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主要测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热离不开文艺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深度开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何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沉甸甸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复古,而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

近年来,诸多文艺作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加以匠心演绎、创新呈现,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述对典籍进行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今天的观众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以精巧的构思重现曹植名篇《洛神赋》,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仿佛穿越千年,跃然眼前;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注重时代化表述的同时,也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展现了中华诗词、音乐之美……这些根植中华文化,赋予时代审美的文艺作品涌现在电视荧屏、网络空间、表演舞台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触达更多人。

(摘编自赖睿《时代沃土中,传统文化馥郁芬芳》,《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日)

材料二:

好莱坞许多大片都取材于古希腊时期的史诗、神话和传说。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利用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还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至今仍在沉睡。如何唤醒它们,让它们“活”起来?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与再认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常识正在成为陌生化的疑难杂症,到底有多少读书人知道“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还有多少人在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又有多少人能正确理解“万人空巷”到底是人多还是人少?此外,我们对一些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认识和解读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读《大禹治水》我们强调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读《后羿射日》着眼于后羿拯救苍生的献身精神,读《愚公移山》强调愚公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些神话从不同侧面共同表述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洪水来了,不是爬上诺亚方舟逃跑,而是勇敢与洪水作斗争,最终治服洪水;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生灵涂炭,不是独自躲避,而是舍身射下多余的九个太阳;大山堵住了出路,不是搬家逃离,而是将山挖掉运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也都是这种百折不回的毅力与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这些故事往往情节完整、新颖独特,充满想象力、创造性,能够引发共鸣。《流浪地球》无疑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的现象级影片,也是一部代表着多维度人文思考的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大背景是太阳的衰微和太阳系的毁灭。这不仅仅是科幻想象,也是远虑于人类面临终极命运的思考。电影在叙述故事与创新情节的同时,表现了国民“恋家”的故土情怀和家园意识,更加贴合中国传统的哲学色彩:重视个体与他人、自然以及宇宙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中的夸父。电影中的“我们”不甘心家园被毁灭,不愿这灿烂的文明如畜粉四散,于是勇敢追求,坚毅执着,为人类造福,这就是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呈现。此外,故事主角设置为年轻一代的“后浪”,他们在千难万险前百折不挠、奋不顾身的精神,体现了中国青年们立足华夏、融入世界的自信,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品格的生动诠释。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发号施令的主导者是联合政府,故事尽管发生在中国,主角虽是中国人,但这都是全球行动的一个典型、一角缩影。主动将自己融入世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反而更彰显出文化自信与胸怀格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接受和弘扬大有裨益。2016年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创意源于《庄子·逍遥游》,人物角色名字引于古籍典故(椿、鲲、湫、白泽、帝江等),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的女孩椿与人间男孩鲲互相牺牲、守护和成全的故事。这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融合了上古神话元素的“中国风”电影拍得很漂亮,在杜比全景声等技术的支持下,充满想象力的空灵世界、细腻贴合的配乐、充满新式中国的元素,得到全方位统一,其瑰丽华美的手绘质感、多维立体的镜头场景和混沌辽阔的东方意境展现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褒扬。

(摘编自纳文洁《让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中国作家网2020年9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守正创新,能使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

B.《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注重时代化的表述与诗词内涵的挖掘,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C.传统文化中的常识在当今正变得陌生化,如人们已不能正确解读“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及“七月流火”等成语。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既有中国传统的哲学色彩,又有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呈现,可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第二段均提及传统文化,但前者强调传统文化的表述,后者强调对其再认识。

B.好莱坞许多大片取材于古希腊文化,这启示我们,我国影视行业也可以向传统文化取材。

C.解读中华传统神话故事,既要懂得某个神话的精神,更要认识到其共同蕴含着的民族精神。

D.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使蕴含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得到较好呈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B.《周易·系辞传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C.《人民日报》有言:“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D.《诗经·大雅》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4.近年来,各大文博机构纷纷推出文创产品,用巧思妙想激活了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从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从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钥匙扣,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把文物带回家”已然成为一种新潮流。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上述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活起来”?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你的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羽歌

张爱国

夜深人静。侧帐里,骆宾王怀抱大白鹅,眉头紧锁。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似有不满。忽然,骆宾王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笑声还未高起,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他的脖子。大白鹅立即摆出战斗的姿势。骆宾王抬手制止,脖子不敢动:“谁?”

“骆大将军,偌大军营让老朽进来自如,还剑架项上。”声音苍老。“老师?”骆宾王一惊,转过头,“老师,学生不是大将军,只是……”

“不是?”金先生收起剑,往床铺上一坐,脸上毫无动感,“《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不是出自你手?如此雄文,非英武神明的大将军何人能作?”

“老师专为此事而来?”骆宾王想给金先生上一碗茶,但帐内除了一张简陋的床,什么也没有,“老师,她武瞾……”

“她武瞾是女人,不可为帝!”金先生忽然生气。“老师,您也如此看?”骆宾王很吃惊。

“武皇虽为女儿身,然其能其德非一般男子所有,焉何不能统御天下,护佑万民?”金先生语含无奈,“观光,我与你说过,天下乃有能有德者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也非独男人之天下。为师本以为你我心合一契,不料你……”

骆宾王深深一叹:“老师不知学生。学生讨武逐武是真,然究其原因,非老师所言。”“哦?”金先生不以为然。

“老师久在江湖,不知武氏。武氏当道以来,学生曾数次上书,弹劾贪腐之高官显贵。她却亲近疏远,且将学生革职下狱。她任用酷吏,打击异己。如今,满朝慑于其威,万马齐喑。然学生以为,此一局面绝非长久,不久天下讨武者必将四起。届时天下大乱,最苦百姓!”骆宾王低头掩面,“学生不敢忘记老师教诲:不事暴政,不为己身,只为百姓。”骆宾王定定地看着大白鹅。大白鹅斜着脑袋看向帐外。

帐外,明月高悬,秋风渐凉。一只蝉想放歌一曲,却骤然哑掉。又一只蝉嘶鸣着想飞起,一阵风来,“啪”,摔在地上。

骆宾王重重一叹:“老师,露重风寒,这蝉,叫不出,飞不去,也无人知其心啊。”

“观光,老师知你,知你心高洁,知你为百姓不怕身死,不怕今人后世的误会和讥讽。你投身徐敬业,是想扼祸乱于萌芽,使百姓少受兵燹之祸。”金先生轻抚骆宾王肩头,“然,你不知武皇,亦不知徐敬业……”

“老师,学生前次与徐帅一席谈,深知其不愧名门之后。老师请拭目以待,不日,我勤王大军挥师西北,直捣东都,擒杀武贼,复李唐,安百姓……”

“挥师东都?”金先生很吃惊,“观光,这是徐敬业之意还是你之意?”

“不瞒老师,向西取东都还是向南取金陵,眼下徐帅尚未最后定夺。然学生方才细细揣摩,先取金陵仅为军事计,从政治计,先取东都方能正出师之名,得天下响应。”骆宾王看帐外渐渐泛白的天,“老师稍坐,待学生前去中军帐说明,徐帅定然先取东都。”

“观光,不必去了,政治,人心,你不懂。”金先生拉起骆宾王,“跟我走吧。”“老师请回。”骆宾王轻轻推开金先生的手。

“好吧,天亮后,我在此地东五里,天鹅湖等你。”金先生叹息离去。

天亮后,骆宾王颓然走出中军帐——徐敬业其实早已决定先取金陵。骆宾王明白了,金陵历来有帝王气,又有长江天险,徐敬业是要到金陵图霸王业,哪里是什么勤王复唐?

“老师所言极是,是我天真。徐敬业一旦金陵称帝,天下那才是大乱,百姓那才是遭殃。我骆宾王此时所为,岂不是助纣为虐,祸害苍生?”骆宾王喃喃自语,走回侧帐,发现大白鹅没了,急忙跨马东去。天鹅湖畔,金先生蹲坐水边,大白鹅立于水中,长脖子勾在腋下,慢条斯理地梳理羽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念罢,蹲到金先生身边:“老师,因为此诗,当年您才收下我这个贫儿劣童。”骆宾王看着大白鹅,“老师,它焉何羽似白雪?因为它最为珍惜羽毛,总是不忘清理羽毛。”

大白鹅探出头,轻啄一下骆宾王手背,“嘎”一声,长颈高昂,红掌轻拨,浮游水中。金先生抓起一把灰土,撒到大白鹅身上。大白鹅瞪一眼,扎进水里,转眼又钻出来,扇几下翅膀,抖几下身子,羽白如故。

“观光你看,它依旧雪白。”金先生轻轻拣起骆宾王头上的草屑,“观光,武皇惜才,看了你的檄文,并未降罪于你,反怪罪宰相李大人错失人才。我受李大人所托,跟我走吧……”

“老师请回。”骆宾王给金先生行了礼,抱起大白鹅,向东走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骆宾王“眉头紧锁”,接着“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再被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脖子,在紧张的故事中,巧设悬念,引人联想。

B.金先生的突然到来令骆宾王很是意外,然而他更没想到老师也认为“武瞾是女人,不可为帝”,这正与自己的看法相同。

C.“夜深人静”“明月高悬”“帐外渐渐泛白的天”“天亮后”等词语的使用,串联起一条故事发展的时间线,使故事发展脉络清晰。

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金先生轻轻拣起骆宾王头上的草屑”中包含了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护,他希望骆宾王心明羽白。

7.下列对小说题目“白羽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整篇小说的内容来看,“白羽歌”在文中可以指骆宾王所咏的白鹅诗。

B.以“白羽歌”来衬托人物形象,有对主人公高洁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意。

C.“白羽歌”作为小说的题目,虽然短小,但却新颖别致,语意深远。

D.“白羽歌”与武瞾严酷统治下的民怨沸腾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主旨。

8.文中对“大白鹅”这一物象有三次相对集中的描写,每次的表述效果都不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叙述方面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伯禽与康叔封朝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康叔封与伯禽见商子,曰:“某某也,日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答,其说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阳?有木焉,名曰桥。”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焉实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安见君子?”二子对曰:“见商子。”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乃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不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等则待,大等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氏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衰,不能使痛,是以泣也。”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节选自《说苑·建本》)

10.文本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以曾子A之材B又居孔氏C之门D有罪E不自知F处义G难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姬姓名旦,封邑在周,故称周公。他制礼作乐,是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

B.阳,与阴相对,本义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后引申为太阳、阳光,也指光明。

C.“参来勿内也”中“内”与《鸿门宴》中“毋内诸侯”的“内”含义不同。

D.委,意为“把……交给”,与《庖丁解牛》中“如土委地”的“委”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禽和康叔封不懂礼数,所以三见周公三次挨罚,商子启发二人观察树木以领悟做人的道理,二人第四次去见周公时受到了称赞。

B.商子用做父亲、做儿子的道理说明尊卑有序,周公在伯禽和康叔封行礼后轻抚他们的头,并用食物慰劳他们,体现其对礼仪的重视。

C.曾子锄断了瓜根,父亲生气地拿大棍打他,曾子不躲而被打昏,退避下来还弹琴唱歌让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无恙,他认为这样做就是孝。

D.伯俞被母亲鞭打而哭泣,是因为察觉到母亲力量的衰弱。父母对孩子生气,孩子不记恨、不流露出不满,懂得反省过错,这是最好的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

(2)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

14.孔子认为曾子在其父亲“大杖击之”时不躲避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①绵谷:与诗中提到锦江、绵州均为四川地名。②蔡氏昆仲:指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叙述的笔法回忆自己两次游锦江的情景,对往事充满了怀念,流露喜悦之情。

B.颔联总写锦江春景,极写诗人游览所见之美;“碍”与“遮”用笔迂回,别有一番意味。

C.颈联的“牵”和“带”富有拟人色彩;“肠断”一词用语极为夸张,抒发感情深刻而有力。

D.尾联诗人回首远望,寄写心中的情思,“因君”二字突出了友人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16.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慨叹物是人非而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论语·里仁》中,以“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应该从别人身上看到优点和不足,自己应不断改进、反省。

(3)小明来到田园感受到乡间的美好,由此他想到古诗词中的名句“_____,_____”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人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那么今天,①?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②,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对其物质载体的保护应当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③,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双向互动,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明亮。

18.第一段引用诗歌,有什么表述效果?

19.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一个奋勇拼搏、踔厉奋发的民族。“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四朝元老徐梦桃在“家门口”圆梦,她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丝毫不畏缩,四届冬奥赛场记录了她百折不挠的奋斗足迹。1800度的旋转难度让全世界叹为观止,中国小将苏翊鸣展现了中国少年应有的昂扬青春……冬残奥会上中国以61枚奖牌的佳绩稳居第一,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冬残奥健儿的拼搏姿态。

这是一个讲信修睦、戮力同心的民族。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的圆满成功,不只离不开运动员,也离不开无数幕后保障团队、志愿者团队,②他们用无数的创意与强大的保障体系为全世界提供了一场安全、暖心的冬奥盛会。③由全体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形成的“雪花火炬台”令人耳目一新,象征着世界和平,象征着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向未来的美好愿景。④我们向全世界人民伸出了一双“友谊之手”。⑤“欢迎来到中国”,热情;诚挚的问候让外国运动员感受到了温暖和友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和”文化是最为宝贵的精华,中华民族真真切切地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20.请分析第一段中“丝毫”和“应有”的表述效果。

21.第二段中“真真切切”和“真切”相比,语意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22.文章画横线部分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以及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

(英格索尔)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金斯伯格)

材料二:

庄子《逍遥游》中,无论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还是“御风而行”的列子,他们的自由驰骋都受到现实的约束。可以说,从古至今恣意而为的自由还未曾出现过。

上述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自由与约束”为话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解析解答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主要测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热离不开文艺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深度开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何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沉甸甸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复古,而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

近年来,诸多文艺作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加以匠心演绎、创新呈现,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述对典籍进行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今天的观众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以精巧的构思重现曹植名篇《洛神赋》,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仿佛穿越千年,跃然眼前;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注重时代化表述的同时,也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展现了中华诗词、音乐之美……这些根植中华文化,赋予时代审美的文艺作品涌现在电视荧屏、网络空间、表演舞台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触达更多人。

(摘编自赖睿《时代沃土中,传统文化馥郁芬芳》,《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日)

材料二:

好莱坞许多大片都取材于古希腊时期的史诗、神话和传说。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利用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还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至今仍在沉睡。如何唤醒它们,让它们“活”起来?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与再认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常识正在成为陌生化的疑难杂症,到底有多少读书人知道“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还有多少人在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又有多少人能正确理解“万人空巷”到底是人多还是人少?此外,我们对一些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认识和解读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读《大禹治水》我们强调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读《后羿射日》着眼于后羿拯救苍生的献身精神,读《愚公移山》强调愚公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些神话从不同侧面共同表述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洪水来了,不是爬上诺亚方舟逃跑,而是勇敢与洪水作斗争,最终治服洪水;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生灵涂炭,不是独自躲避,而是舍身射下多余的九个太阳;大山堵住了出路,不是搬家逃离,而是将山挖掉运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也都是这种百折不回的毅力与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这些故事往往情节完整、新颖独特,充满想象力、创造性,能够引发共鸣。《流浪地球》无疑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的现象级影片,也是一部代表着多维度人文思考的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大背景是太阳的衰微和太阳系的毁灭。这不仅仅是科幻想象,也是远虑于人类面临终极命运的思考。电影在叙述故事与创新情节的同时,表现了国民“恋家”的故土情怀和家园意识,更加贴合中国传统的哲学色彩:重视个体与他人、自然以及宇宙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中的夸父。电影中的“我们”不甘心家园被毁灭,不愿这灿烂的文明如畜粉四散,于是勇敢追求,坚毅执着,为人类造福,这就是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呈现。此外,故事主角设置为年轻一代的“后浪”,他们在千难万险前百折不挠、奋不顾身的精神,体现了中国青年们立足华夏、融入世界的自信,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品格的生动诠释。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发号施令的主导者是联合政府,故事尽管发生在中国,主角虽是中国人,但这都是全球行动的一个典型、一角缩影。主动将自己融入世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反而更彰显出文化自信与胸怀格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接受和弘扬大有裨益。2016年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创意源于《庄子·逍遥游》,人物角色名字引于古籍典故(椿、鲲、湫、白泽、帝江等),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的女孩椿与人间男孩鲲互相牺牲、守护和成全的故事。这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融合了上古神话元素的“中国风”电影拍得很漂亮,在杜比全景声等技术的支持下,充满想象力的空灵世界、细腻贴合的配乐、充满新式中国的元素,得到全方位统一,其瑰丽华美的手绘质感、多维立体的镜头场景和混沌辽阔的东方意境展现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褒扬。

(摘编自纳文洁《让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中国作家网2020年9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守正创新,能使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

B.《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注重时代化的表述与诗词内涵的挖掘,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C.传统文化中的常识在当今正变得陌生化,如人们已不能正确解读“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及“七月流火”等成语。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既有中国传统的哲学色彩,又有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呈现,可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第二段均提及传统文化,但前者强调传统文化的表述,后者强调对其再认识。

B.好莱坞许多大片取材于古希腊文化,这启示我们,我国影视行业也可以向传统文化取材。

C.解读中华传统神话故事,既要懂得某个神话的精神,更要认识到其共同蕴含着的民族精神。

D.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使蕴含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得到较好呈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B.《周易·系辞传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C.《人民日报》有言:“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D.《诗经·大雅》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4.近年来,各大文博机构纷纷推出文创产品,用巧思妙想激活了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从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从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钥匙扣,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把文物带回家”已然成为一种新潮流。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上述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活起来”?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你的观点。

1.C2.B3.C

4.①各大文博机构“用巧思妙想激活了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体现了当下文艺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度开掘(体现了中华人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②朝珠耳机、考古盲盒、甲骨文钥匙扣等文创产品体现了文艺作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工的匠心演绎和创新呈现中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5.①古为今用、守正创新。

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与再认识。

③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

④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C.“人们已不能正确解读”错误,原文“到底有多少读书人知道‘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还有多少人在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又有多少人能正确理解‘万人空巷’到底是人多还是人少”指很少人知道,而“人们已不能正确解读”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好莱坞许多大片取材于古希腊文化,这启示我们”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好莱坞许多大片都取材于古希腊时期的史诗、神话和传说。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利用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还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至今仍在沉睡”可知,原文只是说明好莱坞许多大片取材于古希腊文化,但不能说明我国影视行业也可以向传统文化取材是其给予我们的启示。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古为今用,守正创新”。

A.虽然有“正”,但与“守正”无关,谈的是以身作则。

B.强调“变化、创新”。

C.观点与材料一观点一致,都强调“守正创新”。

D.强调“创新”但没有强调“守正”。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传统文化热离不开文艺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深度开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何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沉甸甸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可知,各大文博机构“用巧思妙想激活了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体现了当下文艺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度开掘(体现了中华人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近年来,诸多文艺作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加以匠心演绎、创新呈现,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可知,朝珠耳机、考古盲盒、甲骨文钥匙扣等文创产品体现了文艺作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工的匠心演绎和创新呈现中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如何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沉甸甸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复古,而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可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活起来”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与再认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常识正在成为陌生化的疑难杂症”“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些神话从不同侧面共同表述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可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活起来”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与再认识。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这些故事往往情节完整、新颖独特,充满想象力、创造性,能够引发共鸣”可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活起来”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

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接受和弘扬大有裨益”可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活起来”要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羽歌

张爱国

夜深人静。侧帐里,骆宾王怀抱大白鹅,眉头紧锁。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似有不满。忽然,骆宾王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笑声还未高起,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他的脖子。大白鹅立即摆出战斗的姿势。骆宾王抬手制止,脖子不敢动:“谁?”

“骆大将军,偌大军营让老朽进来自如,还剑架项上。”声音苍老。“老师?”骆宾王一惊,转过头,“老师,学生不是大将军,只是……”

“不是?”金先生收起剑,往床铺上一坐,脸上毫无动感,“《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不是出自你手?如此雄文,非英武神明的大将军何人能作?”

“老师专为此事而来?”骆宾王想给金先生上一碗茶,但帐内除了一张简陋的床,什么也没有,“老师,她武瞾……”

“她武瞾是女人,不可为帝!”金先生忽然生气。“老师,您也如此看?”骆宾王很吃惊。

“武皇虽为女儿身,然其能其德非一般男子所有,焉何不能统御天下,护佑万民?”金先生语含无奈,“观光,我与你说过,天下乃有能有德者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也非独男人之天下。为师本以为你我心合一契,不料你……”

骆宾王深深一叹:“老师不知学生。学生讨武逐武是真,然究其原因,非老师所言。”“哦?”金先生不以为然。

“老师久在江湖,不知武氏。武氏当道以来,学生曾数次上书,弹劾贪腐之高官显贵。她却亲近疏远,且将学生革职下狱。她任用酷吏,打击异己。如今,满朝慑于其威,万马齐喑。然学生以为,此一局面绝非长久,不久天下讨武者必将四起。届时天下大乱,最苦百姓!”骆宾王低头掩面,“学生不敢忘记老师教诲:不事暴政,不为己身,只为百姓。”骆宾王定定地看着大白鹅。大白鹅斜着脑袋看向帐外。

帐外,明月高悬,秋风渐凉。一只蝉想放歌一曲,却骤然哑掉。又一只蝉嘶鸣着想飞起,一阵风来,“啪”,摔在地上。

骆宾王重重一叹:“老师,露重风寒,这蝉,叫不出,飞不去,也无人知其心啊。”

“观光,老师知你,知你心高洁,知你为百姓不怕身死,不怕今人后世的误会和讥讽。你投身徐敬业,是想扼祸乱于萌芽,使百姓少受兵燹之祸。”金先生轻抚骆宾王肩头,“然,你不知武皇,亦不知徐敬业……”

“老师,学生前次与徐帅一席谈,深知其不愧名门之后。老师请拭目以待,不日,我勤王大军挥师西北,直捣东都,擒杀武贼,复李唐,安百姓……”

“挥师东都?”金先生很吃惊,“观光,这是徐敬业之意还是你之意?”

“不瞒老师,向西取东都还是向南取金陵,眼下徐帅尚未最后定夺。然学生方才细细揣摩,先取金陵仅为军事计,从政治计,先取东都方能正出师之名,得天下响应。”骆宾王看帐外渐渐泛白的天,“老师稍坐,待学生前去中军帐说明,徐帅定然先取东都。”

“观光,不必去了,政治,人心,你不懂。”金先生拉起骆宾王,“跟我走吧。”“老师请回。”骆宾王轻轻推开金先生的手。

“好吧,天亮后,我在此地东五里,天鹅湖等你。”金先生叹息离去。

天亮后,骆宾王颓然走出中军帐——徐敬业其实早已决定先取金陵。骆宾王明白了,金陵历来有帝王气,又有长江天险,徐敬业是要到金陵图霸王业,哪里是什么勤王复唐?

“老师所言极是,是我天真。徐敬业一旦金陵称帝,天下那才是大乱,百姓那才是遭殃。我骆宾王此时所为,岂不是助纣为虐,祸害苍生?”骆宾王喃喃自语,走回侧帐,发现大白鹅没了,急忙跨马东去。天鹅湖畔,金先生蹲坐水边,大白鹅立于水中,长脖子勾在腋下,慢条斯理地梳理羽毛。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念罢,蹲到金先生身边:“老师,因为此诗,当年您才收下我这个贫儿劣童。”骆宾王看着大白鹅,“老师,它焉何羽似白雪?因为它最为珍惜羽毛,总是不忘清理羽毛。”

大白鹅探出头,轻啄一下骆宾王手背,“嘎”一声,长颈高昂,红掌轻拨,浮游水中。金先生抓起一把灰土,撒到大白鹅身上。大白鹅瞪一眼,扎进水里,转眼又钻出来,扇几下翅膀,抖几下身子,羽白如故。

“观光你看,它依旧雪白。”金先生轻轻拣起骆宾王头上的草屑,“观光,武皇惜才,看了你的檄文,并未降罪于你,反怪罪宰相李大人错失人才。我受李大人所托,跟我走吧……”

“老师请回。”骆宾王给金先生行了礼,抱起大白鹅,向东走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骆宾王“眉头紧锁”,接着“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再被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脖子,在紧张的故事中,巧设悬念,引人联想。

B.金先生的突然到来令骆宾王很是意外,然而他更没想到老师也认为“武瞾是女人,不可为帝”,这正与自己的看法相同。

C.“夜深人静”“明月高悬”“帐外渐渐泛白的天”“天亮后”等词语的使用,串联起一条故事发展的时间线,使故事发展脉络清晰。

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金先生轻轻拣起骆宾王头上的草屑”中包含了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护,他希望骆宾王心明羽白。

7.下列对小说题目“白羽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整篇小说的内容来看,“白羽歌”在文中可以指骆宾王所咏的白鹅诗。

B.以“白羽歌”来衬托人物形象,有对主人公高洁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意。

C.“白羽歌”作为小说的题目,虽然短小,但却新颖别致,语意深远。

D.“白羽歌”与武瞾严酷统治下的民怨沸腾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主旨。

8.文中对“大白鹅”这一物象有三次相对集中的描写,每次的表述效果都不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在叙述方面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6.B7.D

8.①第一处:写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摆出战斗的姿势”等神态、动作,既表现了骆宾王与大白鹅的亲密关系,又以此衬托人物内心思想的变化。②第二处:写大白鹅“斜着脑袋看向帐外”,有意宕开一笔,顺势引出对秋蝉的描写,进而以蝉隐喻骆宾王的人生遭遇、高洁品质。③第三处:写咏鹅诗和大白鹅在水中梳理羽毛等内容,既增强了文化底蕴,又引出骆宾王和金先生师徒间的故事,再次强化了骆宾王对“羽毛”般高洁品质的珍视。

9.①采用第三人称,以全知视角讲述故事,有利于客观地、全方位地展示骆宾王这一主要人物以及相关情节。②以骆宾王和金先生的对话为主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情节的叙述更加紧凑、集中。③在历史史实与想象虚构中展开情节,其中骆宾王与金先生、大白鹅的故事为想象虚构,在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中丰富了小说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老师也认为‘武瞾是女人,不可为帝’”错误,由原文“武皇虽为女儿身,然其能其德非一般男子所有,焉何不能统御天下……”可知,这个观点只是骆宾王一开始对老师的误解;另外,“这正与自己的看法相同”理解也错误,由原文“学生讨武逐武是真,然究其原因,非老师所言”可知,骆宾王并不认同“武瞾是女人,不可为帝”的看法,因此两人均不认同此看法。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含义和作用的把握能力。

D.“与武瞾严酷统治下的民怨沸腾形成对比”过度解读,文中并没有表现“武瞾严酷统治下的民怨沸腾”,二者也未形成对比。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对大白鹅的第一处描写在原文第一段,“侧帐里,骆宾王怀抱大白鹅,眉头紧锁。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似有不满。忽然,骆宾王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笑声还未高起,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他的脖子。大白鹅立即摆出战斗的姿势”,由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摆出战斗的姿势”等神态、动作的描写,既表现了骆宾王与大白鹅的亲密关系,又以此衬托人物对突如其来的寒剑架颈的内心思想的变化。

对大白鹅的第二处描写在原文第八段末尾“大白鹅斜着脑袋看向帐外”,写大白鹅“斜着脑袋看向帐外”,有意宕开一笔,把叙述内容从帐内引向帐外,顺势引出对帐外秋蝉的描写,进而以蝉隐喻骆宾王的人生遭遇、高洁品质。

对大白鹅的第三处描写在原文第十八和第二十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写咏鹅诗,“天鹅湖畔,金先生蹲坐水边,大白鹅立于水中,长脖子勾在腋下,慢条斯理地梳理羽毛”“大白鹅探出头,轻啄一下骆宾王手背,‘嘎’一声,长颈高昂,红掌轻拨,浮游水中。金先生抓起一把灰土,撒到大白鹅身上。大白鹅瞪一眼,扎进水里,转眼又钻出来,扇几下翅膀,抖几下身子,羽白如故”写大白鹅在水中梳理羽毛等内容,这些内容既增强了文化底蕴,又引出骆宾王和金先生师徒间的故事,再次强化了骆宾王对“羽毛”般高洁品质的珍视。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叙述特征的能力。

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夜深人静。侧帐里,骆宾王怀抱大白鹅,眉头紧锁。大白鹅歪着大脑袋,瞪着大眼珠子,似有不满。忽然,骆宾王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笑声还未高起,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他的脖子”,以全知视角讲述骆宾王和老师金先生一夜间发生的故事,有利于客观地、全方位地展示骆宾王这一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与老师之间发生的相关故事情节“天亮后,骆宾王颓然走出中军帐——徐敬业其实早已决定先取金陵。骆宾王明白了,金陵历来有帝王气,又有长江天险,徐敬业是要到金陵图霸王业,哪里是什么勤王复唐?”

全文以骆宾王和金先生的对话为主推动情节发展,“骆宾王深深一叹:‘老师不知学生。学生讨武逐武是真,然究其原因,非老师所言。’‘哦?’金先生不以为然”使骆宾王明白事情的真相,使老师对骆宾王的误解解开,“‘挥师东都?’金先生很吃惊,‘观光,这是徐敬业之意还是你之意?’”故事情节的叙述更加紧凑、集中,“‘观光,不必去了,政治,人心,你不懂。’金先生拉起骆宾王,‘跟我走吧。’‘老师请回。’”。

小说在历史史实与想象虚构中展开情节,其中骆宾王与金先生、大白鹅的故事为想象虚构,“大白鹅探出头,轻啄一下骆宾王手背”“金先生抓起一把灰土,撒到大白鹅身上。大白鹅瞪一眼,扎进水里,转眼又钻出来,扇几下翅膀,抖几下身子,羽白如故。”而唐代女皇武瞾称帝是真实历史,故事在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中展开叙述,丰富了小说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天亮后,骆宾王颓然走出中军帐——徐敬业其实早已决定先取金陵。骆宾王明白了,金陵历来有帝王气,又有长江天险,徐敬业是要到金陵图霸王业,哪里是什么勤王复唐?”“忽然,骆宾王将大白鹅一丢,哈哈大笑——笑声还未高起,一把寒剑从身后架上他的脖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伯禽与康叔封朝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康叔封与伯禽见商子,曰:“某某也,日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答,其说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阳?有木焉,名曰桥。”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焉实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安见君子?”二子对曰:“见商子。”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乃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不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等则待,大等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氏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衰,不能使痛,是以泣也。”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节选自《说苑·建本》)

10.文本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以曾子A之材B又居孔氏C之门D有罪E不自知F处义G难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姬姓名旦,封邑在周,故称周公。他制礼作乐,是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

B.阳,与阴相对,本义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后引申为太阳、阳光,也指光明。

C.“参来勿内也”中的“内”与《鸿门宴》中“毋内诸侯”的“内”含义不同。

D.委,意为“把……交给”,与《庖丁解牛》中“如土委地”的“委”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禽和康叔封不懂礼数,所以三见周公三次挨罚,商子启发二人观察树木以领悟做人的道理,二人第四次去见周公时受到了称赞。

B.商子用做父亲、做儿子的道理说明尊卑有序,周公在伯禽和康叔封行礼后轻抚他们的头,并用食物慰劳他们,体现其对礼仪的重视。

C.曾子锄断了瓜根,父亲生气地拿大棍打他,曾子不躲而被打昏,退避下来还弹琴唱歌让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无恙,他认为这样做就是孝。

D.伯俞被母亲鞭打而哭泣,是因为察觉到母亲力量的衰弱。父母对孩子生气,孩子不记恨、不流露出不满,懂得反省过错,这是最好的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

(2)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

14.孔子认为曾子在其父亲“大杖击之”时不躲避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10.BDF11.C12.A

13.(1)两人第二天去拜见周公,进门后就小步快走,上堂后就跪拜。

(2)刚才,我触怒了父亲,父亲用力教训我,该不会伤着了吧?

14.①不义。如果自己受伤,会让担负杀人的罪名,是为不义。②不孝。如果自己受伤,不能侍奉父亲,是为不孝。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凭曾子这样的人才,又是孔子的门生,有了罪过自己都不知道,(看来)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义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啊!

“曾子”是“材”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孔氏”是“门”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居孔氏之门”是动宾短语,“又”前即B处断开;

“居孔氏之门”与“有罪不自知”各自独立成句,“处义难乎”是一个判断句,故D、F处断开;

故选BDF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错误。两个“内”含义相同,通“纳”,意为接纳,使进入。句意: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不要使诸侯进来。

D.正确。把……交给。/散落。句意:现在你把身体交给你父亲处置,等待你父亲的暴怒。/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二人第四次去见周公时受到了称赞”错误,周公称赞的不是伯禽和康叔封,而是称赞商子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明日”,第二天;“趋”,小步快走;“跪”,跪拜。

(2)“曩者”,刚才;“大人”,指父亲;“得无……乎”,固定句式,该不会……吧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杀身以陷父不义”“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可知,如果曾子自己受伤,会让父亲担负杀人的罪名,是为不义。

②根据原文“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可知,如曾子果自己受伤,不能侍奉父亲,是为不孝。

参考译文:

伯禽和康叔封去朝见周成王,(然后)拜见周公,三次拜见周公三次被鞭打。康叔封面带惧色,对伯禽说:“有一个叫商子的人,是个贤人,我和你去拜见他。”康叔封和伯禽去拜见商子,说:“有一天我们二人去朝见周成王,(然后)拜见周公,三次拜见周公三次被鞭打,这是什么原因?”商子说:“你们两个为何不一起去终南山的南面看看?那里有一种树,叫桥。”二人一起去终南山的南面察看,看见桥树耸立在那里,结了果实向上扬起,他们就回去把自己见到的告诉商子,商子说:“桥树表现的是做父亲的道理啊。”商子又说:“你们两个为何不一起去终南山的北面看看?那里有一种树,叫梓。”二人一起去终南山的北面察看,看见梓树在那里长得旺盛,结了果实向下垂着,他们就回去把自己见到的告诉商子,商子说:“梓树表现的是做儿子的道理啊。”二人第二天去拜见周公,进门后就小步快走,上堂后就跪拜。周公轻轻地抚摸他们的头,慰劳他们让他们吃东西,问道:“你们见到了哪一位懂礼仪的君子?”二人回答说:“见到了商子。”周公说:“商子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啊!”

曾子在瓜地锄草却不小心锄断了瓜的根。他的父亲曾皙很生气,拿着大棍打曾子。曾子向前倒下,过了一会儿才苏醒,他急忙起来,上前对父亲说:“刚才,我触怒了父亲,父亲用力教训我,该不会伤着了吧?”曾子退避下来弹琴唱歌,想让父亲听见他的歌声,(以便)让父亲知道自己身体平安无恙。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告诉他的弟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子自认为没有过错,就托人向孔子询问原因。孔子说:“你难道不知道瞽叟有个儿子叫舜吗?舜侍奉他父亲的时候,(他父亲)只要寻找舜使唤他,舜从来没有不在身边,但是他父亲生气要打死他的时候,从来没有找到过舜。(父亲用)小的刑杖,舜就等着挨打;(父亲用)大的刑杖,舜就跑掉,来逃避他父亲的暴怒。现在你把身体交给你父亲处置,等待你父亲的暴怒,站在那里不离开,以死来陷你父亲于不义,不孝的行为有比这更大的吗?你难道不是天子的臣民吗?杀死天子的臣民罪过该是怎样的呢?”凭曾子这样的人才,又是孔子的门生,有了罪过自己都不知道,(看来)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义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啊!

伯俞有了过错,他的母亲用鞭子打他,伯俞小声哭泣。伯俞的母亲说:“以前打你的时候,不曾见你哭,现在哭泣,为什么?”伯俞回答说:“以前我有过错,母亲打我,我能感到疼痛;现在母亲的力量衰弱了,不能让我感到疼痛,所以哭泣。”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生气,孩子不记恨,不流露出不满的神色,心中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使父母哀怜自己,这是最好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生气,孩子不记恨,不流露出不满的神色,这是比较好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生气,孩子记恨在心,不满表现在神色上,这是最不好的态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①绵谷:与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均为四川地名。②蔡氏昆仲:指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叙述的笔法回忆自己两次游锦江的情景,对往事充满了怀念,流露喜悦之情。

B.颔联总写锦江春景,极写诗人游览所见之美;“碍”与“遮”用笔迂回,别有一番意味。

C.颈联的“牵”和“带”富有拟人色彩;“肠断”一词用语极为夸张,抒发感情深刻而有力。

D.尾联诗人回首远望,寄写心中的情思,“因君”二字突出了友人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16.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15.B16.①首联借事抒情,流露昔日游览之乐。两个“值”字足见昔日在锦江春秋两度同赏胜景时的惬意快乐,对美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②颔联、颈联运用拟人修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述对锦江的留恋、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离愁别恨之苦。芳草碍马,好云遮楼含蓄表述友人殷勤挽留之深情,表述对锦江的留恋和对朋友依依不舍。颈联借助山萦绕着别恨,水带着离情传达了诗人离别之恨。

③尾联以景结情,表述怀念(思念)友人的深情。回头远望锦城,远树朦胧,云遮雾绕,以此收束全篇,寄写思念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颔联总写锦江春景”错误。“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艺术手法的能力。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意思是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两个“值”字足见昔日在锦江春秋两度同赏胜景时的惬意快乐,对美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借事抒情,流露昔日游览之乐。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中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芳草、秋云的深情挽留表现诗人和友人的深厚情意。接着写诗人离别锦江时的情景,锦城之山因为离别而生恨断肠,锦江之水因为别离而泣声入梦;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接到山水身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述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悲伤哀愁。

最后“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意思是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写诗人为友人回首,回头远望锦城,远树朦胧,云遮雾绕,以景结情,表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慨叹物是人非而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论语·里仁》中,以“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应该从别人身上看到优点和不足,自己应不断改进、反省

(3)小明来到田园感受到乡间的美好,由此他想到古诗词中的名句“_____,_____”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①.雕栏玉砌应犹在②.只是朱颜改③.见贤思齐焉④.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⑤.木欣欣以向荣⑥.泉涓涓而始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砌”“欣”“涓”。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人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那么今天,①?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②,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对其物质载体的保护应当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③,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双向互动,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明亮。

18.第一段引用诗歌,有什么表述效果?

19.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8.①引用诗歌,为后文写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埋下伏笔。②引用诗歌,使文章富有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9.①我们还要保护二十四节气吗

②尽管带有地域的色彩

③既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述效果的把握能力。

第一段引用的诗歌是二十四节气歌,而后面都是围绕二十四节气来写的,所以引用诗歌,为后文写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埋下伏笔。

本文是在阐释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引用诗歌,使文章富有文采,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面说到“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而下一段说到“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可见,问的是需要不需要再保护二十四节气,可填“我们还要保护二十四节气吗”。

②本处是说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而民俗具有地域色彩,可填“尽管带有地域的色彩”。

③本处是说保护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根据后文“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双向互动”,可见,保护二十四节气对我们本民族也有积极的意义,可填“既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一个奋勇拼搏、踔厉奋发的民族。“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四朝元老徐梦桃在“家门口”圆梦,她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丝毫不畏缩,四届冬奥赛场记录了她百折不挠的奋斗足迹。1800度的旋转难度让全世界叹为观止,中国小将苏翊鸣展现了中国少年应有的昂扬青春……冬残奥会上中国以61枚奖牌的佳绩稳居第一,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冬残奥健儿的拼搏姿态。

这是一个讲信修睦、戮力同心的民族。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的圆满成功,不只离不开运动员,也离不开无数幕后保障团队、志愿者团队,②他们用无数的创意与强大的保障体系为全世界提供了一场安全、暖心的冬奥盛会。③由全体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形成的“雪花火炬台”令人耳目一新,象征着世界和平,象征着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向未来的美好愿景。④我们向全世界人民伸出了一双“友谊之手”。⑤“欢迎来到中国”,热情;诚挚的问候让外国运动员感受到了温暖和友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和”文化是最为宝贵的精华,中华民族真真切切地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20.请分析第一段中“丝毫”和“应有”的表述效果。

21.第二段中“真真切切”和“真切”相比,语意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22.文章画横线部分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以及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

20.“丝毫”说明徐梦桃身上无所畏惧的精神十分强烈。“应有”说明中国少年昂扬向上的青春是应当具有的。

21.“真真切切”比“真切”语意更重,更能突出中华民族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真诚恳切。

22.①“运动员”后面加上“的奋勇拼搏”,“团队”后面加上“的辛勤付出”;③“形成”改为“组成”;⑤“热情”后面的分号改为顿号。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述效果的把握能力。

“丝毫”意思是比喻数量极小或很小;一点点。本处是说徐梦桃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一点也不畏惧,说明了徐梦桃身上无所畏惧的精神十分强烈。

“应有”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