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阶段素质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阶段素质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阶段素质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阶段素质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阶段素质评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三阶段素质评价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S-32Fe-56C1-35.5Ca-40Cu-64Zn-65Ag-108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Si B.Al C.O D.Fe【答案】B【解析】【详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B。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制备CO2C.证明CO2能溶于水 D.证明CO2不支持燃烧【答案】B【解析】【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操作正确;B、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选择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示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才能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净,故B操作错误;C、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振荡,则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故C操作正确;D、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蜡烛接触到二氧化碳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故D操作正确;故选:B。3.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10月8日闭幕。全国各地都弥漫着浓厚的亚运氛围。下列做法符合绿色亚运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B.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C.大量使用添加剂,延长食物保质期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答案】A【解析】【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亚运理念,故A正确;B、鼓励开私家车,会产生更多的尾气,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亚运理念,故B错误;C、大量使用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绿色亚运理念,故C错误;D、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绿色亚运理念,故D错误;故选:A。4.牛肉富含钙、铁、锌等,其中“钙、铁、锌”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牛肉富含钙、铁、锌等,其中“钙、铁、锌”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元素,而不是强调在具体物质或分子、原子。故选B。5.《中国书法大会》书写时代精神。唐怀素《自叙帖》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主要是因为书写作品时所用的墨汁中含有的炭黑A.是黑色固体 B.具有吸附性C.常温下性质稳定 D.具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墨的主要成分为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碳是黑色固体无关,故选项错误;B、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碳的吸附性无关,故选项错误;C、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D、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碳的还原性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C。6.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作装饰品B.铜具有导热性——作铜火锅C.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D.CO2参与光合作用——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选项说法错误;B、铜具有导热性,可以作铜火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而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选项错说法误;D、CO2参与光合作用可作气体肥料,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7.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答案】D【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选项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细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故选D8.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D.高层建筑着火,立即乘电梯下楼【答案】D【解析】【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容易污染空气和引起火灾,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A措施正确;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既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还可以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B措施正确;C、久未开启的菜窖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还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做灯火实验,故C措施正确;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所以高层建筑着火,不能乘电梯下楼,故D措施不正确;故选:D。9.2023年2月3日晚,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氯乙烯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脱轨,引发大火。当地应急部门6日对车载有毒气体进行"受控释放"操作,导致方圆数公里内居民因面临致命气体威胁而紧急疏散。氯乙烯(化学式为C2H3Cl)是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乙烯具有可燃性 B.氯乙烯属于化合物C.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氯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从“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氯乙烯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脱轨,引发大火”可知,氯乙烯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氯乙烯是一种物质,由碳、氢、氯多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氯乙烯中C、H、Cl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35.5,氯元素占比最大,所以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D、分子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合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所以1个氯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答案】B【解析】【详解】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选项A错误;B.铝在空气中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用于铁制暖气片防锈用的“银粉”就是铝粉,在铁制暖气片上刷上“银粉”后,能起到防止铁制暖气片锈蚀的作用,选项B正确;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把氧化物薄膜擦去,使铝锅又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选项C错误;D.铁制品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因此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选项D错误。故选B。1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变旺,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器灭火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B【解析】【详解】A、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水灭火,是利用了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用水灭火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图书档案着火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应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12.稀土元素钐(Sm)可用于制作中子吸收剂,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钐属于非金属元素B.钐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2C.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0.4D.稀土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答案】A【解析】【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钐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62,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0.4,不符合题意;D、稀土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不符合题意。故选A。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结构不同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都含有相同原子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是由原子构成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选项错误;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一种分子,选项错误;故选A1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推进剂发生的反应之一为N2H4+2H2O24H2O+X,其中X的化学式是A.NO B.NO2 C.N2 D.HNO3【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4,反应后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4,则X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N2;故选:C。15.下列选项中,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A.变化与守恒:24g镁和3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6g氧化镁B.模型与推理: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宏观与微观: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探究与创新:探究水泥块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水泥块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答案】C【解析】【详解】A、镁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24g镁与16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40g,氧气有剩余,不能生成56g氧化镁,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由N、O、C等多种元素组成,但空气属于混合物,错误;C、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正确;D、探究水泥块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要设计实验证明水泥块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等,错误。故选C。16.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和Z的表面无气泡产生,将Z放放入X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Z的表面无变化,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Y>Z B.Y>X>Z C.Y>Z>X D.Z>Y>X【答案】B【解析】【详解】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和Z的表面无气泡产生,即三种金属中,Y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将Z放入X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Z的表面无变化,即Z不能与X的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则Z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Y>X>Z,故选B。1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验证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探究催化剂对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探究二氧化碳否能与水反应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实验方案选项ABCD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甲烷燃烧后,会看到干冷的烧杯中有水雾,该实验能证明甲烷燃烧生成水,可以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有溶液浓度、催化剂两个变量,不能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干燥的纸花不变色,润湿的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成了红色,故C符合题意;D、两个试管中的变量是空气(或者氧气),可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者氧气)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灼热碳层B氯酸钾氯化钾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CFeCl3溶液CuCl2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D铁粉铜加入足量硝酸银,过滤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灼热碳层,二氧化碳会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可以除去杂质,选项正确;B.氯化钾加入适量二氧化锰,不会反应,相反氯酸钾加了二氧化锰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生成氯化钾,除去了原本要的物质,违背了除杂原则,选项错误;C.氯化铁和氯化铜都会与铁粉反应,违背了除杂原则,选项错误;D.铁和铜均会与硝酸银反应,并且铁活性强,铁会先反应,违背了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A。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B.等质量的镁、铜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盛有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D.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锌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答案】D【解析】【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和,可知,当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水的质量相等,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后,16份质量的甲烷生成36份质量的水,46份质量的酒精生成54份质量的水,因此甲烷生成的水多,图中所示反应相等氧气生成水的质量不等,故选项错误;B、铜排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C、向盛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锌排在铜和银的前面,故能够置换出金属,则烧杯中被置换出的金属会随之增多先置换银,后置换铜,故曲线会呈上升趋势,但不会减少,故选项错误;D、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锌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对应生成的硫酸镁质量比和硫酸锌的质量比是,即反应相等质量硫酸时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大,镁和生成硫酸镁质量比,锌和硫酸锌质量比;最终等质量镁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镁质量大,故选项正确;答案为:D。20.把10gCO和CO2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反应后过滤,得干燥的固体10克,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A.5g B.4.4g C.5.6g D.10g【答案】C【解析】【详解】CO和CO2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4.4g由上述计算可以得知二氧化碳的含量为4.4g,所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0g-4.4g=5.6g。所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g,故答案为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氮原子______(2)氧分子______。(3)钙离子______。(4)氯化镁______。(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答案】21.2N22.O223.Ca2+24.MgCl225.【解析】【小问1详解】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小问2详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氧分子表示为O2;【小问3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钙离子表示为Ca2+;【小问4详解】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则氯化镁的化学式表示为MgCl2;【小问5详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22.2023年9月23日,恰逢杭州第九届亚运会开幕,请同学们回答:(1)如图1亚运会火炬首次采用了环保低碳的甲醇作为火炬燃料,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低碳就是较低的______排放。(2)本次亚运会中国队花剑队以45:44绝杀日本队,花剑为钢铁打造,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3)亚运会201金,辉煌背后是强大的祖国,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例如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如图2,世界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着陆器的主体材料为钛合金,主要是利用其______的物理性质(填字母)。a.密度小,耐腐蚀b.硬度大,密度小c.化学性质稳定性好,熔点高(4)航天器的天线是由钛合金制造。工业上通常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获得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1)二氧化碳##CO2(2)含碳量不同(3)b(4)【解析】【小问1详解】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小问2详解】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含碳量不同;【小问3详解】制作航天器材外壳,需要密度小,以便通过火箭带入太空,同时需要硬度大防撞击。密度和硬度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选:b;【小问4详解】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高温下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3.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战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生成物之一为甲醇(CH3OH)。(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共有______种分子。(3)3.2克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克。(4)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______(填字母)。a.缓解粮食危机b.缓解温室效应c.节省耕地资源【答案】(1)(2)四##4(3)1.2(4)abc【解析】【小问1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图中共有4种分子;【小问3详解】3.2克有机物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小问4详解】二氧化碳排放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粮食危机、缓解温室效应、节省耕地资源等,故选:abc。24.根据下列与“红磷”有关的实验图示回答问题。(1)实验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简易装置,导致该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2)实验乙中,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要对比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3)实验乙与实验丙相比较,设计理念更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的是实验_______。(4)实验乙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5)实验丁,若取用少量红磷,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答案】(1)装置漏气(合理即可)(2)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3)丙(4)隔绝氧气、提供热量(5)没有【解析】【小问1详解】导致该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导致瓶内压强变化不大,水进入就少于五分之一;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未完全消耗,进入水也少于五分之一;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没完全冷却,瓶内压强仍较大,进入的水就少于五分之一。【小问2详解】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则控制变量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故要对比观察的是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小问3详解】实验乙与实验丙相比较,设计理念更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的是实验丙,实验丙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小问4详解】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使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小问5详解】实验丁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若取用少量红磷,红磷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不变,故取用少量红磷,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25.根据CO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灯加了一个网罩,网罩的作用是______。(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3)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4)实验过程中,A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5)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1)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2)先通入一氧化碳(3)在装置末端导管口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4)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5)【解析】【小问1详解】酒精灯加网罩,网罩可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小问2详解】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加热发生爆炸;【小问3详解】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则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可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则改进方法是在装置末端导管口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小问4详解】实验过程中,A处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小问5详解】B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26.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__________。(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______通过。(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都由碳元素组成b.都由碳原子构成c.物理性质相似(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答案】(1)市政供水(2)①.物理变化②.能耗大,成本高(3)水分子(4)a(5)淘米水浇花【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1可得,市政供水占比62%,排在首位。【小问2详解】由材料“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可知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热分离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由材料可知此方法的缺点为能耗大,成本高。【小问3详解】由图2可知水分子可以穿过石墨烯海水淡化膜而其它离子不可以穿过。【小问4详解】a、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属于碳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故a正确;b、石墨烯、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C60由分子构成,故b错误;c、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属于碳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由差异,故c错误。故选:a【小问5详解】保护水资源可以节约用水,可以防止水污染,所以可以一水多用,例如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等,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等。【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碳的性质,海水淡化的转化方法,保护水资源的途经。27.工业上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1)设备Ⅰ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设备Ⅱ和设备Ⅳ均为固液分离设备,设备Ⅳ中的分离操作是______(请填写操作名称)。(3)设备Ⅲ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4)“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含量的是______(填写序号)。a.把工厂的烟囱建高b.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c.大力植树造林【答案】(1)①.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②.(2)过滤(3)氯化钙、二氧化碳、氨气(4)bc##cb【解析】【小问1详解】设备Ⅰ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设备I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设备Ⅱ和设备Ⅳ均为固液分离设备,设备Ⅳ中的分离操作是过滤;【小问3详解】根据流程图,设备Ⅰ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通过设备Ⅱ进入设备Ⅲ中,和二氧化碳、氨气及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除水外,还有氯化钙、二氧化碳、氨气;【小问4详解】a、把工厂的烟囱建高,污染仍然存在,不符合题意;b、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题意;c、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符合题意;故选bc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上面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从A-F中选择填写),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用装置C制取氢气的优点为______,实验室制氢气选择的药品为______。(4)小东选择了G的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水槽(2)①.BF##FB②.(3)①.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②.锌粒和稀硫酸(4)b【解析】【小问1详解】①为分液漏斗;②为水槽;【小问2详解】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排空气法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F排水法;则应选用的装置是BF;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用装置C制取氢气,C装置中,当打开开关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与固体试剂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开关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隔板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C装置的优点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室制氢气选择的药品为锌粒和稀硫酸;【小问4详解】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29.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Cu(NO3)2溶液、AgNO3溶液、Fe(NO3)2溶液、稀硫酸、铜丝、铁丝、银丝、铝丝。I、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1)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______(填序号)是多余的,实验①反应现象为______,实验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Ⅱ、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2)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______(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Ⅲ、取一定量的铝丝放入盛有Cù(NO3)2和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金属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