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大庆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大庆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大庆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大庆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大庆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大庆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A.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B.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C.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D.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2.下图为1957年和1986年无锡农户家庭收入情况统计。这种变化说明A.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B.对外开放扩大收入来源C.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D.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3.中共“一大”代表的职业大多是编辑、记者、教师、学生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三民主义再到无政府主义倡导的绝对白由,“一大”代表群体都依次深浅不同地崇拜过、学习过、研究过,甚至实践过。这一探索过程体现出的社会发展趋向应是A.两大社会矛盾正趋于汇流 B.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加速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D.从效法欧美转向以俄为师4.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A.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这段叙述意在强调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盛行 D.国际力量形成“一超多强”局面6.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以下文明成果产生于该“轴心时代”的是A.楔形文字 B.十二铜表法 C.甲骨文 D.伊斯兰教7.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8.二战后某国际协定旨在通过投资,“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恢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并“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该协定()A.有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B.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C.最初致力于亚非的经济恢复 D.规定各会员国的货币汇率一致9.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据此可知,这些事件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B.推动冷战向更深层次发展C.促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巩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10.1902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一经刊行便风行一时,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译者的兴趣却不在于演绎故事,而是在每个篇目后以译者“识语”的形式,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与尔虞我诈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这表明林纾A.开创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 B.专注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C.倡导维新救国的政治主张 D.利用进化论宣传革命思想11.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制”,其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12.《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A.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 B.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C.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很多历史学者就20世纪战争的根源论进行深入探究,大致分为非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两种。前者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人性根源论,即认为人本身存在的欲望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人们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约翰.费希特为代表的国家利益论,即国家利益的冲突是战争的根源;肯尼思·华尔兹为代表的无政府状态论,即只要国际社会仍然是“无政府状态”,各主权国家彼此不存在从属和支配关系,战争就可能发生;威尔逊为代表的民主和平论,即专制国家是战争的根源。民主国家决不会打民主国家;罗伯特6基欧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霸权的存在是国际体系趋于稳定的原因。除此以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战争产生于阶级社会,要消灭战争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社会——摘编自叶俊《20世纪战争的霸权根源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战争呈现的共性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根源论”存在不同观点的认识。14.(20分)材料关羽,字云长。陈寿《三国志》中,关羽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并列,并没有表现出绝伦超群之处。据陈寿《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常球《华阳国志刘先主传》、《晋书》、《宋书》、《南史》、《魏书》、《陈书》等史书记载,历史人物关羽不过是三国蜀汉的一位大臣,生前最高官衔是“前将军”,最高爵位是“汉寿亭侯”。他勇武、重义,但同时具有傲慢自大、容易发怒、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气量狭小也使得他与同僚关系不睦。隋唐时期,关羽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颂扬,关羽的名气也不大,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最崇拜的三国人物是“为帝王师”的诸葛亮。这一时期的蜀汉人物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史书中鲜有记载。在民间,这一时期的关羽只是具有魔力、神力的鬼魅形象。两宋时期,汉民族始终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之下,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对关羽不断加封。北宋中叶以后,宋王朝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三国时蜀汉君臣不畏强敌的精神和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随着关羽神位的不断攀升,在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之下,关羽祠庙在全国上下逐渐兴起。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民间的关羽崇拜越来越狂热,关羽也由人而逐步变为神——摘编自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1)根据材料,说明分析关羽形象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羽崇拜现象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由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可知,在人们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则对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因为司法官失职导致结果变化,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是定罪的依据,而不是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排除A;材料说的是遭遇到现实挑战,而不是无法实现,C项以偏概全,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非常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排除D。2、A【解析】

材料图示可知,1986年工资性收入呈大幅上升趋势,家庭经营收入呈上升趋势,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发生了改变,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后,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而不是强调对外开放,故B选项错误;材料无锡农户家庭收入分类变化,没有体现农民生活水平,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是否受冲击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3、D【解析】

一大代表从学习欧美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说明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向是从效法欧美转向以俄为师,D正确;A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不属于趋向,排除;材料与革命统一战线分化无关,且当时尚未组建革命统一战线,B排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C排除。故选D。4、A【解析】

依据材料“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来看,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因此其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未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C项“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D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5、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材料表明二战后确立起的美苏的两极格局,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出现和发展,中国的不断壮大,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A项错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盛行,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C项排除;“一超多强”的局面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D项排除。故选B。6、B【解析】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前449年,符合轴心时代,故B正确;楔形文字产生于前3400年,与材料不符,A错误;甲骨文产生于商朝,距今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故C错误;伊斯兰教产生于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故与材料不符,D错误。7、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的把握。依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195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迅速下滑,1962年后开始回升。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957年到1962年是不断上升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是不断升高的,不会在1957年后迅速降低,并在1962年达到-5的情况。受到“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断下降,到1962年开始调整,使之不断回升。故A正确。【详解】8、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的世界银行,主要致力于战后经济的复兴和建设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材料“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可知是世界银行,这一组织提供的资金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故B正确;有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是关贸总协定,排除A;世界银行的最初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排除C;规定各会员国的货币汇率一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D。故选B。【点睛】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是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9、A【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结合所学有1967年欧共体建立,形成以欧洲联合对抗美国;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增强国际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促进国际关系发展;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这些事件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选A;70年代美苏关系出现缓和,B错误;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错误;世界多极化没有形成,D错误。10、C【解析】

1902年的中国民族危机深重,由材料“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与尔虞我诈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可得出林纾编译《伊索寓言》旨在倡导维新救国的政治主张,故C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表明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始于林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态度,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解析】

“广州体制”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对外交往体制。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体制”被打破。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年间,故选B项。乾隆年间广州体制尚未打破,A错误;咸丰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不是最早,C错误;同治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D错误。12、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表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遍布东西南北,而且很多封地都在边远地带,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故A项正确;分封制最终导致分裂割据,排除B项;基本确定中国疆域从秦统一开始,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分封制是历史趋势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征;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相结合;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相结合:捍卫民主与反对专制相结合;由一国或一个区域蔓延到多国或数个区域;掠夺资源、干涉内政和称霸世界是主要目的。(2)认识:20世纪频繁且残酷的战争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研究者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其研究视角使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理性的思考及其学术研究自由化为研究结果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文明的交流及信息媒介的进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研究趋向【解析】

(1)20世纪战争呈现的共性特征,应当结合20世纪出现的重要战争,根据大的时间段、具体战争表现出的特点,从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相结合、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相结合、捍卫民主与反对专制相结合、由一国或一个区域蔓延到多国或数个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