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江苏地区专用)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_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江苏地区专用)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_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江苏地区专用)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_第3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江苏地区专用)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_第4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江苏地区专用)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1.(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氢气分子 B.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C.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2:3 D.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2.(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3.(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4.(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水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水分子间隙变化 B.水分子大小变化C.水分子种类变化 D.水分子质量变化5.(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氢氧化钾 B.铝 C.金刚石 D.水6.(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7.(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金刚石8.(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含有“氚”的核废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氚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是A.1 B.2 C.3 D.69.(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氯化钠 B.蔗糖 C.水 D.金刚石10.(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氧 C.铁 D.铝11.(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2.(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锂离子蓄电池在“祝融号”供配电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 B.元素符号为Li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13.(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1875年,布瓦博德朗利用光谱分析在闪锌矿中发现了镓,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元素得到了证实。如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镓是一种金属元素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C.镓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D.镓与铝的性质相似14.(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Rb+核外电子数为36C.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15.(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H B.O C.Na D.Cl16.(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 B.4 C.6 D.717.(2020·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水C.氯化钠D.氖气18.(2020·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氢气 B.氯化钾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19.(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B.48C.70D.2620.(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21.(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又鼓起来了。用微粒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增大了B.分子质量增大了C.分子个数增加了D.反应生成新物质22.(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利用蒸发、冷凝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蒸发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B.蒸发时,海水的质量变大C.冷凝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变D.冷凝时,淡水的体积不变23.(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Si)是制作芯片的材料,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硅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4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D.硅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1424.(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25.(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Rb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D.R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参考答案1.B【详解】A.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由微观示意图图可知表示氮气,错误;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中有“”、“”生成即有“NH”、“NH2”原子团生成,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3:2,C错误;D.根据催化剂概念可知,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错误。故选:B。2.D【分析】本题考查微粒的性质。【详解】A.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降温的过程中,氧气的分子数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温度和压强会影响分子间间隔,温度降低,间隔变小,压强增加,间隔变小。3.B【详解】A.新生成的产物中没有新生成的单质,两个白球是为完全反应的反应物,不是产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符合题意;C.反应物有两种,产物有两种,共4种,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产物中没有新的单质生成,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详解】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大小、水分子种类、水分子质量都没变,主要是由于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A。5.D【详解】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A.质子数(9)<电子数(2+8=10),是阴离子。B.质子数(10)=电子数(2+8=10),是原子。C.质子数(11)>电子数(2+8=10),是阳离子。D.质子数(13)>电子数(2+8=10),是阳离子。故选A。7.C【详解】A.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氚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故其核外电子数是1。故选:A。9.D【详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蔗糖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10.B【详解】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1.B【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由汉字结构可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错误;D.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错误。故选B。12.D【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故选项正确;B.锂的元素符号为Li,故选项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错误。故选:D。13.B【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选项说法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镓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1,选项C说法正确。D.1875年,布瓦博德朗利用光谱分析在闪锌矿中发现了镓,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元素得到了证实,镓与铝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14.D【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Rb+是铷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核外电子数37-1=36,此选项表述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此选项表述正确;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15.B【详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含量最高,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故选B。16.A【详解】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17.C【详解】A.金属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符合题意;D.氖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8.B【详解】A.氢气(H2)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C.金刚石(C)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掌握物质的微观解释是解题的关键。19.A【详解】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故选A。20.B【详解】区域②地壳中元素含量占比27.7%,即含量排第二位,表示硅元素。故选:B。21.A【详解】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不是分子体积扩大,不是分子个数增多。故选:A。22.A【详解】A.水受热后温度升高,水分子规则运动加剧,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增大,故选项A正确;B.蒸发时,海水中水分变为水蒸气被蒸发掉,海水的质量变小,故选项B错误;C.冷凝时,气温降低水分子规则运动减轻,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C错误;D.冷凝时,气温降低水分子规则运动减轻,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淡水的体积缩小,故选项D错误。故选A。23.A【详解】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B.由图片知: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4,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片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不符合题意;D.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是14,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24.D【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硫原子的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