计表”

3、让孩子们做试验,并把试验结果以打勾的方式记录在统计表中,老师进行指导。(用吸管吸水滴在纸张中间,看看有什么改变)

(三)结束环节

阅历共享,进行总结

老师总结: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吸水的纸有皱纹纸、报纸,不吸水的纸有海绵纸和发亮的瓦楞纸。

(四)延长环节

小花园里的花,按依次请孩子选一朵自己最喜爱的纸花,放在盆里做试验,让孩子自己去探究它们的吸水性。

教学反思

当我上完这节课时,我觉得有些不足之处,我感觉在(试验二)中,我只是针对被叫的孩子视察,没有设计到全体幼儿,还有在做“纸张吸水性统计表”时,班里孩子第一次接触,有些生疏,我带着孩子做了前两个纸是否吸水,孩子回答都很正确但在打勾方面没能做的更好,缘由在前面(试验一)当我引出吸水和不吸水字卡时,没有过多认读导致。

假如让我重新上《吸水的纸》这一课,我会面对全体孩子,在他们熟知纸张名称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分组去探究、去探讨,最终得出结论。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爱好。

2、初步理解不同动物采纳不同的过冬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爱护自己。

3、培育幼儿的视察力及语言表达实力。

4、对科学活动感爱好,能主动动手探究,找寻答案,感受探究的乐趣。

5、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化活动

1、带领幼儿外出找寻冬天,了解小动物们怎样过冬的,引起幼儿探究奇妙的爱好。

2、通过嬉戏形式向幼儿介绍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

(1)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冬天的场景,用卡纸做成几棵大树,树杆上挖几个能够开关的洞,用白色泡沫屑把大地装扮得一片洁白,雪地上用积木搭几间小房子,从旧画报上剪一些动物的图片或找一些小动物玩具,把它们分别按期过冬的方式安置在地下或树洞里、雪地上,另外由一老师扮演小兔在雪地上熬炼。

(2)老师带领幼儿到“雪地”漫步,遇到了正在迎风熬炼的小兔,老师向小兔提问:“小兔,你怎么不怕冷啊。”兔:“冬天我们换上了厚厚的毛,就像小挚友穿上了棉衣一样就不怕冷了。瞧,我的伙伴可多了。”小兔带着老师和小挚友们去看换了厚厚的毛在雪地里游玩的伙伴们,有羊、猫、狗、马、牛、鸡、鸭等。

(3)告辞小兔,请小挚友再找找,还有的小动物上哪里了(幼儿自由找寻),找到后向全体师生报告,找到了什么动物,在哪里找到的`?为什么会在那里找到它?它在干什么?然后老师小结:蛇、蛙、蝙蝠、刺猬、熊等,冬天不吃不动——冬眠;蚂蚁、田鼠、松鼠等备粮过冬。

(4)老师提问:“咦,你们找到了小燕子吗?”(没有)“我们一起去问小兔子好吗。”师生一起找到小兔,小兔向大家介绍:小燕子每年冬天都要飞到南方去过冬,等春天来了再飞回北方,它和大雁、丹顶鹤、天鹅等都是这样过冬的,我们叫它候鸟。

(5)师生一起小结出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换毛,冬眠,备粮,飞回南方。

二、日常生活中的教化

1、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教室墙壁布置成一幅冬天的画,把很多小动物的图片分给小挚友,让他们自由地玩“找动物”、“藏动物”的嬉戏(壁画上的树,里面有若干可以开关的洞,壁画布置得矮一些,便于幼儿嬉戏,壁画保留一个冬季)。

2、嬉戏“找挚友”,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说说各种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让用相同方式过冬的小动物站在一起做挚友。

3、组织幼儿看各种动物过冬的录像。

4、学习儿歌:冬季里,刮北风,小动物,忙过冬,小兔、小羊毛儿密,不怕寒风冻,燕子飞到南方去,青蛙睡在泥洞中,水底暖烘烘,鲫鱼来过冬,松鼠备松果,一头钻进大树洞。

5、幼儿作画:“动物过冬”。

活动延长:

要求幼儿从书本上找或向四周人们了解还有很多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不断丰富壁画内容。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的探究过程,可以供应一些故事录音、图片、书籍等丰富的相关学问材料,在起先时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能让幼儿自己探究获得学问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使幼儿自然地习得学问,接下来的探讨过程会激烈,相关阅历也会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幼儿讲解并描述时的自信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培育幼儿探究自身的爱好。

2、培育幼儿细致的视察实力。

3、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

活动打算:

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

2、放大镜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用指纹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儿视察指纹的爱好。

二、绽开部分。

(一)印指纹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二)视察指纹

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视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

2、引导幼儿相互视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1、出示老师们的两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视察它们的差异,找一找自己指纹的特征。

告知幼儿: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纹恒久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分辨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觉。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

3、还有什么用处?老师出示图片——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4、还有什么东西像指纹一样有一些纹理?

四、进行指纹印画

1、引导幼儿指纹印画。

2、幼儿相互沟通观赏自己的作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8

教材分析:

夏天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飞出来了,昆虫世界充溢了朝气,充溢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生物,好玩的昆虫会引发孩子无限的新奇心,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用昆虫作为教学活动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学习的爱好。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册《好玩的昆虫》主题中的一个活动,主要通过昆虫搬新家让幼儿找出各个昆虫家所在的位置,从而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儿获得一些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目标:

1、利用昆虫排队、昆虫回家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数词表示昆虫在楼层中的位置。

2、通过昆虫搬新家,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3、培育幼儿的逻辑推断实力。

活动重点: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会用序数词表示。

活动难点: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打算:

阅历打算:相识各种昆虫,知道各种昆虫的名称。

物质打算: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带有门牌号标签的各种昆虫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纸制多层平面楼房4幢(1幢2层2间,2幢5层2间,3幢3层3间,4幢4层3间)。

活动过程

一、昆虫排队,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昆虫飞到草地上,说说昆虫飞来的先后次序,数数有几只昆虫?

2、视察排成横排的昆虫。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终?其他昆虫排在第几?

3、将这组昆虫交换位置,接着推断它们的位置。(视情运用)

二、昆虫回家,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出示5层单间楼房,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

2、小昆虫要回家了,它们分别住在几层楼?

三、昆虫新村,感知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

1、蜻蜓的家在哪里?

2、出示4幢楼房,昆虫新村里造了许多新居子,数数有几幢?每幢各有几层几间?

3、蜻蜓回家,出示蜻蜓家的门牌号,分析、讲解图卡上的几个数字各表示什么?帮蜻蜓找家。

4、蚕宝宝也要住到昆虫新村来了?蚕宝宝住哪里?请个别幼儿帮蚕宝宝找家,一起检验是否找对?

四、昆虫搬新家,幼儿操作练习。

1、昆虫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挚友们帮昆虫们找家。

2、全体幼儿操作,帮昆虫们找家。

3、幼儿沟通自己帮哪个昆虫找家了,它住哪里?

4、集体,校对纠错。

五、延长嬉戏:排队

学昆虫飞出室外玩排队嬉戏。

设计意图

利用昆虫排队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学习从左往右数,说出昆虫排在第几个。运用昆虫回家提示幼儿从下往上数,引导幼儿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请幼儿运用序数词表示它们在序列中的位置。

通过昆虫搬新家,在帮昆虫找到新家的过程中巩固对序列的认知。

4幢房子难度不一,运用两个昆虫例子帮昆虫找家,重点让幼儿分清几幢几层几室,这是难点,允许幼儿学习过程中出错。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依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幼儿自主沟通,让操作快的幼儿先相互沟通。

集体沟通,检验幼儿操作结果,巩固学习。

嬉戏延长,将学习运用到日常活动中。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9

设计思路:

信是人类用来沟通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忠的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而在幼儿以往的生活阅历中,电话、电脑就是沟通的全部手段,他们不知道“信”是用来做什么的?当门卫伯伯将我的一封信送到活动室时,便引起了幼儿的新奇,他们围在我得身边问个不停:“老师,这里面是什么呀?”“谁给你的呀?”“用来做什么的?”······为了满意幼儿的新奇心,我结合主题活动“信的旅行”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好玩的信”、“好看的信封、信纸”“我是邮递员”、“班级小邮箱”“奇妙的邮票”等,旨在于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如何通过特定的方式传递信息,培育幼儿的前阅读、前书写的实力。在一系列活动之后,结合幼儿的爱好所在又设计了“无字天书”这一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活动累计写信、寄信的阅历,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热忱,体验发觉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科学小试验中培育幼儿探究的热忱。

2.在操作中体验发觉的乐趣。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打算:

1.木偶表演,录音片段。邮递员一名,小猴子六名

2.各种试验材料:放大镜、蜡笔、水彩笔、记号笔、浆糊、水牛奶米汤、碘酒

3.每组一份:棉花棒、白纸、自制信封、浆糊、

4.科学发觉角投放材料:碗、水、筷子、面粉、碘酒、棉签、白纸、杯子、喷壶。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活动难点:能够自己发觉米汤写字加碘酒,可以使字显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美猴王送祝愿。

1.师:今日老师请了一位神奇的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让我们用掌声欢迎。

2、和孙悟空通电话。小挚友们,你们好,俺老孙很想和你们一起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