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_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_第2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_第3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_第4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塞王昌龄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资料宝库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属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汜水尉、校书郎,天宝元年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他著有《王昌龄集》,被誉为“七绝圣手”。作者简介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写作背景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注释,将古诗读通,读顺,了解古诗大意,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整体感知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会有节奏地朗读秦

时明

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但使龙城

飞将

在,不教

胡马

阴山。重点词语出塞【唐】王昌龄未还:没有回家关:边关但使:只要,要是不教:不让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汉:汉朝秦:秦朝度:越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思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静静的月夜,守卫边关的战士们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诗句赏析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期待。)这两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情。想象: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李广的典故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担任将军。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他射得一手好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百发百中,威震边疆,被誉为“飞将军”。

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作者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