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讲解词-2013_第1页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2013_第2页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2013_第3页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2013_第4页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志愿者讲解词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是在2007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它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设计并主持建设,整体占地245亩,包括三部分:荐福寺园林景区、小雁塔和博物馆,像这样馆、塔、寺、园四位一体的建筑布局,在全国博物馆界独树一帜。博物馆序厅: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博物馆的中央大厅,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陈列面积5500平方米,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基本陈列是以都城发展变迁史为主线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专题陈列由佛教造像、玉器、书画三部分组成。地面西安城迹:地面看到的是西安的都城变迁图。西安,古称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的3000多年中,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我们看到地面上用不同的色块为您呈现的都城,自周秦汉唐一直到明清西安城。在地图西侧的沣河两岸看到的是周文王建立的丰京和周武王建立的镐京。溯水北上,看到的秦咸阳城,秦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渭河以南还建有很多的离宫别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房宫。依渭水而建的汉长安城是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遥相呼应的伟大城市,以及汉长城东南的隋唐长安城,它们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所在地。西安背山带河,图的南面深色区域表示的是秦岭山脉(南北地理分界线),四周的绿水线条代表的是“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渭、泾、沣、涝、潏(Jue)、滈、浐、灞)。这里水草丰茂,温度、湿度既适合早期原始农业文明的开端,也为后来的盛世辉煌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都是古代帝王选择在这里建都的主要原因。唐长安城模型是根据最新的考古发掘报告以及史料记载按照1:1500的比例缩制而成,为我们再现了大唐长安城的辉煌景象。唐长安城规模宏大,面积有84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比东罗马首都拜占庭大了差不多7倍,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今天西安城墙范围内的7.5倍。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外廓城三部分构成。宫城位于城市中部的北面,它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场所。皇城在宫城南面,是朝廷各个部门的办公区,政府衙门就集中在这里。廓城内有东西向大街14条,南北向大街11条,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将廓城划分为108个封闭式的里坊,大家在模型上看到的这些方格子就是坊,坊就像一个个街区一样,坊内有民居、官衙、寺观等。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达150余米,相当于40多个机动车道的宽度。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城市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这两部分内分别设有一个商品交流区,也就是东市、西市,当时的市场总面积近两平方公里,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市场。东、西两市内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买完东市、买西市,我们今天说的“买东西”一词,可能就来源于此。东市周围的坊里大多为贵族占据,普通商人特别是西域胡商大多集中在西市周围居住,因而西市的繁盛更胜于东市。唐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o"太极宫"太极宫、\o"大明宫"大明宫和\o"兴庆宫"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太极宫(西内)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的场所。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o"苑囿"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北边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o"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大明宫(北内)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面积约3.5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含元殿是大明宫的第一正殿,它气势巍峨,仅殿基就高出地面15.6米,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层楼那么高,是唐王朝举行登基、册封、改元、大赦和接见外邦使者的最重要场所。兴庆宫(南内)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在兴庆宫内居住,盛唐后地位降低,成为安置太上皇和\o"太后"太后的场所。天宝十三年(754年)在兴庆宫东墙外附外郭墙建造了北至大明宫、南至芙蓉园的夹城,方便宫内人员来往潜行。宫墙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偏北处。宫内以园林为主,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唐代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在模型上您会看到很多的佛塔,长安城中建有100多座寺院道观,此外在宫廷中也有专设的佛堂。唐长安城的东南角是风景游览区曲江池,将风景区与都城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创举。当时每到农历三月三的上巳(si)节,皇帝就会带着嫔妃来到曲江池游玩、举行宴会,文人墨客、城中百姓也会汇集到这里,因此古诗中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描述。唐长安城这种整齐划一的格局在白居易的诗中有两句非常贴切的描述“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种都城建设格局对后世以及周边国家的都城建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宋、元的都城,还有日本的京都、奈良两个城市都是这样的棋盘式格局。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制度和文明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各国、各民族交往的频繁,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这种兼收并蓄的都市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化。公元904年(天佑元年),朱温出于政治目的使得长安城遭到毁灭性破坏,在唐皇城基础上缩建的“新城”,只有原唐长安城的十六分之一大,这座“新城”一直沿用到明代初期。明清西安城模型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明清西安府城模型。明清西安城是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历时八年(1370---1378)扩建而成的,面积有11.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3.7公里,是目前保存规模最宏大、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公元1369年西安府成立,“西安”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明朝初年,西安虽不再是国都,但因地处西北、西南军事要冲,再加上盘踞在西北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对刚刚建立的明王朝仍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西安修筑防御设施,西安也因此成为西北的军事重镇。城墙形制是一个长方形,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四面各有一门:东边的长乐门,西边的安定门,南边的永宁门,北边的安远门。每门的城楼都是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为歇山顶式(重点了解一下),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标志性建筑钟、鼓楼。钟楼最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原址是今天的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迁建于现址;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十八年(1679)和乾隆四年(1739)先后重修。千年古都有人说:“要了解一千年的中国历史您可以去北京,而要了解三千年的中国历史您就一定要到西安来”,这句话极为形象的概括了西安的历史地位。这部分展览利用实物和图片为您介绍了古城西安3100多年的历史演变。从西周在这里建都开始,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min)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这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00余年之久。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半坡先民开始在这里种植、狩猎,开掘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人面鱼纹盆是半坡文化出土的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产物。这是幅卫星影像图。陕西历史有3100年,人们对于陕西的概括是地大物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按地形陕西分为三大块,从这幅图上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有陕西的关中(关中的由来)平原,陕北的黄土高原和陕南的山地。西安正好处在平原地区,地形的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使这里成为了古代帝王选择建都的佳地。西周:“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自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开始,便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年,雄踞华夏的辉煌历史。公元前11世纪,兴起于周原地区的周人把活动中心转移到现在西安城西南的沣河流域,周文王和周武王先后建立了丰京和镐京,丰京是祭祀宗庙的场所,镐京是西周王朝的政治中心,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前,这个地方一直被全国各地诸侯奉为“宗周”,也就是京城的意思。在两边的展柜中您会分别看到一个西周的五角形陶水管道和一套出土于秦阿房宫遗址的战国时期的陶水管道,这两件器物的出土充分体现了古代宫殿建筑中先进的地下排水系统。中间展柜展出的是秦代的井圈,它能防止井周围的土壤塌陷。体积这么大,可见当时的烧造工艺已经非常先进了。秦砖:一直以来,“秦砖汉瓦”被称为中国古代砖瓦的典范,其实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商末周初砖瓦就出现了,当时制作陶瓦的工艺已经非常先进,而同时期的方砖却粗糙、易碎,实用性差,当时的砖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铺地;二是修建墓室。到了西汉时期,砖才被大量的应用于许多建筑之上。周王城复原模型:这座模型是根据《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西周都城制度所构思复原的周王城模型。西周的都城丰、镐毁于周幽王末年犬戎入侵,汉武帝时修建昆明池又毁掉大部分的遗址,因此,到秦汉时期,西周的都城遗址已经难已了解了。但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周礼·考工记》给我们揭示了周代王朝的大概建筑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通过这段记载,我们知道周代的王城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四面城墙每面各开三门,城门可通过九车并行的纵横道路,将王城化为相等的16个区域,宫殿位于都城的中部,宫殿前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宫殿后边是市集。周王城的这种布局反映了“王者居中,为数崇九”的王权思想和严谨对称的规划思想。《周礼·考工记》是战国时期一部有关夏、商、周三代以来尤其是周代建筑制度的总结。它所记述的建筑形式和思想为秦汉以后历朝统治者所继承,对我国历史上的皇家宫殿建筑和城市布局有着深远的影响。秦西周之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的秦国比较强大,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于是从三皇中取了个皇字,从五帝中取了个帝字,称“始皇帝”——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渭河北岸建立了六国宫殿,将六个国家的贵族囚禁在其中,在渭河南岸修建气势磅礴的阿房宫,史书记载“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可理想中的恢宏宫殿由于秦朝的迅速灭亡而最终未能完工。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以长安(长安名字的由来)为都城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丝绸之路”。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汉长安城的建立,随着汉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时期是刘邦建汉后,在旧宫的基础上兴建了长乐宫、未央宫、武库和太仓等;第二时期是汉惠帝时修建了外廓城墙;第三时期是汉武帝修建了明光宫、桂宫、建章宫等大型宫殿;新莽时期,又在城南修建了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汉长安城建成历时九十余年,城市面积36平方公里,周长25.5公里,平面呈一个不规则的正方形,除东墙南北垂直外,其余三面都有曲折,有人认为,汉人崇尚建筑按星象布局,所以汉长安城南墙、北墙的曲折各自象征天上南斗、北斗的排列变化,汉长安城也因此被称为“斗城”,但也有人认为城墙之所以曲折变化一方面是为适应渭水流向变化,另一方面是为利用皂河水形成的人工运河,城河既是长安城的防卫措施,又是城内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当时汉长安城共开12座城门,每个城门有3个门道,12座城门相对,街道纵横交错,所以在当时有“八街九陌”之称,这八条主要大街各宽约45米,按当时规定每个城门并行的通道,中间一条专供皇帝使用,称为“驰道”,两边供一般人通行,右门出左门入,城外有一条宽8米,深3米的壕沟,起防御作用,在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宫殿集中在城的南部和中部,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当时的商业区在城的西北部,城的东北部为一般居民区。当时西方世界与汉长安城遥遥相对的是号称世界之都的古罗马城,相比之下,汉长安城的面积是罗马城的两倍多,这两颗人类历史上璀璨的明珠,代表了东西方文化各自经过的漫长发展和最终取得的巨大成就。汉长安城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重要的战略位置,发达的农业经济,西汉以后仍被几个王朝相继沿用为都,使用时间长达八百余年。汉瓦,古代建筑所用的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它们的区别得从瓦的制作方法说起。工匠们先用泥条盘筑成圆筒形的坯,再切割成两半,成为两个半圆形的筒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就成为板瓦,当然,有的板瓦也是单独制作的。汉代的砖大多以素面为主的,也有绳纹、几何纹、方格纹,还有少量的花纹砖,这和汉人崇尚节俭治国的风尚是分不开的。瓦当是屋顶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它既能遮挡两行板瓦之间的缝隙,增加建筑的牢固性,又有装饰作用。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表面的纹饰有文字的和瑞兽的。釉陶望楼,望楼是贵族庄园内家丁用以瞭望监视和看家护院的建筑形式。这种高层楼阁的出现标志着汉代建筑工艺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后世高层楼阁建筑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来。隋唐公元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唐王朝建立后更名长安,继续修建。“长安”取其“长治久安”之意。隋唐长安城的建设历时72年,城市面积84平方公里,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隋唐长安城的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宏大气魄,在中国建筑史上和城市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它的形制和布局,不仅成为中国中世纪城市的典范,对临近国家都城的形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的京都城、奈良城的建设就吸收了隋唐长安城的特点和经验。隋唐长安城遗址在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其恢宏壮观的气势从保留下来的夯土台基可以窥其一二,复建后的大明宫遗址公园现已对公众开放。太液池位于麟德殿的东侧,其内出土的莲花方砖,光是不同莲花图案就有多种,可见当时的富丽堂皇。三彩院落模型,由九座房屋组成,各座房屋形制略有差异。院落由门、前房、后房及左右对称的六间房屋组成,院子里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家禽、家畜,由于我们现在遗存和发现的唐代民间建筑形式非常少,所以这件典型的唐代民宅院落模型是我们研究当时百姓生活的宝贵实物资料。莲花方砖,出土于大明宫麟德殿遗址,光是不同的莲花图案就有很多种,可见当时宫殿的富丽堂皇。纹饰多变的唐砖和刚才看到的素面或纹饰简单的汉砖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对比。手印砖,代表了责任到人,可见唐人工作的严谨性。鎏金铜铺首:出土于大明宫遗址。铺首是附着于门上用以挂门环的装饰物,铺首上的兽面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椒图,因它生性好闭,因此常被装饰在门上用以守门,以铺首作门环装饰的手法从汉代一直流行至今,除惹人注目、显示身份外,还有辟邪祈祥之意。(关于椒图的传说)西部府城(宋、元、明、清西安城的演变)唐朝末年,战乱频繁,长安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玄武节度使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此后,千年古都失去了它的国都地位,但它仍受到宋元明清的高度重视。唐末镇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进在唐长安城的基础上修建了新城,修建时废除了宫城和外郭城,只修建了皇城部分。新城的城市面积只有原来的十六分之一。新城在五代、宋、金、元时期曾被作为京兆府、永兴军、安西路、奉元路等的治所,成为地方性的都会。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在新城的基础上扩建明城墙,并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首次作为城市的名称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到了清代,城市规模基本沿袭了明代西安城,只是对城内的建筑略作重修,并在城里修建了满城和南城,满城专供八旗驻防军和军人家眷居住,而南城则是用来驻守汉军的。西安经历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保留了各个社会时期的文化史迹,这在我国甚至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1982年,古城西安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帝都万象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帝都万象”基本陈列,西安作为十三个王朝的统治中心,所出土的文物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规格很高,展厅内的文物陈列也是以都城发展变迁为主线分为了“周秦文明”、“汉唐风采”、“府城华章”三个部分。说到周秦文明,首先想到的就是青铜器。青铜是指铜、锡、铅为主要元素的三元合金,青铜器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专家大致将其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农具、杂器这五大类。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在西周时期达到了顶峰,因而西周时也被称为“青铜时代(为什么会被称为青铜时代)”。西安作为京畿之地,青铜铸造业更为发达,在西安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全、造型精,很多器物上还刻有铭文,这些铭文记载了西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很多的重要史料。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的铜器出现要晚于世界上的一些其他地方,但就我国铜器的使用规模、造型、工艺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与我国的青铜器相媲美。钟鸣鼎食这些看似平常的青铜器具,每一件都包含着不同寻常的价值,直接反映出青铜时代的政治制度和等级社会,其实,青铜器大部分是仿陶器而来,最初,都是生活器皿,同时也作祭器之用,当时称“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祀与打仗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那么作为祭器的青铜器自然就非一般生活用品可比,是具有强烈精神含义的重要物品,西周初年“制礼作乐”强化了等级社会的等级制度,于是,祭器又进一步演变为礼器,礼制有严格的等级性,什么人可以用青铜器,用多少件,多大个头,有什么纹饰,什么人不能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青铜器这些特殊的性质和作用(中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用作青铜兵器和青铜礼器是权力的象征),所以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不惜大量人力、物力去铸造它,而无数造像精美的青铜器也确实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以及最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古代形成的“礼”几乎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完全的,全面的体现了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度,在制作礼器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们对于“礼”这种最高社会原则的重视。所以,您看的不仅仅是一件器物,这完全是“礼”的具象化,古人通过礼器表达了对于“礼”的尊重感和敬畏心。勾连云雷纹大鼎,鼎是在祭祀时用来煮肉的器物,但它不仅是一种炊煮具,同时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对于使用鼎,在当时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被称为“列鼎制”。根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的百姓是不可以使用鼎的。成语中的“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鼎鼎大名”等都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外型来分,鼎可以分为圆形三足鼎和方形四足鼎两种。匜(yi)、盘,在祭祀之前为了表达对祭者的尊重,首先要行“沃盥之礼”,“沃盥”就是用流动的水来洗手,匜是浇水用的、盘是用来盛接洗过手的水。古代贵族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双方要相互敬献食物,作为一种礼节,在饭前也需要洗手。饕餮面提梁卣(yǒu),提梁卣是祭祀中专门用来盛放秬鬯的礼器。秬鬯(juchang)是用黑黍子和郁金香草酿造而成的一种甜酒。器物表面的双目怪兽是饕餮,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比较贪吃,它吃天、吃地,最后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只剩下头部。古人用它的形象装饰在器物表面,就是用来告诫后人不要贪吃。爵,相当于我们现在喝酒用的酒杯。青铜爵在整个商周酒器和青铜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祭祀活动中浇酒敬神的第一重器。永盂,是盛水或盛食器。表面有焦叶纹、窃曲纹,两侧有耳,并且在飞棱的地方用兽面进行了装饰。在器物的内底有123字铭文,铭文记述了“益公受天子的委托,向一个叫师永的人授田,参加授田仪式的有邢伯、荣伯、尹氏、师叔父等大臣和司土、司工等官员。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西周时期的土地分封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历史的变迁,早期留下的文字资料非常少,有专家说过:“商代的史料不足,要仰仗甲骨文;周代的史料不足,要靠金文做补充”。青铜器上的这些文字最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对于了解古代社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卫簋,簋(gui)是一种炊具,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礼器。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奇数的鼎和偶数的簋相配合使用就是身份和等级的象征。在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八簋,在九个鼎中盛放不同肉食,在八个簋中盛放不同的主食。依次类推: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两簋。编钟,是古代祭祀、宴享时用的打击乐器。西周时期的编钟只有五个音:宫、商、角(jue)、徵(zhi)、羽,就是今天的1、2、3、5、6,没有4、7这两个半音,我们常说五音不全,其实五个音照样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就是五个音。1978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战国初期的编钟,共六十五枚,十二音律具全,可以演奏现代的交响乐,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驺人,出土于秦始皇陵东侧的陪葬坑内,出土时多为俑马同穴而出,专家研究得知出土的跽坐俑是秦宫厩院内饲养马的仆役。他们的出土为我们研究秦代马政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跽坐是上身直立,臀部紧贴脚后跟的一种非常恭敬的坐姿。甗(yan),它是古代炊蒸器的一种,是由甑(zeng)、鬲(li)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甑,用来盛放食物,下部分为鬲,用来盛水,中间有箅来通空气。使用的时候,在底部烧火煮水,通过蒸气来蒸熟上边的食物。就像现在家中使用的蒸锅一样。土室火塘、石梨木耜(中华农耕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模式,使得古人的生活进一步提高,而中国“以农为本”的社会基础,也随着这一进步,其特色越发的明显。鬲(li),是古代的炊煮或盛食器。陶鬲出现于新时期时代,鬲的下部是分档的设计,这样设计既可以增加器物内部的容积,也可以扩大受火面积,适当的缩短了做饭的时间。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已比较发达,但用于铸造生产工具的仍然比较少,当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石、木、骨、蚌为主,也有少量金属器,到了汉代这些用具的材质几乎被铁器所取代。茧形壶,是战国秦汉时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容酒器,形似蚕茧而得名,也叫鸭蛋壶。(鸭蛋壶的军事作用)斧钺金戈、战车铁驷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与打仗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祭祀是为了祈求好运,打仗是为了掠夺更多的疆土。古时的作战方式主要是车战,步兵在战场上只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车马器,这件器物叫马镳,与俗称“马嚼子”的马衔配合使用,可以改变马车的行进方向,所以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分道扬镳”,就是由这两种器物的使用方法演变而来。兵器,古代有很多的战争,大量的青铜兵器就应运而生,上方的主要是进攻兵器,下方摆放的是防卫兵器。现在大家来到的是帝都万象的第二部分——汉唐风采。汉唐时期的长安城,规模宏大,人口剧增。汉长安城三十万人口,唐长安城在最繁盛时期也达到了上百万人。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国都长安成为了世界东方的国际大都会,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产从长安经由这条国际通道输往西域。同时,西域的奇珍异宝、葡萄、苜蓿等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百戏也来到了长安,丰富了这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使长安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唐朝的开放传播了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物阜民安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为鼎盛的两个时期,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我们是汉人,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学习汉文化,而唐代的影响更为广泛,现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就被称为“唐人街”。在汉唐风采这个部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汉代的青铜器。到了汉代,青铜器已逐渐失去了礼器的意义,成为十分普遍的生活实用器。同时也基本摆脱了商周青铜器厚重的风格,变得轻便、精巧,而且多以素面为主。它们将实用和美观高度统一,引人注目。灶具:这套铜灶可以拆卸安装,便于移动,因此称为“行灶”,行灶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它的出现标着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铜鉴,是一种盛水器,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以过去的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规律;以别人为镜子,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是非。上边有两行文字,小一些的文字写的是铜鉴铸造的时间、地点以及容积、体重,大一些的字写的是它的编码“第四百九十五”,由此可见,汉代青铜器应是成批量铸造或成批量管理。金饼是汉代的称量货币,主要就是用于大宗的货物交易,例如:马匹、丝绸等,这些金饼的含金量高达97%以上,而且看起来很小巧的一块金饼,平均都在250克左右,我们知道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不太一样,250克在汉代是一斤的概念。九鼎,出土于西安市北郊王莽时期的墓中,前面讲到过,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用九个鼎,这个墓中的九鼎是王莽时“托古改制”的体现。王莽为了顺应自己名正言顺当皇帝,效仿了周人的制度来统治国家。实际这个墓中埋葬的应是诸侯一级的人物。九鼎中除五件青铜鼎外,还有四件后加上的陶鼎。蒸馏器,和九鼎是同一墓葬出土。出土时,中间的瓿(bu)在右边桶形器的里面,而右边的盖子在瓿的上面。蒸馏器在古代常用于发酵酒,这套蒸馏器的出土把我国有明确记载蒸馏酒的时间从宋代提早到了东汉甚至新莽时期,意义重大。瓷器早期有“南青北白”之说。这三件“官”字款白瓷胎质均匀,瓷化程度较高,光洁晶莹,造型以花口和多瓣口最具特色,据分析,这是唐代晚期河北曲阳窑的作品,也就是后来宋代的定窑。铜镜,最早出现于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开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人文荟萃: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长安城中太平人”的生动景象,而陶俑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最早是活人陪葬的,陶俑的出现就是代替活人殉葬的,是古代丧葬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个门类。这一思想的根源是中国人的丧葬观,也就是“事死如事生”,古人认为人死以后只是生命的终结而不是精神的终结,为了确保他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能拥有生前拥有和享受的生活状态,甚至比生前过得更好,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丧葬。这里展出的陶俑从汉代到明代,由于各个时代审美时尚不同,意识形态各异,所以不同时期的陶俑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陶俑的造型、服饰等方面反映了当时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各个时期的不同社会风貌。汉代陶俑人物形象比较清瘦,反映出汉代审美时尚是以瘦为美,塑造的是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彩绘风帽俑,她的身材消瘦,腰部最细,向下裙摆逐渐摊开,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基座,另一方面将女性的曲线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跽坐俑,从他们的衣着,动作,表情可以看出汉代女性含蓄、内敛的美。而从他们的动作来看,是在演奏乐器。武士俑,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草原文化和汉族农业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淳朴劲健、粗犷有力的陶俑艺术。这几件北朝武士俑,塑造出了少数民族武士彪悍的体格,豁达豪迈的面部表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隋代黄釉俑,这一时期的陶俑依旧承袭了前朝“骨瘦清像”的特点,强调了人的线条感,尤其是中间这件女舞俑,呈S形站立,身段优美,体态婀娜,代表了这一时期乐舞艺术的高度发展。与汉代陶俑形成强烈对比的就是这个展柜中的唐代仕女俑。这组唐代女俑千娇百媚、安静恬然而大气,展现了唐代女性的独特气质。唐代仕女俑,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而唐代陶俑的特点可以说在所有的陶俑中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她们的服饰,可以看到除了脖颈袒露之外,连胸部也处于半遮半掩的状态,坦然表现出对人体美的大胆追求,说到对美的追求,唐朝女人更甚于其它朝代,例如,唐代女性的发式就有几十种,在这组当中就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发型。当时的以胖为美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当时的女性都非常的自信,这也从侧面告诉了大家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流行风尚,审美取向等等。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经由这条通道出口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此称“丝绸之路”。唐三彩(唐三彩名字的由来)是高温烧胎,低温烧釉的铅釉陶瓷器,它颜色艳丽多变,主要是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唐三彩一般用于陪葬,同时也作为商品远销到日本、朝鲜、埃及、伊朗等国。在陕西西安、铜川、河南巩县和和河北内丘等地都发现有烧制唐三彩的窑址。三彩腾空马,1966年在西安西郊制药厂出土,通高38厘米,长52厘米,马四蹄腾空,马背上坐着一个胡人少年,双臂前伸,正在驾驭奔马,这件文物的珍贵之处不只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力,古代工匠在制作这件陶俑的时候,跳出了过去的惯性思维,做了这件绝无仅有的腾空飞奔造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彩中蓝釉比较珍贵,在这件作品上多处施有蓝釉,就更显示出了它的弥足珍贵。骆驼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这件三彩骆驼上您可以看到蓝色的丝绸、白色的象牙、鼓鼓的行囊里面肯定装有很多丰富的货物。这是两座北周时期的粟特人墓葬。粟特人是中亚地区的一支古老民族,大概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唐代的史官称他们为昭武九姓(杂胡)。史君墓,这座石椁是在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井上村出土的。墓主人姓史,曾担任凉州萨宝(祆教的宗教头领),凉州指的是今天甘肃武威地区,萨保是祆教的教长,不仅主持祆教的祭祀活动,还负责管理在华旅居的胡商。史君墓石椁长2.46米,宽1.55米,高1.58米,是歇山顶式的殿堂式建筑,最能反映粟特民族信息的是石椁外部一系列精美的石刻浮雕。椁门两侧是脚踏小鬼的四臂守门神,头上都有燃烧的火焰,最外侧是直棱窗,上下分别刻有伎乐和祭司点燃圣火的样子。石椁四面分别为说法,墓主人降生、出行、家中对饮、飞天落难等图案,详细的描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石刻中带有浓郁的粟特民族特点。(在石椁内部分别由朱砂分栏的壁画,上面分别绘有蔓草纹和葡萄纹,突出了粟特地区尤以瓜果和葡萄酒著称。)除此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史君墓极具特色的墓志铭,分别用汉字和粟特文字篆写,虽然篆刻的汉字并不熟练,但却为我们研究粟特文字和文化以及当时中亚和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何谓祆教)康业墓,出土于西安市北郊炕底寨村,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是中亚撒马尔干康居国王的后裔,在中国曾担任过车骑大将军、雍州呼乐、甘州刺史等职务。这个床榻是由围屏、踏板、榻腿三部分组成,墓主人在下葬时安睡在石板制成的床榻上,围屏榻上以线刻形式显示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内容有会客和出行的场景。李诞墓,墓志记载墓主人李诞是印度婆罗门种姓人,印度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们的四大种姓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主要掌握神权,在社会中地位最高。这座墓是夫妻合葬墓,在石棺上刻有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等图案。丧葬形式很明显已入乡随俗。唐代杂技俑,杂技在古代称为百戏,每当有盛大的会典一定要表演杂技。这件杂技俑表演的是叠罗汉,一个大力士身上站着六个小孩,仔细观察最顶端的小孩,行为顽皮可爱,在景区的西北部可以看到一个按实物1比10放大的铜雕音乐喷泉。金乡县主墓,1991年出土于西安东郊,墓主人金乡县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孙女,这是金乡县主与她丈夫的合葬墓。墓中出土了150多件彩绘陶俑。这部分是骑马奏乐俑,生动体现了盛唐时期女子骑马出行的场景;中间这部分是骑马狩猎俑,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样喜好骑马狩猎,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女子在社会当中的地位;最后看到的是一组仪仗俑,可以联想到贵族出行时的盛大场面。这批陶俑颜色鲜艳,造型生动,是盛唐陶塑艺术品的代表之作。镇墓兽,是用于守卫墓门、镇压邪恶的怪兽。在唐代,镇墓兽中人物的形象是结合了军队中军人的形象,所以身材魁梧高大。天王本是佛教文化中的人物,脚踏小鬼的镇墓形象是由民间演化而来,专门用于镇墓辟邪。兽的形象一个是人面兽身,一个兽面兽身,面容都十分的狰狞凶猛。府城华章:唐朝末年,战乱频繁,政治中心东迁。西安失去了它的国都地位,但由于地处西北军事要冲,所以它仍受到宋元明清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而且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的贸易往来仍十分盛行。而今天的西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地。这个展柜中有四件精美的瓷器,这是一件北宋刻花五足炉,是北方青瓷的代表,产于陕西铜川耀州窑。接下来这一件是明青花阿拉伯文碗,青花色泽浓艳,釉质细腻,碗外沿可以看到一圈阿拉伯文字,表明是一件外销瓷。从宋代开始陶俑的制作和数量走向衰退期,主要由于宋代在对外战争和政策上的失败,导致社会财富总体减少。因为厚葬太过于消耗社会财富,所以皇帝号召薄葬,而开始出现大量的纸做的陪葬品,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元代的陶俑,一提到元代,很多中国人都很自豪,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版图疆域的最大时期,包括今天俄罗斯的全境,最远打到了欧洲多瑙河的沿岸。目前在国内我们发现的元代陶俑不多,主要出现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元代陶俑最大的特点就是蒙古族的特征,无论车的造型,还是人物的发髻、服饰都有很强烈的蒙古族的特征。明代的陶俑,2000年出土于曲江明汧阳王朱公zeng陪葬墓中,反映的是明代贵族当时出行的仪仗阵势,前排为彩绘毡帽俑,后面是举杆、举旗的仪仗俑,中间是双人牵马俑,最后是骑马奏乐俑。目前国内出土的明代陶俑的墓葬不过50余座,所以有这么完整的一组明代陶俑出土十分难得!景区讲词荐福寺是唐长安城内著名的皇家佛寺,位于唐长安城中轴线东侧,紧邻朱雀大街。在唐武宗毁佛的浩劫中,是仅存的四座皇家寺院之一。起初分为寺院、塔院两部分,后因战乱寺院被毁,塔院留存,宋代人便在塔院的基础上重修了寺院,塔寺合一的荐福寺经过历代的翻修,重建,现在基本为明清格局,唯有小雁塔仍是唐代建筑。荐福寺在隋代是隋炀帝杨广在藩时的王府,公元618唐朝建立后,将这里收为皇产,也曾作为英王李显的王府,二次成为“潜龙旧宅”。公元683年12月27日,高宗李治在洛阳驾崩,高宗驾崩百余日,武则天下令在李显旧宅建寺为高宗追献冥福,最初的寺名是“大献福寺”。武则天登基后,将“大献福寺”改名为“大荐福寺”,并亲自用飞白体题写寺额“敕赐荐福寺”。(何谓飞白体,为何改献福寺为荐福寺)碑在小雁塔院子里会看到很多碑刻,碑刻上主要纪录了关于寺院内增修、重修、翻修的情况,建好后刻碑记载以表功德。(重修荐福寺碑铭)白衣阁明代初建,清代翻新。白衣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传说观音喜欢穿白色衣服,人们称她为白衣大仕,白衣阁因此而得名。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年至709年),原有15层,上有塔刹,下有地宫,今天看到的小雁塔因历经千年磨难,塔顶、塔刹损毁,残存15层,高43.3米。小雁塔是我国早期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密檐式塔层数比较高,檐层比较密集,每层砖砌迭涩挑出,檐底有棱角牙子作装饰,这完全是强调塔身的灵动多变和建筑美学的结合,每层在南北正中还开有半圆形的券窗,塔体由下向上层层内收。可以看到小雁塔的五层以下收分不大,六层以上急剧收杀,使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