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39)2022年10月9日上午7时43分,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将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卫星设计寿命为4年,“夸父一号”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预期在2024年到2025年左右)的契机,观测、研究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一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相互作用及彼此关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属于天体是(

)A.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夸父一号”

B.

地面观察到升空中的“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C.

进入预定轨道的“夸父一号”

D.

“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掉落地面的残骸2.

工作中的“夸父一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3.

“夸父一号”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哪些圈层(

)A.

光球层色球层

B.

光球层日冕层

C.

色球层日冕层

D.

色球层色球层4.

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产生磁暴现象,导致全球变暖

B.

冰岛可能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C.

干扰所有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

D.

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海平面上升【答案】1.C

2.D

3.C

4.B【解析】【1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发射进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C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夸父一号”,地面观察到升空中的“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掉落地面的残骸都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ABD错。故选C。

【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工作中的“夸父一号”是专门用于太阳探测的空间科学人造卫星,所以属于地月系,太阳系和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排除ABC,选D。【3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夸父一号”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主要发生于日冕层,太阳耀斑位于色球层,C正确,ABD错。故选C。【4题详解】太阳活动发生时,抛射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冰岛位于高纬度可能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B对;不会干扰所有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C错;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海平面上升,与太阳活动无关,AD错。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1861年,世界上第一个始祖鸟化石标本现世。据研究,始祖鸟具有羽毛、飞翼、骨盆和三前一后的四足后趾等鸟类特征,但始祖鸟的肋骨后缘无钩状突起,也具有牙齿、分离的掌5骨和尾椎骨等爬行动物特征。下图为始祖鸟化石标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始祖鸟盛行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A.

早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晚古生代中期

D.

新生代6.

关于生命的演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鱼类→三叶虫→恐龙→始祖鸟

B.

鱼类→两栖类→恐龙→猛犸象C.

鱼类→始祖鸟→恐龙→猛犸象

D.

鱼类→两栖类→三叶虫→始祖鸟7.

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文字”,科学家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可以(

)①模拟地表起伏的状态②判断地层的时代和顺序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④了解地球的古地理环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5.B

6.B

7.D【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始祖鸟具有爬行类特征,说明其是由爬行类动物演变而成,应与爬行类在同一时代,为中生代,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6题详解】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比如三叶虫),中期出现脊椎动物——鱼类,后期部分鱼类演化为两栖类,AD错误;由材料可知,始祖鸟具有爬行类特征,说明其是由爬行类动物演变而成,应与爬行类在同一时代,为中生代,猛犸象主要生活在第四纪冰川后期,始祖鸟应在恐龙之后,B正确,C错误。故选B。【7题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②④正确;无法模拟地表起伏的状态,①错误;人们通过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点睛】早古生代对应藻类时代,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晚古生代对应蕨类时代和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对应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对应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

暑假期间,小李同学从石家庄出发,乘坐石家庄—成都航班。当飞机在高空平稳飞行时,透过机窗,可以看到蔚蓝色天空下翻腾的云海(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飞机从石家庄起飞到平稳飞行,大气环境的变化为(

)A.

水汽含量不断增多

B.

大气从以水平运动为主变为以垂直运动为主C.

天气一直复杂多变

D.

大气密度呈降低趋势9.

翻滚的云海可以(

)A.

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B.

削弱大气辐射强度C.

削弱太阳辐射强度

D.

增强地面辐射强度【答案】8.D

9.C【解析】【8题详解】飞机从石家庄起飞到平稳飞行,经历对流层到平流层,水汽含量不断减少,A错误;大气从以对流运动为主变为以平流运动为主,B错误;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C错误;大气密度呈降低趋势,D正确。故选D。【9题详解】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可以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C正确;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减弱地面辐射强度,D错误;翻滚的云海,云层较厚,能够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强度增强,AB错误。故选C。

【点睛】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下表是我国华北某地天气状况数据。下图是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白天最高气温天气11月2日19℃晴11月3日17℃霾-多云11月4日16℃霾-雨10.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④—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④—②—③11.

与前两日相比,11月4日白天最高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A.

辐射①减弱

B.

辐射④增强

C.

作用⑤增强

D.

作用③减弱12.

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中,吸收④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答案】10.C

11.C

12.C【解析】【10题详解】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根据图中的的信息判断,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①太阳辐射—②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④地面辐射,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11月4日白天最高气温较低的原因:白天,出现雾霾和多云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较少,进而使气温下降。图中的⑤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正确。①太阳辐射不变,④地面辐射减弱,③是大气逆辐射,主要是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符合题,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④是地面辐射,低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热量传递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气象因素(主要为天气状况)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伊朗古城亚兹德有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古老建筑“风塔”,风塔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下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下右图)。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

便于采光

B.

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C.

便于散热

D.

便于室外空气流入14.

有关室内空流动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水池流向四周

B.

从四周流向水池C.

中央为上升气流

D.

四周为下沉气流15.

下列现象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

植物的蒸腾作用

B.

温室大棚里面气温比外面高C.

山洞深处冬暖夏凉

D.

夏季水库蓄水区比周边降水少【答案】13.D

14.A

15.D【解析】【13题详解】“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说明“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不是使室内空气流出和散热,B、C错误;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可以冷却周围空气,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气压相对高,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因此“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D正确,A、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相对较低,室内水池使温度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水池流向四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水的比热容较大,夏季水池的水比屋外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根据材料“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可知,“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由底部向四周辐散,符合热力河流原理。库区比周边降水少是因为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库区为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D正确。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受植物自身的特点的影响;温室大棚气温较高主要与大气逆辐射有关;山洞深处冬暖夏凉是因为防空洞位于地下,不与外界发生对流,而且无阳光照射,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大气垂直分层、热力环流等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①图中(

)A.

甲处气流流向乙处

B.

甲处气温高于乙处C.

乙处气流上升

D.

丙处气压高于丁处17.

若所在区域位于南半球,②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

)A.

顺风飞行

B.

风从东侧吹来C.

逆风飞行

D.

风由西侧吹来【答案】16.B

17.A【解析】【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丙处等压线向下弯曲,是低压,乙处为丙的垂直地面,是高压,因此乙处气流下沉,C错误;同理丁处是高压,甲是低压,判断甲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乙温度低,形成下沉气流,地面上气流由乙流向甲,B正确,A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

结合上题,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所以风从高压吹向低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半球风向左偏,此处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最终形成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同的风,因此是顺风飞行,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选择逆风而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逆风起降可以增加升力或阻力使飞机的离地速度或着陆速度减少,因而可以缩短飞机起飞或着陆的滑跑距离;二是有更高的安全保障,迎风起降有利于飞机运动中方向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这是由于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速度比较慢,稳定性差。如果这时遇到强劲的侧风,飞机就公发生倾斜,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情况,机场的跑道方向要结合当地的主要风向来修建。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甲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图所在半球以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有地转偏向力

B.

南半球、风向左偏转C.

北半球、风向右偏转

D.

南半球、有摩擦力19.

图中箭头表示正确的是(

)A.

风向受四个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

B与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C只能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

D.

B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答案】18.B

19.C【解析】

【1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风向;C垂直于风向,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位于南半球,B选项正确;AC选项错误;有摩擦力不能成为判断南北半球的依据,D选项错误。所以选B。【1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风向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A选项错误;B为风向,D为摩擦力,风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不等,B选项错误;C为地转偏向力,只能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C选项错误;B为风向,D选项错误。所以选C。【点睛】近地面风最终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地面风最终风向是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一方。高空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空风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表示谷风的是(

)A.

B.

C.

D.

④21.

图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夜雨”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

)A.

B.

C.

D.

④22.

山谷风效应强弱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差越大,山谷风越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晴朗的白天,谷风较强

B.

多云的白天,谷风较强C.

多云的夜晚,山风较强

D.

晴朗的夜晚,山风较弱

【答案】20.A

21.D

22.A【解析】【2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风是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由此可知,①符合该特征,A正确;②是由于山谷气温低,使高空气流下沉,B错误;③由山坡吹进山谷,为山风,C错误;④是由于山谷气温高,使地面气流上升,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高空,使水汽冷却凝结易形成降水;而被下沉气流控制则不易形成降水,山风和谷风一般不会形成降水,由此可知,④气流代表上升气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题详解】在晴朗的白天,山坡被太阳照射,其气温较高,而山谷较深,受到光照较少,其气温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山坡和山谷温差最大,山谷风最强,A正确;多云时山坡和山谷的温差较小,山谷风较弱,BC错误;晴朗的夜晚,山坡冷却较快,山谷冷却较慢,温差较大,山风应较强,D错误。故选A。【点睛】山谷风的成因主要为昼夜交替过程中山坡-山谷和山地-平原间的气温差。气温差带来了近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由高压(低温)区域向低压(高温)区域运动。此外夜间下坡风和山风的运动也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随着“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顺利完成。这次南极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船于2022年4月20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下图为“雪龙2”船去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从上海至中山站的航线中所经历的海域,海洋表层水温变化特点是(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变低后变高

D.

先变高后变低24.

“雪龙2”船经过的海域中,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

上海沿海

B.

澳大利亚东北海域

C.

新西兰沿海

D.

中山站沿海25.

“雪龙2”船去程(上海-中山站)所经历的海域,船身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A.

变深

B.

变浅

C.

先变深后变浅

D.

先变浅后变深【答案】23.D

24.B

25.C【解析】【23题详解】由上海到中山站航线,纬度位置先降低后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所以该航线中海洋表层水温变化特点是先变高后变低,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表层盐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澳大利亚东北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较高,B正确;新西兰沿海、中山站沿海海域都不是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低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域,CD错误;上海沿海岁利副热带海域近,但有为大河河口,径流稀释海水,盐度较低,A错误。所以选B。【25题详解】

在载重不变的情况下,船只的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大小有关,密度越大,海水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反之,越深;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海水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由上海向赤道行驶过程中,密度减小,吃水深度变深,由赤道向中山站过程,密度变大,吃水深度变浅故船只的吃水深度是先变深,后变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影响海水盐度变化的因素主要与海水的蒸发、降雨、洋流和海水混合、海冰等方面有关。近岸海水的盐度主要受陆地河流向海洋输入淡水影响,所以盐度的变化范围较大。此外,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冰层的结冰和融化对这些海区海水的盐度影响也很大。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客轮在横渡大西洋时,因遇海上浓雾视线受阻,撞上冰山沉没。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泰坦尼克号客轮沉没地可能是(

)A.

B.

C.

D.

④27.

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域是(

)A.

B.

C.

D.

④28.

甲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增温增湿

B.

降温减湿

C.

增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29.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④洋流附近等温线(①=20℃②=18℃③=16℃)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26.A

27.A

28.B

29.B【解析】【26题详解】由图中显示可知,该地表示的是泰坦尼克号客轮失事地点位于北大西洋海域,所遇冰山应来自高纬度的格陵兰岛,由图中洋流流向可知,①地有拉布拉多寒流流经,可能出现冰山,A正确。②③④洋流分布纬度较低,不可能出现冰山,B、C、D错误。故选A。【27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位于纽芬兰岛附近,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在此交汇,有利于形成大渔场,A正确;②③④处既没有寒暖流交汇,也不是位于上升流处,不利于形成大渔场,BCD错误。故选A。【28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洋流位于南大西洋海域非洲西岸,自高纬流向低纬,为本格拉寒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由图可知,④洋流为北半球的墨西哥湾暖流,海水等温线数值向北随纬度升高减小,AD错误;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该处等温线应向北弯曲,B正确,C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和渔场形成的关系: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上升流海区→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右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

a减弱

B.

b减弱

C.

c减弱

D.

d减弱31.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2.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

流量下降

B.

丰水期水位上升

C.

流量会更加稳定

D.

流速变大【答案】30.B

31.B

32.C【解析】【3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蒸发(蒸腾),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蒸腾作用增强,A错误;涵养水源,使地表径流减弱,B正确;雨水会顺着植被的根系下渗,C错误;同时使地下径流增加,D错误。故选B。

【31题详解】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来代替不透水的地面,主要目的是增加雨水的下渗,减轻城市内涝,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B正确;植被浅沟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并不是主要目的,AD错误;与不透水的地面相比,植被浅沟防止雨水冲刷作用更弱,C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植被浅沟大量布置以后,对河流的径流起到调节作用,流量并不会下降,而是通过雨水的下渗使得河流的流量波动减小,A错误,C正确;丰水期的水位会下降,枯水期水位会上升,B错误;流速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D错误。故选C。

【点睛】植被对水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植被增加可以增强蒸腾作用,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能力强,使得河流水量更加稳定。

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沙粒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图为柽柳灌丛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

泥沙淤积的河床

B.

绿洲边缘

C.

绿洲内部

D.

沙漠内部

34.

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柽柳的主要特征是(

)①耐风沙

②耐洪涝

③叶片常绿

④耐低温和酷暑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5.

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

沙丘活动性增强

B.

土壤水分条件改善C.

气候趋于干旱

D.

植被覆盖率降低【答案】33.B

34.D

35.B【解析】【33题详解】泥沙淤积的河床以流水堆积为主,不是风力沉积,A错误;由材料“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可知,灌丛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多出现在沙漠地区,沙漠边缘在绿洲边缘的地区风力减弱,风沙易沉积,且绿洲边缘土壤水分含量较好,而且常有灌丛植被,可能发育灌丛沙丘,B正确;绿洲内部水分条件充足,常被开垦成农田,不能形成沙丘,C错误;沙漠内部缺乏水分,不适合植被生长,D错误。故选B。【34题详解】

柽柳生长干旱沙漠地区,该区域风沙大,生长在其中柽柳需要耐风沙,①正确;干旱的沙漠地区降水极少,出现洪涝灾害的几率极低,柽柳不需要耐洪涝,②错误;干旱地区的植被为了减少水分蒸腾,叶片较小,且沙漠地区温差较大,气温低时会落叶,不会叶片常绿,③错误;沙漠地区的柽柳主要生长在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所以柽柳需要耐低温和酷暑,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35题详解】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说明沙丘被固定,风蚀作用减弱,水资源增多,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B正确;灌丛沙丘较为固定,沙丘活动性增强不利于产生灌丛沙丘,A错误;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灌丛生长,C错误;灌丛也是植被类型,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说明植被覆盖率增加,D错误。故选B。

【点睛】“沙漠怪柳”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境内教来河两岸的沙地之中,因其形态怪异,故有“怪柳”之称,为科尔沁沙地一特有景观。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冒气洞口窄,洞内十分宽敞。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18℃左右,某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下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

形成乐业县天坑群的主要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流水溶蚀

C.

海浪作用

D.

风力作用37.

冒气洞冒气(白烟)的奇观多出现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36

B

37.D【解析】【分析】【36题详解】此处为喀斯特天坑,形成其的主要作用为流水溶蚀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37题详解】

由于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冬季时,坑内气温低,气压高;而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洞内气温高,气压低。白洞天坑的冷空气通过地下岩溶通道进入冒气洞,在冒气洞形成上升气流,受附近地下河影响,空气中水汽充足,当气流流出洞口时遇冷(冬季时,地面气温低于冒气洞内气温),水汽凝结,形成“白烟”,D正确;春秋季节时洞内外温差小,不易形成该现象,AC错误;夏季时大气温度高,白洞天坑温度高,气流上升,冒气洞内气温低,气流下沉,不会出现冒气洞洞口冒气的奇观。B错误。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区间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其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处,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其对应的高空形成低。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中的甲、乙分别示意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和喀斯特地貌构成。完成下面小题。38.

图甲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39.

乙图喀斯特地貌中名称和成因正确的是(

)A.

a为石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B.

c为溶洞,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

d为地下暗河,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D.

e为石钟乳、f为石笋,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答案】38.C

39.B【解析】【38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在湿热的环境下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形成的。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形成的,形成于海洋环境①;后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沉积在海底的石灰岩层露出海面,出现在地表④;由于所在区域降水较丰沛、夏季高温,所以可溶性岩石受风化、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等作用,逐渐发育喀斯特地貌景观②;地上发育石林、石峰,地下发育溶洞、石笋、石钟乳等景观③。故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顺序为①④②③。综上所属,正确顺序是C,ABD错,故选C。【39题详解】图乙中a为石林,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错。图中c为溶洞,溶蚀形成的,属于流水侵蚀作用,B正确。图中d为地下暗河,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而非流水堆积作用,C错。图中ef为石钟乳和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区主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二、综合题(每空1分)40.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用箭头在上图标出环流模式。(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____。(3)上图中的热力环流状况如果出现在深秋时节,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则甲、乙中易出现大雾天气的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4)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有____,其中C处风向是____。(5)上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6)上图中①多____天气,②多____天气,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是____。【答案】(1)如下图所示:

(2)

①.

气压:乙、甲、丁、丙;

②.

气温:丙、丁、乙、甲。

(3)

①.

②.

乙地气温低,地面水汽容易凝结,形成大雾。

(4)

①.

B、C

②.

东南风

(5)

①.

A

②.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6)

①.

阴雨

②.

晴朗

③.

②【解析】【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处等压面向高空低压方向凸出,气压较高,丙处等压面向低空高压方向凸出,气压较低,因此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甲近地面形成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因此该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处等压面向高空低压方向凸出,气压较高,丙处等压面向低空高压方向凸出,气压较低,因此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甲形地地面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因此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气压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甲地受热膨胀上升,乙地遇冷空气下沉,甲气温高于乙,近地面附近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故甲乙气温高于丁丙,丁、丙在甲乙上空同一海拔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丁气温高于丙,故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丁、乙、甲。【小问3详解】雾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根据上题分析,乙的气温较A低,在深秋,乙地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形成大雾。

【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的风受地转偏向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