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三:穿越时空感受劳动之美》名师单元教学课件(1课时)_第1页
《学习任务三:穿越时空感受劳动之美》名师单元教学课件(1课时)_第2页
《学习任务三:穿越时空感受劳动之美》名师单元教学课件(1课时)_第3页
《学习任务三:穿越时空感受劳动之美》名师单元教学课件(1课时)_第4页
《学习任务三:穿越时空感受劳动之美》名师单元教学课件(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教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穿越时空,感受劳动之美学习任务设计说明古今同理,其致一也。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劳动的民族,从古诗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与劳动的艰辛。第八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3.欣赏劳动之美,赏析表达技巧。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学习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01学习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02目录导入劳动是最美的,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以及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近杨万里,和诗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课前准备1.走进《诗经》。2.走近杨万里。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学习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01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擷之。/

/

/

//

/

/

/

//

/

/学习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01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拋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学习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01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拋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学习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012.《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芣苢》使用的手法是什么?明确赋。铺陈,排比,讲述见到、采摘、收集的过程,蕴含劳动的欢快和收获的欢愉。学习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013.整体感知《插秧歌》,看看描写了什么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明确描写了农人一家四口插秧劳作的场面;表现了劳作的繁忙与辛苦,也蕴含着收获的美好与欢乐。1.《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擷”)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学习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02《芣苢》(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2.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诗中没有直接写采芣苢的人,但读来却让人眼前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于平原旷野你追我赶、群歌互答的欢快劳动的场景。几个动词,把她们欢快的心情、收获的喜悦伴着音乐节奏传达了出来。学习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02《芣苢》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学习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02《插秧歌》明确全家参与,冒雨劳作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身上的蓑衣斗笠比喻成战场上的士兵的铠甲头盔。说明插秧就是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农人在农忙时的劳动紧张和辛苦。学习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02《插秧歌》3.综观全诗,把握诗歌主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