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仿真冲刺模拟卷(四)_第1页
山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仿真冲刺模拟卷(四)_第2页
山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仿真冲刺模拟卷(四)_第3页
山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仿真冲刺模拟卷(四)_第4页
山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仿真冲刺模拟卷(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率率风度的背后,

是一个用诚实、守信、执著的信念(支撑/支持)的人的构架。那别萧萧易水而

去的壮士,难道他不流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冬的险净与危

型?他(孤注一掷/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坚强),带着一腔对国

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用。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陈词的蔺相如,难

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争?他在出发前已经立下完壁归赵的誓言!他正是循着一

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保护/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

不朽的弟约。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翩(pion)翩深入虎农(xue)构架萧萧

B.执著(zhuo)险恶(w£i)流恋循着

C忠贞(zheng)危难(ndn)等(shi)言诺言

D.慷慨(kdi)契(qie)约贪婪(15)完壁归赵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支持义无反顾坚强捍卫

B.支撑孤注一掷坚强保护

C.支撑义无反顾坚定捍卫

D.支持孤注一掷坚定保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

蔓延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

度重视。

B.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不要直接接触活

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如果接触,应尽快用肥皂洗手。

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

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D.通过前期的学习,使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还要

面对中考的最后一搏。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种得好,姓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

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B.有一种恶习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你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会问“难

道鹅就不知吗?鱼就不知吗?”

C.“大家请安静,”他清了清嗓子说:“下面开会。”

D.我们的自主创新战略有“两个翅膀”: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设计创新,

而现在,许多本土企业却忽视了设计创新。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

家慈、舍弟、小儿、老朽、鄙人、寒舍、拙见等。

B.余光中的《乡愁》,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故乡》,郭沫若的《雷电颂》

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C.《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

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歌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D.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

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

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

排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日:“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

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

守成难矣。"上日:“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

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

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日:“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

也。”

(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

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

B.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

c.苛其心志苦:使……苦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

7.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A.其一犬坐干前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开头列举六位历经挫折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这是举例论证,

也是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乙文中,“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表明了

唐太宗的观点,他认为在当下“创业之难”与“守成之难”同等重要。

C.“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

是唐太宗李世民之言,其中“以人为鉴”的“人”在乙文中是指魏征。

D.甲乙两文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不要“安逸享乐”。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此词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时作者与相别七

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自古以来,浪漫的中国文人就赋予月亮许多美好的别称,李白的古诗

《》中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瑶台镜”;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则给予月亮另一个美称“二(2分)

(2)这首词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一上高楼万里愁,。(许浑《咸阳城东楼》)

(3)浊酒一杯家万里,o(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o(周敦颐《爱莲说》)

(5)诗言志,53岁的曹操以“,志在千里”表明自己老当益壮、

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曹操《龟虽寿》)

(6)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临大地,万物欣悦,

“几处早莺争暖树,"就是最美的表达。(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三、语言运用(共5分)

13.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中,请你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

下任务。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

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

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

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

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把疫情防

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在各方面共

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各项措施正有力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

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材料三】1月23日,一封特殊的请战书在网络上传开。24个医务人员签

上姓名、盖上红手印,在这份请战书上写道:“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小汤山抗击

'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

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特此向院党委请

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除此之外,上海、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的一

批又一批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2分)

(2)你参加所在社区举办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出小

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1分)

跟自己比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

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

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行。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

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

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

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

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

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

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

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

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

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

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

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

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

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

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

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

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

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

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

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

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

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她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

我,才是正道。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第①段中“前者住住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的加点词语“住

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16.文章第③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成长经历,请你谈谈如何塑造更好的“新我”?(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4分)

笼子里的花

包利民

①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这个时候温暖才

刚刚开始。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一片嫩

嫩的绿。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

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却

飞向高空。

②然后我就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植株,纤细柔弱,一阵

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笼子不寂寞,在

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而植物没有翅膀,也没有腿

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

③而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我也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此时草木

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笼子里的那

棵植株也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里

钻出来,然后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反倒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

能迭意于风雨之中,尽情抒展,而且多了一份挣扎。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

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泄落的阳光。

⑤于是心里便因此有了一份牵念。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

株不知名的植物。只是再见到它的时候,又已是十多天之后。夜里一场雨悄悄地

路过,便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许多叶上的水珠纷纷

投入我的怀抱。终于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

⑥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它比原来高了许

多。那棵植物已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拖离了地

面。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个裙子,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

笼子的身形被隐去,完全被植物包裹住。而且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

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笼子却越发破败。

⑦再次去的时候,那株植物的花儿已经竞相绽放,在夏日林间点点斑斑的阳

光下,花儿并不十分鲜艳,但是攒攒簇簇,也很惹人注目。笼子依然可怜地吊在

植物的身上,已经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缕芬芳。笼里开花笼外香,

而此刻,花与香都在笼外,笼子破败无比,只是仗着一些细竹条勾挂在花枝上。

一些花儿已经开败,可更多的花儿还在开放的过程中。那一处淡香氤氯,我似乎

已经忘了笼子的存在。

⑧那以后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儿,终是打破了牢笼,在

无人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美丽与芳香。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身畔的生活重复而匆

匆,我的心刚刚伸出樊笼一角,便又收了回来。于是继续在尘世里辗转奔波,每

一天的堆积,时光便于半麻木中消散。当我再次与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

⑨也是无意间散步,就到了旧处。便想起春夏里的种种,目光依然细细地抚

过熟悉的地方,那株植物依然在,更高大了一些,叶片已经稀疏黯淡,花儿也早

已谢落。那个笼子已经没有了踪影,我蹲下来,看着地上,笼子已散碎成一些竹

条,半入尘埃,和它们在一起的,还有花谢后成熟脱落的种子。笼子终会被泥土

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

⑩如果明年在这里,看到一簇花开,我也许已经忘了曾经有个笼子的存在。

(选自2019年第5期《意林》有

删改)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⑴春末,笼子底部散碎,直插在泥土里;植物在笼子中,纤细柔弱。

(2)o

⑶十多天后,笼子完全被植物包裹住;植物结了花蕾越发茁壮。

⑷O

⑸秋日,笼子散碎成竹条,半入尘埃;植物种子成熟脱落。

19.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以《笼子里的花》为题有哪些好处。(3分)

20.请从修辞手法或者词语使用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3分)

笼子里的那棵植株也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

子栅栏的间隙里钻出来,然后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反倒像是它把笼

子缠绕围困起来。

21.理解第⑨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4分)

五、写作(共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上面的这句话,引起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任选角度,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体特征鲜明;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16分)

1A2C3A4B5D6D7A8B

二、主观题(共44分)

9.(2分)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

与之匹敌的邻国和外来的祸患。

10.(2分)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翻译: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创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

“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

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

下的,保持成就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

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

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但是创业的艰

难已经过去;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玄龄等人拜了拜说:

“陛下说的这一番话,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

11.(2分)(1)古朗月行婵娟

(2分)(2)抒发了作者与弟弟相聚不久后又不得不离别,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

相聚的哀伤与感慨。

12.(6分)(1)学而不思则罔(2)兼葭杨柳似汀洲(3)燕然未勒归无计(4)

濯清涟而不妖(5)老骥伏杨(6)谁家新燕啄春泥

13.(1)(2分)示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2)(3分)示例:阿姨,您好!最近全国人民都在防病毒传染,戴口罩是防止

传染的一种有效方式。既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而且有那么多

的医生和护士舍生忘死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段

关键时期尽量别出门,如果有要紧事出门,也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防范。请您配合

我们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