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畸(jī)形教诲(huǐ)解剖(pōu)控制江阴要塞(sè)
B.绯(fēi)闻默契(qì)匿(nì)名母亲是个好(hǎo)劳动
C.韶(sháo)华佃(tián)农横(hèng)蛮屏(píng)息敛声
D.锃(zèng)亮炽(zhì)热轮廓(kuò)令你无法动弹(tán)
2.(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为骗取顾客的信任,店里每天都会殚精竭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
B.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而要昂首挺胸。
C.我军攻势猛烈,以摧枯拉朽之势令敌方难以抵抗,节节败退。
D.对于大街上有些乞讨者,我们也要做到为富不仁,以免上当受骗。
3.(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仪征这个小城虽然不够繁华、热闹,但是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B.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学术上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C.丽江古城景区被严重警告的原因是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的。
D.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与电信诈骗”,提高居民维权意识。
4.(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夸张在诗歌中很常见,如李白“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话直接描写了三峡两岸群山连绵的特点。
D.“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很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的“爱国青年”和“标致”感彩都发生了变化。
5.(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郦道元写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不同景象,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美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不仅表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更重要的是表述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C.回忆录是指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一种文学体裁。贺龙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品质。
D.《藤野先生》以“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为明线,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之情为暗线,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字词书写
6.(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写汉字。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lǒng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dùn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yǔ之间那种像大理石qióng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三、句子默写
7.(2019八上·扬州月考)根据要求默写。
(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3),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四、名著阅读
8.(2019八上·扬州月考)名著阅读。
(1)对《红星照耀中国》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C.埃德加斯诺之所以冒险去苏区采访,完全是出于他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拜和对红色的苏维埃政权的向往。
D.在去延安前,1929年斯诺就已经在沈阳第一次见到过张学良,帮助斯诺成功到达延安的人有王牧师(董健吾)、邓发。
(2)阅读下面的语段,问答问题。
他是个传奇式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文中的“他”是,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因为他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所以蒋介石不得不任命他为政治部主任。
五、综合性学习
9.(2019八上·扬州月考)八年级同学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很多关于“信”宝贵财富,你所在小组需要搜集古人有关“信”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你的任务是搜集名人逸事。请你将搜集到的用简洁的语言分享在下面横。
(2)昨晚,你的好朋友小明给你发来一条信息,大概意思是说,明天就要测试了,他很担心自己考砸了,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而你和他正好就在一个考场,且就在你后面,他希望你在测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看完他的信息,你回复道:“”。
(3)2012年11月2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
如果你是某报社的记者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一新闻线索,需要拟写一篇新闻稿,请将你拟写的新闻标题分享在下面。
六、诗歌鉴赏
10.(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如梦令·春思①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黑身黄嘴。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所呈现的画面。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及你所了解的苏轼简析。
七、文言文阅读
11.(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①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②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③,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①泫然:流泪的样子。②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③皤:白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亭午风渐劲
②雪山汹涌
③泫然不能自已也
④是则真可哭也
(2)用“/”标出下面文言句子的两处停顿。
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因为景物变幻情感发生变化。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
景情
风和日丽,湖面平坦时①
②心情愉快
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③
八、现代文阅读
12.(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扬州瘦西湖白塔
①扬州白塔原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位于莲性寺北岸,坐落于瘦西湖风景区的中心地带。
②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扬州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堆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还是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③传说是无稽的,瘦西湖白塔的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喇嘛塔,原属藏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来,渐行全国。现在的扬州白塔,乃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
④《扬州画舫录》点明,该塔是“仿京师万岁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是寺庙塔,肚大头细,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扬州的白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中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另则扬州的建筑都以柔秀见长,因此取其形式,改换面目。一是降低高度,扬州的白塔仅27.5米。二是外形轮廓线变得秀美,使之身子缩小,其相轮(十三层级)也较北海白塔瘦长,这样扬州的白塔更形似花瓶了。三是发挥砖刻特长,塔座全是砖雕的束腰须弥座,座为八角四面。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塔的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每面三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十二月份,一天十二时辰;筑台五十三级,象征童子拜观音的五十三参图;相轮为十三层,象征天的最高处十三天。
⑤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白塔和扬州瘦西湖白塔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可见北京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
(据360“百科”而编撰)
(1)有人认为文章第②段实属多余,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2)文章第④段运用最多的又是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填上空。
比较项目北海白塔扬州白塔
塔制寺庙塔①
整体造型肚大头细轮廓秀美,身子缩小,相轮瘦长
高度高35.9米高27.5米
塔座②砖雕的束腰须弥座
风格厚重工稳③
(4)请从语言角度赏析文章末尾画线句子“北京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
13.(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像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木柈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
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
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气。没有点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啦?”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走去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1)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言行的语句,仿照示例,具体分析车夫的形象特点,完成表格。
方法提示形象分析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示例)老头称呼我“太太”,与“我”说话时话语量很少,且都是被动应答的,他们以为“我”多给了钱,却不敢贸然来问,而是一直等到“我”询问才应答,可见他们的诚实、本分、谦卑。
(3)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
(附)杨絳《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凡年过去了,我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这篇散文所写的人物都是旧中国最底层的小人物,小明同学在阅读该文时,认为笔下的小偷和车夫代表的是人性的恶,因此对小偷和车夫完全持批判否定的态度,而对老头则是肯定赞扬,可谓爱憎分明。对此,你怎么看?请联系原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九、作文
14.(2019八上·扬州月考)从古到今,人类就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朋友,那就是月亮。它给暗夜的人以光明,给身世凄凉的人以温暖;给独处者以勇气;给失意者以关怀……正因为这样,它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想象,滋长成丰富而又迷人的中国月文化。
请以“心中一片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解析解答部分
1.B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A项,教诲(huì),要塞(sài)。
C项,佃(diàn)农,屏(bǐng)息敛声。
D项,炽(chì)热,令你无法动弹(tan)。
故解析为:B。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C
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褒义词。使用对象明显错误。
B项,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此题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C项,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D项,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贬义词,使用对象错误。
故解析为:C
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3.A
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B项,语序不当。“发展”与“传承”对调位置即可。
C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
D项,成分残缺。“打击假冒伪劣与电信诈骗”后加“的活动”,且将“提高”改为“增强”。
故选A。
故解析为:A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4.B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的最常见的结构。它以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减为顺序进行安排结构,把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信息放在导语中叙述,然后按照重要、次重要、次要的顺序展开。选项“递增”错。故选B。
故解析为:B。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5.D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A项,“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不同景象”错,应按“夏,冬春、秋”的顺序写景。
B项,“更重要的是表述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错,“更重要”应改为“其次”。
C项,《回忆我的母亲》的是朱德。
故选D。
故解析为:D。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6.笼;钝;宇;穹
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笼”“钝”“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穹顶”:是一种常见建筑结构,外型类似一个空心球体的上半部。注意据义定形。
故解析为:笼;钝;宇;穹。
本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7.(1)绿叶发华滋
(2)岂不罹凝寒
(3)柴门何萧条
(4)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5)沉鳞竞跃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罹”“骥”“鳞”“荇”等字词的书写。
故解析为:⑴绿叶发华滋;
⑵岂不罹凝寒;
⑶柴门何萧条;
⑷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⑸沉鳞竞跃;
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8.(1)C
(2)周恩来;黄埔军校
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完全是出于他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拜和对红色的苏维埃政权的向往”错。斯诺冒险去苏区采访是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故选C。
(2)通过对“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外貌描写与神情描写的分析,通过对“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等内容的分析,可断定此人为周恩来。鉴于周恩来的威望,蒋介石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故解析为:⑴C;
⑵周恩来;黄埔军校。
⑴中测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还有哪些著作等;
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9.(1)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宋濂抄书还书。
(2)小明,一次测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3)诚信纸条车上贴扬城遍开文明花
漫画释义;见解表述;诗句与人
(1)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积累名人文化,特别是记忆古人有关“信”的名人逸事,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如查道摘枣留钱、范式千里赴约、曾子守信杀猪、雷义获金付县曹、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商鞅立木取信。
(2)拟写信息,也是一种劝说。要针对“他希望你在测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这一具体情况提出你的不同意见。拟信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不能出现命令语气。文字要简短,表述清楚明白。不能偏离“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劝说主题。
(3)拟写的新闻标题。这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此题要针对“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要看懂图片中的字条内容)”这一事件来拟写新闻标题。标题中要有地点、人物、事件;标题中可带有情感倾向。语言要整齐,最好构成对偶句。
故解析为:⑴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宋濂抄书还书;
⑵小明,一次测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⑶诚信纸条车上贴扬城遍开文明花。
⑴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有很多。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述的得体的能力,测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关于得体,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文明用语,规范使用现代汉语;
⑶本题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概括。首先必须做到全文阅读,圈画出新闻材料的主要事件,概括时应根据主要内容抓住关键性词语来进行解答。
10.(1)雪堂前,我当年亲手栽下的桃树、李树到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绿荫丛中,掩映着青青硕果。天刚蒙蒙亮,帘外百舌儿婉转的叫声就把我从梦中惊醒。
(2)“莫忘小桥流水”,不要忘记了当年在东坡的躬耕田园生活。诗人写作此诗时已经离开黄州回归朝廷,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对当年的幽静环境和闲适生活无比怀念,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仕宦官场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述技巧赏析;表述的思想感情
(1)此题一定要把桃李绿叶成荫、青果累累、鸟鸣醒人、生机盎然等美丽景象描绘出来。要求使用描述性语言,要有画面感,且内容完整。
(2)读懂诗句后,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莫忘小桥流水”:东坡啊东坡,不要忘记黄州小桥流水的美景,早日归隐吧。这首词是遥想当年在东坡雪堂的生活情景。贬官黄州时,开垦东坡,并在这里修建房子,因房子是在大雪中修的,就在壁上绘雪景,并命名为雪堂,还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字为匾额。表面看来写的是回归朝廷后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但真实思想却在于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故解析为:⑴雪堂前,我当年亲手栽下的桃树、李树到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绿荫丛中,掩映着青青硕果。天刚蒙蒙亮,帘外百舌儿婉转的叫声就把我从梦中惊醒;
⑵“莫忘小桥流水”,不要忘记了当年在东坡的躬耕田园生活。诗人写作此诗时已经离开黄州回归朝廷,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对当年的幽静环境和闲适生活无比怀念,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仕宦官场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⑴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11.(1)正午;像雪山一样的(浪水);停止、控制;这
(2)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3)①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小溪流上。②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4)闲适自在;中午时分,风渐大,水声汩汩,千帆竞发;忧惧悲伤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亭午”:正午。“雪山”:像雪山一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句意)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解析: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译为:至于,我,被诗文写作束缚。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划开。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至若”(连词。表示提出另一个话题,用在下文的开头,可译为至于)和“者”。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①“舫”:船。“细”:小。“着”:附着。②“虽”:即使。“奔”:飞奔的马。③“复”:再。“与”:欣赏。
(4)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①空,当风和日丽,湖面平坦时的情感可分析“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一句,即可概括为“闲适自在”。②空,心情愉快(亦甚雄快)是因为“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可翻译这句话作为解析。③空,当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时,“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可概括为“忧惧悲伤”。
故解析为:⑴正午;像雪山一样的(浪水);停止、控制;这;
⑵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⑶①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小溪流上。②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⑷闲适自在;中午时分,风渐大,水声汩汩,千帆竞发;忧惧悲伤
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⑶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述流畅与优美;
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至于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已经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
12.(1)不多余。这段话讲述“一夜造白塔”的故事,引出(强调)本文的说明对象——扬州白塔,进而引出下文对白塔形质特点的具体说明,激发阅读兴趣,增加说明文的生动性。
(2)作比较,将北海白塔和扬州白塔进行比较,突出说明扬州白塔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
(3)园林塔;折角式须弥座;比例秀匀、玉立亭亭
(4)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北京之景到了南方的变化”说成是“随乡入俗”,并用“雄壮”“窈窕”等富有人情味的词语形容其特点,生动形象,增强了说明文的可读性。
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比较
(1)首先要读懂第2段的大意,然后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或说明的中心判断其作用。从内容上看,讲述“一夜造白塔”的故事,用故事吸引读者,增加趣味性。从结构上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扬州白塔,为下文对白塔形质特点的具体说明做铺垫。这样分点来答,既使解析内容完整无缺,又使解析内容层次清晰。
(2)第4段运用最多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北海白塔和扬州白塔进行比较,突出说明此段下文“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可见北京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等观点。也就是由于“塔制”“造型”等变化,导致扬州白塔与北海的白塔差别很大。
(3)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词句作答即可。如①空,可提取第4段的“系园林塔”作为解析;②空,可提取第4段的“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作为解析;③空,可提取第5段的“比例秀匀,玉立亭亭”作为解析。
(4)“北京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中的“随乡入俗”“雄壮”“窈窕”等词运用了典型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富有人情味且生动形象,属于生动说明。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故解析为:⑴不多余。这段话讲述“一夜造白塔”的故事,引出(强调)本文的说明对象——扬州白塔,进而引出下文对白塔形质特点的具体说明,激发阅读兴趣,增加说明文的生动性;
⑵作比较,将北海白塔和扬州白塔进行比较,突出说明扬州白塔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
⑶园林塔;折角式须弥座;比例秀匀、玉立亭亭;
⑷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北京之景到了南方的变化”说成是“随乡入俗”,并用“雄壮”“窈窕”等富有人情味的词语形容其特点,生动形象,增强了说明文的可读性。
⑴本题考查说明文段落的作用。前面段落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事理;引传说、故事、诗歌等,激发阅读兴趣等;
⑵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先来判断说明方法,熟记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在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其总用;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⑷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注意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赏析。
13.(1)A
(2)“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限去,弄一些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又”可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讨要木柈的精明,以及得寸进尺的贪婪。
(3)示例1:杨降的“愧”打动了我。杨降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当杨降终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地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写出自己的真实表现,她的愧作,反思令人敬佩。
示例2:萧红的“愧”打动了我。善良的老人为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时,她羞愧难当,觉得不该领受如此民重的感恩,萧红虽然自己处境艰难,但她却竭力帮助其他穷苦人。并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自责羞恨。当萧红对老无所养发出反问时,我感受到了这伟大的悲悯情怀。
示例3: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老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担当。他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
(4)我认为萧红对老头的确是肯定赞扬,但对小偷和车夫则不是完全否定和批判。文中的老人勤劳、踏实、肯干,工作之后又把不属于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完,更可贵的是,当收到工钱后,竟然记得要把吃面包的钱还给主人,当主人说面包不收钱时,他们“感恩似的”离去,这种善良、本分、懂得感恩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至于小偷,不劳而获,车夫世故精明,他们自然不值得赞扬,但萧红对他们并没有予以鲜明地批判否定。当发现小偷偷木材时,用“招呼了一声”“那人跑了”一笔带过,哪怕是车夫再三不满,也未作任何评论;而当车夫多要多拿时,则是“好吧,你拉走吧”,可见从心底也是同情小偷、车夫这样的穷苦人的。她不认可小偷、车夫的行为,但还不至于批判否定。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1)A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述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与本文主旨相符。B项,“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现无边的离愁别绪。C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现对黑暗现实的痛心与愤怒。D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强调用静思反省与俭朴节约来修养自己的美德。故选A。
(2)题干要求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找出表述情感的句子或描写的句子,从中提取相关词语,分析其对表现人物形象或情感的作用即可。如“丢了两块木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车夫的话中的“好好看着”,显得居高临下,没有把主顾放在眼中,可以看出车夫的世故、精明。
(3)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杨绛明白,对于一个人精神上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即使是一个在物质上都很贫穷的车夫,也同样要精神上的尊重和理解。萧红对老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对于老人的感谢,萧红愧得立即心上烧起来,眼泪就要流出来。由此分析他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解析比较开放,结合文章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4)在解读时要能从文中与文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如可赞成萧红对老头的褒扬,但不能说对小偷和车夫持完全批判的态度。文中的老人善良、本分、懂得感恩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至于小偷,“招呼了一声”“那人跑了”;还有车夫,当车夫多要多拿时,则是“好吧,你拉走吧”,可见从心底也是同情他们的。所以“因此对小偷和车夫完全持批判否定的态度”的理解错误。
故解析为:⑴A;
⑵“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限去,弄一些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又”可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讨要木柈的精明,以及得寸进尺的贪婪;
⑶示例1:杨降的“愧”打动了我。杨降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当杨降终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地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写出自己的真实表现,她的愧作,反思令人敬佩;示例2:萧红的“愧”打动了我。善良的老人为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时,她羞愧难当,觉得不该领受如此民重的感恩,萧红虽然自己处境艰难,但她却竭力帮助其他穷苦人。并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自责羞恨。当萧红对老无所养发出反问时,我感受到了这伟大的悲悯情怀;
示例3: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老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担当。他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
⑷我认为萧红对老头的确是肯定赞扬,但对小偷和车夫则不是完全否定和批判。文中的老人勤劳、踏实、肯干,工作之后又把不属于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完,更可贵的是,当收到工钱后,竟然记得要把吃面包的钱还给主人,当主人说面包不收钱时,他们“感恩似的”离去,这种善良、本分、懂得感恩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至于小偷,不劳而获,车夫世故精明,他们自然不值得赞扬,但萧红对他们并没有予以鲜明地批判否定。当发现小偷偷木材时,用“招呼了一声”“那人跑了”一笔带过,哪怕是车夫再三不满,也未作任何评论;而当车夫多要多拿时,则是“好吧,你拉走吧”,可见从心底也是同情小偷、车夫这样的穷苦人的。她不认可小偷、车夫的行为,但还不至于批判否定。
⑴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结合文本内容和的写作背景来具体分析;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具体分析;
⑶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解析,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解读时要能从文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有理有据,真实可靠。
14.参考例文】
心中一片月
谈起月亮,人们都会想起许多描写月亮的古诗,大部分都是思念家乡、怀念故人的主题。可月亮代表的,何止这些……
月亮升上了夜空,就换下了红衣裳,穿上了绿裙子,看上去绿莹莹的,像一块翡翠,明亮地挂在夜空中。看,那皎洁的月色,朦朦胧胧,从天上直泻下来,透过窗户,照射出你那浸湿的后背,课桌前的你正为明天的高考而努力复习着。
“刷刷刷”,笔在白纸上飞快地写着书上的内容,手里捏了只笔,更捏了把汗。你锁紧的眉头久久不能解开,许是没有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豆大的汗珠在额头上慢慢淌下,从脸上划落下来,从下巴尖滴落到纸上,笔墨被洇染开来。
“哗哗哗”,书的纸页被你快速地翻着,两只眼睛似乎还不够用,一个脑子也还不够存,桌上摆放着一摞摞厚厚的资料,数学课本,还有几支油墨用尽的笔躺在一旁。
深夜11点了,各家各户的灯都熄了,只有你家还灯火通明。疲倦的老母亲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来,对埋头认真复习的你说:“11点了,该睡了。”你仍旧不语,母亲没办法,转过身,叹了口气,眼里泛着一丝泪光,走了。
你抬起头,望着母亲那衰弱的背影渐渐远去,停下笔,眼前仿佛浮现祖国的那些屈辱历史,那些躬着腰的中国人笔下正签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什么坚定了你的信心?你握紧拳头,心中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你又低下头,翻看着一本厚重的课本资料,无神的目光中含着一丝安慰,你喃喃自语:“我会的,我一定能行!”
又一户人家的灯暗了下来,月色在深黑的天空中显得更加明亮。似乎太阳把所有的能量都给月亮了。树木,高楼,都被披上了一件金黄的纱巾,平和安静地睡眠着。不知多久以后,你关了灯,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月亮像弯弯的银钩挂在那儿,朦胧的夜色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灰色的轻纱。
为了母亲,为了祖国,更为了自己,你努力调整心态,以很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测试。
月亮努力地把自己的月色奉献给大地,你努力地学习,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朦胧的月色,深黑的天空,把你的思绪带向了远方……
全命题作文
作文标题“心中一片月”。题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题眼在“月”字,月亮代表着照亮黑暗的一片光辉,在诗人眼里,在文学大家的笔下,月亮往往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思绪,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此题“心中一片月”意在在黑暗中、在困境中、在不懈努力的道路上是谁给了自己向上的希望、力量、方向、温暖和抚慰等。①此“月”可以指人。在人生历经黑暗时,在困境中,在拼搏努力的人生道路上给自己以希望、力量、方向、温暖和抚慰可以是人。“心中一片月”可以写一个人给予自己的某种力量和希望等,此人可以是亲人朋友,也可以是曾给了自己心灵巨大触动的陌生人,可以是自己崇拜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当代英雄等,通过跟对方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写出此人对深厚的影响。②此“月”可以写景。可以某种景物或环境气氛,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身心,表述对某种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可以写家乡青山绿水时,月亮又大又圆,月光下大人做着活计,小孩子撒欢玩乐,若干年后,青山变秃山,绿水变黑水,月亮也越来越模糊,环境污染模糊了多少代“心中一片月”,然后立志保护环境,治理环境,还人们心中一片月。光照千古,绿水常清的心愿。此处立题,意境较深远,体裁也不俗。③此“月”可以写某一句话的力量或者某一种精神的魅力,此类文以小见大,新颖独特,让人读来思绪万千,回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畸(jī)形教诲(huǐ)解剖(pōu)控制江阴要塞(sè)
B.绯(fēi)闻默契(qì)匿(nì)名母亲是个好(hǎo)劳动
C.韶(sháo)华佃(tián)农横(hèng)蛮屏(píng)息敛声
D.锃(zèng)亮炽(zhì)热轮廓(kuò)令你无法动弹(tán)
B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A项,教诲(huì),要塞(sài)。
C项,佃(diàn)农,屏(bǐng)息敛声。
D项,炽(chì)热,令你无法动弹(tan)。
故解析为:B。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为骗取顾客的信任,店里每天都会殚精竭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
B.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而要昂首挺胸。
C.我军攻势猛烈,以摧枯拉朽之势令敌方难以抵抗,节节败退。
D.对于大街上有些乞讨者,我们也要做到为富不仁,以免上当受骗。
C
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褒义词。使用对象明显错误。
B项,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此题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C项,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D项,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贬义词,使用对象错误。
故解析为:C
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3.(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仪征这个小城虽然不够繁华、热闹,但是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B.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学术上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C.丽江古城景区被严重警告的原因是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的。
D.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与电信诈骗”,提高居民维权意识。
A
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B项,语序不当。“发展”与“传承”对调位置即可。
C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
D项,成分残缺。“打击假冒伪劣与电信诈骗”后加“的活动”,且将“提高”改为“增强”。
故选A。
故解析为:A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4.(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夸张在诗歌中很常见,如李白“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话直接描写了三峡两岸群山连绵的特点。
D.“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很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的“爱国青年”和“标致”感彩都发生了变化。
B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的最常见的结构。它以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减为顺序进行安排结构,把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信息放在导语中叙述,然后按照重要、次重要、次要的顺序展开。选项“递增”错。故选B。
故解析为:B。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5.(2019八上·扬州月考)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郦道元写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不同景象,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美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不仅表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更重要的是表述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C.回忆录是指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一种文学体裁。贺龙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品质。
D.《藤野先生》以“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为明线,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之情为暗线,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D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A项,“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不同景象”错,应按“夏,冬春、秋”的顺序写景。
B项,“更重要的是表述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错,“更重要”应改为“其次”。
C项,《回忆我的母亲》的是朱德。
故选D。
故解析为:D。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二、字词书写
6.(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写汉字。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lǒng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dùn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yǔ之间那种像大理石qióng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笼;钝;宇;穹
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笼”“钝”“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穹顶”:是一种常见建筑结构,外型类似一个空心球体的上半部。注意据义定形。
故解析为:笼;钝;宇;穹。
本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三、句子默写
7.(2019八上·扬州月考)根据要求默写。
(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2),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3),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1)绿叶发华滋
(2)岂不罹凝寒
(3)柴门何萧条
(4)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5)沉鳞竞跃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罹”“骥”“鳞”“荇”等字词的书写。
故解析为:⑴绿叶发华滋;
⑵岂不罹凝寒;
⑶柴门何萧条;
⑷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⑸沉鳞竞跃;
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四、名著阅读
8.(2019八上·扬州月考)名著阅读。
(1)对《红星照耀中国》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C.埃德加斯诺之所以冒险去苏区采访,完全是出于他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拜和对红色的苏维埃政权的向往。
D.在去延安前,1929年斯诺就已经在沈阳第一次见到过张学良,帮助斯诺成功到达延安的人有王牧师(董健吾)、邓发。
(2)阅读下面的语段,问答问题。
他是个传奇式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文中的“他”是,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因为他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所以蒋介石不得不任命他为政治部主任。
(1)C
(2)周恩来;黄埔军校
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完全是出于他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拜和对红色的苏维埃政权的向往”错。斯诺冒险去苏区采访是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故选C。
(2)通过对“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外貌描写与神情描写的分析,通过对“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等内容的分析,可断定此人为周恩来。鉴于周恩来的威望,蒋介石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故解析为:⑴C;
⑵周恩来;黄埔军校。
⑴中测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还有哪些著作等;
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五、综合性学习
9.(2019八上·扬州月考)八年级同学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很多关于“信”宝贵财富,你所在小组需要搜集古人有关“信”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你的任务是搜集名人逸事。请你将搜集到的用简洁的语言分享在下面横。
(2)昨晚,你的好朋友小明给你发来一条信息,大概意思是说,明天就要测试了,他很担心自己考砸了,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而你和他正好就在一个考场,且就在你后面,他希望你在测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看完他的信息,你回复道:“”。
(3)2012年11月2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
如果你是某报社的记者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一新闻线索,需要拟写一篇新闻稿,请将你拟写的新闻标题分享在下面。
(1)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宋濂抄书还书。
(2)小明,一次测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3)诚信纸条车上贴扬城遍开文明花
漫画释义;见解表述;诗句与人
(1)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积累名人文化,特别是记忆古人有关“信”的名人逸事,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如查道摘枣留钱、范式千里赴约、曾子守信杀猪、雷义获金付县曹、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商鞅立木取信。
(2)拟写信息,也是一种劝说。要针对“他希望你在测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这一具体情况提出你的不同意见。拟信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不能出现命令语气。文字要简短,表述清楚明白。不能偏离“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一劝说主题。
(3)拟写的新闻标题。这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此题要针对“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要看懂图片中的字条内容)”这一事件来拟写新闻标题。标题中要有地点、人物、事件;标题中可带有情感倾向。语言要整齐,最好构成对偶句。
故解析为:⑴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宋濂抄书还书;
⑵小明,一次测试成绩只是代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即使考得不好下一阶段可以再弥补不足,但是不能因小失大。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你说对吗?
⑶诚信纸条车上贴扬城遍开文明花。
⑴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有很多。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述的得体的能力,测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关于得体,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文明用语,规范使用现代汉语;
⑶本题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概括。首先必须做到全文阅读,圈画出新闻材料的主要事件,概括时应根据主要内容抓住关键性词语来进行解答。
六、诗歌鉴赏
10.(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如梦令·春思①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黑身黄嘴。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所呈现的画面。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及你所了解的苏轼简析。
(1)雪堂前,我当年亲手栽下的桃树、李树到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绿荫丛中,掩映着青青硕果。天刚蒙蒙亮,帘外百舌儿婉转的叫声就把我从梦中惊醒。
(2)“莫忘小桥流水”,不要忘记了当年在东坡的躬耕田园生活。诗人写作此诗时已经离开黄州回归朝廷,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对当年的幽静环境和闲适生活无比怀念,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仕宦官场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述技巧赏析;表述的思想感情
(1)此题一定要把桃李绿叶成荫、青果累累、鸟鸣醒人、生机盎然等美丽景象描绘出来。要求使用描述性语言,要有画面感,且内容完整。
(2)读懂诗句后,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莫忘小桥流水”:东坡啊东坡,不要忘记黄州小桥流水的美景,早日归隐吧。这首词是遥想当年在东坡雪堂的生活情景。贬官黄州时,开垦东坡,并在这里修建房子,因房子是在大雪中修的,就在壁上绘雪景,并命名为雪堂,还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字为匾额。表面看来写的是回归朝廷后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但真实思想却在于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故解析为:⑴雪堂前,我当年亲手栽下的桃树、李树到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绿荫丛中,掩映着青青硕果。天刚蒙蒙亮,帘外百舌儿婉转的叫声就把我从梦中惊醒;
⑵“莫忘小桥流水”,不要忘记了当年在东坡的躬耕田园生活。诗人写作此诗时已经离开黄州回归朝廷,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对当年的幽静环境和闲适生活无比怀念,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仕宦官场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⑴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七、文言文阅读
11.(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①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②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③,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①泫然:流泪的样子。②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③皤:白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亭午风渐劲
②雪山汹涌
③泫然不能自已也
④是则真可哭也
(2)用“/”标出下面文言句子的两处停顿。
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因为景物变幻情感发生变化。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
景情
风和日丽,湖面平坦时①
②心情愉快
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③
(1)正午;像雪山一样的(浪水);停止、控制;这
(2)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3)①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小溪流上。②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4)闲适自在;中午时分,风渐大,水声汩汩,千帆竞发;忧惧悲伤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亭午”:正午。“雪山”:像雪山一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句意)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解析: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译为:至于,我,被诗文写作束缚。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划开。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至若”(连词。表示提出另一个话题,用在下文的开头,可译为至于)和“者”。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①“舫”:船。“细”:小。“着”:附着。②“虽”:即使。“奔”:飞奔的马。③“复”:再。“与”:欣赏。
(4)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①空,当风和日丽,湖面平坦时的情感可分析“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一句,即可概括为“闲适自在”。②空,心情愉快(亦甚雄快)是因为“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可翻译这句话作为解析。③空,当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时,“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可概括为“忧惧悲伤”。
故解析为:⑴正午;像雪山一样的(浪水);停止、控制;这;
⑵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
⑶①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小溪流上。②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⑷闲适自在;中午时分,风渐大,水声汩汩,千帆竞发;忧惧悲伤
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⑶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述流畅与优美;
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至于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已经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
八、现代文阅读
12.(2019八上·扬州月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扬州瘦西湖白塔
①扬州白塔原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位于莲性寺北岸,坐落于瘦西湖风景区的中心地带。
②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机床技术协议书
- 车间主任合同(标准版)
- 青岛市2026届九上物理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农村建房与邻居协议书
- 特殊采购协议书
- 垄断协议书行为特征
- 公路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的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网络安全竞赛题库大学及答案解析
- 3.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2024)七上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附答案)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露天矿开采工艺课件
- GB/T 5005-2010钻井液材料规范
- 金龙湾水上旅游建设填海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研究-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李石良课件
- 颜色标准LAB值对照表
-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之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PPT
- (机构适用)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考点梳理+强化训练)08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把握(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