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下图是1908年在《巴黎小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奥斯曼苏丹杜尔·哈米德二世(右)、奥匈帝国君主约瑟夫一世(左)、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中),他们的脚下为奥斯曼帝国领土。该漫画可说明()A.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C.一战南线战场空前激烈 D.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2.一战中德国制定了施里芬计划,其中心内容是集中大部分兵力在4到6周内击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掉过头来对付俄国,争取两三个月结束战争。下列标志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是()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3.毛元佑所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军队对领导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里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日德兰海战4.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占领中国山东以后,1917年北洋政府向德国、奥匈帝国两国宣战,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集团,并派十几万中国劳工出征欧洲前线。北洋政府此举意在()A.废除西方列强的在华特权 B.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C.转嫁日趋严重的统治危机 D.为协约国的取胜作出贡献5.“一战华工”是个现代的称谓。在当代中国语境之下,该题材的现实意义愈显突出。在新语境下中国重建关于“一战华工”的论述,所面对的困境仍然是隐含在两类论述——“国家角度与华工角度”之间的内在张力中。此观点旨在()A.平衡华工生存诉求和政府目的之间的矛盾B.强调华工对国家的重要贡献C.平衡华工客观贡献和主观意图之间的矛盾D.强调北洋政府对列强的妥协6.一战期间,美国政府组织绘制大量宣传漫画,如图漫画内容为:不想让德国人的脏鞋踏上美国?大量购入战争债券!这一漫画宣传的根本目的是()A.激发民众斗志 B.加速战争进程 C.抵制军国主义 D.维护国家利益7.《新全球史》中写道:“一战期间,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到一战结束时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引发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作者意在()A.疾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原因B.一战时的交通及贸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C.战争持续成为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因素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了疾病的传播8.一战伊始,泰戈尔写道:“我此刻站在您的面前——请帮我穿上铠甲!让艰难险阻成为烈火来锤炼我的生命。尽管我的心在痛苦中跳动——但它却在敲响胜利之鼓。”这一想法几乎是所有印度精英们的共识。他们渴望通过一战()A.构建国际新秩序 B.转移国内矛盾C.参与瓜分殖民地 D.唤醒民族意识9.《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条约》()A.引发了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C.导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10.下图是1919年8月发表的漫画《后视镜》。图中美国总统威尔逊指挥合唱“持久和平”,而日本觊觎亚太,英国关注海权,法国重提美法同盟,意大利力图扩张。此画意在()A.揭示战后殖民扩张方式发生改变 B.表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C.讽刺和平基础脆弱的凡尔赛体系 D.赞扬国际社会达成了和平的共识11.《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规定,“除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而联合国安理会对于非程序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同意票,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这一变化()A.有效避免了战争和冲突 B.集体安全原则被放弃C.反映出多极化趋势加强 D.突出了大国协调作用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材料二: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会议主要内容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东欧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协约国决定在波兰原有领土上重建波兰。根据《凡尔赛条约》,波兰得到了与其国力极不相称的领土以及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波兰走廊。这条走廊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给德国发展造成极大困境,致使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民族主义者不断疾呼,修改德波两国边界。为了打破凡尔赛体系的限制、争取外交主动,德国于1922年与苏联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夹击波兰。与此同时,德国利用英法隔阂,在1925年与英、法等国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禁止单方面使用武力干涉,这造成法国在欧洲主导地位的下降,也使法波两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瓦解。——摘编自王利《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德关系研究(1918—1939)》(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的历史背景。(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带来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据材料“1908年”和漫画中奥匈帝国、沙皇俄国的君主在争夺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可知,这描绘了一战之前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可以用来说明一战爆发的背景,B项正确;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1919年,排除A项;一战爆发的时间是1914年,排除C项;欧洲优势地位削弱是在一战之后,排除D项。2.答案:C解析:1914年,德军根据“施里芬计划”进攻法国,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C项正确;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是施里芬计划破产后才发生的,排除ABD项。3.答案:B解析:“世纪初列强混战”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据“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结合所学可知坦克在索姆河战役,B项正确;马恩河战役尚未出现坦克,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坦克已经不是不可战胜,排除C项;日德兰海战属于海战,不涉及坦克,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占领中国山东以后”可知,日本占领中国山东,损害了北洋政府的利益,北洋政府参战意在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废除西方列强的在华特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洋政府的统治危机,排除C项;北洋政府参战意在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而不是为协约国的取胜作出贡献,排除D项。5.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角度”是指一战华工的客观贡献,“华工角度”指的是华工的主观意图。由此可知,材料观点旨在平衡华工客观贡献和主观意图之间的矛盾,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北洋政府目的和妥协,故AD错误;强调华工对国家的重要贡献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错误。6.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一战后期,美国决定参战,以宣传漫画的形式动员民众以购买债券、参加军队救助伤员、运输物资等多种途径支援战争,有利于激发民众斗志、加速战争胜利,符合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掠夺民众资产,排除A项;塑造民族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抵制军国主义不是美国政府组织绘制大量宣传漫画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可知,B项为正确选项。8.答案:A解析:根据“请帮我穿上铠甲!让艰难险阻成为烈火来锤炼我的生命。尽管我的心在痛苦中跳动——但它却在敲响胜利之鼓”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泰戈尔所写的内容是表达印度希望通过一战争取民族独立,所以是意图经过一战构建国际新秩序,以便争取民族独立,A项正确;印度是意图构建新的国家秩序,并不是转移国内矛盾,排除B项;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印度并没有参与瓜分殖民地的能力,排除C项;印度的民族意识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唤醒,排除D项。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从而引发德国强烈的复仇情绪,为一战爆发埋下隐患,因此福熙才会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故D正确;《凡尔赛和约》并没有涉及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内容,因此它不会直接引发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凡尔赛和约》处理的是德国问题,其针对对象并不是苏联,故B项错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是由一战引起的,而非《凡尔赛条约》,故C项错误。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表面上纷纷赞同“持久和平”,实际上却矛盾重重,强调各自的利益,漫画讽刺了凡尔赛体系十分脆弱的和平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揭示战后殖民扩张方式改变,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此时美国还未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排除B项:漫画的主旨是揭示各国的矛盾和斗争,并非赞扬国际社会达成了和平的共识,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较于国联.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强调大国协调作用,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集体安全原则被放弃,排除B项;C项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12.答案:(1)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或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或苏俄诞生与美国崛起);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2)影响: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军人死亡上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可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根据“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可知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根据“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可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根据“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可知战争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根据“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可知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2)影响: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削弱传统国际格局的欧洲中心,美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3.答案:(1)背景: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新政策调整下的医保选择
- 2025年初中地理实验探究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工中级职称考试试题卷与答案解析集
- 图像配准的鲁棒性分析-洞察及研究
- 超薄化光电转换器件应用-洞察及研究
- 电信网与车联网融合-洞察及研究
- 精索扭转疼痛信号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开发-洞察及研究
-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洞察及研究
- 动态定价策略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洞察及研究
- 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第2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共青团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
- 2025麻精等特殊管理药品考核(医、药、护人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山东淄博博山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49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职技能大赛备赛培训课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2025年版
- 六堡茶课件教学课件
- 材料作文“交流登山成功的经验”(202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9篇附审题指导)
- 2025年中国宽温液晶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小学语文高段课程标准解读
- 提高痰标本送检合格率PDCA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