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409美育基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409美育基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409美育基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409美育基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409美育基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409美育基础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是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建立威信的重要原因。A、健康人格的魅力B、丰富的知识C、美好的形象D、老练的谈吐2.西方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以审美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是()A、《理想国》B、《教育书简》C、《思问录》D、《美育书简》3.通感4.关于自然美的实质,我们认为较为科学的观点是()A、客观派B、主观派C、主客观统一派D、实践派5.美的大量存在的形式是()A、自然美B、社会美C、形象美D、行为美6.孔子认为()是达到“仁”这一境界的重要途径。A、“美人”、“美政”B、“美政”、“美俗”C、“道法自然”D、“诗教”、“乐教”7.“红杏枝头春意闹”,“耳中见色、眼里闻声”指的是审美知觉的()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D、互通性8.技术美在古风时代()A、与当时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实用重于审美B、人们偏重装饰到了畸形的程度C、审美重于实用D、审美与实用分离9.下列属于少儿心理发展的特征的是()A、发展有个性差异B、发展从简单到复杂C、发展由一般到特殊D、在人生的不同时刻,身心发展均有其重点E、发展具有切衡性10.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可分为()A、发展型B、完善型C、实用型D、生存型E、结合型11.()是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最高层次。A、丰富的美学理论B、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C、健康人格的魅力D、以上答案都不对12.教师作为()就必须具备知识要素。A、专家B、教育家C、艺术家D、学生问题的解答者13.“移情”现象属于()A、科学情感B、道德情感C、审美情感D、低级情感14.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A、语言艺术中的语词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词B、语言艺术的审美媒介是语词C、语言艺术中的语词不同于抽象思维的语词D、语言艺术是要求抑扬顿挫的15.审美态度16.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以哪些方面?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17.“饥饿时吃了一顿美餐,感到十分痛快”属于()A、低级情感B、高级情感C、道德情感D、审美情感18.梁启超认为,进行情感和趣味教育可以从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四个方面人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A、劳作B、游戏C、艺术D、学问19.美育的自主性20.教师审美素养区别于一般人的审美素养的一个具体特征是()A、广泛性B、发展性C、专业性D、灵活性21.小学美育的特点是()A、直观教学为主B、理论讲授为主C、情感教育为主D、理性分析为主E、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为主22.()是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参照系,它集中体现了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A、审美态度B、审美需要C、审美直觉感受能力D、审美趣味23.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4.听觉艺术的审美特征有()A、以声音作为审美媒介B、是一门时间艺术,通过声音的流动来表现人的情感的流C、具有再现性而不具有表现性D、具有表现性而无再现性E、需要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25.近代思想家()在谈到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提出了“求美先求真”的思想。A、王夫之B、王国维C、蔡元培D、梁启超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审美感兴能力主要包括()A、审美态度B、审美直觉感受能力C、审美趣味D、审美想象E、审美领悟2.通向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是()A、审美感知能力B、审美欣赏能力C、审美创造能力D、审美鉴赏能力3.知美教育4.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的具体途径有()A、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B、批判与抵制错误的审美观C、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D、以正确的美学理论作指导E、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深入体验、勤于思考5.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最高层次是()A、丰富的美学理论B、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C、健康人格的魅力D、以上答案都不对6.感性7.美育实质上是一种美感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A、形象性B、愉悦性C、直观性D、自由性E、创造性8.爱美的心理是()A、人类独有的B、人和动物共有的C、动物独有的D、人和猿类共有的9.鲁迅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决不会爱林妹妹的;这是审美观的()的具体体现。A、时代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普遍性10.宣泄人们内心过分强烈的心理能量的最佳途径是()A、劳动技术教育B、美育C、德育D、智育11.美的最早形态是()A、自然美B、社会美C、形象美D、心灵美12.在审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理智B、想象C、情感D、需要13.悦耳悦目主要表现为人的()愉悦。A、诸心理功能B、审美活动C、便利自然D、实用、美观14.美感中的()为创造活动奠定了丰富的感性知识。A、审美情感B、审美想象C、审美感D、审美理解15.在柏拉图的教育方案和制度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是()A、身体的教育和心灵的教育B、思想的教育和心灵的教育C、道德教育D、心灵的教育16.人的善行、扶助弱小是()A、仪表美的表现B、心灵美的表现C、语言美的表现D、环境美的表现17.美育的功能主要有()A、对个体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B、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C、可以协调人际关系D、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E、可以发展人的理性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幻想B、联想C、想象力D、夸张19.教师的内在审美素养主要包括()A、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B、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C、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D、完美的个体人格结构E、健康人格的魅力20.《诗经》中的“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指的是()A、人体美B、服饰美C、人格美D、感情美2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对审美趣味的制约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否成熟。A、审美态度B、审美需要C、审美期待D、审美标准E、审美理想22.感性教育的最佳途径是()A、人格教育B、理性教育C、智育D、审美教育23.审美能力的巩固和提高是()A、审美感知能力B、审美鉴赏能力C、审美欣赏能力D、审美创造能力24.认为太阳的美在于太阳具有发热、发光的属性,以及人把这种属性看做是温暖、光明的象征,这样,太阳就成了光明的象征、幸福的使者。这是()的观点。A、主观派B、客观派C、主客观统一派D、实践派25.审美的需要是()A、是人类的高层次的需要B、是人类的生物性需要C、是人类的低层次的需要D、人类独有的E、认知需要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鲁迅说的红楼梦里的焦大是决不会爱林妹妹的,这是审美观的()的具体体现。A、时代性B、阶级性C、普遍性D、情感性2.在文明社会,艺术主要是()A、为所有人服务的B、为大多数人服务的C、为少数人服务的D、为集体服务的3.家庭教育的形式大致有()A、胎儿美育B、游戏一艺术美育C、环境美育D、课外活动美育E、景观美育4.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必须具备()A、知识要素B、品德要素C、审美素养要素D、人格魅力E、创美能力5.审美趣味6.()是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和建立威信的重要原因。A、魅力B、丰富的知识C、美好的形象D、老练的谈吐7.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E、王夫子8.审美愉悦的易变性9.审美趣味是在丰富的()基础上形成的。A、审美欣赏B、审美经验C、审美鉴赏D、审美创造活动10.美育的基础是()A、趣味教育B、感性教育C、人格教育D、理性教育11.美育的基本理论包括()A、美育的性质B、美育的特点C、美育的媒介D、美育的功能E、美育的任务12.从趣味的形成来看它是()A、生命有机体的产物B、生产实践的产物C、天生的D、环境的产物13.审美心理愉悦的特点有()A、稳定性.B、和谐性C、易变性D、意会性E、直接性14.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第三定律,其数学公式为T2=D3体现了科学美的()A、对称性B、简洁性C、统一性D、抽象性15.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是()A、提供丰富的审美对象B、进行审美教育C、培养完形能力D、培养整合能力16.真正拉开中国美育帷幕的,当属春秋时期的()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17.工艺、雕塑、绘画、书法等是()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时间艺术D、视听艺术18.美育的目的是()A、感性教育B、理性教育C、趣味教育D、人格教育19.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必须具备()A、知识要素B、品德要素C、审美素养要素D、人格魅力E、创美能力20.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方面,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A、理解能力B、观察能力C、模仿能力D、创新能力21.具有颠倒角色与自我解放作用的游戏类型是()A、练习性游戏B、构造性游戏C、伪装的游戏D、带规则的游戏22.文明是指()A、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B、使人类富有光彩,具有尊严的那种生活方式C、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部分D、远离人类自由的生活方式E、礼貌23.美育作为趣味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A、感性品格B、生理感觉C、精神属性D、生命活力E、创造力24.美的基础是()A、真B、善C、仁D、义25.美育的形象性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是指人的感觉挪移现象,也就是人的数种不同感觉之间的沟通。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B,C,D10.参考答案:A,B,D11.参考答案:C12.参考答案:A13.参考答案:C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是在好奇与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与主体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密切相关,它的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功利性。16.参考答案: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其一,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色彩、线条、形状等)的感知能力。其二,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和情感意味的感知能力。 (2)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其一,是对美和丑的分辨能力和对美的形态、类型和程度的识别、判断能力。其二,是对审美对象的领悟和评价能力。 (3)发展审美创造能力,即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 既然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包括以上几个方面,所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途径也应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1)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有: 其一,发掘先天的审美潜质。人的先天的审美潜质是不一样的,在审美教育中,应当善于发现和发掘受教者的这些先天的审美潜质,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他的天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其二,加强审美实践的训练。对审美感知力的培养,除了向学生讲授必要的美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多参加审美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审美王国的第一扇门,为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有: 第一,有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提高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文化修养、美学修养越高的人,他的鉴赏力就越强。 第二,要积极参加审美实践,大量接触美的事物。美的事物都是以特定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动人。因此,审美鉴赏力除了需要美学理论修养外,还需要不断参加审美实践活动,不断感触’经常体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提高。. 第三,要多接触美的对象,在比较中得到提高。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有在不断比较中辨别美丑,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3)增强审美创造力的途径有: 第一,要激发审美创造欲望。没有这种创造的冲动和欲望,审美创造便难以产生,创造欲望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关系到审美创造的效果。 第二,要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审美创造力量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因此,进行审美创造,就必须懂得美的规律,而美的规律是客观的,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人们只能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而不能违背美的规律。 第三,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审美创造也不例外,因此,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第四,要掌握熟练的审美创造技巧。没有熟练的审美创造技巧,再丰富的审美感受和美妙的艺术构思也不可能转化成为艺术作品,审美创造技巧对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17.参考答案:A18.参考答案:C19.参考答案: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自始至终都是以主体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施教者只起引导作用。20.参考答案:C21.参考答案:A,C,E22.参考答案:D23.参考答案: 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服饰本身的美。服饰通过本身的色彩、线条、质地、图案、款式及装饰,充分表现出服饰的美。 (2)衬托人体美。一方面可以掩盖或矫正人的身材与体形上的某些不足或缺陷,另一方面也使体形美的人锦上添花。 (3)创造人的整体形象美。服饰不仅仅衬托人体美,它还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人的整体形象美。24.参考答案:A,B25.参考答案:D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B,C,D,E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是指通过美育让学生了解一些美的最基本的常识,了解什么是美。4.参考答案:A,B,C,D,E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 即人生之所以然者,它包括人的本能欲望、感知和情感等,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性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自然性,即人的感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 第二,动物性。指在感性的层面,人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差别。 第三,模糊性。相对于人的理性而言,感性认识是.混乱的。第四,本原性。指在感性的层面,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