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课件_第1页
9 古诗三首课件_第2页
9 古诗三首课件_第3页
9 古诗三首课件_第4页
9 古诗三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大家听说过花木兰吗?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她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每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不畏艰险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不乏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边塞诗——《从军行》。一、谈话导入课题“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二、解诗题,知诗人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他擅写七绝。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王昌龄的诗还有《芙蓉楼送辛渐》《出塞》等。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通顺。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写了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景物。读前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诗把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之中。第三、四句主要写了什么?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尽管金甲被磨穿,但是将士们报国的壮志却没有改变,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誓言。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在朗读中品味自己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们,学习他们许身报国、积极进取、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吧。纵观全诗,前两句诗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后两句诗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觉是雄壮有力的,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第四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将士们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四、品悟诗情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学习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含义:秋天的夜里,快要天亮的时候,(我)走出篱门,迎着习习的凉风,心中产生一些感慨。重点词语: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五千仞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理解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形容黄河很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句意:黄河奔腾翻涌,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句意:华山高耸挺拔,直插云霄。前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什么写法?具有什么作用?夸张,使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北方被占地区的百姓在金政权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南望”“王师”是什么意思?他们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描述了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境遇和他们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急迫心情。总结:(1)说说整首诗的意思。黄河奔流入海,华山高耸入云,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仞岳摩遗1.背诵这首古诗。2.查找一些爱国的诗并抄写下来。二、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一、知诗人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被称为“诗圣”。作品有:《春望》《兵车行》《秋兴八首》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是什么意思?听说。谁听说了什么?杜甫听说了唐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河南河北”指的是哪里?“河”在古代专指黄河,“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地区。二、解诗题听说唐朝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地区。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要求:前两遍声音略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三遍放声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涕巫重点词语: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青春:指春天。三、明诗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收复蓟州北部地区的消息,忽然在蜀地到处传播。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我的)眼泪就洒满了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随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白天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襄阳后再直奔洛阳。你知道诗中哪个词最能反映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吗?喜欲狂。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什么?杜甫“喜欲狂”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