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七县市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七县市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七县市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七县市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七县市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七县市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太祖曾规定:皇室后妃“必须选择良家女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专制皇权 B.确立理学官方地位C.实行仁政怀柔天下 D.防止腐败滋生2.“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颁布上述法令的俄国领导人是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戈尔巴乔夫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A.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C.明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D.清初军国大事决于议政王大臣会议4.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D.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5.如图漫画反映的是A.《租借法案》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A.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B.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C.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D.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7.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C.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D.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8.一战以来国际格局出现了三次演变。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D.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8月7日傍晚,他们毅然决然地分三路向……急进。这段路上,不仅要越过陇海铁路,而且还面对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蒋介石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们会走这样一着险棋,还以为他们只是“不能北渡黄河而南窜”。这一行动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B.将战争引入“国统区”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D.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10.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当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对此。他进一步指出,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卢梭所提倡的“契约”A.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 B.背离了天赋人权的精神C.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 D.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11.1971年7月,毛主席就日本觊觎问题时曾指示周恩来说:“要给基辛格吹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不要老谈具体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该指示意在()A.强调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B.表明新中国始终遵循着和平外交政策C.指明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目的 D.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对的野心12.《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宋代户口登记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这说明中国古代A.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C.租佃关系不断发展 D.自耕农经济的演变13.二战期间,德国将侵略波兰的战役拍成故事片,取名为《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其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更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并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罗斯福和斯大林。1947年~1954年美国制作了几十部用于刻画美国“共产党分子”形象的电影,这些人往往是衣冠楚楚,实际上却阴险狡诈且冷酷无情。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东西方存在着严重文化差异 B.电影的政治功能凸显C.电影的制作受意识形态影响 D.“冷战”兴起与发展14.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邦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团)必须建立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完会议的各邦代表主张A.实施人民主权和共和原则B.建立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C.建立权力有限的联邦政府D.改变各邦自治的原则15.夏商西周时,营建王城先置宗庙、立社坛,宫城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东周时,诸侯国营建都城则将宫殿置于宫城中央,宗庙迁出宫城。这一变化反映出A.国家由分裂到统一 B.各诸侯国尊奉王室C.集权体制逐步确立 D.礼乐制度更为成熟16.1499年7月10日,当达・伽马船队返抵里斯本时,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跌落一半,经营胡椒贸易的商人纷纷宣告破产,产生了所谓“对胡椒的诅咒”。据此可知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C.寻找胡椒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D.丝绸之路畅通使中国产品远销西欧17.在抵制或选择性过滤西方影响的艺术家当中,以泰戈尔为代表的印度艺术家最为突出,他们坚持从民族传统寻找灵感。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许多艺术家转而从民间艺术寻找新的风格。不过,即使拒绝西方态度最为坚决的画家,他们也难以完全逃避西方的技术材料和模特的影响。这表明A.民族传统是世界艺术发展的根源B.民族性和世界性影响现代艺术C.西方文化侵略已渗透到世界各地D.反殖民主义文化成为世界主流18.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上述思想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 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19.浙江企业家鲁冠球说:“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这反映了A.企业家胆识是企业成功秘诀 B.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跌宕起伏C.企业发展得益于全球化进程 D.企业发展与特定时代背景相关20.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中,最突出的现象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B.列强发展的不平衡与冲突C.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D.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21.唐以前之医家,所重者述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其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医家水平提高 B.经济发展水平 C.古代科技发展 D.宋明理学影响22.西汉初年,贾谊在政论文《过秦论》中指出,夺取政权需要暴力和智谋,即“并兼者高诈力”,但是构建和维系政权,更多需要运用调节和整合的方式,即“安定者贵顺权”。他进而提出,“三主(秦始皇,二世、子婴)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据此可知,贾谊认为A.法治不利于长治久安 B.治国方略应因时而变C.大一统秩序业已巩固 D.秦代的政制缺乏创新23.明代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 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24.英国学者马丁·埃斯林评论某艺术流派指出:“假如说,一部好戏靠的是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那么,这类戏往往只有语无伦次的梦呓。”该流派的诞生反映了A.欧洲大革命造成的动荡 B.工业革命加剧的阶级矛盾C.二战后人们的精神创伤 D.经济大萧条中人们的苦闷25.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下社会的重大变化表现在A.君主名号 B.宗教领袖 C.贵族领地 D.市民地位26.《汉书·艺文志》记述了部分稷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先生的著作目录。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这主要表明()A.国家大分裂容易出现“百家争鸣” B.稷下学宫造就“百家争鸣”的局面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规模大 D.诸子百家的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27.有学者认为:无论在风格和内容上,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这种“自我迷恋”是以牺牲读者为代价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是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8.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的落后29.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必须由中央统-规定或经中央批准”。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9年以后又扩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统购统销A.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 B.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资本积累C.进-步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D.一直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30.“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体现了他A.用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B.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英国人,被誉为“外科消毒之父”。19世纪初期,外科手术后死亡率很高。19世纪中叶,奥地利医生塞梅尔魏斯提出手术者可能对伤口带进感染源的观点,遭到了医学界权威的强烈反对,名誉扫地。作为外科医生的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和塞梅尔魏斯相似设想,即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1865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一篇关于细菌的论文给李斯特提供了思路。防止术后感染的最好办法是在细菌进入暴露的伤口之前就将其消灭。李斯特用石炭酸(苯酚)做灭菌剂,规定在每项手术前换上干净洁白的衣服,认真洗手,还要确保将使用的器具都做彻底的卫生处理。他甚至还向手术室空中喷洒石炭酸进行消毒。结果患者术后死亡率大大下降。后来他公开了消毒方法,英、德、法等国的医院纷纷采用。曾经不能做的开胸手术也变得简单安全了。——摘编自舍温·努兰《蛇杖的传人:西方名医列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斯特创立消毒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斯特的贡献。32.1500年以后的世界历史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与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全球通史》问题(1)新兴的西方如何促成“全球性一体化状态”?(2)你如何理解“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33.启蒙思想及其实践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2)与材料一相比,卢梭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人的思想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明代皇室选择后妃时要求不拘处所、须良家女子、不许大臣进送等做法,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A项正确;皇室选择后妃与确立理学官方地位、实行仁政无关,BC两项错误;明代皇室选择后妃的相关规定,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腐败滋生,D项错误。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颁布该法令的俄国领导人是亚历山大二世,故B正确;彼得一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3、D【解析】

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是一对不断斗争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因此明朝初期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D属于特殊情况,故选D;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明初废除宰相都强化了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BC。4、C【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对粮食危机的原因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员布哈林之间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分歧,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27年,这一时期并未确立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认为农业发展落后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布哈林并不认同,且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5、C【解析】

由漫画中的“美国”、美元符号、“欧洲经济”以及两人的装扮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1947年援助欧洲经济恢复的马歇尔计划,故C正确;《租借法案》指的是1941年开始的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武器装备,故A错误;杜鲁门主义不涉及经济援助,故B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成立于1949年的军事组织,故D错误。6、B【解析】

由材料“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说明毛泽东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故选B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主义社会蓝图,排除D项。7、A【解析】

知县的平均任期不断降低,不利于地方长官的长久治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吏治的清明无关,也不能保证官员的清明,排除C项;与列强入侵无关,排除D项。8、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所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B【解析】

根据“北渡黄河而南窜”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国统区,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确;辽沈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不符合“北渡黄河而南窜”,排除A;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不符合“北渡黄河而南窜”,排除C;1949年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符合“北渡黄河而南窜”,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渡黄河而南窜”,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史实和影响分析解答。10、C【解析】

“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表明卢梭所提倡的“契约”,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故C正确;不能说卢梭的“契约”精神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排除A;卢梭思想符合天赋人权的精神,B错误;题中卢梭思想没有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D错误。11、D【解析】

由“就日本觊觎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等信息可知,毛泽东邀请基辛格来华就是对抗苏联、日本,缓解中国面临的紧张局势,即从气势上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觊觎的野心,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虽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关,但并非毛泽东强调的主旨,故B项错误;毛泽东强调的是新中国对待美、日的态度而非强调美方的目的,故C项错误。12、C【解析】

根据材料“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地租发展为定额租,地主减少干预,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看出租佃关系不断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赋役制度改革,但没有体现农民积极性提高,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主户和客户关系,没有体现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的发展,不是自耕农经济,D项错误。13、B【解析】

德国通过电影打击挪威的斗志,英国使用同一部电影激发反法西斯意识,美国通过电影打击苏联和共产党,说明凸显了电影的政治功能,故选B;德、英、美都属于西方国家,不能体现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AC;《火的洗礼》(或《苦难的一幕》)出现在二战期间,此时冷战尚未兴起,D项仅反映了部分题意,排除。故选B。14、C【解析】

“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即各州获得解放战争胜利的的果实,代表们的共识是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即各州)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即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国家秩序,所以这里强调的是联邦制原则,正确答案是C项;材料没有强调人民主权和反对特权,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制约和防范公共权威,分权制衡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这是的前提是要“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D项与材料矛盾。15、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周时期都城营建突出了国君宫殿的地位,彰显了国君的权威,反映出集权体制的逐步确立,因此C选项正确;这一变化不能反映统一的趋势,A选项错误;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选项错误;东周是礼乐制度的崩溃时期,D选项错误。故选C。16、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使胡椒等传统商品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导致胡椒价格下跌,商人破产,这说明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此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丝绸之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7、B【解析】

据材料“坚持从民族传统寻找灵感”“难以完全逃避西方的技术材料和模特的影响”可知,体现了民族传统和西方文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即民族性和世界性影响现代艺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艺术发展的根源,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西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但不能表述为西方文化侵略,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反殖民主义文化,D项错误。18、B【解析】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的主张体现了唯物主义,这些思想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B正确;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与启蒙思想之间不存在关联,排除A;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提倡三纲五常,与黄宗羲、王夫之的主张不符,排除C;黄宗羲、王夫之不属于近代人物,排除D。19、D【解析】

民营企业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时是东躲西藏,在计划经济时是在夹缝中“野蛮生长”,到改革开放时是“异军突起”,在全球化中则是无知无畏,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有时代性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故选D;AC反映了企业发展的部分原因,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排除B。故选D。20、B【解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故B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于17世纪,故A与材料无关;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C错误;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D错误。21、D【解析】

材料表明,唐以前医家重“术”,宋以后则重视对理论的研究,这与宋及宋以后的医学家深受宋明理学家格物穷理方法影响密切相关,D正确;医学家水平是个别现象,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排除A;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技术,但是不能左右医学研究重心转移,排除B;科技发展与医家研究重心转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22、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贾谊认为“构建和维系政权”需要采取和“夺取政权”不同的方式,才能实现统治长治久安,通过秦亡的历史教训说明治理国家要随着形势发展变化而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法治思想,排除A项;贾谊探讨治国方略旨在适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对秦政制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B。23、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明代史实可知,明代海禁政策推行后,官方贸易受阻,大量中国瓷经由私人贸易销往国外,材料体现了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的现象,故D正确;“朝贡贸易”输出海外陶瓷数量有限且明中后期后贸易受阻,故A错误;殖民扩张与明朝陶瓷销往海外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C项中“西方”与材料中“东亚,东南亚一带”不符,故C错误。2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类戏往往只有语无伦次的梦呓”等是二战后出现的现代主义艺术特色,其反映了人们的精神创伤,C项正确;反映欧洲大革命的动荡、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加剧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语无伦次的梦呓”的风格不符,AB两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中人们的苦闷不需要“语无伦次的梦呓”,D项错误。25、D【解析】

封建等级制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间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大多建立在君权神授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宗教建立等级关系,扩大控制范围,古代被许多国家的多数君主采用以管理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范围。封建等级制度中等级最高的是帝王。而帝王以下的,通过行臣服礼和封受采邑(土地)等手段,两个封建主之间结成君臣关系,在上的称封君,在下的称封臣。封臣对封君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从封君那里接受采邑。封臣的义务主要是奉召为封君服军役。等级君主制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以后。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的王权呈逐渐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政权形式是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等级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统治基础由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等级君主制使王权得到加强,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知,两种制度下社会重大变化是市民的地位,D正确;君主名号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封建等级制和等级君主制属于世俗权威,宗教领袖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排除B;贵族领地在两种制度下都得到了维护,排除C。26、B【解析】

据材料“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可知,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重要基地,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B项正确;国家大分裂与“百家争鸣”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百家争鸣”的规模是否大的问题,故C项错误;诸子百家的活动侧重于学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诸子百家是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的问题,故D项错误。27、D【解析】

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表现出随意性、不确定的特征,在写作手法上表现出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根据材料“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可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D选项符合题意。新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A选项排除。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B选项排除。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C选项排除。28、B【解析】

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以看出,此时俄国的内河航运依然靠风力和人力。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19世纪中期的俄国工业发展依然落后,故B正确;农奴的悲惨生活、农奴制度的落后、内河航运的落后不符合“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故ACD错误。29、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对物资进行统购统销,结合当时发展工业的时代背景可知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B正确;材料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关,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已经完成,A排除;材料未涉及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C排除;当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体制转型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选B。30、A【解析】

根据材料,苏格拉底用“产婆术”的办法,逐步引导人主动思考,解决自身思考的问题之处,从而逐步到寻求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理性精神,A项符合题意;材料是主张引导人思考,不是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其对神学的破除,C项错误;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不符合材料引导人思考的信息,D项错误。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工业革命后科技的发展;外科术后感染率高;他人的经验教训;李斯特个人的努力。(2)贡献:规范外科手术程序,降低手术感染率;扩展了外科手术的范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挽救无数人的生命。【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奥地利医生塞梅尔魏斯提出手术者可能对伤口带进感染源的观点”可归纳出外科术后感染率高;根据材料“作为外科医生的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和塞梅尔魏斯相似设想”可归纳出李斯特个人的努力;根据材料“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一篇关于细菌的论文给李斯特提供了思路”可归纳出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科技发展也是重要因素。(2)贡献:根据材料“规定在每项手术前换上干净洁白的衣服,认真洗手,还要确保将使用的器具都做彻底的卫生处理”可归纳出规范外科手术程序,降低手术感染率;根据材料“。后来他公开了消毒方法,英、德、法等国的医院纷纷采用”可归纳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挽救无数人的生命;根据材料“曾经不能做的开胸手术也变得简单安全了”可归纳出扩展了外科手术的范围。32、(1)促成: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总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并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理解:19世纪的欧洲霸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美日挑战:巴黎和会美国带来称霸世界的十四点原则,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得美国成为最大赢家,英国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日同盟遭肢解。19世纪的英法霸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德国挑战:英德之间在全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最终以二者为核心拼凑了两大军事集团,1914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一战爆发。一战后英法遭到削弱,英国由英帝国蜕变为英联邦。20世纪上半叶的英法霸权:遭到德国、日本的挑战:一战后英法掌控国联来掌控世界霸权、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果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德日破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对外扩张(日本对中国的扩张)。20世纪中叶以来的美苏霸权:遭到多方力量的挑战:西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