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_第1页
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_第2页
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_第3页
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_第4页
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开电大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成果“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从一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在上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建设”调整为“建成”,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彰显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坚定决心。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践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实际增长约18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十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1万美元,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再到中高收入国家的跃升。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6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系列数据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人类减贫事业,无疑是一个突出贡献。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达30%,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引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了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实现现代化是时代潮流。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就必须效仿西方,移植西方发展模式。但现实却是,一些仿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取得预期成功,甚至有不少国家陷入停滞或混乱。这说明,欧美的现代化之路,绝非人类通往现代化的唯一方案。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走得通、走得好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极大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内涵,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带来深刻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带来深刻启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成功之路。新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面小康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党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书写了造福人民的历史新篇章。新的征程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最为坚实的基础。新的征程上,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新的征程上,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动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不变的初心使命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坚守,深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参考答案二: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其历史承诺的兑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长期努力的成果。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才能实现从贫困走向富裕,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中国现代化之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巨细无遗,就是为了带领全国人民摆脱长期贫穷和落后困局,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前现代社会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经济体。根据法国经济学家麦迪逊在其《世界经济千年史》一书中估算,大概从公元1500年开始,中国经济的总规模就超过了印度,跃居世界第一。早在公元七世纪,唐朝的长安城就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1080年的宋代时期,中国的煤炭产量就已经达到了欧洲1700年煤炭产量的总和。清朝中期,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直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并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之后,中国才开始在很短的时间里,在科学技术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整体落后于西方。有学者对此使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使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从那之后,伴随着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中国经济进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缓慢下行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期,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足5%,人均GDP在50美元左右,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脆弱的经济使得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统计,清朝末期共向二十多个国家出让了通商口岸的治外法权,关税收入长期也被外国人掌控,并先后向英国、日本和俄罗斯割让了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的命运发生根本性的扭转。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9%,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回升到17%以上。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428美元,首次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汽车、电脑在内的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也是在2020年,全国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如果能继续保持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政治前提,也是最大的政治制度优势。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最高政治力量的全面领导和精心推动,这项历史伟业才得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学性。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既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既承继了中华文明历史中的国家治理特色,又接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实践不断证明,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优势力量大力协同、集中攻关,关键时刻就能展现社会主义中国攻坚克难的伟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凭借这一政治优势,我们党能够及时回应人民的强烈期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推动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中国具体实际的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正因如此,从新中国成立稳步发展到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经170多年的历史洗礼而长久不衰、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的一条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向现实、实践、人民、时代开放的活的科学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格。列宁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正是因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开放的格局下,不断变动演进、吸收新鲜血液,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不断丰富、理论不断发展、地位不断巩固。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的最强证明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出“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根本标准”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惟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辟光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新期待,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要强化生产总值导向,而是要突出民生导向”“我们说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些重大论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人民立场、紧扣国情实际的实践成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全新部署,到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小康”到“建成小康”,既反映了党和国家实事求是的战略眼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践行承诺的具体体现,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中国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卓越成果,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文明融合发展的能力,通过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建设树立了基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道路,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中国来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意味着经济综合实力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202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意味着我国取得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稳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历史性成就,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