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汇总_第1页
山东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汇总_第2页
山东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汇总_第3页
山东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汇总_第4页
山东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征求意见)

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2019年5月

1

目录

石油炼制行业环境准入指南.................................4

金矿采选行业环境准入指南................................14

煤炭采选行业环境准入指南................................20

造纸行业环境准入指南....................................26

电镀行业环境准入指南....................................35

印染行业环境准入指南....................................46

水泥行业环境准入指南....................................57

2

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南编制单位

1、石油炼制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起草单位:济南市环境研究院

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主要参与人员:张利钧刘燕郝曼徐祥功

2、金矿和煤炭采选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主要参与人员:王建春李小彩王榕岳宗蕊王文然

3、造纸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带格式的:字体:(默认)仿宋,

.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中文)仿宋

主要参与人员:王博勃王榕赵振东高兴杰

4、电镀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主要参与人员:韩言柱苏恩萍岳宗蕊刘蔚郑显鹏

5、印染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主要参与人员:王宇王文然刘蔚

6、水泥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起草单位: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

主要参与人员:杨慧春吴德华鞠甜甜

3

石油炼制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Environmentalaccessguidelinesforthepetroleumrefining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为规范我省石油炼制行业有序发展,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行

业准入门槛,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及产业

转型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生态环境部“三线

一单”要求及“环境优先、合理布局、环保示范、源头控制、风险可控”

的原则,特制定本指南。

2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石油炼制工业环境准入选址原则与总体布局、生产工

艺与装备、污染防治措施、资源能源消耗控制、总量分配与控制、环境

风险及环境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山东省内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网分、柴

油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相关环境管理活动,主

要包括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过程。

鉴于山东省地方炼化企业数量众多,占省内炼化产能比例较大,根

据国家对炼化的产能控制、从严要求,对地方炼化企业提出了更为细化

的准入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石油炼制工业petroleumrefiningindustry

4

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用分、柴油傕分、燃料油、润滑

油、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2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

加工每吨原料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合为标油的量。

3.3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

refineryforunitcrudeandpurchasedmaterialsbasedonenergyfactorforrefinery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与炼油能量因数的比值。炼油能量因数由炼

油装置能量因数和辅助系统能耗因数两部分构成。

3.4取7k量quantityofwaterintake

用于石油炼制生产,从各种水源中提取的水量。取水量以所有进入

石油炼制的水及水的产品的一级计量表的计量为准。

3.5原料加工损失率rawmaterialprocessinglossrate

生产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的原料损失量占原料加工总量的百分比。

3.6净化水回用率purifiedwaterreuserate

含硫污水汽提净化水回用于生产装置的量占含硫污水总量的百分比。

4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主要引用下列文件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

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30251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1570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5

GB/T18916.3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

GB/T50934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HJ/T125-2003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

DB37/664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2374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2376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3416.1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1部分:南四湖东平湖流

DB37/3416.2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2部分沂沐河流域

DB37/3416.3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3部分小清河流域

DB37/3416.4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4部分海河流域

DB37/3416.5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5部分半岛流域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印

发〈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2018-2025年)的通知》

5选址原则和总体布局

5.1结合《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推进石化工业园区建设,

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和向沿海布局。新建、扩建项目必须进入省政府公布

的化工园区、专业化工园区或化工重点监控点建设,并符合园区规划及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的要求。原料及大宗产品要采用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或船舶运输。

5.2新(改、扩)建项目应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选址

6

必须符合所在市或县(市、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

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石化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

满足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相关要求。不

得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永久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和城市建成区。原则上应避开饮用水水源保

护地上游、城市上风向,与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具有一定的缓冲距

离。

6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6.1新建炼油项目应按照装置大型化、产品清洁化的要求建设,一、

二次加工设施配套齐全。

6.2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二次加工能力。2022年,位于城市人口密

集区和炼油能力在300万吨及以下的地炼企业炼油产能进行整合转移;

到2025年,将500万吨及以下地炼企业的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

移。

6.3对500万吨以上的地炼企业,在符合产业园区布局和政策导向

的基础上,按照转型升级目标确定的产能压减比例,引导和支持企业自

主参与产能置换和整合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

6.4推广重油高效转化技术和清洁燃料生产关键技术,提高轻质油

收率,鼓励炼油企业建设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异构化和烷基化等清洁

油品装置。

6.5应符合环境保护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

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的相关要求,符合山东省“四减四增”相关要

求。禁止选用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限制类、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7污染防治措施

7

7.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7.1.1根据“清污分流、污污分治、深度处理、分质回用”原则设

计废水处理处置方案,选用经工业化应用或中试成熟、经济可行的技术。

生产区所有废水,包括生产、储运、公用工程等可能受污染区域的工艺

废水、循环水排污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必须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循环回用、监控排放。全厂原则上只能设一个污水排放口和一个雨水排

放口,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排放的污染物须满足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和《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要求。

表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废水类型治理技术

含硫酸性水

含油废水

经装置预处理后,经物化、生化、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

工艺废水含盐废水

理达标后,回用或达标外排。

含碱废水

其他工艺废水

污水雨水

经物化、生化、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达标后,回用或

生活污水

达标外排。

循环冷却水排污水

化学水制水排污水

蒸汽发生器排污水

装置预处理后,达标外排。

余热锅炉排污水

脱硫废水

7.1.2必须配套合适的废水预处理措施和设施,除常规指标外,还

应关注特征污染因子的治理对策。鼓励回收利用废水中有用物质,提高

污水回用率。废水依托公共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在厂内进行预处理,

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相应间接排放标准和公共污水处理

系统纳管要求。企业生产废水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统一外排。

7.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7.2.1加热炉等采用清洁燃料,采取必要的氨氮化物控制措施,催

8

化裂化装置和动力站锅炉等采取必要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措施。企业应

选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设计标准,实现设备、装置、管线、采

样等密闭化,从源头减少VOCS泄漏环节,工艺、储存、装卸、废水废液

废渣处理等环节应采取高效的有机废气回收与治理措施,满足国家及地

方的达标排放和环境质量要求。动力站锅炉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GB13271)或《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要

求,其他废气排放源污染物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0)或《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

要求,恶臭污染物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要求。2+26

城市中的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黄泽执行大气污染物

特别排放限值。

7.2.2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对泄漏密封点设置

编号和标识,泄漏超标的密封点要及时修复,分析泄漏点信息,对易泄

漏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治理,优先考虑生产

系统内循环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应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

方式处理,同时达标排放。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设施采用压力罐、低温

罐、高效密封的浮顶罐,不允许使用常压拱顶罐,其中苯、甲苯、二甲

苯等危险化学品应在内浮顶罐基础上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等处理设施。挥

发性有机液体装卸应采取全密闭、液下装载等方式,严禁喷溅式装载。

运输采用具备油气回收接口的车船。废水废液废渣收集、储存、处理处

置过程中,应对逸散VOCS和产生异味的主要环节采取有效的密闭与收集

措施,确保废气经收集后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禁止稀释排放。制定开停

工、检维修、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的操作规程并完善污染控制措施。

表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污染源解析污染源管控

工艺重整装置再生排气清洁物料、清洁工艺、尾气循环、回收、溶剂回收

9

有组清洁燃料:使用低挥发分的煤、无烟煤代替烟煤、

织排天然气或燃料气代替燃料•油;设备选型:煤粉炉或

放燃烧烟气排放(如锅炉、加热炉旋风炉比小型炉排放小;雾化效果好的烧嘴(烧燃

等设施燃烧烟气)料油)可提高燃烧效率;保证加热炉、锅炉的正常

和稳定操作:适当的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温度,定

期对燃烧器进行维护保养

设置火炬气回收设施;避免火炬超负荷;设计合理

的蒸汽/气体比;限制火炬出口流速;设计可靠的点

火炬排放火系统;对于热值低的气体设置补充燃料气或天然

气;对火炬气流量、组成、热值、火焰温度、出口

流速等进行监测

优先选密闭的生产工艺,避免敞开操作的环节。无

法达到密闭工艺的,设更局部或整体的收集和净化

工艺无组织排放如焦化装置切焦处理设施,变无组织为有组织排放,并保证尽可能

过程高的收集效率;无组织变有组织排放后应优先选择

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时再采取洗涤或焚烧等处

理措施

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设备改进,泄漏检测与修复

合理选择罐型,提升附件选型标准;控制蒸气压,

有机液体储存调和装卸过程损耗罐车选型,连接件选型;装载方式,装卸设施的日

常检测与维护;增设VOCS末端治理设施。

控制废水流量和VOCS含量;闪蒸废气收集处理;

特殊废水单独收集,进行预处理:合理选择罐型,

无组废水收集、处理和处置过程散逸

设备采用密闭收集,减少无组织排放;设置末端处

织排

理设施。

优化设备选型,减少循环水的泄漏量、使用量:在

安全及工艺允许的前提下,将开式循环水系统变成

闭式;控制工艺运行参数,确保稳定运行;适当投

冷却水和循环水冷却系统释放

用黏泥、腐蚀等监测设备,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

测:加强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措施,及时发现泄露

源;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优化全厂生产组织管理,降低开停车和检维修频

非正常工况(开停工及检维修)率:制定开停车、检维修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

排放执行;密闭吹扫(去火炬)、密闭排放废液(中间罐、

收集罐)

制定操作规程,平稳操作、确保操作在正常范围内;

事故排放

设备机械完整性评估:对各类事故进行记录、统计

7.3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7.3.1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规范处置。一般

固体废物应通过项目自身或园区内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无法综合利用的

就近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企业应设置固

10

体废物贮存临时场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及其他地

方标准要求。鼓励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企业、园区和石化产业基地等,

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

7.4噪声

7.4.1优化厂区平面布置合理,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

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等降噪、消音、吸声措施,噪声排放满足《工业

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O

7.5地下水

7.5.1根据地下水水文情况,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T50934)等相关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监

控和应急方案。

8资源能源消耗控制

8.1对国家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技术指南的项目及生产

装置,应按所发布的规定内容和指标进行生产。单位产品物耗、能耗、

水耗等清洁生产指标至少应满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8.2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推进绿色改造,提高资源

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行业能效水平。

8.3开展节能、节水改造,减少新鲜水用量,具备条件的地区,利

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海水淡化水。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

表3资源能源消耗控制准入指标要求一览表

指标名称单位数值

综合能耗kgce/t<63

资源能源消耗

指标

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kgce/t.因数<7

11

吨油取水m3/t<0.5

参照《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

原料加工损失率%

业》(HJ/T125-2003)

资源综合利用

净化水回用率%>65

指标

9总量控制

9.1新(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还应关注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等相关特征污染物工

带格式的:字体:三号,(国际)

▲9.2新、--改--建--、--扩--建-项目须落实煤炭减量替代要求,Calibri

带格式的:左,缩进:首行缩进:

9.2新(改、扩)建项目须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主要污2字符,孤行控制

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一明确被置换企业排污许可证编码及污染

物替代量。

10环境风险

10.1必须设置事故池贮存事故废水(含消防下水),事故池容量应

可容纳最大事故状态所产生的废水量,事故池宜采取重力流进水方式并

布置在厂区地势最低处,事故源切断应分别设置手、自动系统。设立事

故废水导排系统,明确事故消防水三级防控体系及配套控制措施。事故

废水进行有效收集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进入外环境。

10.2根据大气风险影响预测范围以及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确定

风险防范区域,明确风险防范区域的控制要求,及居民的应急疏散措施。

生产企业的生产装置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必须满足《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要求,定期开展危险源检查、评估工作,对重大

危险源实时监控,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10.3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制度,增加

必需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配备满足要求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

措施。与所在化工园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相衔接,建立区域环境风

12

险应急联动机制。

11环境管理

11.1石油炼制企业、化工园区建立、实施完备的环境管理制度和

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环境管理岗位职责要求和专职责任人,制定

岗位培训计划等。环保设施应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环境管

理台帐(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环保设施运行等)应完善。

石油炼制企业、化工园区应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污染源自动

监控管理办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化学工业》(HJ947)、

相关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监测计划等,制定、落实自行监测方案及在线

监测要求,并关注重金属累积污染等环境问题。

11.2石油炼制企业未按规定公开环境排污信息的,未取得排污许

可证的,未在生态环境部门报备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未开展清洁生产

审核的,存在批建不一、未批先建、违法排污、挂牌督办、环境污染事

件等问题的,在纠正其违法行为前,不得新(改、扩)建石油炼制项目。

11.3化工园区未按规定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跟踪评价的,

未在生态环境部门报备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在纠正其违法行为前,不

得新(改、扩)建石油炼制项目。

11.4<(改、扩)建石油炼制项目须取得主管部门的产能减量

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倍量替代等确

认文件,方可受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附则

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准入指南与地方标准、规范性文件不一致时,从严执行。

本指南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解释,自2019年x月x日实施。

13

金矿采选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EnvironmentalAccessGuidelines

ForGoldMiningandMineralProcessing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为规范金矿采选行业采选秩序,提高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

平,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山东省金矿采选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

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制定本环境准入指南。

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改、扩)建金矿采选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相关环境管理活动。

3术语和定义

3.1绿色矿山greenmine

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

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

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

矿山。

3.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min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

指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和采

选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14

4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主要引用下列文件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2376《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3年修正)》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DZ/T0314《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国家发改委公告2016年第21号《黄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体系》

环境保护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0051109号)

《关于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

[20151158号)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

施意见》(鲁发[2018]38号)

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

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

的批复》(鲁政字(2016)173号)

15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鲁政发(2013)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67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

事故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32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非煤矿山转型升级提高

安全环保节约质效管理水平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95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

划的通知》(鲁政发[2017)10号)

《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鲁国土资规[2017)3号)

5选址原则与空间布局

5.1开发建设活动应符合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和各

地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国民经济发

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

5.2项目选址应符合《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规划环评及其审

查意见及《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

禁止在“三区两线”(城市规划控制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

区和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

进行露天开采。

5.3尾矿库选址应依据《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尾

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15

16

年修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8号)、《山东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导方案的

通知》(鲁政办发[2016]3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

全省非煤矿山转型升级提高安全环保节约质效管理水平的意见》(鲁

政办字[2016]95号)的相关要求。

5.4尾矿的场地选址要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污染控制标准(2013年修正)》(GB18599)的标准,经鉴别不属于

危险废物的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属于危险废物的按危险废物

依法进行管理,其贮存设施要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3年修正)》(GB18597)要求。

对于特殊选矿工艺(采用氟化物进行黄金选矿工艺)产生的危

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采用氧化

物进行黄金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氟化尾渣和含氧废水处理污泥均属于

危险废物,氟化尾渣等危险废物的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应符合

国家环境保护相应要求。鼓励将危废氟渣无害化处理至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

6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6.1项目应配套建设矿井(坑)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后的废水应立足综合利用。选矿用水循环利用,做到选矿废水零排

放。矿井(坑)水的排放应满足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系列

地方标准要求。

6.2采选活动矿石转运、破碎、筛分等粉尘产生工序,应配备

抑尘、除尘设备,有效控制无组织粉尘排放。采选矿粉尘有组织排

放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中规

17

定的颗粒物的限值要求。

对粉尘无组织排放采取治理措施,粉尘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要求。

6.3优化工业场地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声、

消声、减振等措施控制噪声。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O

6.4地下开采矿山废石综合回用率达到80%以上,属于一般固

废的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一般固体废弃物应根据《一般

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进行管理,

属于危险废物的按危险废物相关要求依法进行管理,其贮存设施须

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O

6.5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矿产资源

开发项目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及生态修复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要达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

术规范》(HJ651)及其他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7资源能源消耗控制

金矿采选行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须符合《黄金行业清洁生

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

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21号)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即清洁生产

II级水平)要求。

8总量控制

新(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9环境风险

18

9」综合考虑企业污染治理状况、周边环境敏感点、区域自然

条件因素,制定采空区长期地表岩移观测计划,并按照观测结果及

时采取相应措施。

9.2合理布局环境风险源,合理规划、建设环境风险单元等,

落实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环境风险防

范和应急预案。

10环境管理

10.1按照国家和山东省排污许可的规定,按期持证排污、按证

排污,不得无证排污。

10.2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环发(2013)81号)及《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

要求,制定跟踪监测计划并开展自行监测。

附则

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准入指南与地方标准、规范性文件不一致时,从严执行。

本指南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解释,自2019年x月x日实施。

19

煤炭采选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EnvironmentalAccessGuidelinesforCoalMiningandPreparing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为规范煤炭采选行业采选秩序,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山东省煤炭采选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

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制定本环境准入指南。

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改、扩)建煤炭开采和洗

选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相关环境管理活动。

3术语和定义

3.1煤炭采选业Coalminingandpreparing

指开采地下煤炭资源并进行物理加工的行业,可以划分为煤炭

开采和煤炭洗选加工两个子行业。煤炭开采业的产品是原煤,煤炭

洗选业的产品是不同粒径和灰分等级的商品煤。

3.2绿色矿山Greenmine

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

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

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

矿山。

3.3煤砰石Coalgangue

指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的统称,包括混入煤中的岩石,

20

巷道掘进排出的岩石,采空区跨落的岩石,工作面冒落的岩石,以

及选煤过程中排出的炭质岩石。

4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主要引用下列文件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2042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2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359《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HJ446《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DB37/2376《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Z/T0315《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大气污染防治

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

018-2020年)》

5选址原则与空间布局

5.1项目应符合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和各地颁布实

21

施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

5.2项目应符合《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和《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

年)》的要求。

5.3新(改、扩)建煤矿采选项目应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

规范》(GB5021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煤炭行

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5)等要求。

5.4煤矿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

要求。

6规模、煤质要求

6.1新(改、扩)建煤矿开采规模不低于45万吨/年,煤与瓦

斯突出煤矿规模不低于90万吨/年。禁止使用国家明确规定的限制

类、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6.2煤质应符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及《山东省实施《

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的要求。

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7.1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煤炭行

业化解过剩产能相关要求。新建、扩建煤矿一律实行等量或减量置

换。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应符合《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

理暂行规定》要求。

7.2新(改、扩)建煤矿项目,必须配套煤炭洗选设施。优先

选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对地下开采项目的沉陷

22

区及临时排阡场,应明确生态恢复目标,提出施工期、运行期、闭

矿期合理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对受煤炭开采影响的居民住

宅、地面重要基础设施等环境保护目标,应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7.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新建对生态环

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涉

及其它敏感区域保护目标的,应明确提出设置禁采区、限采区、限

高开采、充填开采、条带开采等措施。

7.4按照《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做好废气污染防治工作。

煤炭贮存、转载、装卸、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颗粒物必须采

取防尘抑尘措施,新建及改扩建采煤项目原煤须采用筒仓或封闭式

煤场,厂内输送采用封闭式皮带走廊。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措施,

按照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行驶,在运

输过程中不得遗撒、泄漏物料。对年运输量在150万吨,运输距离

在400公里以上的基本转为铁路运输。

工业场地原则上不得新建燃煤锅炉,优先采用依托热源、水源

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等供热形式。污染物排放应满足相关

标准要求。

7.5项目应配套建设矿井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的废水应立足综合利用,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原则上不得

外排。最大限度的回用矿井水,井下生产、工业场地及洗煤厂应优

先使用矿井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原则上应达到80%以上。选煤厂

煤泥水应实现闭路循环,并设事故浓缩池。无法全部综合利用的矿

井水,应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后排放。

23

7.6鼓励采用充填开采技术,从源头上减少煤石干石的产生,煤

阡石优先综合利用。煤讦石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不得设置永久

性砰石山。煤歼石临时堆场的建设及运营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

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的有关要求。

7.7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场地布局并采取有效的隔声、

消声、减振等措施。同时做好强噪声环境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厂

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要求。

7.8煤炭开采对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集中式与分散式供水

水源的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影响的,应采用保水开采等措施并制定

长期供水替代方案;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污染影响的应提出防渗

等污染防治措施。

7.9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煤炭资源

开发项目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及生态修复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要达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

术规范》(HJ651)及其他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8资源能源消耗控制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等要求须符合《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

选业》(HJ446)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即清洁生产H级水平)的要

求。

9总量控制

M(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10环境风险

24

10.1综合考虑企业污染治理状况、周边环境敏感点、区域自然

条件因素,制定采煤沉陷区长期地表岩移观测计划,并按照观测结

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0.2合理布局环境风险源,合理规划、建设环境风险单元等,

落实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环境风险防

范和应急预案。

11环境管理

11.1按照国家和山东省排污许可的规定,按期持证排污、按证

排污,不得无证排污。

11.2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环发(2013)81号)及《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

要求,制定跟踪监测计划并开展自行监测。

附则

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准入指南与地方标准、规范性文件不一致时,从严执行。

本指南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解释,自2019年x月x日实施。

25

造纸行业环境准入指南

EnvironmentalAccessGuidelinesforKeyIndustriesPaper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为保护环境,控制污染,贯彻“三线一单”和新旧动能转换要

求,促进我省造纸行业向高水平、低消耗、轻污染的方向发展,根

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特制定本指南。

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山东省辖区内造纸行业的规划和新(改、扩)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相关环境管理活动。溶解浆建设项目参照

本指南执行。

3术语和定义

3.1造纸行业paperindustry

以植物(木材、其他材料)或废纸等为原料生产纸浆,及

(或)以纸浆为原料生产纸张、纸板等产品的企业或生产设施。

3.2化学法制浆chemicalpulpingprocess

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含有化学药品的溶液处理植物原料,溶出

绝大部分非纤维素成分而制得纸浆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硫酸盐法

制浆、烧碱法制浆及、亚硫酸盐法制浆。

3.3化学机械法制浆chemi-mechanicalpulpingprocess

以化学预处理与机械磨解作用相结合的方式,使植物原料解离

26

而制得纸浆的生产过程。

3.4废纸制浆recoveredpaperpulpingprocess

以废纸为原料,经过碎浆、净化等处理,必要时进行脱墨、漂

白制得纸浆的生产过程。

3.5机制纸及纸板制造paperandpaperboardprocess

按使用要求,纤维经处理后悬浮于流体介质中,并在网上互相

交织,通过机器抄造脱去流体介质而形成片状产品的生产过程。

3.6直接排放directemission

指排污单位直接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

3.7间接排放indirectemission

指排污单位向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

3.8公共污水处理系统publicsewagetreatmentsystem

指通过纳污管道等方式收集废水,为两家以上排污单位提供废

水处理服务并且排水能够达到相关排放要求的企业或机构,包括各

种规模和类型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区域(包括各类工业园区、开发

区、工业聚集地等)废水处理厂等。

4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文件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544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7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31825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18916.5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

HJ887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浆造纸

HJ2302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DB37/664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780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DB37/781特种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DB37/782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DB37/783生活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DB37/784书写印刷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DB37/2374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2376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7/3416.1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1部分:南四湖

东平湖流域

DB37/3416.2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2部分:沂沐河

流域

DB37/3416.3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3部分:小清河

流域

DB37/3416.4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4部分:海河流

28

DB37/3416.5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5部分:半岛流

DB37/T1639.1山东省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年第9号)

《制浆造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

办(2015)112号)

5选址原则与总体布局

5.1项目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造

纸行业相关行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要求。

5.2项目选址应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造纸发

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其他相关

法定规划要求,涉海项目符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及海洋功能区

划要求。

5.3新建、扩建项目应位于依法合规设立、环保基础设施齐全、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到位并完成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项目应符合园

区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合理设置环境防护距离,原则上

避开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区。严禁在禁止开发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内、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建成区(产业园区除外)新

建、扩建造纸行业项目。

29

5.4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

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定。限采或禁采地下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鼓

励使用中水等水源,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需新增用水的,应取得

相应取水许可材料。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或环境质量现状

虽然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但新建、扩建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

足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的不得准入。

5.5根据当地环境容量严格限制造纸行业新增布点和扩大产能,

产能总量采取全省(或全市)平衡。

5.6新建项目布局应选择靠近有集中供热条件的地方,严格控

制新增燃煤锅炉。

6生产规模与工艺装备

6.1造纸行业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按表1执行。

表1造纸行业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一览表

产品名称允许新建起始规模允许技术改造起始规模

1化学木浆单条生产线30万吨/年及以上田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化学机械木浆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上

纸浆非木材制浆(秸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单条生产线3.4万吨/年及以上

秆、芦苇等)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薄页纸

废纸浆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上

用浆5万吨/年及以上)

新闻纸限制新建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书写印刷用纸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上

铜版纸限制新建

纸及箱纸板单条生产线30万吨/年及以上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纸板白纸板限制新建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瓦楞原纸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上

薄页纸特种纸及

起始规模不作规定起始规模不作规定

纸板

30

不属于产业政策中禁止类、且满足当地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

要求的等量搬迁的退城入园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可不受上表

限制。

6.2新(改、扩)建项目禁止使用元素氯漂白工艺,现有企业使

用元素氯漂白工艺的,在完成工艺改造前严格限制其新上项目准入。

6.3鼓励采用以下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化学法制浆:干法剥皮技术,干湿法备料技术,新型立式连续

蒸煮技术,改良型间歇蒸煮技术,横管式连续蒸煮技术,纸浆高效

洗涤技术,封闭筛选技术,氧脱木素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全

无氯漂白技术,黑液碱回收技术,废液综合利用技术。

化学机械法制浆:两段磨浆技术,高效洗涤和流程控制技术,

废液蒸发碱回收技术。

废纸制浆:废纸原料分选技术,浮选脱墨技术。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宽压区压榨技术,烘缸封闭气罩技术,袋

式通风技术,废气热回收技术,纸机白水回收及纤维利用技术,涂

料回收利用技术。

7污染防治

7.1自备热电站锅炉、碱回收炉、石灰窑炉、硫酸制备装置应

采取合理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措施,漂白、二氧化氯制备等环节采

取有效的废气治理措施;优化蒸煮、洗涤、蒸发、碱回收等的设备

选型,具有恶臭、VOCs等无组织气体排放的环节(如污水处理和污

泥处置等)密闭收集废气并采取先进技术妥善处理,减少恶臭和VOCs

等无组织废气排放。其他常规和特征污染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

31

综合排放标准》(G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