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六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校联考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道共60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B.位于东九区,东太平洋上

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D.位于我国大陆东南方向,南海上

2.图示岛屿南北方向最长距离为约()

A.25千米B.45千米C.60千米D.80千米

3.关于图示岛屿及其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最高山峰位于岛屿西南部

B.西侧河流少,流量小,水流平缓

C.该岛屿机场适合建在东南部

D.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答案】LA2.B3.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岛屿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A正确、C错误。该岛屿在东经144

度左右,位于东十区,B错误。该岛屿并不在南海上,D错误。应选A。

2题详解】

该岛屿南北最长跨纬度为0.4度,根据同一经线上,相差1度,距离大约为Ill千米,因此南

北方向最长距离为111*04大约为45千米。应选B。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岛屿西南方位海拔较高,A正确。岛屿西侧,河流较少,

但是落差大,流速较大,B错误。机场适合建设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岛屿东北部地区地形较平

坦,C错误。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错误。应选A。

【点睛】经纬网中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纬度差计算经线长度,同一经线上的两地,纬度相

差1%距离相差约Ill千米。根据经度差计算纬线长度,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

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IIlXCoSd(d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以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4.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壮丽的瀑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该湖泊可能是

B.②C.③D.④

5.该瀑布的高度可能为()

A.20mB.50mC.90mD.120m

6.当地村民发现图示地区山青水秀,特别是每到夏季云雾缭绕。于是在甲、乙两个地方开展

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就发现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乙所在地山高林密,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B.乙农家乐收费标准过高、效劳质量不好,客人不愿意来

C.乙农家乐冬季光照条件不好,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

D.乙农家乐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餐饮环境阴冷,客人不愿意来

【答案】4.B5.B6.C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该湖能为瀑布提供丰富的水源,说明该湖位于陡崖的上方;能形成瀑布,应在山谷,图中ʌ

陡崖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处于山谷地区,可能形成瀑布:②位于陡崖上方,为瀑布提供了丰

富的水源,B正确;B处为山脊,不会发育河流,不会形成瀑布。

【5题详解】

图中A陡崖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处于山谷地区,可能形成瀑布,图中等高距为30米,A处有

两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计算公式(nT)*dWH<(n+l)*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

距,可算出陡崖高度为30WH<90,B正确。

【6题详解】

乙地山坡朝西北,冬季阳光少,天气阴凉,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C正确;

乙地山高和林地对视线的影响在冬季和夏季是相同的,收费标准和效劳质量也不会季节差异。

【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l)*dWHV(n+l)*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

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30米,可计算出30WH<90,B正确。

湖南省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她过渡地带,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43.7%,

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立足本县土壤、气候、种植习惯等特点,县委、

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油茶产业定位为脱贫致富第一产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来扶持。2021

年“邵阳茶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成下面小题。

7.以下对邵阳县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气候干旱C.土壤偏碱性D.地形崎岖

8.邵阳县种植油茶在土壤、地形方面的优势是()

A.土层深厚B.地势起伏小C.坡地排水好D.土壤有机

质含量高

【答案】7.D8.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丘陵面积大,地形崎岖,D正确;邵阳县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湿润,A、B错误;南方丘陵地区多

为红壤,土壤偏酸性,C错误。应选D∙

【8题详解】

邵阳县多丘陵山地,地势起伏大,土层薄,故A、B错误;地势起伏大有利于排水,C正确;

酸性土壤属贫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D错误。应选C。

【点睛】该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要注意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把握。

9.以下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区域的根本特征。

【详解】A项区域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A错误;

B项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B错误;

C项区域的划分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自然要素划分,也可根据人为因素划分,C错误;

D项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D正确。

应选D。

下面图甲、图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11.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ʌ.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

【答案】10.A11,B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据图中的经纬度等信息可判断甲图为塔里木盆地,乙图为四川盆地,图中的河流①和②分别

为塔里木河和长江。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故A正确。我

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故B错误。长江没有结冰期,故没有凌汛,故C错误。长江位

于我国南方,雨季时间长,汛期比塔里木河长,故D错误。

【11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生长,故B正确。四川盆地属亚热

带季风气候,属湿润地区,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因此甲盆地热量、土壤和水源不占优势,

故A、C、D错误。

【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图中信息确定两大盆地的名称及位置。

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比重(%)I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①5140627

②4114908

③6565

④118040.2.363140

12.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4)

13.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

【答案】12,A13.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经济越兴旺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高,三次产业比

重中第三产业比重高,读图可知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比重最高,经济最兴旺,

故A正确。应选A。

[13题详解】

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落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均较低,三次产业比重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读图表可知,④第一产业占比最

大,故D正确。应选D。

【点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高,经济开展水平越高,反之越

低。

甲、乙、丙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分别反映了这

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和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率。读以下图,完成以下小题。

O20%40%60%80%1∞%

第一产业

14.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兴旺的是甲

D.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兴旺的是乙

15.就乙省区而言,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③第三产业>第一产业④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D©

16.乙省区所在的经济地带,其特点有()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②我国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③我国的海洋水产区主要分布

在这个地带④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

【答案】14.B15.C16,A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甲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小,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丙第一产业比重小,第三产

业比重大,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所以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B正

确,A错;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兴旺的是丙,CD错。。应选B。

【15题详解】

图示乙地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劳动生产率最大;第一产业

所占比重较小,但从业人员的比例较大,所以劳动生产率最低;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

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②③正确。应选C。

【16题详解】

乙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是我国粮棉的重要产区,②正确;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①正确;我

国的海洋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特征,③④

错。应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依据经济开展水平差异我国分为东、中、西部

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东部经济地带经济最兴旺,中部其次,西部相对落后。东部经济兴旺,

但矿产资源缺乏,是制约其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

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6%,实现了“五连降〃,2021年一季度进

一步降至14.5%,但这一比率仍高于主要兴旺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的水平。这既与

我国产业结构、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有一定关系,也反映出我国物流“本钱高、效率低”的问

题。图a示意2021-2021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变化,图b示意2021年中国物

流本钱结构。

比率/%

20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7.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大的产业结构现状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小B.第二产业比重较小

C.第三产业比重较大D,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

18.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的产业空间分布特点是

A.效劳业分布集中B.制造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分布集中D.建筑业分布集中

19.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2021-2021年连续5年下降,以下属于其原因的是

A.劳动力本钱下降B.运输费用下降

C.社会物流总费用下降D.经济结构优化

【答案】17.D18.B19.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中国产业结构对物流本钱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一、二产业属于物质生产,导致我国物

流本钱占GDP比重较大。故D选项正确。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产业空间分布对物流业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我国的产

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工业制造业占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各种制造业的分布是不

均衡的,其产品的消费又是分散的,这样势必导致物流量大、费用高。据此分析选B。

【19题详解】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物流运输费用逐年上升,劳动力本钱也在增加,但随着供应

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积极

进展,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连续下降。据此分析选D。

点睛

主导因素工业布局类型工业布局限则典虹北部门

制标工iH原料运输成本较常),水果猴头加工北,

原料原料导向2!接近原料产地

水产品加工北(原料不便长途运输)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埠看、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北、炼砒等(户

市埼市场导砒

城市)品不便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有色冶金如电解粗工比,重化工工北(电粽看耗

动力导向势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IW■大)

劳动Λ接近具有大邕度价劳普通廉军工北、电子装配北、坊奴工北、鞋帽加

劳游)麻J23

(βft)动力的地方工业

接近高等敦育和科竽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宓仪衰工业、高分

技术技术导向经

技术发达的地区子合成工北`生物制药工业等

大打''桥牌",如今成了长三角地区的重头戏。长三角地区正步入以上海为龙头,经济

社会一体化的桥港经济新时代。读长江口地区大桥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崇启大桥的贯穿对启东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A.利于商品农业的开展,提高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B.使商业网点沿交通线集聚,规模扩大,密度减小

C.加快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开展

D.促使人口向上海大规模迁移

21.南通在经济开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局部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其区位优势

是()

①接近广阔的消费市场②东靠东海,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与上海相比均较低④依托上海先进的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O@④

22.近几年来,甲岛面积的增大速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B.三峡水库实施蓄清排浑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侵蚀作用减弱

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水流大多从崇明岛北侧河道入海

【答案】20.C21.C22.A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考查交通建设的意义,利于商品农业的开展,提高农业产值,但不一定会提高农业在产业结

构中的比重;促进商业网点沿交通线集聚,规模扩大,密度增大:加快渔业、风能等资源的

开发和旅游业的开展;交通条件的变化不可能促使启东人口向上海大规模迁移。据此判断C

正确,应选C。

【21题详解】

考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结合材料和图示进行分析,南通接近广阔的消费市场,与上海相

比,南通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与上海相比均较低,南通靠近依托上海先进的技术,促进企业的

技术创新,而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的西南角是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南通位于长江口北

岸,因此东靠黄海,而不是东海。因此①③④,C正确,应选C。

【22题详解】

甲岛是由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的,近几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取

得了显著成效,长江携带到河口地区的泥沙减少,导致甲岛面积的增大逮度下降。排浑是将

含沙量较大的水排出去,因而三峡水库实施蓄清排浑不会减少长江携带到河口地区的泥沙;

海平面上升,海水对河口地区的侵蚀作用会加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

大多从崇明岛南侧河道入海。据此分析A正确,应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产业转移的条件等根本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

材料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017年12月6日,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一西成高铁通车。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完

成下面小题。

河淙水库

奥源调配线路1

资源调配线路2

铁路

城市

A.干旱B.台风C.滑坡I).沙尘暴

24.关于图中资源调配线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线路1加快长江入海口三角洲形成速度B.线路1可根本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

C.线路2将西安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D.线路2主要输送水电到珠三角地区

【答案】23.C24.B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干旱对高铁运营影响不大,排除A。西成高铁居内陆,离海洋远,不受台风影响,排除B。图

文信息说明,西成高铁穿越了秦岭山脉(和大巴山),地形起伏大,且沿线多暴雨,容易诱发

滑坡现象,对西成高铁造成破坏性灾难,滑坡是影响西成高铁正常运营的主要自然灾害,C符

合题意。西成高铁大局部地段位于南方地区,且多山地阻挡,因此沙尘暴对西成高铁影响不

大,排除D。

【24题详解】

根据图中资源调配线路的走向和经过的地区判断,线路1应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线路

2应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二期工程。线路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大量长江流域的河水调往北

方地区,使得长江径流量减少,输沙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减缓长江入海口三角洲形成速度,A

错误。线路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穿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分水岭和穿过黄河后,可根本

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B正确。线路2(西气东输二期工程)主要是将中亚地区的天然气和

新疆地区输送到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将西安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C错

误。线路2(西气东输二期工程)主要输送天然气到珠三角地区,D错误。

【点睛】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

国产天然气。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线路如以下图所示:

河北省冀东棉区主要指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棉花种植区,由于气候及距海远近等因素导

致土壤盐渍化十分严重。研究发现在盐碱地进行起垄沟播联合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棉花可以

形成淡化脱盐区,减轻盐分对棉花的危害。以下图为起垄沟播联合膜下滴灌耕作方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IO

霹-30

-40

+I-50

60

-020406080100120140

水平距离/cm

25.实施滴灌后较深层土壤()

A.水分和盐分含量均增加B.水分和盐分含量均下降

C.水分含量上升,盐分含量下降D.水分含量下降,盐分含量上升

26.在膜下滴灌及采用起垄沟播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水盐运动的方向B.改变水分盐分的总量

C.减缓水盐运动的速度D.增加水盐运动的深度

27.冀东棉区最适合采用该种模式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25.A26.D27.A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实施滴灌后由于水分下渗和淋盐作用,较深层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均上升,A正确,BCD错

误。应选A。

【26题详解】

通过起垄沟播的方式可以促进水分下渗,增加水分和盐分运移的深度,有效缓解表层土壤的

盐碱度,D正确。没有改变水盐运动的方向,A错误。没有改变盐分的总量,B错误。减缓水

盐运动的速度不是目的,C错误。应选D。

【27题详解】

冀东棉区处于我国华北平原,春季干旱,蒸发旺盛,盐碱化严重,所以春季最适合使用起垄

沟播联合膜下滴灌耕作方式,A正确∙BCD错误。应选A。

【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文字材料和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

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28.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

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平安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

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青藏铁路那曲段石

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IS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隔温保墙,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可以通过设置地表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石

方格可以隔温保端,利于植物生长;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内陆区域,铺设砂石沙障,不能增

加降水量。据此分析①②对,应选A。

【点睛】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

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以下

问题。

29.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B.开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30.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29.A30.A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根据题干意思,打通绿色生态走廊,主要是加快空气流通,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A正确。武

汉该规划以绿色生态功能为主,并不是开展城区旅游,B不符。该生态规划以湖、水系为主的

湿地,无法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C错误。武汉属于我国湿润地区,降水多,城市用水充足,

D错误,应选A。

【30题详解】

考查湿地的功能。武汉是我国长江中游重要城市,工业兴旺,故湖泊的功能是缓解城市热岛

效应,改善城市环境,①正确。洪灾频发,故湖泊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长江径流量,为防洪减

灾作奉献,②正确。武汉位于湿涧地区,用水充足,且长江流经,本身水运兴旺,无需人工

成心改造水运环境,③错误;武汉主要是平原区,土地后备资源较多,无需湖泊充当土地后

备资源,④错误,应选A。

【点睛】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修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

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

黄河三角洲湿地

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3道,共40分)

31.图1为湖北省地形图,图2示意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工业遗产分布。阅读图文材料,答复

以下问题。

图1

0o

OO

图2

(1)说出湖北省的地形特征。

江汉平原河湖纵横,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2)简述江汉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武汉两江交汇,九省通衢,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武汉最早的汽水厂、第一个电灯公司等

入选首批工业遗产目录,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起步与经济腾飞的进程。

(3)描述武汉市首批工业遗产的主要分布特点。

【答案】(1)地形: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或:

自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向中部逐渐降低。)

(2)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

(3)多分布在城市西部,沿着河分布,分布在城市二环以外的地区。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地形)、农业的区位条件及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考查学生的综

合分析能力。

【详解】(1)考查地形特征的分析,据根据图中河流的走向及水系变化及进行分析,结合图

示信息判断该地区: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

高东低。

(2)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鱼米之乡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该地位于江汉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中下游,多冲积土壤,土壤肥沃;且河湖众多,

河网纵横,有利于农业和渔业的开展。

(3)该问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合图2中的工业遗产图例信息进行分析,可知工业遗

产多分布在城市西部,主要呈沿河分布,沿河地区交通便利;且主要分布在城市二环以外的

地区,由于地价较低。

32.下面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开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答复以

下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由东向

西降水.干旱程度。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什么。

【答案】C)干旱递减增强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之间的用地关系;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为材料,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等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高大山地的阻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