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萌萌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十分喜欢下面这段描述并将其摘抄下来,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1.萌萌对语段中字音字形不是很确定,请你帮她写字或注音。
巢应和
2.在摘抄过程中,萌萌由于粗心抄错了一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漫天飞舞的樱花,仿佛洁白的雪精灵在空中欢快地跳动。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4.“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的诗,上一句是。
5.古诗词默写
(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观沧海》中点明观海地点,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4)《天净沙·秋思》中作为主旨句,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古诗文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7.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③?”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④也。”父喜,遂与而亲授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介绍书法用笔技巧的书籍。③所秘:所珍藏的书。④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使待成人不盈期月
9.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
B.父亲见他还小,害怕他不能保守书中的机密。
C.父亲见他还小,恐怕他不能秘密地进行学习。
D.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还不能学会珍藏书籍。
10.王羲之“书便大进”的原因是:①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堞,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②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③“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节选自秦自民《鲜红末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蝴蝶漫谈之口器与传粉》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密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12.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爱情使者”“食品供应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蝴蝶与花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
B.蝴蝶是情绪敏感的生物,"明日黄花蝶也愁”,菊花凋零也会引发它的愁绪。
C.地球生物圈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地球,人类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D.通过传授花粉,蝴蝶对维持当今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龙豁口
①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
②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
③“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江上的三九天。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汽,眼睫毛上全都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
④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也不松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
⑤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
⑥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咬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
⑦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
⑧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面上行进时,脚下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来。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
⑨“龙豁口”不是常有,但只要遇到一次,就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爬犁帮”的人谈“龙”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那是九死一生的事。
⑩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于是,老赵头赶着爬犁向右侧疾驰,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朝湖心奔去。小伙子们知道,湖心区冰薄,且有一处活水,最易形成“龙豁口”。平时大家总是尽量避开,即使路近一些也从不敢贸然前往。
老赵头今天是要豁出去了。抗联的战士们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把粮食运到战士们的手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了。
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小鬼子开枪了,子弹贴着头皮呼啸而过。忽听咔嚓一阵雷鸣炸响,江面的冰排豁然裂开,并且迅速向两边漾开。
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
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窜向侧面的斜坡。其他人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江底……
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江面上,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
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3期,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刻画老赵头细致而传神,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B.小说叙述张弛有度,送粮过程一波三折,颇有紧张感和戏剧性。
C.文中风雪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都有力地升华了小说主题。
D.“爬犁帮”冒险为游击队送粮食,彰显了老百姓保家卫国的决心。
15.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①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此句用了
比喻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述效果)
②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与蕴含的情感)
16.小说中有多处伏笔与照应。请找出一对并简析其作用。
17.有人建议将小说的标题“龙豁口”改为“老赵头”,你认为可以吗?请做出选择并结合文本阐明理由。
名著阅读
书本伴我们成长,鲁迅先生的童年也是如此,请你依据《朝花夕拾》完成下列题目。
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却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选段三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选段四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
18.请依次写出四个选段所涉及的四个篇目,分别是《》《》《》《》。
19.《朝花夕拾》当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间,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A.《琐记》B.《无常》
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20.小张想向图书馆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卷,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三、综合实践(10分)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1.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歌颂友谊的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标明朝代和。
22.新学校,新同学,为增进友谊,使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班委会决定召开“结交新朋友”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活动取个好听的名称。
23.假设老师安排你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走到她的面前,你会和她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四、写作(50分)
24.告别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又升入了初中,走进了新教室,见到了新老师,结识了新同学。你很想了解你的老师和同学们;老师和同学们也特别想了解你。为此,你有必要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你自己。请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的记叙文。
提示:
⑴介绍自己的方面会有很多,但是不能离开体貌、性格、爱好等。
⑵记叙的基础上,要有描写,该抒情的地方要抒情。
⑶不能少于600字,字迹要工整。
解析解答部分
1.窠;hè
2.缭;嘹
3.C
4.沾衣欲湿杏花雨
5.(1)潮平两岸阔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D
7.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述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8.使:假使、假如、如果;盈:满
9.A
10.自己勤奋好学;父亲精心指导
11.B
12.A
13.B
14.C
15.①把枣红马比作“一道红色的闪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奔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老赵头策马疾驰的勇武,表现了老赵头给游击队送粮的急切心情和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胜利完成任务;敌人追赶他们,掉进“龙豁口”丧命。这句话表述了老赵头对敌人的痛恨之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16.示例:开头“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与下文“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相照应,突出了为游击队送粮的危险,表现了老赵头等人爱护子弟兵、保家卫国的决心。
17.示例一:可以。本文记叙了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最终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赞美了老赵头等人热爱子弟兵、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以“老赵头”突出了主要人物,简洁醒目。
示例二:不可以。本文记叙了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最终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赞美了老赵头等人热爱子弟兵、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龙豁口”是突出人物形象的主要情景;另外,“龙豁口”这个标题新颖生动,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8.《阿长与》;《琐记》;《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19.
20.C
21.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2.高山流水觅知音
23.林芳,你好,我是×××,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们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
24.略
1/1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萌萌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十分喜欢下面这段描述并将其摘抄下来,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1.萌萌对语段中字音字形不是很确定,请你帮她写字或注音。
巢应和
2.在摘抄过程中,萌萌由于粗心抄错了一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漫天飞舞的樱花,仿佛洁白的雪精灵在空中欢快地跳动。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4.“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的诗,上一句是。
1.窠;hè
2.缭;嘹
3.C
4.沾衣欲湿杏花雨
5.古诗词默写
(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观沧海》中点明观海地点,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4)《天净沙·秋思》中作为主旨句,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潮平两岸阔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阅读(45分)
古诗文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7.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D
7.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述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③?”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④也。”父喜,遂与而亲授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介绍书法用笔技巧的书籍。③所秘:所珍藏的书。④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使待成人不盈期月
9.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
B.父亲见他还小,害怕他不能保守书中的机密。
C.父亲见他还小,恐怕他不能秘密地进行学习。
D.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还不能学会珍藏书籍。
10.王羲之“书便大进”的原因是:①②。
8.使:假使、假如、如果;盈:满
9.A
10.自己勤奋好学;父亲精心指导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堞,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②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③“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节选自秦自民《鲜红末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蝴蝶漫谈之口器与传粉》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密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12.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爱情使者”“食品供应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蝴蝶与花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
B.蝴蝶是情绪敏感的生物,"明日黄花蝶也愁”,菊花凋零也会引发它的愁绪。
C.地球生物圈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地球,人类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D.通过传授花粉,蝴蝶对维持当今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11.B
12.A
13.B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龙豁口
①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
②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
③“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江上的三九天。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汽,眼睫毛上全都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
④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也不松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
⑤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
⑥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咬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
⑦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
⑧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面上行进时,脚下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来。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
⑨“龙豁口”不是常有,但只要遇到一次,就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爬犁帮”的人谈“龙”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那是九死一生的事。
⑩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于是,老赵头赶着爬犁向右侧疾驰,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朝湖心奔去。小伙子们知道,湖心区冰薄,且有一处活水,最易形成“龙豁口”。平时大家总是尽量避开,即使路近一些也从不敢贸然前往。
老赵头今天是要豁出去了。抗联的战士们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把粮食运到战士们的手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了。
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小鬼子开枪了,子弹贴着头皮呼啸而过。忽听咔嚓一阵雷鸣炸响,江面的冰排豁然裂开,并且迅速向两边漾开。
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
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窜向侧面的斜坡。其他人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江底……
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江面上,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
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3期,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刻画老赵头细致而传神,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B.小说叙述张弛有度,送粮过程一波三折,颇有紧张感和戏剧性。
C.文中风雪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都有力地升华了小说主题。
D.“爬犁帮”冒险为游击队送粮食,彰显了老百姓保家卫国的决心。
15.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①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此句用了
比喻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述效果)
②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与蕴含的情感)
16.小说中有多处伏笔与照应。请找出一对并简析其作用。
17.有人建议将小说的标题“龙豁口”改为“老赵头”,你认为可以吗?请做出选择并结合文本阐明理由。
14.C
15.①把枣红马比作“一道红色的闪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奔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老赵头策马疾驰的勇武,表现了老赵头给游击队送粮的急切心情和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胜利完成任务;敌人追赶他们,掉进“龙豁口”丧命。这句话表述了老赵头对敌人的痛恨之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16.示例:开头“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与下文“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相照应,突出了为游击队送粮的危险,表现了老赵头等人爱护子弟兵、保家卫国的决心。
17.示例一:可以。本文记叙了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最终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赞美了老赵头等人热爱子弟兵、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以“老赵头”突出了主要人物,简洁醒目。
示例二:不可以。本文记叙了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最终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赞美了老赵头等人热爱子弟兵、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龙豁口”是突出人物形象的主要情景;另外,“龙豁口”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金华市中医医院招聘工作人员7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方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广西崇左市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机关文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河北雄安雄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和首席营销官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招聘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烟台市总工会所属事业单位卫生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招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西崇左市凭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卫生院招聘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人员5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T/DGGC 005-2020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再制造检测与评估
- 消化内科护理进修汇报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 青年上香行为的社会文化动机与影响研究
- 2024年中国建设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多相催化反应原理》课件
- 灌注桩施工的合同范本
- 当代世界经济心得体会
- 2024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含音标完整版)
- 天津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