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历史周末选择题问卷星_第1页
第三周历史周末选择题问卷星_第2页
第三周历史周末选择题问卷星_第3页
第三周历史周末选择题问卷星_第4页
第三周历史周末选择题问卷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周历史周末选择题问卷星第三周周末作业一.选择题(共50小题)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班级:[单选题]*○903班○904班1.“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上述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单选题]*A.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B.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正确答案)C.孕育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D.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2.“罗马帝国西半部已一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从事着远距离的高档奢侈品交易……他(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由材料可知,查士丁尼汇编法律的主要目的是()[单选题]*A.适应对外战争的需要B.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正确答案)C.维护法律权威的需要D.保障人人平等的需要3.拜占庭帝国因查士丁尼的文治和武功而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的文治。这里的“文治”主要是指()[单选题]*A.积极发展了工商业B.建立公民津贴制度C.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正确答案)D.创建政教合一国家4.它汇集了前代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影响了阿拉伯文化、西欧文化,并给站在近代门坎上的西欧带来了若干使其获得巨大发展的文化要素:法律原则、文学艺术形式、学术精神等。这独具特色的文化是()[单选题]*A.希腊文化B.中华文明C.阿拉伯文化D.拜占庭文化(正确答案)5.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序号与国家或王朝对应正确的是()[单选题]*A.①西罗马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B.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C.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法兰西(正确答案)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波斯帝国6.“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纂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材料叙述了《罗马民法大全》的()[单选题]*A.编纂背景B.具体内容C.适用范围D.历史影响(正确答案)7.在这个国家里,罗马的政治结构体现为皇权掌控的官僚体系,基督教信仰则表现为以各地教会为载体而建立的教权体系,古希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帝国的发展起到了塑造作用。这个帝国是()[单选题]*A.亚历山大帝国B.拜占庭帝国(正确答案)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8.《查士丁尼法典》中“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把这匹马的价钱赔偿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这体现了该法典()[单选题]*A.注重维护奴隶主利益B.具有缜密的法律体系C.重视证据的法治传统D.保护个人的财产所有权(正确答案)9.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说法与教材观点相符的是()[单选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正确答案)10.“尽管拜占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文化生活的强大生命力,但在保守、传统和形式主义的‘古董’帝国的束缚下,却很少有机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拜占庭帝国()[单选题]*A.有强大生命力B.文化辉煌了千余年C.具有传统优势D.缺乏创新能力(正确答案)11.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列大河流域简图与之相对应的文明,正确的是()[单选题]*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正确答案)C.长城D.《十二铜表法》12.在一部反映古代印度生活的电影中,以下场景合乎历史逻辑的是()[单选题]*A.国王命令吠舍出身的将军率兵出征B.一位婆罗门出身的老人准备出席祭祀活动(正确答案)C.首陀罗出身的官员正在审判犯人D.贱民出身的武士正在迎娶刹帝利的女子13.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颁布于()[单选题]*A.B.C.D.(正确答案)14.概括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下面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单选题]*A.文明的冲突B.社会的变革C.古代亚非文明(正确答案)D.古代欧洲文明15.摩亨佐•达罗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早期古代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属于()[单选题]*A.尼罗河流域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C.古印度文明D.印度河流域文明(正确答案)16.《汉谟拉比法典》通篇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神的旨意为开篇,以神的诅咒为结语,将“神”的意志贯穿法典。这说明该法典()[单选题]*A.承认婆罗门的最高等级地位B.关注实际而不注重理论C.维护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D.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正确答案)17.如图所示图片共同反映了()

①用楔形文字记载的石柱法

②用象形文字记载的法老敕令

③记载有关商朝法律制度的甲骨文拓片[单选题]*A.古老文字,象形表意B.奴隶社会,神灵崇拜C.亚洲古国,文明领先D.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正确答案)18.李明计划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单选题]*A.沿尼罗河而上,赞美印度古城的雄壮B.在恒河南岸驻足,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欣赏亚历山大帝国的光辉文化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正确答案)19.图特摩斯三世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这主要是因为他()[单选题]*A.修建了太阳神庙B.使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正确答案)C.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的统一D.发明了象形文字20.古印度文化强调忠实于种姓社会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甚至“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当印度帝国遭遇分崩离析危机时,不同种姓的村民却能够“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地“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这突出说明,古印度()[单选题]*A.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B.社会等级秩序森严C.文化传统根深蒂固D.人们国家观念淡薄(正确答案)2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一个雅典家庭的成员如表。该家庭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的人数是()[单选题]*A.1人(正确答案)B.2人C.3人D.4人22.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据此可知,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单选题]*A.古典文化B.民主政治(正确答案)C.科学成就D.体育竞技23.据统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由此可见,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单选题]*A.西方民主之源B.少数人的民主(正确答案)C.多数人的民主D.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24.从亚历山大东征到托勒密埃及被罗马吞并,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这说明了()[单选题]*A.异域文化冲突不已B.海洋文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C.世界文化同宗同源D.世界文明在相互交融中发展(正确答案)25.苏格拉底说:“……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不需要国家统治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以下对上述材料解析正确的有()[单选题]*A.全体雅典人均可参与国家管理B.雅典民主政治忽视统治者的能力和品德(正确答案)C.雅典注重对公民知识和道德上的培养D.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26.“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单选题]*A.获得了自由平等B.政治地位的提高(正确答案)C.受到了人文主义影响D.成为特权阶层27.中世纪时期,西欧封建主给城市颁发特许状,确认城市及市民享有一定的特权。而市民在获得这些特权的同时必须给国王和封建主支付大量金钱。这反映了()[单选题]*A.西欧庄园经济的不断发展B.金钱赎买是城市赢得自治唯一的方式C.封建主与市民达成了妥协(正确答案)D.市民完全摆脱了国王和封建主的控制28.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的王权基础。这主要说明()[单选题]*A.市民阶层权力不断扩大B.市民获得国王的支持认可C.法国是英国的殖民地D.市民阶层是强化王权的重要力量(正确答案)29.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这表明,自治城市()[单选题]*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出现了教育学术新气象C.获得免除赋税特权D.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正确答案)30.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西欧庄园的农民没有自由,也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B.西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C.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正确答案)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民主政治到达顶峰31.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据此可知,当时()[单选题]*A.西欧经济的发展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B.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C.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正确答案)D.西欧的大学的广泛兴起3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西欧城市的一句话。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较快B.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C.城市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受国王的制约(正确答案)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3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则赐给市民以自由贸易权乃至自治特权。市民与封建王权的这种关系最明显的体现是双方曾()[单选题]*A.共同镇压无产阶级B.合作复兴古典文化C.互相支持反对教会(正确答案)D.共同反对君主专制34.“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据此可知,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单选题]*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正确答案)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C.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35.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有权逮捕犯罪的人,并在大学的法庭进行审判,根据犯罪的轻重判处罚款或监禁。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大学拥有()[单选题]*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正确答案)C.教育自主权D.立法特权36.中世纪的许多大学是由教会许可建立的,大学的教学和管理都由教会控制。但随着大学在不断地斗争中逐渐获得一些特权,教学内容逐渐由神学扩展到自然科学等学科,教师逐渐由牧师、主教转为学者。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单选题]*A.适应社会发展要求B.发展脱离教会束缚(正确答案)C.享有免赋税特权D.拥有教育自主权37.12世纪,大学在西欧兴起。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阵地,学者们质疑权威,反对宗教思想束缚,尊崇理性,反对封建,通过交流与辩论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并吸收不同的观点。这一现象()[单选题]*A.迎合了市民阶层文化诉求B.加快了西欧城市自治步伐C.冲击了中世纪的封建秩序(正确答案)D.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38.如表为14﹣16世纪欧洲大学学科。这些学科设置()[单选题]*A.深受封建制度的影响B.反映了社会发展要求(正确答案)C.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D.与基督神学密切相关39.“中世纪城镇对于西欧而言,代表着新生事物。除去少数例外的情况,这些城镇是独立自主的、真正的商业实体,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单选题]*A.源于封建领主的赦免B.因经济因素而兴起(正确答案)C.导致了封建庄园瓦解D.包含浓厚宗教氛围40.“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单选题]*A.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B.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C.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正确答案)D.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41.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正确答案)B.《掷铁饼者》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C.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帕特农神庙D.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4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这表明古代罗马法()[单选题]*A.是习惯法的代表B.是平民斗争的结果C.维护奴隶主利益D.注重规范社会行为(正确答案)43.据如图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出现在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国家的文明成果应是()[单选题]*A.《一千零一夜》B.狮身人面像C.《十二铜表法》(正确答案)D.帕特农神庙44.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1133﹣1189)进行改革,把大部分司法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当改革涉及教会权利时,遭到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的反对,双方矛盾尖锐。四名骑士为讨好亨利二世,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杀了贝克特。教皇威胁要将亨利二世驱逐出天主教会,亨利二世不得不屈服,公开举行仪式,表示悔罪。以上材料说明中古西欧天主教会()[单选题]*A.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正确答案)B.占有大量土地,经济实力强C.教皇直接统治教皇国D.与富裕市民联盟,对抗君主4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单选题]*A.A(正确答案)B.BC.CD.D46.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记录中,有部分农奴被控告未完成对庄园主的运草任务,农奴坚称未违反庄园义务。法庭查阅有关劳役惯例确认:农奴有义务将牧草垛起,但无义务将草装车。农民和农奴在庄园法庭觉得权利未能维护,可越级向上一级法庭申诉。英国格兰斯塔福德郡就有三个佃农与其领主进行了长达35年之久的争论。这些现象()[单选题]*A.说明封建主的权力受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