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1.距今约7000至5000年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其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引人注目,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材料表明该考古研究()A.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B.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C.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 D.需要大胆假设更需小心求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中的“花”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这一考古研究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了仰韶文化的考古情况,无法证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B项;“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大胆假设更需小心求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据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此外还有家庭财产继承相关规定,“(家庭)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这些规定()A.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 B.导致了均田制遭到破坏C.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 D.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土地买卖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法律这些规定目的在于限制土地买卖,抑制土地兼并,体现了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法律规定的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均田制遭到破坏主要是土地兼并严重所致,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唐代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自耕农经济,不可能瓦解封建经济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3.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以“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也”为价值取向。朱熹就曾奉劝他的学生:“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出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其旨在()A.迎合政府选官取士需要 B.锤炼儒生道德品格C.弘扬无为而治教育理念 D.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也”“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出生”可知,宋代书院的教育主张内在的修身养性,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自闲中得”“从乐出生”即是这一主张的体现,B项正确;根据材料“莫问无穷庵外事”可知,书院强调内心清净,不要被外界事务分心,排除A项;根据材料“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也”可知,宋代书院主张传道济民,并非无为而治,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修身养性,并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代中后期,皇帝将自己“批红”权利交给宦官管理的司礼监,司礼监向皇帝负责,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此后出现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 B.司礼监和内阁间相互制约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D.早期民主思想兴起与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内阁、司礼监,其权力的大小均来源于皇帝,因此题干现象反映了君主专制得到强化,C项正确;结合所学,内阁所掌握的是票拟权,最终的决策权在与皇帝的批红,材料体现的信息与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不符,排除A项;司礼监和内阁分别掌握着票拟权和批红权,最终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所以不存在相互制约,排除B项;明代中后期,中国还处于君主专制时期,不存在民主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5.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思想家所构建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参中西之新理”,而且“合经子之奥言,采儒佛之微旨”。这一理论体系表明维新派()A.兼具改良与革命的政治诉求 B.民族危机意识的日益增强C.坚持“中体西用”的政治理想 D.减少变法阻力的妥协心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思想家所构建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参中西之新理’,而且‘合经子之奥言,采儒佛之微旨’。”可知,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思想家所构建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中,既有西方新思想,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及思想,说明这是维新派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而采取的措施,体现了维新派的妥协心理,D项正确;维新派是对社会进行改良的政治诉求,其没有“革命”诉求,排除A项;民族危机意识的日益增强是进行变法的原因及背景,排除B项;“中体西用”的政治理想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6.1900年,蔡元培在其征婚启事中写道:“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见不合时,可以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这说明当时()A.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猛烈冲击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C.旧式婚姻观念受到新思想的挑战 D.社会普遍接受西式风俗习惯【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1900年”和五项征婚要求可知,反映了“旧式婚姻观念受到新思想的挑战”,C项正确;一则具有新思想的征婚启事不足以说明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猛烈冲击,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晚于题干时间,排除B项;材料是个例,不能说明“社会普遍接受西式风俗习惯”,排除D项。故选C项。7.1934年,川陕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的口号,背面印有“坚决保卫赤区”的口号和列宁像。这可以反映当时()A.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B.抗日反蒋的革命要求C.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迫切性 D.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34年……‘土地归农民’……‘坚决保卫赤区’……列宁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苏区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历史,这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D项正确;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共两党的矛盾斗争,没有提及与日本的关系,无法反映“抗日反蒋的革命要求”,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已经于1927年破裂,排除C项。故选D项。8.1964年起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建设()A有助于我国工业布局合理 B.彰显了市场经济体制优势C.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64年起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所学可知,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应对来自美苏的军事威胁,我国有针对性的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这一建设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即有助于我国工业布局合理,A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开始于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三线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关于雅典城邦事务的辩论大多是在演说家之间进行的,他们一般自认为是公民的代言人。有的演说家可能会在某个时期成为城邦的实际领导人,在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公民的行为往往会受其影响。据此可知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理性精神逐渐消解C.平民权利得到维护 D.民主政治趋于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有的演说家可能会在某个时期成为城邦的实际领导人,在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公民的行为往往会受其影响”可知,民众容易被演说家的演说煽动,影响其独立判断,即有损理性精神,B项正确;根据材料“关于雅典城邦事务的辩论大多是在演说家之间进行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演说家需要能言善辩,并非公民都需要能言善辩,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民众的行为易受演说家的影响,并未涉及维护平民权利,排除C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民主政治,更未体现趋于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10.十四、十五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经历了从“宗教绘画”到“以宗教为题材的绘画”之转型;绘画的社会功能也由从诠释宗教到表现艺术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这表明当时西方()A.人文主义逐步兴起 B.近代科技不断进步C.宗教改革揭开序幕 D.理性主义蓬勃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方绘画经历了从‘宗教绘画’到‘以宗教为题材的绘画’之转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逐步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西方绘画从宗教艺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并在人文主义氛围中,呈现出它的整体风貌,所以14世纪之后,西方绘画逐步转型为“以宗教为题材的绘画”,A项正确;近代科技的进步不是造成西方绘画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宗教改革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与材料时间十四、十五世纪不相符,排除C项;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所以理性主义发展的时间与材料时间十四、十五世纪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19世纪中后期,德国工业家与官员共同策划,建立了威廉皇帝促进科学协会、威廉皇帝物理化学研究所、威廉皇帝生物学研究所等;德国政府成立了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并于1877年颁布专利法,从法律制度层面为知识生产保驾护航。这些做法()A.促进德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B.加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D.推动德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德国政府成立了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政府支持科技发展,加速了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科技,并未涉及政治民主,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排除C项;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表是苏联“八五”至“十五”时期各项经济年平均增长数据。据此可知,此时的苏联()苏联“八五”至“十五”时期各项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数据表A“新经济”形态成效显著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明显 D.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八五”至“十五”时期,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几项数据的增长率都呈逐渐下降趋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他的改革也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材料数据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经济发展的造成的弊端更加明显,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八五”至“十五”时期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几项数据的增长率都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成效显著”不符,排除A项;材料表明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几项数据的增长率都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表明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几项数据的增长率都呈逐渐下降趋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但尚未进入停滞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摘编自李正财《罗马法和中国古代法律的比较》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周枂《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古代罗马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法制建设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特点:古代中国:法律以维护皇权独尊地位,追求无讼境界,实现社会和谐为目的;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人治高于法治。古罗马: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崇尚理性,追求正义;蕴含契约精神,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2)历史背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古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统治者重视法制建设;法学家的活动与著述。(3)历史价值:法制建设在维系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对中西方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可得出,法律以维护皇权独尊地位,追求无讼境界,实现社会和谐为目的;根据材料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可得出,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可得出,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人治高于法治。古罗马:根据材料二“……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可得出,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二“……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可得出,崇尚理性,追求正义;根据材料二“……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可得出,蕴含契约精神,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小问2详解】历史背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如:小农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古罗马: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国际交往、统治者态度、法学家的活动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如: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统治者重视法制建设;法学家的活动与著述。【小问3详解】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西古代法制建设共同的历史价值表现在:法制建设在维系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对中西方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遗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雷锋(1940—1962),1956年参加工作,1960年光荣入党。他以助人为乐的朴素行动,用一个大写的“爱”字,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雷锋的所作所为绝不是个人欲望的简单表现,而是从他所处的历史潮流中产生的。雷锋精神之所以让几代人为之倾倒、追求、向往,关键是雷锋精神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永恒魅力。雷锋的思想所抵达的高度,也正是新中国亿万人民精神世界与精神风采的集中体现和典型表达。正因如此,雷锋精神的崇高乃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花”,这火花“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摘编自谭仲池《让雷锋精神传递恒久正能量》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雷锋精神的内涵,围绕“雷锋精神”,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答案】雷锋精神内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可从“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雷锋精神孕育于社会主义建设中”、“雷锋精神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雷锋精神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孕育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等角度展开论述。)示例一:论题:雷锋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雷锋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始终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看作是人生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体现,雷锋用有限的生命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正是这一乐于奉献精神的体现。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千古传诵的名句哺育了一大批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塑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而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综上所述,雷锋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出天下为公、精忠报国、助人为乐、勤俭节约、修己慎独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解析】雷锋精神内涵:根据材料“……他以助人为乐的朴素行动,用一个大写的‘爱’字,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雷锋精神的内涵还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等。论题:根据材料“……雷锋的所作所为绝不是个人欲望的简单表现,而是从他所处的历史潮流中产生的。雷锋精神之所以让几代人为之倾倒、追求、向往,关键是雷锋精神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永恒魅力……”,可拟定论题为:雷锋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首先叙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奉献”等思想,由此阐释雷锋乐于奉献精神根植于此;再从孟子、张载、顾炎武等人的言传身教以及《周易》等文献角度叙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由此阐释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最后,总结升华。本题为开放试题,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如“雷锋精神孕育于社会主义建设中”、“雷锋精神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雷锋精神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孕育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等。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明治政府积极地发展近代教育。1871年成立文部省,负责主持文教改革事宜。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学制》明确规定了从小学抓起,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1883年的《农学校通则》和次年的《商业学校通则》推动了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同时,优先重点建立了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来培养技术人员和国家干部。至1932年,日本的国立大学便达到6所,非国立大学20所,其它高等机构达到235所,小学入学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并向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派出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学校除了教授各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外,还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宣扬“大和魂”、武士道、儒教的伦理道德,以树立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立法规范;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同步发展;课程设置体现近代化色彩;灌输忠君思想。(2)影响:促进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日本国民素质;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培养人才,推动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灌输忠君思想,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威胁亚洲邻国安全。【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明治政府积极地发展近代教育。1871年成立文部省,负责主持文教改革事宜”可得出政府在推动教育发展,即政府主导;根据材料“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1883年的《农学校通则》和次年的《商业学校通则》推动了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可得出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推动教育发展,即立法规范;根据材料“《学制》明确规定了从小学抓起,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可得出大力普及初等教育;根据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推动了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同时,优先重点建立了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可得出日本近代教育注重多方面改革,协调发展,即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同步发展;根据材料“还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可得出日本教育改革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强调忠君思想,即灌输忠君思想;综合材料可得出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近代化色彩。【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日本近代的教育改革涉及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有效促进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日本国民素质;根据材料“优先重点建立了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来培养技术人员和国家干部”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近代的教育改革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培养了广泛的各项人才,进而推动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根据材料“以树立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的近代教育改革保留了较多的军国主义封建残余,助长了以后的对外侵略扩张,即灌输忠君思想,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威胁亚洲邻国安全。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而美国始终在秘密支持阿富汗的反苏活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谋求体面撤军,试图结束阿富汗这个流血的伤口。面对撤军阶段的形势变化,美国的私密战争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趋势,华盛顿一面继续用各种手段暗中阻止苏联通过外交途径达到体面撤军的目的,一面继续提高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援助。最终,苏军于1989年2月完全撤离阿富汗,美国的秘密战争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此后,美苏各自对其阿富汗代理人的援助还在不同程度上继续进行,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对阿富汗的援助与干涉才戛然而止。——摘编自陈晔《制造泥潭:美国在阿富汗的秘密战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苏阿战争期间,美国实施“秘密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秘密战争”的影响。【答案】(1)原因: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2)影响:打击了苏联获取战争胜利的信心;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加剧了苏联国内经济困难;为苏联解体埋下伏笔。【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行动是其实行反苏冷战政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