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阳新)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时光zhǎyǎn之间悄然飞逝,让人难以juéchá。bōnòng记忆的琴弦,难忘的声音犹在耳畔:同学们qīngcuì的读书声,热情的掌声,fèiténg的欢呼声……一切都是那么令人liúliàn。

眨眼;觉察;拨弄;清脆;沸腾;留恋

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时注意,“眨眼”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目”,不要写成“泛眼”;“觉察”的“察”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宀”,不要写成“查”;“拨弄”的“拨”部首是:扌,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拔”;“清脆”的“脆”偏旁是:月,都是左右结构;“沸腾”都是左右结构,“腾”偏旁是:月;“留恋”的“恋”偏旁是:心,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峦”。

故解析为:眨眼、觉察、拨弄、清脆、沸腾、留恋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二、选择题

2.(2023·阳新)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责认通霄耽搁万不得已B.匪徒含糊严峻翻厢倒柜

C.倾覆宴会辟静死得其所D.尖锐建树搅和不可思议

D

词形辨析

A.有误。责任:应尽的职责。故“认”错误,应改为“任”。通宵:整夜。故“霄”错误,应改为“宵”。

B.有误。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故“厢”错误,应改为“箱”。

C.有误。僻静:离中心地区远而安静。故“辟”错误,应改为“僻”。

D.正确。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2023·阳新)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摇摇欲坠B.语重心长重于泰山

C.四通八达通国之善弈D.孰为汝多知乎孰能无惑

D

字义

A.随心所欲: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希望。摇摇欲坠:形容建筑物基础动摇,即将倒塌。比喻情势危急,就要崩溃或垮台。欲:将要。

B.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重:程度深。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重:重量。

C.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走。形容交通非常便利。通:有路达到。通国之善弈: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通:全。

D.孰为汝多知乎:是谁说你智慧多呢?孰:谁。孰能无惑: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孰:谁。结合释义可知,“孰为汝多知乎”和“孰能无惑”加点字意思相同。

故解析为:D

考查了多义字、字词解释。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述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4.(2023·阳新)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23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拔得头筹。

B.那个疯狂砍杀群众的歹徒被枪决了,真是死得其所。

C.老师在家长会上夸夸其谈,使所有与会家长深受启发。

D.操场上一位同学意外骨折,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A

成语运用

A.正确。

B.有误,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与语境不符。

C.有误,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与语境不符。

D.有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与语境不符。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2023·阳新)下面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诗句,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剪窗花、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七夕节——赏花灯、乞巧、吃巧果——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D.重阳节——登高、敬老、赏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古诗词运用;重要节日;习俗及习俗寓意

A、B、D正确;

C.有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是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故解析为:C

考查节日风俗、诗文词句理解。节日风俗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上网查阅资料。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端午节等,通过课内所学或课后查工具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列举一种简单介绍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6.(2023·阳新)小明这学期正在练习赵孟頫的书法,在毕业晚会上,他以赵体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送给班主任表述感恩,下面的四幅书法作品中,()应该是他写的。

A.B.C.D.

A

书法作品

A.图片的书法作品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是书法家赵孟頫的作品。

B.图片的书法作品形体特点与金文大致相同,笔画繁多,是小篆。

C.图片的书法作品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是楷书。

D.图片的书法作品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也认得清。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对书法作品的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答题的关键是熟知书法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中国书法已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7.(2023·阳新)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排在最后的一篇课文是()

A.《十六年前的回忆》B.《开国大典》

C.《狼牙山五壮士》D.《毛主席在花山》

B

文章大意理解

A.《十六年前的回忆》创作于1943年,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27年。

B.《开国大典》创作于1949年10月后,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C.《狼牙山五壮士》创作于1958年。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41年华北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中,五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一路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主峰,在弹尽粮绝后,跳下万丈悬崖。

D.《毛主席在花山》记录了1948年毛泽东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小事,表现了革命先辈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情怀。

故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排在最后的一篇课文是《开国大典》。

故解析为:B

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述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2023·阳新)下面古诗中表述了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远大抱负的一首是()

A.《马诗》B.《泊船瓜洲》

C.《石灰吟》D.《竹石》

A

文章主旨理解

A选项《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同时也借此诉说自己盼望建功立业却不获赏识的苦闷。

B选项《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C选项《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现出自己清白、正直、坚韧不屈的品格,追求清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与品格。通过赞美石灰,诗人表述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D选项《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通过咏颂岩竹的坚韧顽强,表述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岩竹的品质。通过这首诗,含蓄地表述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并展现了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风傲骨。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要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串连起来,用简洁的语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想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态度等。要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来连接。

三、阅读

9.(2023·阳新)按要求写句子。

(1)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高兴的心情)

假期里的校园空无一人。。(安静的环境)

(2)创设一个情境,用“万不得已”写一段话。

(3)阳新县是百湖之县、鱼米之乡,风光秀丽。请写一个句子赞美阳新,用上分号和感叹号。

(1)静得连时钟的滴答声都听得见

(2)今天,爸爸开会,实在没有时间来接我,我只能步行回家。

(3)阳新钟灵毓秀,风景秀丽;素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美称!

遣词造句;仿写;标点符号运用

(1)考查句子仿写。例句用夸张手法,据此仿写。

(2)考查情景写话。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3)考查情景写话。写一个句子赞美阳新,用上分号和感叹号。如:阳新钟灵毓秀,风景秀丽;素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美称!

故解析为:(1)静得连时钟的滴答声都听得见;(2)今天,爸爸开会,实在没有时间来接我,我只能步行回家。(3)阳新钟灵毓秀,风景秀丽;素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美称!

考查了句子仿写、情景写话。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述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10.(2023·阳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长歌行》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何时复西归?”苏轼却一反感伤之调,发出了“?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激励之语。那么你呢?请你借用诗句或者名言警句,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态度:。

百川东到海;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全诗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苏轼的《浣溪沙》,全词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葛洪的名句,教育我们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而功亏一篑。成功的秘诀只有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别无他径。

故解析为:百川东到海、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葛洪的名句,教育我们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而功亏一篑。成功的秘诀只有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别无他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2023·阳新)毕业晚会上的赠书环节,欢欢同学想送一本“儿童”主题的书给好朋友作纪念,请你在以下书目中替她选择一本,完成相应的准备。

(1)我选择()(填选项),这本著作的名字是《》。

(2)为什么你觉得这本书适合送给朋友?请结合其中的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说说你的理由。

(1)D;爱丽丝漫游奇境

(2)爱丽丝是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在这段旅程中,她拥有了能变大变小的身体,参加了永不停止的茶会,聆听过老甲鱼讲的故事,最后在法庭上做了一回证人。她天真可爱,富有同情心,最可爱的是她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

作品

任选一幅图进行介绍即可。比如D项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结合其中的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写出你送给朋友的理由。

故解析为:(1)D;爱丽丝漫游奇境;(2)爱丽丝是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在这段旅程中,她拥有了能变大变小的身体,参加了永不停止的茶会,聆听过老甲鱼讲的故事,最后在法庭上做了一回证人。她天真可爱,富有同情心,最可爱的是她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

考查了经典名著、学习交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名著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12.(2023·阳新)口语交际。

我们积累了许多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这是我们的财富。讲道理的时候,如果能恰当引用一两句,说服力会大增。根据下面的情境试着写一段劝告的话,要求至少写出两点理由,分点表述,请用上合适的俗语、谚语或歇后语。

你的好朋友小明最近迷上了手机游戏,完全没有心思学习了。作为朋友,你想怎么劝一劝他呢?

小明,你不要老看手机玩了,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和身体看坏的。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能建设祖国。老师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是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请你好好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吧。

劝告慰勉

本题可从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将要测试等方面进行劝说,做到语句通顺,有条理。

故解析为:小明,你不要老看手机玩了,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和身体看坏的。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能建设祖国。老师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是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请你好好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吧。

本题考查了劝告慰勉、谚语、俗语及惯用语、歇后语。完成本题要注息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劝告慰勉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2023·阳新)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

非连续性文本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满足实际需要,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与实用知识相关的书。二是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周国平

2021年和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在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刊)和数字化媒介(手机、电脑、平板)上的人均阅读时间分配表。

纸质媒介阅读时间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间

2021年2022年2021年2022年

21.05分钟23.13分钟101.12分钟105.23分钟

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13.由材料一可知,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消遣或。

14.下列关于周国平阅读观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他认为所有书籍中都藏着一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B.他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C.他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也是一种阅读。

15.认真阅读材料二该表格反映出了什么社会现象?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6.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谈你对读书的认识或思考。

13.满足实际需要;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得精神上的享受

14.B

15.反映出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16.在四年级时,我非常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人与自然的奥秘。因此,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读书给人的享受是长久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查了语言表述能力。作答此题时围绕主题内容进行阐述,注意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言之有理即可。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从“—是满足实际需要”“二是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可概括出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故解析为:满足实际需要、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得精神上的享受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B正确。A有误,应为“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C有误,应为他“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故选B。

故解析为:B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表格题目“某年我国18-70岁国民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时间分配表”及表格内容,可知表格反映了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故解析为:反映出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16.考查了语言表述能力。作答此题时围绕主题内容进行阐述,注意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言之有理即可。

故解析为:在四年级时,我非常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人与自然的奥秘。因此,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读书给人的享受是长久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2023·阳新)小古文阅读

永之氓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⑤,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⑥之其!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①氓:百姓。②中济:游到河水的中间。③寻常:和平时一样。④侣:同伴。⑤有顷:过了一会儿。⑥蔽:蒙蔽。

17.解释加点的字。

①永之氓咸善游

②何不去之

③益怠

18.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19.这篇短文讽刺了怎样的人?

17.都;丢弃,放弃;益怠疲乏

18.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19.这篇短文讽刺那些爱财如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字义;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7.考查字词解释。①永之氓咸善游:永州的百姓都很善于游泳。咸:都。②何不去之:为什么不丢掉它呢?去:丢弃,放弃。③益怠:更加累了。怠:疲乏。

故解析为:都、丢弃,放弃、益怠疲乏

18.考查句子翻译。且:将,将要。何以:用什么。故“身且死,何以货为”译为: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故解析为: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19.考查情感主旨。《永之氓》讲述了一个游水逃生的人腰缠万贯,溺水而死的故事。说明了要善于取舍,在金钱与生命之间,生命更重要,因此,不能因一件小事而断送性命,更不能爱财胜于命。讽刺那些爱财如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故解析为:这篇短文讽刺那些爱财如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2023·阳新)课外阅读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解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给我们讲作文。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你前面的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20.本文回忆了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1.两次强调“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语文老师?

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的理解。

2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你认为心情如何?请把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如果是另外一种心情,月光又会是怎样的呢?照样子,写一写。

24.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你的语文老师对你学习语文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是什么?请简要写一写。(不超过50字)

20.①语文老师给同学们讲什么是语文。②对“我”的作文提出批评,并耐心地指出“我”的作文中的问题。

21.抒发了对语文老师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的赞叹;表述对语文老师的教诲表述无限的感激之情。她是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独特、对学生要求严格、关爱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22.“我”得到夸奖之后,开始学会卖弄所谓的“才气”,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夸张,此时,“才气”是害人的。

23.原来老师都是为了我好,我现在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月亮暗淡下来,周边都没有光芒,隐隐约约能看见月亮里有黑影在闪动。

24.我的语文老师臧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她的目光总是表示不同的“严厉“。有一次,当我期中测试再次得到第一名,同学们朝我围过来,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盯着我,好像在嘱咐我“再接再励,胜利了不要骄傲“。

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本文回忆了我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她的直言不讳让我认识到自己写作上的最大错误,从此自我反省走上了文学之路。开头回忆语文老师刚开始上课时给我的深刻印象,她的上课方式与众不同,引领我们观察留意生活;接着具体叙述语文老师批评我的作文,惹怒我后依旧真诚地为我指出原因,让我认识到写作需要的不仅是“才气”。

20.本题考查概括主要事件。读文章可知,第一段主要写了语文老师给同学们讲什么是语文。第二、三段主要写语文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写得最不好。主要写事后语文老师具体指出“我”作文中的问题。据此作答即可。

故解析为:①语文老师给同学们讲什么是语文。②对“我”的作文提出批评,并耐心地指出“我”的作文中的问题。

21.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和分析人物形象。第一次强调“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抒发了对语文老师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的赞叹;第二次强调“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表述对语文老师的教诲表述无限的感激之情。语文老师花一节课给我们阐释什么是语文,说明她是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语文老师指出“我”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她是一个对学生要求严格、关爱学生成长的好老师。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故解析为:抒发了对语文老师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的赞叹;表述对语文老师的教诲表述无限的感激之情。她是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独特、对学生要求严格、关爱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前文说的是“我”在所谓“才气”的影响下,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夸张,此时的“才气”对“我”来说是有利无害的。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解析为:“我”得到夸奖之后,开始学会卖弄所谓的“才气”,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夸张,此时,“才气”是害人的。

23.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语言表述能力。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清澈的月光,烘托出老师和“我”谈话后“我”的心情变化,暗示着老师的谈话让“我”理解了老师,化解了对她的恼恨。所以此时的心理描写跟理解老师有关即可。换一种心情可以是对老师仍然不理解,所以此时的环境描写就会偏向压抑的方向,语言通顺合理即可。

故解析为:原来老师都是为了我好,我现在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月亮暗淡下来,周边都没有光芒,隐隐约约能看见月亮里有黑影在闪动。

24.本题考查思维拓展。仿照本文,写出你的语文老师对你学习语文最有影响的一件事即可,注意字数要符合要求。

故解析为:我的语文老师臧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她的目光总是表示不同的“严厉“。有一次,当我期中测试再次得到第一名,同学们朝我围过来,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盯着我,好像在嘱咐我“再接再励,胜利了不要骄傲“。

四、习作与表述

25.(2023·阳新)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美好可以重温,选择可以重来,后悔可以追及……如果一切都可重启,你会追回哪段逝去的时光呢?

请以“回到”为题,先在横线上填上“那个早晨、两年前、那个雨天……”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回顾事情的经过,写出当时印象最深的感受。注意文章前后过渡,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认真,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能写成诗歌。

回到那个雨天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许可以使你摆脱困境,点燃希望;一句真诚的鼓励,也许会使你脱离迷惘,重塑新生。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永远也忘不了那个雨天,那句鼓励的话语。

那是一个烟雨迷蒙的下午,中考成绩下来了,看着那些因为马虎本不该错的题目,我一片茫然,心情惆怅,因为马虎是我一贯的毛病,为此您没少下功夫,可我总也改不了,我拿着卷子,心情差到了极点,总想着回家后您是如何批评我,到了家门口我迟迟不敢敲门,好像心有感应似地,您突然就开了门,看着我耷拉着脑袋,脸上一副难过的表情您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可您还一如既往地欢迎我。等吃过了饭,我结结巴巴地告诉您我的事情,您先是沉默,沉默过后,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马虎的毛病不是一次两次了,你将来的愿望是考一所名牌大学,你若不改掉马虎的毛病,怎能实现你的愿望。况目以后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马虎的习惯,你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妈妈相信你。”我怔住了,妈妈并不是我所想象的火冒三丈,而是来鼓励我,妈妈的话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有朝一日长成参天大树。雨,依然在下,而此时我的心情早已不再低落。

妈妈鼓励了我,让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雨天、那句鼓励的话。

叙事类作文

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以“回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在横线上填上“那个早晨、两年前、那个雨天……”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印象最深的感受,理清思路写下来。可以是自己看到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别人所说的。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去写,注意要以小见大,写出你的感受或启示。写作时可开篇入题,直接叙事,注意写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中间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特点。结尾重点写一写通过这件事自己的反思。

故解析为:回到那个雨天

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许可以使你摆脱困境,点燃希望;一句真诚的鼓励,也许会使你脱离迷惘,重塑新生。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永远也忘不了那个雨天,那句鼓励的话语。

那是一个烟雨迷蒙的下午,中考成绩下来了,看着那些因为马虎本不该错的题目,我一片茫然,心情惆怅,因为马虎是我一贯的毛病,为此您没少下功夫,可我总也改不了,我拿着卷子,心情差到了极点,总想着回家后您是如何批评我,到了家门口我迟迟不敢敲门,好像心有感应似地,您突然就开了门,看着我耷拉着脑袋,脸上一副难过的表情您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可您还一如既往地欢迎我。等吃过了饭,我结结巴巴地告诉您我的事情,您先是沉默,沉默过后,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马虎的毛病不是一次两次了,你将来的愿望是考一所名牌大学,你若不改掉马虎的毛病,怎能实现你的愿望。况目以后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马虎的习惯,你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妈妈相信你。”我怔住了,妈妈并不是我所想象的火冒三丈,而是来鼓励我,妈妈的话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有朝一日长成参天大树。雨,依然在下,而此时我的心情早已不再低落。

妈妈鼓励了我,让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雨天、那句鼓励的话。

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用排比开头结尾,使文章具有韵律之美,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小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透露着阳光般的温暖,情感表述真挚自然。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阳新)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时光zhǎyǎn之间悄然飞逝,让人难以juéchá。bōnòng记忆的琴弦,难忘的声音犹在耳畔:同学们qīngcuì的读书声,热情的掌声,fèiténg的欢呼声……一切都是那么令人liúliàn。

二、选择题

2.(2023·阳新)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责认通霄耽搁万不得已B.匪徒含糊严峻翻厢倒柜

C.倾覆宴会辟静死得其所D.尖锐建树搅和不可思议

3.(2023·阳新)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摇摇欲坠B.语重心长重于泰山

C.四通八达通国之善弈D.孰为汝多知乎孰能无惑

4.(2023·阳新)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23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拔得头筹。

B.那个疯狂砍杀群众的歹徒被枪决了,真是死得其所。

C.老师在家长会上夸夸其谈,使所有与会家长深受启发。

D.操场上一位同学意外骨折,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5.(2023·阳新)下面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诗句,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剪窗花、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七夕节——赏花灯、乞巧、吃巧果——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D.重阳节——登高、敬老、赏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2023·阳新)小明这学期正在练习赵孟頫的书法,在毕业晚会上,他以赵体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送给班主任表述感恩,下面的四幅书法作品中,()应该是他写的。

A.B.C.D.

7.(2023·阳新)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排在最后的一篇课文是()

A.《十六年前的回忆》B.《开国大典》

C.《狼牙山五壮士》D.《毛主席在花山》

8.(2023·阳新)下面古诗中表述了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远大抱负的一首是()

A.《马诗》B.《泊船瓜洲》

C.《石灰吟》D.《竹石》

三、阅读

9.(2023·阳新)按要求写句子。

(1)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高兴的心情)

假期里的校园空无一人。。(安静的环境)

(2)创设一个情境,用“万不得已”写一段话。

(3)阳新县是百湖之县、鱼米之乡,风光秀丽。请写一个句子赞美阳新,用上分号和感叹号。

10.(2023·阳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长歌行》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何时复西归?”苏轼却一反感伤之调,发出了“?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激励之语。那么你呢?请你借用诗句或者名言警句,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态度:。

11.(2023·阳新)毕业晚会上的赠书环节,欢欢同学想送一本“儿童”主题的书给好朋友作纪念,请你在以下书目中替她选择一本,完成相应的准备。

(1)我选择()(填选项),这本著作的名字是《》。

(2)为什么你觉得这本书适合送给朋友?请结合其中的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说说你的理由。

12.(2023·阳新)口语交际。

我们积累了许多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这是我们的财富。讲道理的时候,如果能恰当引用一两句,说服力会大增。根据下面的情境试着写一段劝告的话,要求至少写出两点理由,分点表述,请用上合适的俗语、谚语或歇后语。

你的好朋友小明最近迷上了手机游戏,完全没有心思学习了。作为朋友,你想怎么劝一劝他呢?

(2023·阳新)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

非连续性文本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满足实际需要,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与实用知识相关的书。二是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周国平

2021年和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在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刊)和数字化媒介(手机、电脑、平板)上的人均阅读时间分配表。

纸质媒介阅读时间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间

2021年2022年2021年2022年

21.05分钟23.13分钟101.12分钟105.23分钟

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13.由材料一可知,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消遣或。

14.下列关于周国平阅读观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他认为所有书籍中都藏着一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B.他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C.他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也是一种阅读。

15.认真阅读材料二该表格反映出了什么社会现象?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6.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谈你对读书的认识或思考。

(2023·阳新)小古文阅读

永之氓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⑤,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⑥之其!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①氓:百姓。②中济:游到河水的中间。③寻常:和平时一样。④侣:同伴。⑤有顷:过了一会儿。⑥蔽:蒙蔽。

17.解释加点的字。

①永之氓咸善游

②何不去之

③益怠

18.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19.这篇短文讽刺了怎样的人?

(2023·阳新)课外阅读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解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给我们讲作文。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你前面的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20.本文回忆了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1.两次强调“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语文老师?

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的理解。

2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你认为心情如何?请把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如果是另外一种心情,月光又会是怎样的呢?照样子,写一写。

24.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你的语文老师对你学习语文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是什么?请简要写一写。(不超过50字)

四、习作与表述

25.(2023·阳新)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美好可以重温,选择可以重来,后悔可以追及……如果一切都可重启,你会追回哪段逝去的时光呢?

请以“回到”为题,先在横线上填上“那个早晨、两年前、那个雨天……”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回顾事情的经过,写出当时印象最深的感受。注意文章前后过渡,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认真,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能写成诗歌。

解析解答部分

1.眨眼;觉察;拨弄;清脆;沸腾;留恋

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时注意,“眨眼”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目”,不要写成“泛眼”;“觉察”的“察”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宀”,不要写成“查”;“拨弄”的“拨”部首是:扌,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拔”;“清脆”的“脆”偏旁是:月,都是左右结构;“沸腾”都是左右结构,“腾”偏旁是:月;“留恋”的“恋”偏旁是:心,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峦”。

故解析为:眨眼、觉察、拨弄、清脆、沸腾、留恋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D

词形辨析

A.有误。责任:应尽的职责。故“认”错误,应改为“任”。通宵:整夜。故“霄”错误,应改为“宵”。

B.有误。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故“厢”错误,应改为“箱”。

C.有误。僻静:离中心地区远而安静。故“辟”错误,应改为“僻”。

D.正确。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D

字义

A.随心所欲: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希望。摇摇欲坠:形容建筑物基础动摇,即将倒塌。比喻情势危急,就要崩溃或垮台。欲:将要。

B.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重:程度深。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重:重量。

C.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走。形容交通非常便利。通:有路达到。通国之善弈: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通:全。

D.孰为汝多知乎:是谁说你智慧多呢?孰:谁。孰能无惑: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孰:谁。结合释义可知,“孰为汝多知乎”和“孰能无惑”加点字意思相同。

故解析为:D

考查了多义字、字词解释。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述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4.A

成语运用

A.正确。

B.有误,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与语境不符。

C.有误,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与语境不符。

D.有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与语境不符。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C

古诗词运用;重要节日;习俗及习俗寓意

A、B、D正确;

C.有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是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故解析为:C

考查节日风俗、诗文词句理解。节日风俗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上网查阅资料。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端午节等,通过课内所学或课后查工具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列举一种简单介绍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6.A

书法作品

A.图片的书法作品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是书法家赵孟頫的作品。

B.图片的书法作品形体特点与金文大致相同,笔画繁多,是小篆。

C.图片的书法作品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是楷书。

D.图片的书法作品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也认得清。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对书法作品的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答题的关键是熟知书法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中国书法已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7.B

文章大意理解

A.《十六年前的回忆》创作于1943年,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27年。

B.《开国大典》创作于1949年10月后,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C.《狼牙山五壮士》创作于1958年。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41年华北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中,五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一路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主峰,在弹尽粮绝后,跳下万丈悬崖。

D.《毛主席在花山》记录了1948年毛泽东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小事,表现了革命先辈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情怀。

故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排在最后的一篇课文是《开国大典》。

故解析为:B

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述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A

文章主旨理解

A选项《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同时也借此诉说自己盼望建功立业却不获赏识的苦闷。

B选项《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C选项《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现出自己清白、正直、坚韧不屈的品格,追求清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与品格。通过赞美石灰,诗人表述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D选项《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通过咏颂岩竹的坚韧顽强,表述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岩竹的品质。通过这首诗,含蓄地表述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并展现了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风傲骨。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要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串连起来,用简洁的语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想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态度等。要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来连接。

9.(1)静得连时钟的滴答声都听得见

(2)今天,爸爸开会,实在没有时间来接我,我只能步行回家。

(3)阳新钟灵毓秀,风景秀丽;素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美称!

遣词造句;仿写;标点符号运用

(1)考查句子仿写。例句用夸张手法,据此仿写。

(2)考查情景写话。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3)考查情景写话。写一个句子赞美阳新,用上分号和感叹号。如:阳新钟灵毓秀,风景秀丽;素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美称!

故解析为:(1)静得连时钟的滴答声都听得见;(2)今天,爸爸开会,实在没有时间来接我,我只能步行回家。(3)阳新钟灵毓秀,风景秀丽;素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美称!

考查了句子仿写、情景写话。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述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10.百川东到海;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全诗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苏轼的《浣溪沙》,全词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葛洪的名句,教育我们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而功亏一篑。成功的秘诀只有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别无他径。

故解析为:百川东到海、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是葛洪的名句,教育我们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而功亏一篑。成功的秘诀只有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别无他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1)D;爱丽丝漫游奇境

(2)爱丽丝是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在这段旅程中,她拥有了能变大变小的身体,参加了永不停止的茶会,聆听过老甲鱼讲的故事,最后在法庭上做了一回证人。她天真可爱,富有同情心,最可爱的是她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

作品

任选一幅图进行介绍即可。比如D项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结合其中的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写出你送给朋友的理由。

故解析为:(1)D;爱丽丝漫游奇境;(2)爱丽丝是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在这段旅程中,她拥有了能变大变小的身体,参加了永不停止的茶会,聆听过老甲鱼讲的故事,最后在法庭上做了一回证人。她天真可爱,富有同情心,最可爱的是她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

考查了经典名著、学习交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名著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12.小明,你不要老看手机玩了,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和身体看坏的。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能建设祖国。老师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是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请你好好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吧。

劝告慰勉

本题可从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将要测试等方面进行劝说,做到语句通顺,有条理。

故解析为:小明,你不要老看手机玩了,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和身体看坏的。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能建设祖国。老师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是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请你好好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吧。

本题考查了劝告慰勉、谚语、俗语及惯用语、歇后语。完成本题要注息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劝告慰勉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13.满足实际需要;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得精神上的享受

14.B

15.反映出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16.在四年级时,我非常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人与自然的奥秘。因此,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读书给人的享受是长久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查了语言表述能力。作答此题时围绕主题内容进行阐述,注意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言之有理即可。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从“—是满足实际需要”“二是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三是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可概括出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故解析为:满足实际需要、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得精神上的享受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B正确。A有误,应为“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C有误,应为他“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故选B。

故解析为:B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表格题目“某年我国18-70岁国民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时间分配表”及表格内容,可知表格反映了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故解析为:反映出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在传统纸媒和电媒的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16.考查了语言表述能力。作答此题时围绕主题内容进行阐述,注意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言之有理即可。

故解析为:在四年级时,我非常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人与自然的奥秘。因此,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读书给人的享受是长久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17.都;丢弃,放弃;益怠疲乏

18.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19.这篇短文讽刺那些爱财如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字义;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7.考查字词解释。①永之氓咸善游:永州的百姓都很善于游泳。咸:都。②何不去之:为什么不丢掉它呢?去:丢弃,放弃。③益怠:更加累了。怠:疲乏。

故解析为:都、丢弃,放弃、益怠疲乏

18.考查句子翻译。且:将,将要。何以:用什么。故“身且死,何以货为”译为: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故解析为: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19.考查情感主旨。《永之氓》讲述了一个游水逃生的人腰缠万贯,溺水而死的故事。说明了要善于取舍,在金钱与生命之间,生命更重要,因此,不能因一件小事而断送性命,更不能爱财胜于命。讽刺那些爱财如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故解析为:这篇短文讽刺那些爱财如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

20.①语文老师给同学们讲什么是语文。②对“我”的作文提出批评,并耐心地指出“我”的作文中的问题。

21.抒发了对语文老师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的赞叹;表述对语文老师的教诲表述无限的感激之情。她是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独特、对学生要求严格、关爱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22.“我”得到夸奖之后,开始学会卖弄所谓的“才气”,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夸张,此时,“才气”是害人的。

23.原来老师都是为了我好,我现在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月亮暗淡下来,周边都没有光芒,隐隐约约能看见月亮里有黑影在闪动。

24.我的语文老师臧老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她的目光总是表示不同的“严厉“。有一次,当我期中测试再次得到第一名,同学们朝我围过来,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盯着我,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