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人生感悟(一)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
①一觉醒来,封城了,那是1月23日,偌大的武汉三镇广袤的神州大地,哪都不
能去了,居家禁足的日子,实际上长达100多天。口罩还不敢摘除,防疫还不敢松懈,
又一觉醒来,洪水来了,这是7月11日,一夜之间,江面排浪滚滚,已成悬河,江堤
所有闸口,皆已层层沙包垒砌,筑成最后一道高高堤坝。暴雨和大雨,已经狂下40多
天,武汉人人都盯着水位,人人都在守望、以及都在准备对付那不可知的最后时刻。
②该去看看水了!
③今年这日子,实在太沉重、太紧张、太严肃了,今天我决定反抗反抗;无论如
何,都要看水去!
④看水与戏水,原本是武汉人的传统娱乐节目,每年盛夏到来,长江进入汛期,
江面胀满,波澜壮阔,旋流滚滚,蔚为壮观,武汉人扶老携幼来到江边,只为看水,
很多人是要戏戏水的,或小心翼翼探足岸边浅滩,或大胆游泳激流勇进,甚至有人横
波长江,情侣们互相擦水,弄湿了对方就咯咯笑,小男孩子赤身裸体,奋力扑腾,在
江水中学习游泳,有野野的兴奋感,是游泳池没有的。所以,寻常年份的寻常汛期,
武汉人都会欢欢喜喜去看水。
⑤今夏不寻常,水大,我去看水,连连碰壁,我沿着江滩公园,一个门一个门地
奔,都是全封闭,我一直奔到龙王庙公园,前胸后背汗水湿透,就是无法进入江滩,
就是无法接近长江。而且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渴望看水的人,聚了一群,与
龙王庙保安搭讪,拉拢感情,“哎都是武汉人嘛,放我们上去一哈子,就看一哈子。”
保安立在楼梯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有发言人豪气,说:“有个么看头助?连98
年水平都有达到,有个么看头!”
⑥滚滚长江东道水啊!唯见长江天际流啊!浊酒一杯喜相逢啊!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啊!谁说没看头呢?尤其在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啊!七嘴八舌中,我捡
到一句耳朵,不知道谁说“听说武昌桥头堡可以看水”。
⑦那么远!这么热!去不去?我稍作犹豫,把心一横:去!我打了个出租车,对
司机说:去武昌桥头堡。司机立刻说:“看水哈。走对了!就那块可以看水!”天啦,
一股幸福感,鲜明又生动地,柔软又温暖地,拥抱我身心,差一点,我就打退堂鼓了。
差一点,我就沮丧地回去了,只差一点点,我拯救了自己。
⑧武昌桥头堡的亲水平台,挤满了看水人,我是其中一个,终于,我眼前充满了
长江水,是平日见不到的浩浩汤汤,大有横无际涯之感,好看!我耳边充满知了的纵
情喧哗,它压过城市噪音,成为这场大洪水的高亢伴奏,好听!我汗水蒸腾,面红耳
赤,咕咕喝下一整瓶凉白开,好喝!幸福呼之欲出,就在这些些许许的细节之中。
⑨回头,我再一次地决定不畏辛苦,提前下车,穿过一家露天菜市场,只因这是
夏瓜当季的三伏天。一只大西瓜被剖开,一只甜蜜丑瓜在削皮,一只八方瓜在去瓢子,
我系心闻。简直都不用亲口去吃,所有瓜果的新鲜气息,就够我身心香甜。哪怕世道
正在翻天覆地,哪怕热搜每天变换话题,作为凡身肉胎的我,最需要的,也还是不失
时机接接地气。
⑩琐细到不能够再琐细,宏大到不能再宏大,在骄阳似火的盛夏,从瓜果到洪水,
要不畏艰难地,决定一些勇敢的决定,或许就能够,把一桩并不幸福的事物变得幸福。
特里尔先生告诉我:章福其实是一种能力。是的,今天我同意,2020年年景不好,我
告诫自己:要善于在最倒霉的时候,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这一定是自己对自己要做
的事情。
(摘自《楚天都市报》2020-08-14池莉)
1.结合全文,说说文题“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含义?
2.简述“我”看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下列句子中加点“封城”是什么意思?
一觉醒来,自诫了,那是1月23日,偌大的武汉三镇广袤的神州大地,哪都不能
去了,居家禁足的日子,实际上长达100多天。
4.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今年这日子,实在太沉重、太紧张、太严肃了,今天我决定反抗反抗:无论如何,
都要看水去!
5.第④自然段打断了行文的时间线,能去掉吗?为什么?
6.结尾段说“要不畏艰难地,决定一些勇敢的决定,或许就能够,把一桩并不幸福
的事物变得幸福”,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理解和感受。
【答案】
1.指我长期禁足后迫切想看武汉长江大水,克服重重困难终如愿看水又看瓜,体会到
幸福感,进而明白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即不畏艰难地,做一些勇敢的决定,或许就
能够把一桩并不幸福的事物变得幸福。
2.起因:我封城禁足百余天后,洪水来到武汉。
经过:我看水到江滩公园、龙王庙公园遇阻,决定去武昌桥头堡。
结果:我到武昌桥头堡的亲水平台看到了长江水。
3.指武汉在新冠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疫情传播,禁止人们出入,关闭离汉通
道等。
4.示例: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在沉重紧张严肃的日子下,想去看水的坚定态度和迫切
心情。
5.不能。运用插叙,交代看水与戏水是武汉人的传统娱乐节目,与作者居家禁足的日
子形成对比,突出看水的强烈愿望。
6.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根据文章第①段“居家禁足的日子,实际上长达
100多天”、第②段“该去看看水了”、第⑧段“终于,我眼前充满了长江水”、第⑨
段“回头,我再一次地决定不畏辛苦,提前下车,穿过一家露天菜市场,只因这是夏
瓜当季的三伏天”内容分析可知,幸福指“我”长期禁足后迫切想看武汉长江大水,
克服重重困难终如愿看水又看瓜的体会,从第⑩段“要善于在最倒霉的时候,充分肯
定自己的能力,这淀是自己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分析可知,“我”从中明白了幸福
其实是一种能力,即不畏艰难地,做一些勇敢的决定,或许就能够把一桩并不幸福的
事物变得幸福。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从第①段“居家禁足的日子,实际上长达100多天。口罩还不敢摘除,防疫还不敢松
懈,又一觉醒来,洪水来了”、第③段“今年这日子,实在太沉重、太紧张、太严肃
了,今天我决定反抗反抗;无论如何,都要看水去”、第④段“看水与戏水,原本是
武汉人的传统娱乐节目”,可概括看水的起因是:我封城禁足百余天后,洪水来到武
汉;从第⑤段“今夏不寻常,水大,我去看水,连连碰壁,我沿着江滩公园,一个门
一个门地奔,都是全封闭,我一直奔到龙王庙公园”、第⑦段“我稍作犹豫,把心一
横:去!我打了个出租车,对司机说:去武昌桥头堡”,分析经过可概括为:我看水
到江滩公园、龙王庙公园遇阻,决定去武昌桥头堡;从第⑧段“武昌桥头堡的亲水平
台,挤满了看水人,我是其中一个,终于,我眼前充满了长江水,是平日见不到的浩
浩汤汤,大有横无际涯之感”,分析可知结果是:我到武昌桥头堡的亲水平台看到了
长江水。
3.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
从第①段“哪都不能去了,居家禁足的日子,实际上长达100多天。口罩还不敢摘除,
防疫还不敢松懈”以及生活常识分析可知,封城是指武汉在新冠疫情严重的情况下,
为了防止疫情传播,禁止人们出入,关闭离汉通道等。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句子“今年这日子,实在太沉重、太紧张、太严肃了,今天我决定反抗反抗:无论如何,
都要看水”是“我”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描写,从“无论如何,都要看水”,看出
表现了我在沉重紧张严肃的日子下,想去看水的坚定态度和迫切心情。
5.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
从第④段“看水与戏水,原本是武汉人的传统娱乐节目”,可知第④段讲述看水与戏
水是武汉人的传统娱乐节目,并没断了行文时间线,而是进行插叙描写,与第①段
“哪都不能去了,居家禁足的日子,实际上长达100多天”作者居家禁足的日子形成对
比,结合第③段“今年这日子,实在太沉重、太紧张、太严肃了,今天我决定反抗反
抗;无论如何,都要看水去”可知:突出看水的强烈愿望。
6.本题考查理解与感受的表达能力。“要不畏艰难地,决定一些勇敢的决定,或许就
能够,把一桩并不幸福的事物变得幸福”,这句话的告诉我们要勇敢前进,不畏艰难,
能够将暂时的不幸福转变为幸福。结合这样的含义去联系实际的生活或学习作答即
可。
示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勇敢前进,不畏艰难,能够将暂时的不幸福转变为幸福。现
实生活中,如果这次考试考差了不要灰心,不要泄气,应该努力找出原因与不足,奋
力向前,下一次就会获得进一步的成功。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不如静对一院秋
梁衡
①我从不喝酒,却年年为秋色所醉。进入11月,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绚烂迷离,早
让人醉得一塌糊涂。
②那天在楼下散步,本来是艳艳蓝天,静静的小区,忽()了一阵秋风,所有
的树木便发疯地摇摆,比赛着抖落身上的叶子,于是红的、黄的、绿的、橙色的、绛
色的,枫树、银杏、柿树、桐等树叶瞬间就()成一场五彩的花雨,从天而降。正
在散步和晒太阳的人们一时都被惊呆了。等到回过神来,再()出手机去拍照时,
却又恢复了平静。秋阳艳艳,澄明如水,只是地上多了一块厚厚的地空,镶嵌着数不
清的色块、线条,还散发着落叶的清香。人们一时()了神,都不忍心去踩。秋天
就是这样突然降临的吗?如饮美酒,让人心醉。
③红色是喜庆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现
在的院子正是这种气氛。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
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
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而平时最不注意的爬山虎,学名
叫地锦的,本是怯怯地匐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却喷出耀眼
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风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
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
④我们常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这院子里虽不像丰收的田野有玉米、南瓜的金黄,
却也全金色留下了足够的舞台。阴差阳错,当初设计者在院子的中轴大道旁全部栽上
了银杏。它们干直冲天,枝条上互生着一束束嫩叶,五叶一束,叶开如扇。春夏时绿
风荡漾还不觉有奇,而这时清一色地转黄,挺立路旁,就成了两堵“黄金海岸”。人
们走在路上,脚踏软软的金丝地毯,遥望两条黄线射向蓝天,不知身在何处。本来工
人还是每天照样清扫落叶,后来居民强烈呼吁停扫一周,好留住这些金黄!现在,连环
卫工人也偶尔抱着扫帚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享受上天恩赐的这一年一次的黄金假期。
⑤当然还有不变的绿,那是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
坪。他们都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
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
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
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墙是一色的青灰,偶有一串红叶单挂在上,就像暗夜里
的灯笼;一片鲜红的新叶正被风吹到枯叶堆上,像是正要去点燃它的火苗。阳光从未
落的绿叶上反射着粼粼的光,秋风还是突然地来去,搅动团色彩,扬起又落下。这时
我就痴痴地坐在长椅上,透过漫天的彩叶、享受着胜似春光的秋色。难得,天地换装
一瞬间,五颜六色齐抖擞。看尽南北四时花,不如静对一院秋。
(选自《人民日报》)
1.在第②段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刮抖取昏B.起搅取昏C.起搅掏晕D.刮抖掏晕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秋天降临,让人心醉一一留住金黄,享受恩赐一
3.文章开头作者说“却年年为秋色所醉”,结尾又写到“不如静对一院秋”,这“醉”
与“静”是否前后矛盾?说说你的看法。
4.从修辞的角度,常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
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
5.文章标题改为“五颜六色的秋”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C
2.红色喜庆,令人激动五颜六色,痴坐享受
3.不矛盾,作者享受、沉醉在美丽的秋色里,是更深层次的陶醉,这一“醉”一
“静”,首尾呼应,恰恰是作者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感受生活之美的情感体现。
4.比喻、拟人,将爬山虎比作“红飘带”“红油漆”,同时赋予其热情浪漫的情味,
极其生动形象地写出秋日爬山虎红得飘逸、浓烈、绚烂而奔放,充分表达「作者为之
激动、无限淘醉的情感。
5.不可以,“不如静对一院秋”表现了美景就在眼前,只要有心就能感受得到,从而
沉醉于秋色的独特感受;限定了院子这个特定场所,表明作者描绘的主要就是“小院
秋景”;标题用语简洁文雅,富有诗意,引人遐思。如果改为“五颜六色的秋”,内
容宽泛表意浅显,不仅无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失去了文章应有的意蕴。
【分析】
1.刮:指风吹动;
起:生风;
联系第段“本来是艳艳蓝天,静静的小区”“一阵秋风”可知,是在天气晴朗时突然
生风,整体的感受是静谧美好的,故应用“起”字;“刮”展现出风的疾,与本文的
语境不符;
抖:振动、甩动、颤动;
搅:掺和、搅乱;
联系第②段“忽起了一阵秋风,所有的树木便发疯地摇摆”“于是红的、黄的、绿的、
橙色的、绛色的,枫树、银杏、柿树、桐等树叶瞬间”“一场五彩的花雨”可知,在
风的作用下各种颜色的树叶掺杂在一起,随风飘飞;故应用“搅”字;
取:拿;
掏:探取;
根据第②段“正在散步和晒太阳的人们一时都被惊呆了。等到回过神来”“手机去拍
照时”可知,在此“我”是从口袋里“探取”,故应用“掏”字;
昏: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晕:视觉模糊;昏眩;
联系第②段“秋阳艳艳,澄明如水,只是地上多了一块厚厚的地毯,镶嵌着数不清的
色块、线条,还散发着落叶的清香”可知,在此形容人们因看向地上数不清的色块、
线条视线有些模糊,应使用“昏”字;
故选Co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注意仿照题干“秋天降临,让人心醉”用两个四
字词语概括。
根据第③段“红色是喜庆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
动”可概括为:红色喜庆,让人激动;
根据第⑤段“秋风还是突然地来去,搅动团色彩,扬起又落下。这时我就痴痴地坐在
长椅上,透过漫天的彩叶、享受着胜似春光的秋色。难得,天地换装一瞬间,五颜六
色齐抖擞”可概括为:五颜六色,痴坐欣赏。
3.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明确观点:不矛盾。根据内容表述原因:根据第①段“我从不喝酒,却年年为秋色所
醉。进入11月,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绚烂迷离,早让人醉得一塌糊涂”可知,文章开篇
直接表现作者对秋天景致的喜爱,常常沉醉于秋天的美景之中;中间讲述了秋天降临
令人心醉;红色喜庆,令人激动;留住金黄,享受恩赐等内容,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
于细微之处感受生活的美好,自然的美好,“静对一院秋”中的“静”是开篇“醉”
的升华,是享受秋带来的美好的感受的含蓄表达;故而不矛盾。
4.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
修辞手法:根据语句中“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
油漆”联系第③段“而平时最不注意的爬山虎,学名叫地锦的,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
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却喷出耀眼的红光”可知,此句将“爬山虎”
比作“红飘带、红油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语句中的“呼喊”一词,可
知此句将爬山虎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内容:联系第③段“红色是
喜庆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可知,画线句表
现了爬山虎在秋天变红,像丝带一样飘逸、浓烈,引人注目,像红油漆一样绚烂而奔
放,喜庆而具有浪漫的气息;情感:表现了作者看到喜庆的红色内心激动,作者沉醉
于眼前的秋景,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5.本题考查文题的作用。
联系第⑤段“这时我就痴痴地坐在长椅上,透过漫天的彩叶、享受着胜似春光的秋色。
难得,天地换装一瞬间,五颜六色齐抖擞。看尽南北四时花,不如静对一院秋”等语
句可知,文题“不如静对一院秋”展现了作者沉醉于秋天的美景之中,痴坐在院子之
中享受秋带来的美好;“一院秋”限定了景色的地点(小院)。文题“不如静对一院秋”
与文章中的“看尽南北四时花”相对,语言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引人无尽的遐想,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若改为“五颜六色的秋”,无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无法多
层次的展现作者对秋天独特的感受,内容的展现浮于表面,不深刻,难以给读者留下
深刻印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
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
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夺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
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
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
“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
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
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
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
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
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
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
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
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
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
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
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
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
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
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
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科动
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
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
流淡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
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
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
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
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
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
氤(yin)最(yU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
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直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察,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喝?”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
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
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作为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
B.第⑥段通过李东与“我”的对话,暗示李东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C.第⑧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树舒展的情态,衬托
“我”难平的心绪。
D.全文讲述了一个学生成长的故事,脉络清晰,语言平白朴素。
7.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③
①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④
②⑤
8.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6.C
7.(1)李东给“我”送糖(2)李东给“我”倒水润喉(3)忧心(4)惭愧(5)
赞赏
8.示例: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
重师长的好学生。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
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分析】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由第⑧段“椰树手舞足蹈”“互相追逐着”可知,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并非选项
所说“比喻”。
故选C。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⑥段“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
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
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可知,第一空应填:李东给“我”送糖。
由第⑪段“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嘀
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
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可知,第二空应填: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由第⑤段“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可知,第三空应填:忧心。
由第⑦段“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
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可知,第四空应填:惭愧。
由第⑪段“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可知,第五空
应填:赞赏。
8.本题考查对文章人物形象概括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描写
等角度入手。
示例:由第⑥段“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天吃一
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这一语言描写可知,李东懂得关
心他人、尊重师长;
由第⑪段“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
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这些神态、动作描写知,李东知道尊重老师、非
常有礼貌,是个知耻明礼的人。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只要月亮还在天上
张炜
①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被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②我家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
肯放过,一定要把它过得像模像样。
③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
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高兴,
都不能讲生气的话。
④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
⑤我一直忍住,尽管特别想念。我相信她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没
法高兴了。
⑥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句悔而容容。
⑦一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我们更舍不得
离开这么好的月光、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炕上,
透过窗户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就睡着了。
⑧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
地一下坐起。
⑨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
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儿进来了。我一眼认出是爸爸。
⑩“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⑪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摸了一下,又用力搓了
两下,那月光还是留在他的头发上。
⑫爸爸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大家都高兴坏了,都惊住了。妈
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
地回答:“回家过节。"我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道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
黑暗里忙起了什么。
⑬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会赶回来多好。句祢而a爸,没能
和我们一起过节。太可惜了,今晚的事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
⑭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亮了灯,走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妈妈
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院子里,一个个碟子、
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全摆在了桌上。
⑱见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西边。不过月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
彩,一K小乌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
⑯■阿,我们要接着过节。
⑰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中秋之夜,记住爸爸讲的事情。
⑱在我们这里,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最隆重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
节日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可是爸爸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次不超过三天。
⑲(也是一路跑回来的,只用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内蒙古乌海市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技师仓储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案例分析)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高级云计算开发工程师认证指南及模拟试题解析
- 2025年全国养老护理员(高级)技能证书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国际银行业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政府驻穗办事处招聘考试综合备考指南与技巧
- 2025年初级智能制造工程师笔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电力电子工程师专业模拟题及答案指南
- 2025 年小升初苏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年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冲刺押题卷
- 2025版建筑垃圾处理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合同
- 2024年贵阳市南明区选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年招录考试-工会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电力工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气道支架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时事政治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指南(2025)解读
- 《安宁疗护》高职护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高速公路隧道防火安全试验检测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